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綜合素質培養(1 / 3)

第九章綜合素質培養

1.素質主要指的是什麼

素質,是現在用得比較多的一個詞語,也是提高人的價值、培養,使用和衡量人才的重要概念。那麼,什麼是素質?“所謂素質”,是指一個人在政治、思想、作風、道德品質和知識、技能等方麵,經過長期鍛煉、學習所達到的一定水平。它是人的一種較為穩定的屬性,能對人的各種行為起到長期的、持續的影響甚至決定作用。

素質,對一個人來說,需要有多方麵的內容和要求,如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素質、心理素質以及業務專長、技能素質等。在一個單位,需要各方麵的人才,為了完成共同的事業,不僅要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積極性,更要發揮集體的綜合素質,形成優勢互補的合力。

素質主要分為自然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素質。

自然素質

亦稱生理素質或身體素質。它是人們與生俱來的一係列的生理特點,原本意義上的素質就是指自然素質。它是先天的。

心理素質

它以自然素質為基礎,是在後天環境、教育、實踐活動諸因素的影響下逐步發生、發展和形成的。它是先天和後天的合金。

社會素質

社會素質純粹是在適應與改造社會的過程中形成的,是人社會屬性的集中體現。它是後天的。

在日常工作中,人們常常看到這樣一些事實:辦一件具體工作,有的人幹淨利索,思考周到,而有的人卻拖拖拉拉,丟三落四;撰寫一篇文稿,有的人文字通暢,條理清楚,而有的人卻詞不達意,文理欠通;處理一個問題,有的人頭腦清楚,眼光敏銳,一下子就能抓住問題的實質,而有的人卻反應遲鈍,抓不住要害;完成一項政治任務,有的人立場堅定,是非分明,既堅持原則,又靈活機動,而有的人卻躲躲閃閃,折中調和,甚至喪失立場……幾乎在所有的事情上,總是出現很大的異樣,有人表現好,有人表現差,有人做得很出色,有人卻幹得很蹩腳。

事同而效異,其原因固然很多,但歸結起來不外乎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麵。在客觀方麵,諸如工作任務的難易、物質條件的優劣、配合力量的強弱,都會對任務的完成發生影響。但是,一般來說,事情的成功與否主要取決於人的主觀因素。這些主觀因素,實際上就是我們所講的素質。

2.成功素質指的是什麼

成功是什麼

什麼是成功?成功意味著什麼?這對於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理解。許多成功學家都對成功的概念有過界定,但卻似乎都很含糊。不同人士有不同的看法:

“成功的內涵是普遍而永恒的。成功並不是表麵的現象,而是一種內在的感受,它顯露於外的隻是形式。真正意義上的成功應該是內在心理和外在形式上的統一。”

“成功不隻是幸運的問題,就像‘贏’不是簡單的第一,或者幸福不僅僅意味著擁有大量的金錢一樣。金錢隻是成功的外貌或衡量成功的尺度,而不是內核和根本。在擁有金錢的成功之餘,我們也要擁有心靈的寧靜。”

“成功是一個係統工程,既需要自我價值觀的提升,也需要提高為人處世的技巧。”

在人的整個素質結構中,各種素質都有其特定的地位和作用。各種素質的綜合作用,造就了一個人的成功與否。

成功靠什麼

成功靠什麼?有的人說,決定成功的主要因素是機遇;有的人說,決定成功的主要因素是個人行為,等等,不一而足。事實上,一個人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在於其個人所具備的成功素質:

(1)成功需要道德良知作為基礎。首先,道德高尚的人能夠獲得內心的平衡,從而實現內在自我價值;其次,具有良好道德品質的人在與人溝通時能保持良好的心態,贏得友誼和支持,改善其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從而實現外在的成功。同時,崇高、正直的人格本身就是最大的成功。

(2)成功是積極的心態。對自身來說,一個人成就的高度絕對無法超越他自信所能達到的高度。所以,積極的心態,是一切成功的基礎;是一切成功的創造力、進取精神和力量的支撐。

