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安全生產的環境與防護
一、噪音環境作業的安全防護
1.噪音的主要種類
噪音是由很多不協調的基音及其諧音一起形成的無規律、雜亂的聲音。生產性噪音是指長時間在作業場所或工作中接觸到的機器等生產工具產生的不同頻率與不同強度組成的聲響。生產性噪音大體可分為三類:空氣動力性噪音,如各種風機噪音、空氣壓縮機噪音、燃氣輪機噪音、高壓排氣鍋爐放空時產生的噪音;機械性噪音,如紡布機噪音、球磨機噪音、剪板機噪音、機床噪音等;電磁性噪音,如發電機噪音、變壓器噪音等。
2.噪音的主要危害
噪音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麵的,主要表現在:
損害聽覺
短時間暴露在噪音下,可引起以聽力減弱、聽覺敏感性下降為表征的聽覺疲勞。長期在噪音的作用下,可引起永久性耳聾。噪音在80分貝以下,一般不致引起職業性耳聾;噪音在80分貝以上,對聽力有不同程度影響;而噪音在95分貝以上,對聽力的影響比較嚴重。
引起各種病症
長時間接觸高聲級噪音,除引起職業性耳聾外,還可引發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頭痛、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
影響睡眠
噪音在40分貝以下,對人的睡眠基本無影響;噪音在55分貝以上,嚴重影響人的休息和入睡。
引起事故
強烈的噪音可導致某些機器、設備、儀表的損壞或精度下降;在某些特殊場所,強烈的噪音會掩蓋警報音響等,引起設備損壞或人員傷亡事故。
3.噪音的衛生標準
為防止噪音危害,保護聽力,保障職工的安全健康,國家對工業企業的生產車間和作業場所,以及城市環境的噪音作出了必要的限製,頒布了《工業企業噪音衛生標準》和《城市區域環境噪音標準》。
《工業企業噪音衛生標準》規定,對於新建、擴建、改建企業,在生產時間和作業場所的噪音標準為85分貝。現有工業企業經過努力暫時達不到標準的,可適當放寬,但不得超過90分貝。對每天接觸噪音不超過8小時的工種,噪音標準可放寬,但最高不得超過115分貝,見下表。
業企業噪音允許標準參照表
每個工作日接觸噪音時間/時新建、改建、擴建企業允許噪音/分貝現有企業達不到標準時允許噪音/分貝88590488932919619499《城市區域環境噪音標準》是為了防止對城市居民交談、思考、休息和睡眠的幹擾而製定的。它對不同區域允許噪音級作出了明確規定,見下表。
城市區域環境噪音標準單位:分貝
適用區域白晝夜間適用區域白晝夜間
特殊住宅區
居民文教區
一類混合區
45
50
55
35
40
45
二類混合區、
商業中心
工業集中區
交通幹線
道路兩側60
65
70
50
55
55
4.噪音危害的預防措施
由於工業迅速發展和城市人口高速度增長,噪音汙染越來越嚴重。消除噪音汙染,解決噪音公害,已成為全社會共同的呼聲。解決噪音公害,必須堅持“預防為主”和“防治結合”的方針。預防治理噪音危害的措施主要有:
消聲
控製和消除噪音源是控製和消除噪音的根本措施,改革工藝過程和生產設備,以低聲或無聲工藝及設備代替產生強噪音的工藝和設備,將噪音源遠離工作作業區和居民區均是噪音控製的有效手段。
控製噪音的傳播
用吸聲結構和吸聲裝置將噪音源封閉,吸收輻射和反射的聲能,防止噪音傳播。常用的隔聲材料有隔聲牆、隔聲罩、隔聲地板等。常用的吸聲材料有玻璃棉、礦渣棉、毛氈、泡沫塑料、棉絮等。
用合理的防護措施
合理使用耳塞。防噪音耳塞、耳罩具有一定的防聲效果。根據耳道大小選擇合適的耳塞,隔聲效果可達30~40分貝,對高頻噪音阻隔效果更好。合理安排勞動製度。工作日中穿插休息時間,休息時間離開噪音環境,限製噪音作業的工作時間,可減輕噪音對人體的危害。
衛生保健措施
接觸噪音的人員應進行定期體檢。以聽力檢查為重點,對於已出現聽力下降者,應加以治療和觀察,重者應調離噪音作業。就業前體檢或定期體檢中發現明顯的聽覺器官疾病、心血管病、神經係統器質性病變者不得參與強烈噪音的工作。
二、振動環境作業的安全防護
1.振動的主要種類
振動是指一種運動狀態隨時間在位移的極大值和極小值之間交替變化的過程。在生產過程中,由於設備運轉、撞擊或運輸工具行駛等產生的振動稱為生產性振動。近年來,隨著加工工業使用。振動工具的類型和數量日趨增加,特別是礦山開采、機械製造、林業木業、造船、土木建築、鐵路鋪修、交通運輸以及農業生產部門中,從事振動作業的人員越來越多,尤其是風動工具的大量使用和轉動工具的轉速日益提高,生產性振動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日趨突出。
2.生產性振動的危害
在生產過程中,按振動作用於人體的方式,可將其分為局部振動和全身振動。一些工種所受的振動以局部振動為主,也有一些工種所受的振動以全身振動為主,而還有些工種作業同時受兩種振動的作用。局部振動是生產中最常見和危害性較大的振動。
局部振動對人體的危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