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企業安全投入不足,曆史欠賬較多,生產安全設施設備落後。
(4)有些企業無視法律法規,為了追求利潤,不顧職工生命安全,違法違規生產。
(5)不少職工缺少安全生產的培訓,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差。
(6)煤炭需求過旺,生產和運輸繃得過緊,超能力開采,超負荷運輸,加大了安全生產壓力。
(7)安全執法和監督不到位,一些地方安全監管職責不清、監管不力,安全監察缺乏權威性和有效性。安全法律法規不健全,執法不嚴,查處不力。
(8)一些地方領導幹部和工作人員嚴重失職演職,甚至徇私舞弊,縱容和庇護非法生產行為。對這些問題,要采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2.生產安全的前提是遵章守法
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首先要清楚和掌握相關的安全生產法規,並在實際工作中去嚴格遵守。遵章守法,是我們提高安全意識的前提條件,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麵:
努力提高安全技術素質,熟悉自己崗位上的操作流程及相關安全生產規律,並在自己工作範圍內掌握一定的安全技術基礎知識,熟練相關的操作技能和提高安全生產意識。
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責任製、工藝規程和崗位操作安全規程。
如實反映安全生產和事故情況,不掩蓋事實真相。
對違章指揮,違章操作要規勸、批評、報告,直至堅決抵製,努力做到三不傷害(即不傷害別人,不傷害自己,不被他人傷害),樹立起正確的安全意識。
3.必須貫徹安全第一的總原則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是我國安全生產的總方針,它明確了安全的重要地位,是我們處理安全同各項工作的關係及確定安全工作、職業衛生工作重點的依據。換言之,它反映了客觀實踐規律的要求。所以自覺執行安全規章製度,就是牢記血的教訓,尊重科學,按照客觀規律辦事;自覺執行規章製度,就可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反之,如果違反安全規章製度,不講科學,盲目蠻幹,冒險作業,就會發生事故。安全是企業的生命線,它是維持生產的重要條件,是企業生產正常進行的最大保障,任何企業與勞動者都必須把安全生產作為頭等大事,誰不認識或疏忽這一點,誰就會犯大錯誤,扮演害人、害己、害企業的悲劇角色。
為此,每一個勞動者都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這一總原則,這是對國家、社會、企業應盡的光榮義務,也是保護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不受侵害,享受人生幸福的保證。
4.強化安全保障的四大意識
企業中的每項工作都同安全生產有著直接或間接關係,承擔這些工作的每個人雖然處在不同的工作崗位,職責不同,但都同安全生產相互聯係。任何工作崗位和個人本身都有預防事故、防止傷害和被傷害的問題,都有不斷提高安全意識的問題。操作者安全意識程度的高低,在關鍵危急時刻對事情處置正確與否關係到人員的生死,巨額財產的存毀。
強化安全生產意識主要從下麵幾個方麵入手:
安全生產人本意識
應大力普及從業人員在安全生產方麵的權利和義務,做到不安全不生產,隱患不排除不生產,措施不落實不生產,加大力度反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
安全生產責任意識
安全生產責任重於泰山,要帶著對人民群眾深厚的感情抓安全,堅持把能否做到安全生產作為選拔、任用、考核幹部的重要標準,同時落實安全生產高獎高罰政策,加大事故責任追究力度,依據相關法規程序追究官員安全生產的失察責任和不作為責任。
安全生產效益意識
安全與健康是員工最大的切身利益,也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應當正確處理好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效益與安全投入的關係,把安全視為員工的第一福利,企業的最大效益。
安全生產法律意識
我國安全生產方麵的法規已經比較健全,但是在普法及執法方麵仍顯得乏力,應當建立安全監察的長效機製,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規章,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要堅決依法整治,對存在的安全管理不善,不安全生產因素及事故隱患,要責令限期處理和整改,要強化對持證上崗和相關業務技能培訓的監察,切實加大監察執法力度。
安全生產無小事,在安全生產上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我們隻有認識到強化安全意識與保障安全生產之間的重要性,使每個人都有與本職工作相適應的安全技術素質,尤其是操作者之間的互相幫助與監督,能夠預防管理疏忽和操作失誤,發現事故苗頭,及時排除危險,從整體上強化安全意識的提高。隻有每位員工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注重安全意識的培養和提高,人人都遵守安全規程、技術規範和操作規程,才能保障安全生產。
5.構建企業的安全文化模式
根據安全文化建設的層次理論,我們建立了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模式,其具體內容如下:
安全物質文化的建設
安全物質文化是企業安全生產的物態或硬件部分,主要體現在科學技術的應用方麵,科學技術包括生產工藝的科學技術及安全的科學技術。具體涉及生產的工具、設備、設施、材料、燃料、儀器、物化環境,以及安全工程設施、設備、裝置、檢測手段、防火及應急手段、安全信息手段等物質條件。
安全物質文化的建設,是指通過采用先進、高效的生產工藝技術,安全性高的生產設備,靈敏、可靠的安全預警、預報和防護係統,快捷的事故應急係統,現代化的安全檢驗及環境監控係統,先進的人、機、環境信息管理技術,完善的標準及規程等來規範人的行為,從而最大程度減少事故的發生。
安全製度文化的建設
製度文化是企業安全生產的運作保障機製,是軟環境態文化。安全製度文化的建設包括對於落實企業責任的、國家法規的認識和理解,自身安全製度和標準體係的建設等方麵。責任製的落實包括:法人代表。
主管領導、各職能部門及其負責人、各級(車間、班級等)機構及負責人的安全生產職責。對國家法規執行的學習、認識及落實狀況。企業自身的安全製度和標準體係的建設包括:各種崗位和工程的安全製度和規範,安全檢查、檢驗製度;安全學習及培訓製度;安全訓練(操作、防火、自救等)製度;安全教育及宣傳的製度;事故調查與處理製度、勞動保護和女工保護等一係列的製度建設,這些製度和標準起著規範人們安全行為的作用。
安全精神文化的建設
精神文化是包括價值觀、準則、信念、意識、態度、社會知覺、土氣、認識論等思想、觀點、精神層次上的上層建築,是個體和團體行為、活動的理論基礎。精神文化的建設就是要建立起安全第一的哲學觀念;預防為主,安全為天的意識;安全維係職工的生命、健康與幸福的倫理觀念;安全既有經濟效益,又有社會效益的價值觀念;安全科學與技術也是生產力的科學觀念;安全係統是控製係統,生產係統是被(安全)控製係統的辯證觀念。對於領導要建立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的認識,全麵安全管理的意識;“三同時”、“五同時”的意識,安全經濟保障與信息流的意識;安全責任製與事故超前預防的意識等。職工要建立: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的意識;遵章光榮,違章可恥的意識;珍惜生命,修養自我的意識;自律、自愛。
安全行為文化的建設
安全行為文化是企業安全文化的動態部分。安全行為文化的建設包括領導安全行為的建設和職工及家屬安全行為的建設。領導安全行為的建設是指改善領導對安全工作的關心及態度;提高領導對現場指揮的策略、方式及能力;改善領導對安全經費的決策及態度,對安全專職人員的用人及態度;在五同時方麵的表現;責任製範圍內的工作表現;學習安全規程、知識、管理等方麵的表現;事故發生時的行動及指揮能力及表現等。職工安全行為的建設包括對職工進行三級教育、特殊教育。
日常教育、安全宣傳、班組建設等使職工遵章守紀,提高職工的操作技能,減少職工的行為失誤,改善職工工作態度等方麵。職工及家屬的相關行為的建設指企業要關心職工的家庭生活,及時解決職工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使職工安心工作,減少不安全行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