(3)成功需要講究技巧和策略。人們隻有學會了有效的自我管理,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才能獲得更多的財富,更有效率地上作,更快樂地生活。它包括目標和計劃的製定、時間管理、情緒的控製、個性的發揮,待人接物的技巧、語言溝通、職業的選擇、自我推銷等等方麵。經驗告訴我們,我們不僅要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而且要做一個聰明人,使自己的品德和智慧感染人和影響人。

(4)成功是行動。“我的幻想毫無價值,我的計劃渺如塵埃,我的目標不可能達到。一切的一切毫無意義,除非我們付諸行動。”行動是所有成功著作反複強調的內容。如果你渴望擺脫貧困,走出困境,那麼,按照成功學的原則去行動。從現在就開始。

(5)成功是一種訓練的結果。隻有有規律的訓練,才能強化你的積極心態;才能改變你的不良思考習慣和行為習慣。好習慣是開啟成功的鑰匙,壞習慣則是一扇敞開的大門。

青年的成功,就是我們的成功。

3.職業素質指的是什麼

職業素質是指從業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條件基礎上,通過教育培訓、職業實踐、自我修煉等途徑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職業活動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基本品質。由於職業是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根本之所在,職業生涯既是人生曆程中的主體部分,又是最具價值的部分。因此,職業素質是素質的主體和核心,它囊括了素質的各個類型,隻是側重點不同而已。

職業素質是後天學習實踐培訓得來的,是決定職場成敗的重要因素,可以改變整個人生。職業素質是人才選用的第一標準。職業素質是職場致勝、事業成功的第一法寶。

4.怎樣了解自己的職業素質

職業素質是勞動者對社會職業了解與適應能力的一種綜合體現,其主要表現在職業興趣、職業能力、職業個性及職業情況等方麵。影響和製約職業素質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實踐經驗、社會環境、工作經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況(如身體狀況等)。一般說來,勞動者能否順利就業並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本人的職業素質,職業素質越高的人,獲得成功的機會就越多。

職業素質是勞動者走向就業的基本條件,但是如何才能了解自己的職業素質呢?了解自己職業素質的辦法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三種:

接受職業指導

職業指導是就業服務機構針對勞動者求職、單位招聘過程中的問題,為勞動者、用人單位提供心理分析、擇業技巧、心態調整、技能測試、供求趨勢分析、職業設計、用人計劃等幫助的行為。

職業指導的服務對象,一是勞動者(包括符合勞動年齡內的求職者、各類學校學生),二是用人單位。

職業指導的內容主要有:勞動力市場供需分析指導、勞動就業法律、法規、政策指導、求職者素質、職業能力測評、求職者職業設計、求職技巧指導以及單位用人指導等。

職業指導方式包括:“一對一”谘詢麵談、成功求職策略培訓、跟蹤指導、座談會等。目前,許多就業服務機構,如市、區縣職業介紹服務中心、街道社會保障事務所等,都開設了“職業指導”服務項目,可以到那裏接受有關這方麵的指導。

職業素質測試

部分職業介紹服務機構開設了“職業素質測試”的服務,求職者可在那裏獲得相關服務。

自測

勞動者可以通過填答“職業素質”自測問卷的方式,判斷了解自己的職業素質狀況。

5.提高職業素質的方法有哪些

新時期企業的員工要想在競爭中取勝,隻有德才兼備,具備一流的職業素質,方可在競爭激烈的社會謀取自己的立足之地,才能對社會有所貢獻。

所謂德,即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所謂才,即精深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德才兼備的人必須具有科學、創新、平等、法律、競爭、民主等意識;必須具有健康的道德價值傾向和社會公德意識,誠實守信、舉止文明、遵紀守法、愛護公物;必須具有較強的環保意識和生態意識;必須是能力多元、素質全麵的人。隻有這樣的人,才能在這個龍騰虎躍的時代脫穎而出,大放異彩。

那麼,怎樣才能德才兼備,如何才能提高自我的職業素質呢?

