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讓你的心跳得更輕鬆(1)(2 / 3)

7.降血壓。

中等強度的鍛煉是降低高血壓的一個好辦法。如果能堅持做某些運動,幾個星期就能看到降低血壓的效果。

8.服用阿司匹林。

每天服用一片阿司匹林,是防止血管被堵塞的極好的方法,它能將血液中的血小板凝集物清除掉。不過,在開始服用阿司匹林前,一定要向醫生谘詢。

9.忌高溫。

研究表明,盛夏的氣溫每升高1℃,都可能對體弱者或老年人產生不良影響。當氣溫升高到38℃,或雖然氣溫隻是35℃,但濕度過大時,便是可能發生中暑、心腦血管意外的天氣。在這種天氣狀況下,人的皮膚血流量會增加3倍以上,心髒的血液輸出量增加50%~70%,因而可以使心力衰竭的發生率增加1倍,使心髒病的死亡率增加1.5倍。

10.忌雨淋。

下雨時的天氣會發生很大變化,氣壓突然降低,這時人的心跳會加快,心肌容易缺氧,如果突然遭受雨淋,體內體外溫度形成鮮明反差,心髒經受不起如此影響,易誘發冠心病。尤其是老年人,由於免疫抵抗力相對比較差,體內應激反應緩慢,遭雨淋後誘發冠心病的概率是年輕人的3倍。

傷心的藥物

有些藥物使用不當可誘發心髒病,或使原有心髒病加重。這些藥物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洋地黃、地高辛。

這類藥物常用於治療心力衰竭,但若過量使用,可誘發心律失常、房室傳導阻滯或充血性心力衰竭。若不及時處理,可因心室纖顫而死亡。

2.奎尼丁。

這是用於治療心律失常的重要藥物之一,但當血液濃度超過每毫升6微克時,就會出現心室性陣發性心動過速,甚至心室顫動,也可誘發冠狀動脈栓塞、腦中風,造成突然意識喪失、四肢抽搐,乃至呼吸停止。

3.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常用於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時的室性心律失常,但若用量過大或靜脈注射過快時,會致血壓下降,甚至心跳驟停。

4.消炎痛。

消炎痛可減少心肌血流量而誘發心肌缺血,對於原有輕度心肌缺血者會加重病情,對原有心絞痛者可導致心肌梗死。

5.氨茶堿。

該藥應用過量或靜脈注射過快時,可導致竇性心動過速,呼吸窘迫者會引起心室顫動。

6.紅黴素。

靜脈給藥時,可引起血栓性靜脈炎或肺栓塞。

因此,心髒病患者在使用上述藥物時,一定要遵照醫囑,千萬不可隨意使用。

高血壓的防治措施

使血液能在全身循環的不是重力,而是壓力。壓力把血從心髒輸送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再從那裏流回來。血壓就是血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它包含以下幾個方麵的因素:心髒的搏動力度,毛細血管對血流產生的阻力,主動脈的柔韌性,血液總量,血液濃度。

臨床上經常測量的血壓以右上臂的為準。通常測量所得的血壓值反映出血液從心髒流出流入時,動脈的伸展和放鬆的能力與狀態。

高血壓是以體循環動脈壓增高為主要表現的綜合征,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病。如果成人的收縮壓超過140mmHg,和(或)舒張壓超過90mmHg,即為高血壓。

55歲以前,男性患高血壓的風險遠遠高於女性。55歲之後,大致相當。而在這些患者當中,約90%的人患高血壓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高血壓的發病與遺傳、高鹽飲食、情緒刺激、血壓調節機製障礙等有關。

高血壓對人體可以造成很大的損害,比如持續的高血壓可導致動脈血管發生硬化,從而造成靠這些血管供血的器官發生病變,最常受累的器官有腦、腎、眼等。高血壓還可以增加心髒的負擔,造成高血壓性心髒病。

高血壓是一個無形的殺手,它在悄悄地傷害著血管,傷害著心、腦、腎等器官。其實,心腦血管病的預防,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控製好血壓。

高血壓的治療目標就是降低血壓,使之保持在正常範圍內。要達到這個目標,必須堅持服藥。開始應小劑量用藥,並觀察降壓效果,必要時應聯合用藥。使用長效製劑可以達到最大的降壓效果,同時減少副作用。服藥要聽從醫生的安排,不要隨意換藥、停藥。

在堅持用藥治療的同時,還應注意日常保養。平常可以安排一些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如種花草、養鳥養魚、聽音樂、學書法、繪畫、釣魚等,這些均可陶冶情操,寧心安神。

晚上臨睡前,用溫水洗腳泡腳,洗泡過程中可以揉按腳心湧泉穴,揉搓腳趾,洗後用醋調藥粉(牛膝30克、吳茱萸5克,研為細末,分10次外用),以膠布外敷於足心,第二天早晨除去。洗腳敷藥具有補肝腎、平肝陽、引火歸原的作用,對頑固性高血壓有效。

輕鬆的保健晨操總是有益的,但起床後不要馬上增加身體負擔,尤其不要跑步。每天的睡眠不應少於7小時。起床時,要逐漸從臥式轉到立式。另外,飲食上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限製食量。

肥胖是導致高血壓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而高血壓患者常合並有肥胖症。因此,應控製總能量的攝入,使體重達到並維持至理想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