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國西南的烏爾姆城,一年後隨全家遷居慕尼黑。他父母都是猶太人。愛因斯坦小時候並不活潑,3歲多還不會講話,9歲時講話還不很通暢,所講的每一句話都必須經過吃力但認真的思考,這使得他的父母甚至擔心他可能是智力遲鈍的兒童。據說在1894年愛因斯坦還被慕尼黑中學斥退,學校認為他“調皮搗蛋”。他對德國事物的仇恨加深,不願再作一位德國公民。他說服他的父親,為他申請放棄公民資格,這個要求1896年得到當局批準。他事實上沒有國籍,直到1901年他才獲得瑞士公民資格。

愛因斯坦在瑞士阿勞受完中學教育後,於1896年在第二次嚐試中通過了入學考試,進入蘇黎世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畢業後愛因斯坦因沒有得到一個學術職位,隻好以做家庭教師為業,直到1902年他才在伯爾尼瑞士專利局得到一個第三等技術員的職務。他在這裏繼續思考和研究物理學上的問題。1905年,他在《物理學年鑒》雜誌上發表了4篇論文,都是指導20世紀物理學前進的著作。

1905年,愛因斯坦在狹義相對論、光電效應和布朗運動三個不同領域裏取得了重大成果,表現出驚人的才智。但是,當時科學界對此作出響應的人寥寥無幾,法國著名科學家朗之萬曾對愛因斯坦說,全世界隻有幾個人知道什麼是相對論。大多數人是懷疑的,有的甚至堅決反對。這是因為伽利略和牛頓創立的古典力學理論體係,經曆了200年的發展後取得了輝煌成就。盡管舊的理論體係和新的事實之間出現了尖銳的矛盾,但許多物理學家仍不能擺脫它的束縛。他們力圖把新的實驗事實和物理現象容納在舊的理論框架中,但愛因斯坦卻不迷信前人,他探索著把相對論推廣到更為廣泛的運動情況中去。為此他又研究了整整10年。1916年,愛因斯坦發表了總結性論著《廣義相對論原理》。

19世紀末,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和牛頓力學趨於完善,一些物理學家認為“物理學的發展實際上已經結束”,但當人們運用伽利略變換解釋光的傳播等問題時,發現一係列尖銳矛盾,對經典時空觀產生了疑問。愛因斯坦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物理學中新的時空觀,建立了可與光速相比擬的高速運動物體的規律,創立了狹義相對論。

狹義相對論的基本原理是:(1)在一切慣性係中,基本物理定律都是相同的,稱為狹義相對性原理。(2)在任何慣性係中,真空中的光速都相同,恒定地等於c,且與光源的運動無關,稱為光速不變原理。由此得出時間和空間各量從一個慣性係變換到另一慣性係時,應滿足洛侖茲變換,而不是伽利略變換,並導出許多重要結論,主要有:量度物體長度時,運動物體沿運動方向的長度比靜止時縮短,即尺縮效應;量度物體的時間曆程時,運動物體的時間進程比靜止時長,運動的鍾比靜止的鍾走得慢,即鍾慢效應;物體的質量隨運動速度的增大而變大;質量為m的物體具有的總能量為E=mc2(質能關係式);任何物體的速度不可能超過光速c等,這些結論與大量的高速(接近光速)運動的粒子的經驗事實相符合,特別是在原子核能釋放中,質能關係式被具體化,使人類進入原子能時代,為電磁場、核力場和弱力場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上述理論從相對性原理出發,而且隻對慣性係有效,稱為狹義相對論。

相對論使人類的時空觀發生革命性變化,摒棄了牛頓提出的時間、空間與物質運動無關的所謂絕對時間和絕對空間觀念,發現時間、空間、物質及其運動的緊密聯係,為辯證唯物主義提供了典型事實。

在狹義相對論基礎上,愛因斯坦根據同一物體的慣性質量(由牛頓第二定律決定的質量)和引力質量(由萬有引力定律決定的質量)總相等的實驗事實,運用“思想實驗”得出重要結論:在局部空間裏,加速係統中的觀察者看到的所有物理現象等同於在引力場中靜止觀察者看到的現象。如一個升降機在沒有引力的空間上升,加速度與地球重力加速度相同,機內觀察者觀察到自由釋放的物體下落的規律與站在地麵上的人觀察自由落體運動所得的規律完全一樣。這時機內的人可以認為物體下落是受一個力(慣性力)作用的結果。愛因斯坦引入等效原理,即在一個小體積範圍內萬有引力和某一加速係中的慣性力互相等效,同時把狹義相對論原理推廣為廣義相對性原理,即物理學的基本規律乃至對於任何參考係都相同的自然規律,具有相同的數學形式。以這兩個原理為基礎建立的理論,適用於一切參考係,稱為廣義相對論。

