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安全生產的行動與目標(3 / 3)

3.化工企業的風險評價方法

原化工部是由原化工部勞保所接受原勞動部委托從事工廠危險程度分級國家標準製訂工作。現在,化工廠危險程度分級標準已產生第二稿,反映較好,正進一步進行修改,但還未進入試點階段。總的情況看,該標準征求意見第二稿其危險程度分級標準更詳細、具體。標準解析所確定的化工廠危險程度分級程序如下:

(1)將工廠分成若幹單元。

(2)計算各單元物質指數。

(3)計算各單元物量指數。

(4)計算各單元固有危險指數。

(5)計算各安全管理修正係數。

(6)確定工廠環境係數。

(7)計算工廠危險指數。

(8)確定工廠危險程度等級。

4.航空航天企業的風險評價方法

原航空部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研究應用安全係統工程,目前已有相當基礎,1988年頒發了《關於試行危險點控製管理辦法的通知》(航空部航調)[1988]1310號文件,通知中指出“對危險點的設備、人員、環境進行特定的控製,通過對人和物的管理,達到良好的安全狀態,防止重大事故的發生,保證科研生產的順利進行”。這是一種企業內部進行的安全評價,並以此加強安全管理的方法。

評價方法程序如下:

(1)危險點的確定。

(2)危險點的管理。

(3)危險點的信息反饋。

(4)相應的獎懲。下麵按以上程序予以說明:確定危險點的辦法有兩種:

第一種是按文件給定的定義的典型危險點確定;

第二種是通過計算危險性數值D來確定。文件規定,危險點分三個等級:

一級危險點指可能造成多人死亡,設備係統造成重大損失的生產場所,如鍋爐房、彈(炸)藥庫、乙炔站等。

二級危險點為可能造成死亡或員工重傷,導致設備造成損失的生產現場,如衝床、木工平刨、帶鋸等。各單位可按以上定義和典型危險點確定本係統的危險點。

對危險點的管理分一般管理和特殊管理。一般管理包括對規章製度、作業人員、設備設施、環境的管理,日常管理都有明確規定。特殊管理主要是區別危險點的不同等級分別提出了安全檢查製和責任製。

5.核工業企業的風險評價方法

1987年10月14日核工業部(現稱核工業總公司,以下同)頒發了《核工業部核設施安全分析報告審批管理規定》,這實際上是核工業部對所屬單位進行核設施安全評價的指令,其中包括處於設計、新建和營運狀態的所有核設施的安全評審。

安全分析報告評審程序為:

(1)按照核設施選址建造、調試運行和最終退役三個階段進行安全審查,由核設施營運單位提交“核設施安全分析報告”,沒有提交能力的單位,可委托有關科研、設計單位進行分析。

(2)部安防局委托技術後援單位對安全分析報告進行審評,並提交審評報告。

(3)部安防局聘請有關專家對評審報告進行審查,提出書麵谘詢意見和建議。

(4)部安防局編製各階段“核設施安全分析報告”批準文件,審核選址建造、試運行或最終退役許可證。報主管部長簽發。

對安全分析報告內容,核工業部文件提出了十二個大方麵的要求。

例如,第一階段(設施建造前)提出了5條,第二階段(調試運行前)提出了6條,第三階段(退役前)提出了4條。

當然,每條都有廣泛含義,需要分析定量的數據,並按國家標準衡量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盡管《規定》文字簡單,但所涉及的內容繁多,報告評審過程很細,要求很嚴。整個過程類似於美國原子能委員會提出的《商用核電站風險評價報告》,體現了我國政府對核安全的重視。這種評審不是評價固有危險性的大小,也不是評價安全現狀的好壞,而是總體評審核設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任何一點不符合都是不允許的。

六、安全生產的目標及實施

1.製定安全生產目標的內容

製定安全目標包括確定企業安全目標方針和總體目標,製定實現目標的對策措施三方麵內容。

企業安全目標方針

企業安全目標方針即用簡明扼要、激勵人心的文字、數字對企業安全目標所進行的高度概括。它反映了企業安全工作的奮鬥方向和行動綱領。企業安全目標方針應根據上級的要求和企業的主客觀條件,經過科學分析充分論證後加以確定。譬如某廠某年製定的安全目標方針是:“加強基礎抓管理,減少輕傷無死亡,改善條件除隱患,齊心協力展宏圖。”再如某公司基於該公司冶金工廠152萬職工曾連續近七個月未發生工亡事故,還有若幹個廠礦三、五年甚至十幾年工亡事故為零的事實,又運用線性回歸法預測了事故發生的趨勢,提出了“兩個零”(即人身死亡和重大設備事故為零)的目標方針。

