楊修巧解字
三國時候,曹操有個謀士叫楊修。他聰明穎悟,智識過人。曹操曾經建造了一座相府花園。花園門建成後,曹操親自去看。手下人說:“請丞相看看這座門建的合適不?如果有毛病再改建。”曹操看了一會,也不說園門建的怎樣,隻是取筆在門上寫一個“活”字就走了。手下人都不知道曹操的意思,很是著急,害怕沒有按照丞相的要求進行改建將會受到責備,於是就請教相府的眾謀士。別人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唯有楊修說:“這是件容易的事。‘門’中‘活’字,乃是一個‘闊’字,就是丞相嫌園門太闊。”眾人聽後,都說有道理。於是,重新改造園門,改造完畢,又請曹操來看。曹操看後很滿意,問道:“這是誰猜著了我的意思?”手下人說:“是楊修。”曹操當眾把楊修誇獎了一番。
還有一 次,有人從塞北送給曹操一盒酥。曹操在盒上寫了“一合酥”3個字,放在桌上。眾人見了都不了解丞相的意思,放了幾天沒人敢動一下。這時,楊修看見了,什麼也不說,竟然把裝酥的盒蓋掀開,用湯匙分給眾人,每人吃一 口。事後,曹操問楊修:“你怎麼把我的盒酥分給大家吃了?”楊修說:“丞相在盒上明明寫著‘一人一口酥’,怎麼能違抗丞相的命令呢?”曹操滿意地點點頭。
原來,曹操所寫的“一合酥”,就是將“合”字拆為“人一口”,通讀起來就是“一人一口酥”。多寫一撇打了敗仗
1930年5月,中原大地上爆發了蔣馮閻大戰。以馮玉祥、閻錫山為一方,以蔣介石為一方,在河南省南部擺開了戰場,雙方共投入了100多萬兵力。
戰前,馮玉祥與閻錫山約定在河南北部的沁陽會師,然後集中兵力殲滅蔣軍。但是,馮玉祥的作戰參謀在擬定命令時,把“沁陽”寫成“泌陽”,多寫了一撇。碰巧,沁陽和泌陽都是河南省的一個縣;隻不過,沁陽在黃河北岸,而泌陽卻在河南南部桐柏山下,兩地相距數百公裏。這樣,馮玉祥的部隊就錯誤地開進泌陽,沒能和閻錫山的部隊會合,貽誤了聚殲蔣軍的戰機,讓蔣軍奪得了主動權。在近半年的中原大戰中,馮閻聯軍處處被動挨打,以失敗而告終。如果參謀不多寫那一撇,馮閻聯軍順利會師,聯合一起打擊蔣軍,中原大戰的結局可能就得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