廣義相對論得出一係列重要結論,認為時間空間將因物質的存在和分布變得不均勻,即發生“時空彎曲”,揭示物質與其存在形式的緊密聯係,空間並不是歐幾裏德的“平直空間”或牛頓的“絕對空間”;並認為這種“時空彎曲”是產生萬有引力的原因,據此建立了引力場論;認為狹義相對論是廣義相對論在沒有萬有引力場時的特殊情況。廣義相對論對現代物理學和現代哲學產生了巨大影響,奠定了現代理論天體物理學基礎。廣義相對論作出三個重要實驗預言:光線在引力場中將彎曲,水星近日點的移動和光在引力場中光譜線會發生紅移。

愛因斯坦建立廣義相對論時認為:宇宙中不僅充滿運動著的物質——電磁場,同時存在另一種運動著的物質——引力場。運動的帶電粒子產生在空間傳播的變化的電磁場,形成電磁波;運動的物體產生在空間傳播的變化的引力場,形成引力波。一切具有質量的物質都應相互吸引,而不管該質量的起源如何。光既然具有質量,也應和其他物質通過引力場的傳遞相互吸引,得出引力場和電磁場的存在導致“時空彎曲”結論,物質集中的地方是引力場“濃密”的地方,也是時空彎曲最大的地方,這種時空彎曲產生質量的吸引效應——萬有引力。

愛因斯坦在建立電磁場和引力場統一理論——統一場論(愛因斯坦認為,電力、磁力與重力是一個東西的三種表現,如同水、冰和水蒸氣都是由H2O組成一樣。統一場就是要把電力、磁力與重力聯係在一起,而成為宇宙中的一個基本的宇宙力場,也就是統一場。反過來說,統一場是由電力、磁力和重力這三個基本力互相演變與斥合來決定宇宙的性質。宇宙中充滿許多重力波和磁力線,隻要你知道怎樣去利用,它就可以為你服務。)中進一步認為,場和實物沒有本質區別,實物所在地就是場聚集的地方,“拋出去的石子就是變化著的場(引力波),在變化著的場中場強最大的態以石子的速度穿過空間。”連續的“場是惟一的實在”。

愛因斯坦相對論的計算方法,實在令人不可思議:如果以每秒26萬公裏的速度移動,其相對位置的鍾表就會以二倍的速度運轉。在移動的速度上,不僅時間,就是物體的大小和質量也會發生變化。假如在這種超高速下,把頭部向前傾並繼續前進,身長可能會比平常縮短一半(有個人為證明這點,嚐試用尺測量了一下,結果無法測量出來,因為尺子也受到同樣作用的影響)。

總之,沒有絕對的時間、空間,也沒有絕對的運動;一切可觀察的原理都是相對的。

可是,除了說明水星軌道的特殊性以外,幾乎無法推測這個理論的正確性。而要抓住以光速運動的物理動態來印證這個理論的機會,幾乎等於零。所以,愛因斯坦起初也不敢相信,後來經過長期的觀察,發現了光線接近太陽時所產生的折射狀態,才敢確定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然而,大多數科學家對此推論不置可否。

1919年出現的日蝕現象,提供了證實的良機。通常日蝕時,赤道地帶都是日全蝕。英國皇家學會派了兩支觀測隊到赤道地區,一隊到巴西,另一隊到幾內亞灣。最終驗證了愛因斯坦理論的正確。

量子物理與相對論同為近代物理兩大支柱,不過前者為集體創作,後者卻幾乎是愛因斯坦一人的心血。單憑這一點,若要挑選本世紀最具代表性的物理大師,愛因斯坦就當之無愧。

愛因斯坦在科學思想上的貢獻,在曆史上也許隻有牛頓和達爾文可以媲莢。相對論原理的建立是人類對自然界認識過程中的一次飛躍。相對論圓滿地把傳統物理學包括在自身的理論體係之中。廣義相對論開闊了人類的視野,使科學研究的範圍從無限小的微觀世界直至無限大的宏觀世界。今天,相對論已成為原子能科學、宇宙航行和天文學的理論基礎,被廣泛運用於理論科學和應用科學之中。愛因斯坦的偉大成就——相對論,是自然科學發展史上的一個劃時代的裏程碑。