總體目標(企業總安全目標)

總體目標是目標方針的具體化。它具體地規定了為實現目標方針在各主要方麵應達到的要求和水平。隻有目標方針而沒有總體目標,方針就成了一句空話;也隻有根據目標方針確定總目標,總目標才能有正確的方向,才能保證方針的實現。目標方針與總體目標是緊密聯係、不可分割的。總體目標由若幹目標項目所組成。

這些目標項目應既能全麵反映安全工作在各個方麵的要求,又能適用於國家和企業的實際情況。每一個目標項目都應規定達到的標準,而且達到標準必須量值化,即一定要有定量的目標值。因為隻有這樣才能使職工的行動方向明確具體,在實施過程中便於檢查控製,在考核評比時有準確的依據。一般地說,量化目標可以包括下列各個方麵:

(1)各類工傷事故指標:根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6441-86),主要的工傷事故指標有千人死亡率、千人重傷率、傷害頻率、傷害嚴重率。根據行業特點,也可選用按產品。

產量計算的死亡率(百萬噸死亡率、萬立方米木材死亡率)。

(2)工傷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指標:根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統計標準》(GB6721-86),這類指標有千人經濟損失率和百萬元產值經濟損失率。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為了便於統計計算,也可以隻考慮直接經濟損失,即以直接經濟損失率作為控製目標。

(3)塵、毒、噪音等職業危害作業點合格率。

(4)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指標對於安全管理的組織機構、安全生產責任製、安全生產規章製度、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安全教育、安全檢查、文明生產、隱患整改、安全檔案。班組安全建設、經濟承包中的安全保障以及“三同時”、“五同時”等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各個方麵均應設定目標並確定目標數值。

對策措施

為了保證安全目標的實現,在製定目標時必須製定相應的對策措施,作為安全目標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製定對策措施要避免“蜻蜓點水”,麵麵俱到,應該抓住影響全局的關鍵項目,針對薄弱環節,集中力量,有效地解決問題。對策措施應規定時限,落實責任,並盡可能有定量的指標要求。從這些意義來說,對策措施也可以看作是為實現總體目標而確定的具體工作目標。

2.建立安全生產目標的程序

製定安全目標,一般分為三步,即:調查分析評價、確定目標、製定對策措施。現分述如下:

對企業安全狀況的調查分析評價

這是製定安全目標的基礎。要應用係統安全分析與危險性評價的原理和方法對企業的安全狀況進行係統。

全麵的調查、分析、評價,重點掌握如下情況:

(1)企業的生產、技術狀況。

(2)由於企業發展、改革開放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

(3)技術裝備的安全程度。

(4)人員的素質。

(5)主要的危險因素及危險程度。

(6)安全管理的薄弱環節。

(7)曾經發生過的重大事故情況及對事故的原因分析和統計分析。

(8)曆年有關安全目標指標的統計數據。

需要重點控製的對象

通過調查分析評價,還應確定出為了實現安全目標,需要重點控製的對象,一般可以有如下各個方麵:

(1)危險點:指可能發生事故,並能造成人員重大傷亡,設備係統造成重大損失的生產現場。

(2)危害點:指塵毒噪音等物理化學有害因素嚴重,容易產生職業病和惡性中毒的場所。

(3)危險作業。

(4)特種作業:對操作本人,尤其對他人和周圍設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業。

(5)特殊人員:指心理、生理素質較差,容易產生不安全行為,造成危險的人員。對危險點、危害點應適當加以分級,以便確定重點控製的範圍。

確定目標值

關於確定目標方針和目標項目已如前述,這裏再就目標值的確定方法作一討論。

確定目標值要根據上級下達的指標,比照同行業其他企業的情況。但是不應簡單地就以此作為自己企業的數值,而應主要立足於對本企業安全狀況的分析評價,並以曆年來有關目標指標的統計數據為基礎,對目標值加以預測,再進行綜合考慮後確定。對於不同的目標項目,在確定目標值時可以有三種不同的情況:

