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與和平》的創作經過
19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的俄國,正處於一 個十分動蕩的時代,俄羅斯的前途和命運如何,成了當時知識界普遍關心的問題。這個問題也引起了托爾斯泰的關切 和注意,他想寫一 部長篇曆史小說來回答這個問題。
1963年夏天,托爾斯泰開始寫一 部中篇小說,敘述1856年從西伯利亞到俄羅斯本部的一 個十二月黨人的故事。
由於小說中寫到曆史事件,作品的規模大大擴充了,出現了亞曆山大一世、拿破侖、庫圖索夫、斯彼蘭斯基等那一 曆史時代的著名人物。要寫好這些曆史人物,必須廣泛地 研究那個時代,了解19世紀初葉許多重 大的曆史事件的原因。為了獲得這類知識,托爾斯泰研究了俄羅斯和外國有關1812年戰爭的著作。
在寫作過程中,托爾斯泰經常不 斷地 作筆記。在莫斯科、在亞斯納亞·勃良納、在基輔公路上散步、在和客人圍坐喝茶——無論在什麼地方,他都 用銳利的、好 奇的眼光注視著一 切 ,為他的長篇小說寫下一 些零散的筆記,積累一 些原始材料。
有一 次,他的新婚妻子塔吉雅娜·別爾斯忍不 住問他:
“你老是往你的小本子裏記些什麼東西呀?”
“記的就是你們。”
“我們有什麼可記的呢?”
“這就是我的事了,真實總是有趣的。”他回答。
還有一 次,他對妻子開玩笑地說:
“你以為你在這兒是白住的嗎?我把你的行動都 記下來了。”
確實是這樣,他在妻子塔吉雅娜·別爾斯身上找到了《戰爭與和平》中的女主人公娜塔莎·羅斯托娃的原型——自然而爽直、富有樂觀精神的俄羅斯婦女的典型。他還從他的先人和親屬中尋找作品中的人物:如書中的伊裏亞·安德烈耶維奇·羅斯托夫伯爵的原型是作者的祖父;彼拉格雅·尼古拉耶夫娜·羅斯托娃的原型是作者的祖母;尼古拉·羅斯托夫的原型是作者的父親;瑪麗雅公爵小姐的原型是他母親;老公爵尼·安·鮑爾康斯基的原型是他的外祖父;安德烈·鮑爾康斯基公爵的性格,很象作者的哥哥謝爾蓋·尼古拉耶維奇。
不 過,托爾斯泰從來不描繪絲毫不改變的肖像。有一 個朋友問他:鮑爾康斯基公爵的原型是誰?他在信中回答:“如果我的全部創作都 在於依樣畫葫蘆……我是沒有顏麵發表出來的。”有一 次談論他的人物姓氏時,他說道:“假如直接根據一 個什麼真人來描寫,結果就根本成不了典型,隻 能得出某種個別的、例外的、沒有意思的東西。而我需要做的恰恰是從一 個人物身上擷取他的主要特點,再加上我所觀察過的其他的人們的特點,這才是典型的東西。”
在描寫戰爭的時候,作者結合著他曾參加過高加索的戰爭和塞瓦斯托波爾保衛戰的感受,極力想從“流血、苦難、死亡”中表現真正的戰爭,而不加任何掩飾。
小說《戰爭與和平》就是在不 斷地刪改、斟酌中誕生了,小說一 出版就受到了各界讀者的喜愛,成為 世界文學史上一 部雄偉壯麗的史詩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