約翰·梅·凱恩斯

約翰·梅·凱恩斯,(1883~1946年)出身於劍橋城的一個書香門第。他的父親是劍橋大學的研究員,曾著有《形式邏輯》、《政治經濟學的範圍和方法》等書。他的母親畢業於劍橋大學的女子學院,曾擔任過劍橋市的參議員和市長,事業有成。小時的凱恩斯瘦小嬌弱,聰慧活潑。1897年獲伊頓公學的獎學金。他在這所貴族式的學校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多次獲學校的數學獎金,文學和曆史也為他所喜好,發表了不少文章。1902年他考進劍橋大學的皇家學院時已富才名,曾擔任學生會的主席。這一時期,他對政治顯示出濃厚的興趣,是個能言善辯、尖銳潑辣的演說家。參加數學優等生考試的成績竟不理想,他終於選擇了仕途之路。

在第四個學年,為了應付文官的考試,凱恩斯開始正式學習經濟學。他聽了一個學年的經濟學界的大師馬歇爾開設的專題講座。1906年的文官考試,凱恩斯高中第二,實在為他及家人所料不及。在應考的各門科目中,經濟學竟得分最低。這倒不是因為他的經濟學知識差,而是因為他從未全麵係統地學習這門課程,不能或不願按照通常的標準答案回答問題。財政部隻有一名空缺,且為第一名奪走,凱恩斯隻好到印度事務部任職。在印度部工作雖不足兩年,卻使他獲得了有關政府機構活動的豐富知識,特別是學會了從行政官員的角度看待經濟問題,為他以後的成就奠定了基礎。

為了獲得研究員的資格,1908年7月,凱恩斯回到劍橋大學做經濟學講師。第二年他的研究員論文獲得通過(1921年這篇論文以《概率論》的名義出版)。1909年,他的第一篇經濟著述《指數編製方法》獲亞當·斯密獎,他作為經濟學者初露頭角。

由於馬歇爾大師的推薦,1911年凱恩斯擔任了《經濟學雜誌》的主編(1937年患病後仍負責重要文章的編審工作)。他仍對印度問題懷有興趣,先後撰寫了《論印度最近的經濟發展》和《印度的通貨及財政》等論文。此時印度的經濟問題日益嚴重,新近成立的皇家印度通貨及財政委員會聘請凱恩斯擔任委員。凱恩斯提出在印度設立國家銀行的建議,以便加強對印度的控製,此種主張受到馬歇爾的高度評價。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凱恩斯匆匆到財政部應召,對戰時財政提供谘詢,並發表了兩篇論戰時金融的文章。1915年1月,他正式到財政部任職,負責有關國際金融的業務。他草擬了協約國戰時公債體製、戰債使用管理辦法、協約國貸款與英國國內經濟及物資供應協調辦法等文件。他的目標是將有限的資源在協約國之間進行合理分配,而不是製定各協約國互相承擔義務的規章。在戰後他仍然堅持這種主張。

1919年,凱恩斯作為英國財政大臣的代表參加了戰勝國分贓的巴黎和會。但是,在德國的賠償問題上,他與和會發生了根本分歧。他反對對德國製定苛刻的賠償條款,鬥爭無效,憤而辭職。回國後,他在劍橋大學開辦了一個講座:論和約的經濟意義。這門課吸引了不少學生,教室被擠得滿滿的。當年年底,他將講義整理成《和約的經濟後果》一書正式出版。此書立刻引起轟動,盡管有人嚴厲抨擊,卻逐漸為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成為英法“綏靖政策”的理論基礎,也為希特勒一再引申發揮。凱恩斯終於一舉成名。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英國從頂峰跌落的轉折點。英國雖然在戰場上獲勝,卻從債權國變為債務國,經濟上開始一蹶不振。在兩次大戰間的大約20年的時間裏,除兩、三個年頭有過短暫繁榮外,經濟長期蕭條,投資不足,失業率居高不下;而居於統治地位的經濟理論仍然是認為資本主義經濟可以“自動調節”的傳統信條,政府對此無能為力。凱恩斯敏銳地覺察到這種理論的缺陷,試圖尋找解決危機的新思路。

在這段時期,凱恩斯已很少講課,集中精力研究了英國當時的經濟問題。他創建的以本科生為主要成員的政治經濟學會成為一個活躍的論壇,聞名遐邇。

他常常參加學會的活動,與學生一起討論理論與現實問題。他先後出版了《貨幣改革論》、《貨幣政策論》和《貨幣論》等係列論著,分析了就業、物價、儲蓄與投資等問題,逐漸地形成了由國家控製經濟的主張。他反對政府恢複金本位製,主張用管理通貨的辦法來穩定物價和生產的水平,抑製經濟的波動;認為投資與儲蓄之間的平衡是確保整個經濟穩定的前提。