(1)隻有近幾年統計數據的目標項目,可以以其平均值作為起點目標值。(如經濟損失率的統計近幾年才開始受到重視,過去的數據很不準確,不能作為確定目標值的依據)。

(2)對於統計數據比較齊全的目標項目(如千人死亡率、千人重傷率等)可以利用回歸分析等數理統計的方法進行定量的預測。

對於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目標值,可以結合對安全工作的考核評價加以確定。也就是把對安全工作考核評價的指標就作為安全管理工作的目標值。具體地說,就是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確定考核的項目、內容,達到的標準,給出達到標準值應得的分數。所有項目標準分的總和就是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最高的目標值。以此為基礎結合實際情況確定一個適當的低於此值的分數值作為實際目標值。這樣把安全目標管理和對安全工作的考核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就能更加有效地推動安全管理工作,促進安全生產的發展。

製定對策措施

製定對策措施應該抓住重點,針對影響實現目標的關鍵問題,集中力量加以解決。一般來說,可以從下列各方麵進行考慮:

(1)組織、製度。

(2)安全技術。

(3)安全教育。

(4)安全檢查。

(5)隱患整改。

(6)班組建設。

(7)信息管理。

(8)競賽評比、考核評價。

(9)獎懲。

(10)其他。

製定對策措施要重視研究新情況、新問題,譬如企業承包經營的安全對策,采用新技術的安全對策等。要積極開拓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技術,如危險點控製管理。

安全性評價等。製定出的對策措施要逐項列出規定措施內容,完成日期、並落實實施責任。

3.安全生產目標的實施程序

安全目標管理的實施程序有三:即安全目標的製定和展開、安全目標的實施和成果的考核評價。三個程序緊密銜接,構成一個管理周期。在實施安全目標管理的全過程中都要重視人的因素,充分發揮各級組織和每個職工的積極性。提倡民主協商,強調自我管理自我控製。為了做到這點,對領導也相應地提高了要求。領導不應隻是憑借職權,發號施令,而要既善於激勵調動群眾,又能及時給予正確的指導和有益的幫助。安全目標管理的實施程序及各程序間的相互關係如下圖所示。

安全目標管理實際程序4.安全生產目標的實施工作

在製定和展開安全目標後就轉入了目標實施階段。

在這個階段中要著重做好自我管理、自我控製、必要的監督檢查以及信息交流這三方麵的工作,現分述如下:

權限下放、自我管理、自我控製

這是目標實施階段的主要原則。在這個階段,企業從上到下的各級領導、各級組織、直到每一個職工都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精神,圍繞著追求實現自己的目標,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抓緊落實,實現所製定的對策措施。要把實現對策措施與開展日常安全管理和采用各種現代化安全管理方法結合起來,以目標管理帶動日常安全管理,促進現代安全管理方法的推廣和應用。要及時進行自我檢查、自我分析,及時把握目標實施的進度,發現存在的問題,並積極采取行動,自行糾正偏差。在這個階段,上級對下級要注意權限下放,充分給予信任,要放手讓下級自己去實現目標,對下級權限內的事,不要隨意進行幹預。

監督檢查

目標實施主要依靠各級組織和廣大職工的自我控製,但也不能放鬆上級對下級的指導幫助、協調和控製工作。要實行必要的監督和檢查,通過監督檢查,對目標實施中好的典型要加以表揚和宣傳;對偏離既定目標的情況要及時指出和糾正;對目標實施中遇到的困難要采取措施給予關心和幫助。總之要使上下兩方麵的積極性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證所有目標的圓滿實現。

信息交流

目標實施要注重信息交流,建立健全信息管理係統,以使上情能及時下達,下情能及時反饋,從而使上級能及時有效地對下級進行指導和控製,也便於下級能及時掌握不斷變化的情況,及時做出判斷和采取對策,實現自我管理和自我控製。