1926年發表的《自由放任主義的終結》一文,明確地提出自由資本主義已道路不通了。

1929年,曆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首先在美國爆發,並很快席卷了整個世界。此時,凱恩斯奉召參加了麥克米倫財政與工業委員會,後又任內閣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從實踐中,他深深地感到,不以國家調節取代自由放任,就無法消除失業與經濟危機。

1936年他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發表。對危機作出了新的解釋,從理論上提出了解決危機的方法。

凱恩斯認為,由社會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所組成的有效需求往往低於社會的總供給(生產)水平,導致了失業與危機,因而國家必須出來調節需求。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更加為政府重視,受聘擔任了財政大臣的顧問,為政府出謀劃策,還兼任英格蘭銀行的董事。戰爭期間,他多次出使美國,商談戰爭貸款等重要問題。

1942年,為了表彰他對國家的貢獻,皇室冊封他為“蘇塞克斯郡的梯爾頓勳爵”爵位。他得到了英國對文官的最高獎賞。

凱恩斯是個被稱為“亦學、亦仕、亦商”的全才,除了在學業、仕途卓有成就外,他也極具經商的才能。

他在1919年擔任皇家學院的副會計長,以後又擔任了正會計長,幾乎是破天荒地第一次使學院的資金財源充足。

在二三十年代,他一直擔任國民互助保險公司的董事長,還一度擔任了獨立投資公司和地方保險公司的董事,以擅長投機活動著稱,也為自己積累了不小的一筆財富。

他的妻子是一位芭蕾舞演員,1936年,他出資為妻子建立了一所藝術劇院。

1944年7月,凱恩斯率隊參加了在美國召開的布雷頓森林會議。他力主建立國際性的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於1945年建立),並當選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董事。戰後,凱恩斯又抱病多次赴美,協商貸款問題。這些繁瑣與爭執頗多的會談終於使他不堪重負,溘然長逝。

凱恩斯雖辭世而去,曆史卻進入了“凱恩斯時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奉凱恩斯學說為國策,推行宏觀調控的經濟政策;在經濟學界,凱恩斯主義位居“主流”地位,他開創的宏觀經濟學已發展為一門獨立學科。雖然到了七八十年代,凱恩斯主義的局限性日益暴露,但“凱恩斯革命”給經濟學及資本主義世界帶來的影響卻無法抹煞。

馬丁·海德格爾

馬丁·海德格爾(1889~1976年)是西方哲學史上一位有獨創性的、影響廣泛的思想家。在20世紀上半期,他的名字幾乎就是哲學的代名詞。

海德格爾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他從小就對哲學有濃厚的興趣,而且表現出了在哲學上的早熟和天賦。在18歲的一天,海德格爾從一個鄉村牧師手中借到了一本題為《論存在在亞裏士多德那裏的多重含義》的書,立刻迷上了它。由此,便產生了20世紀以來最激動人心的思想。這個讓年輕的海德格爾如此著迷的問題,就是“存在是什麼”。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困擾了不知多少位哲學家,但海德格爾希望自己能給它一個解答。

1909年,海德格爾來到了弗萊堡大學學習神學。他馬上發現神學是一門枯燥無味的學問,而哲學對他卻有無比強烈的吸引力。當時,胡塞爾的現象學正在學術界興起,海德格爾馬上對它產生了很濃的興趣。胡塞爾的兩卷本哲學巨著《邏輯研究》也成了他反複閱讀的案頭必備書。不久,海德格爾決定放棄神學學習,轉攻哲學。

在以後的日子裏,海德格爾大量閱讀了尼采、克爾凱戈爾、陀思妥耶夫斯基、謝林、黑格爾、狄爾泰等哲學家的著作;廣泛地了解了當時數學和自然科學的成果。在此過程中,海德格爾受到了李凱爾特、舍勒等人的影響,並完全接受了胡塞爾的現象學。1913年,海德格爾獲得了弗萊堡大學的哲學博士學位,兩年後做了母校的講師。

1916年4月,享有盛名的現象學哲學創始人胡塞爾來到弗萊堡大學擔任哲學講座教授。這使海德格爾得以有和胡塞爾直接交流的機會,這對海德格爾對存在問題的思考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在相互的學術交流中,他們兩人都得到了思想的發展,以至於胡塞爾說出了“現象學,這就是海德格爾和我”的話。