5.安全生產目標成果的考評

目標成果的考評是安全目標管理的最後一個階段。

在這個階段要對實際取得的目標成果做出客觀的評價,對達到目標的給予獎勵,對未達目標的給予懲罰,從而使先進的受到鼓舞,使後進的得到激勵,進一步調動起全體職工追求更高目標的積極性。通過考評還可以總結經驗和教訓,發揚成績,克服缺點,明確前進的方向,為下期安全目標管理奠定基礎。

目標考評的原則

自我評價與上級評定相結合:目標成果考評要充分體現自我激勵的原則。要以自我評價為主,即在各個層次的評價中,首先進行自我評價。個人在班組內,班組在車間內,車間在全廠內,對照自己的目標,總結自己的工作,本著嚴格要求自己的精神,實事求是地對實現目標的情況做出評價。

在自我評價的基礎上還要搞好上級領導的評價,而且要以領導的評定結果作為最終的結果。這是由於上級領導能夠綜觀全局,保證評定結果的協調平衡;也是為了嚴格把關,防止自我評價中可能出現的偏頗與疏漏。

上級評定也要注意民主協商和具體指導。

在上級評定的同時,也要征求下級對自己的評價。

因為目標成果的取得是上下級共同努力的結果。下級的成果好,也反映了上級領導的卓有成效,下級的成果不好,上級也負有一定的責任,征求下級對自己的評價就可以為上級的自我評價奠定基礎,為改進今後的工作提供依據。

重視成果與綜合評價相結合:目標成果評價應重視成果,以目標值的達到程度作為主要的依據,要用事實和數據說話,切忌表麵印象。

但是同時也要考慮不同組織和個人實現目標的複雜困難程度和在達標過程中的主觀努力程度,還要參考目標實施的措施的有效性和單位之間的協作情況。應該對所有這些方麵的內容區別主次,綜合評價,力求得出客觀公正的結果。

目標考評的方法

目標考評一般可用打分法,其步驟如下:

(1)確定各目標項目得分比重:把完成全部目標項目得分定為100分,再按各個項目的重要程度,分別規定其比例,如工傷事故指標∶經濟損失指標∶塵毒合格率指標∶日常安全管理指標=4∶1∶2∶3。

(2)給各目標項目打分:對每個目標項目,根據其達標程度、目標複雜困難程度、達標過程中的努力程度這幾方麵的內容分別打分,同時確定各方麵內容的比重,把每一方麵內容的得分乘以相應的比重數值後相加,則得到每個目標項目的總分。例如,設:

達標程度∶目標複雜困難程度∶達標努力程度=5∶3∶2則:目標項目得分=達標程度得分×50%+目標複雜困難程度得分×30%+達標過程努力程度得分×20%。比重的分配是人為的,可根據需要而適當加以調整,譬如當強調要求下級發揮能力時,則可把努力程度得分的比重提高。

(3)綜合評定:把每個目標項目的得分乘以它的比重後,逐項相加,就可得到所有目標項目的得分和,以此為基礎,再考慮目標實施措施的有效性和協作情況就可得到目標成果的總分值,即:目標成果總分值=各目標項目得分之和+實施措施有效性分+協作分式中後兩項的得分均以各目標項目得分之和乘以係數得到,兩項的係數之和以不超過20%為宜。例如:設目標項目得分之和為90分,實施措施有效性和協作情況的係數均為5%,則:目標成果總分值-90+90×5%+90%=99

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安全目標管理的成果考評有與安全工作的考核評價結合起來進行的趨勢。

在製定安全目標時,對於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目標可以取自安全工作考核評價的指標。

實際上,有些企業不僅把這兩者統一起來,還把其他目標項目也納入了安全工作考核評價的範圍,把這些目標項目的目標值就作為安全工作的考評指標,並給出標準分數,確定評分標準。在考核評價時,根據實際達標情況逐項打分,所有項目得分的總和,就是安全工作考評的得分,實際上也就是目標成果的總分。

應該肯定,這樣做是切實可行的。也有利於安全目標管理的持久開展,使之製度化和標準化。還有利於安全目標管理與貫徹落實安全生產責任製的緊密結合。但是這樣做,實際結果隻考慮了達標程度一個因素,而忽略了達標的複雜困難程度和努力程度等因素,這一不足有待在實踐中加以研究改進,使之對目標成果的考評更加趨於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