1925年冬,馬堡大學提名海德格爾擔任該校的教授,但教育部沒有批準,理由是他沒有正式的著作出版。於是,海德格爾便將他對存在的多年思考所得,選其中成熟的部分寫了出來,整理發表了。這就是使海德格爾一舉成名的、20世紀劃時代的哲學巨著——《存在與時間》。在這本書中,海德格爾較為係統地闡述了存在是什麼的問題,和存在與時間的關係問題。這本書在出版時有40多萬字,但隻是原寫作計劃的1/3。由於種種原因,後麵的部分沒有續補。但海德格爾宣稱他後來發表的一些研究成果,已基本展現了他哲學思想的全貌。由於這本書,海德格爾被視為現象學學派的發展者、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

隨著《存在與時間》的發表,海德格爾聲名大振。在胡塞爾的力薦下,1928年,海德格爾接替了老師,任弗萊堡大學哲學講座教授。在這段時間,海德格爾發表了一係列的著作和講演,對存在與時間的問題進行詮釋和展開。正在此時,海德格爾的政治生活中發生了一件影響他一生的大事。

1933年,希特勒在德國取得了政權。而差不多就在同時,風華正茂的海德格爾當選為了弗萊堡大學的校長。和許多正直科學家不同的是,海德格爾采取了和納粹政權合作的態度,並在公開場合為希特勒和國家社會主義鼓吹。這直接導致了文章開頭一幕的發生。

海德格爾的這些行為,雖然與他的種族主義情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也同他的哲學思想有著緊密的內在關聯。因為他的哲學思想中一個最為核心的因素,便是宣稱存在與時間的密不可分,存在本身就包含了一個無法剔除的時間維度。作為一種“生存哲學”,它意味著人的戲劇性不隻是出現在曆史中,它本身就是曆史。“曆史性”是海德格爾創造的一個術語,用以描述人生在世的固有曆史特征。然而,如果真的是這樣,這種純粹的生存哲學與生活實踐的關係,就變得彼此遠離,或者說變成了一種無足輕重的“理論哲學”。但這種結論卻非常適合於海德格爾的哲學思想,因為在他的哲學中,克服“理論”理性和“實踐”理性這兩者在傳統哲學上的劃分,已轉化為一個有計劃的理論目標。所以,海德格爾總是不斷地告誡我們,在慎重地麵對世界時,“此在”就已經是哲學性的了,而“思”本身也已是實踐性的了。著名思想家哈貝馬斯一針見血地指出,從海德格爾1933年校長就職演說開始,他的哲學本身就經曆了重要的轉變:這一哲學不再是一種原來的“第一哲學”,而是變成為一種真正的世界觀。至此以後,人們就越發難以為海德格爾那種假定的純粹性或“哲學自足”加以辯護,相反,這些思想卻逐漸與某些意識形態和曆史哲學的考慮融合起來了。

眾所周知,哲學和生活行為之間的關係從來都不是直接性的,而是必須借助於某些中介性因素。在海德格爾這一個案中,它的中介性因素便是由他的“政治哲學”所提供的,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他的那種納粹化的“國家社會主義政治思想”,為他對這個世界的政治形勢的理解提供了哲學上的依托。在他的“西方——日耳曼曆史此在”的單一性理論中,海德格爾的哲學信念是,隻有日耳曼人“此在的複興”,才能把西方從持續的虛無主義沒落中挽救出來。但是,他並沒有想到,這一信念不僅很快灰飛煙滅,而且還給全人類的存在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

受到審查後的海德格爾一度被禁止在大學授課。1959年退休,隱居在家鄉黑森林的山間別墅,潛心著述,偶爾在朋友圈子內探討哲學問題。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這一顆哲學巨星隕落了。這位一生孜孜尋求存在意義的哲人,結束了自己的存在。

路德維奇·維特根斯坦

路德維奇·維特根斯坦(1889~1951年),哲學家、邏輯學家,語言哲學的代表人物。生於奧地利維也納,一生極具傳奇色彩,具有獨特的個性和迷人的人格力量。他在不同時期創建了兩種有高度獨創性的思想體係,每種體係均以其精致、有力的風格極大地影響了當代哲學。生前發表的著作隻有《邏輯哲學論》,死後許多遺著被出版,如著名的《哲學研究》,此外還有《關於數理基礎的意見》、《藍皮書和褐皮書》、《1914~1916年的筆記本》、《哲學規範》、《關於顏色的意見》等。其中,《哲學研究》是他的哲學思想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