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

政治理論學習是提高政治素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的保證。

沒有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一個人無論能力多麼優秀,取得多大的成就,都難以長久,遲早都會出問題,如曾經在商場叱吒風雲的中國首富牟其中,再如曾經在官場春風得意的成克傑、程維高等都是很好的例證。因此,認真學習政治理論,成為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首要任務。企業職工應當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著重把握並深入領會這一理論的精髓——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及江澤民同誌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進一步拓展——與時俱進,充分認識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本身就是馬列主義與中國國情在不同時期相結合的產物,就是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高度統一,“三講”中的講正氣,也是要求我們青年要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隻有這樣,才能保持頭腦清醒,理論聯係實際,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自己的工作實踐中去,才能少犯錯誤,才能不走彎路。

要學法、知法、懂法

企業職工要學法、知法、懂法,要模範遵守國家的法律和法規,不違背約定俗成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範,努力成為國家的合法公民。

無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企業職工有追求,要發展,不能為所欲為,必須學法、知法、懂法,在法律許可下發展,要受到約束。所謂約束,就是限製自己不超出規定的範圍。年輕人大都不喜歡約束,而向往自由,是可理解的。但絕對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德國思想家哥德曾說:“一個人隻要宣稱自己是受約束的,他就會感到自己是自由的。”法國法學家孟德斯鳩也有句名言“自由是做法律所允許的一切事情的權力。”社會本來就是由法律、法令、規定、製度、規範等編織而成的一個大籠子,它罩住了每個人,你所要的自由,隻能在限定的這個空間內去尋求,你如果要在這個“籠子”之外幹點什麼,那麼肯定會自找倒黴。所以,我們要養成自我約束的良好習慣,做一個學法、知法、懂法的合格公民。

老老實實做好本職工作

企業職工要有一種強烈的求知欲望,與時俱進,一時一刻也不能放鬆對新業務的學習,並且要做到學有專長,成為某一方麵的骨幹或“尖子”。如果放棄對新知識的學習、新技能的掌握、新問題的研究,你即使是個“老兵”,也有可能落伍。因此,無論年齡大小,從業時間長短,都要堅持學習。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隨著辦公自動化的普及,電腦在日常工作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不懂電腦知識,等於是文盲,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也就無法保證和提高。也許你在十年前一身力氣可以勝任工作,目前卻會因不知力使何處,被社會淘汰。業務要學好,必須有兩戒:一戒懶惰。人都有惰性,戒懶與戒毒差不多,知易行難。許多人本可成大才,就是“懶惰”二字使他與成功無緣。去掉懶病,心想事成,不妨一試。二戒虛榮。孔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怕丟臉麵,不懂不問,不懂裝懂,這是學業務之大敵。不會不為恥,不懂就要問,幾天弄懂一個問題,幾年下來就會成為本專業或本崗位的業務骨幹。這並不是說每個人要對所處企業的業務全麵通曉,但起碼要在和自己相關的業務上真正搞懂搞通,在一定的範圍之內是“權威”、“專家”。有些話是很有道理的,如:“一招鮮,吃遍天”、“學個手藝養全家”。人要想有一項專長很容易,隻要肯全身心地投入你手頭所從事的工作,並且不斷地摸索、總結、提高,用不了幾年就會出成果。學的一門手藝,即使不參加工作,自己也可以養活自己。實行市場經濟,就是運用“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自然規律,誰都別想躲得過去。沒有本事,沒有專長的人,生存的空間將會越來越小。你是一隻羊,那你隨時都有可能給獅子喂肚子,即便你是一頭獅子,生病了、衰老了、跑不動了,照樣也要餓肚子。馬克思的一句話:“不學無術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人都無所幫助,也不會帶來利益。”在一個工作崗位離開鑽研業務談進取,那是一句空話。

對待組織安排的工作,不能偷懶、不能耍滑、不能拖延,應主動盡到責任,努力幹到讓別人很難挑出毛病的份上。一個人要想在一個單位立得住、有發展,要緊的一條是,讓大家公認他是一個主動進取、腳踏實地、認真幹事的人。不肯花氣力,應付差事,隻幹“眼皮子”活,隻要能把領導、同事糊弄過去就萬事大吉,什麼工作標準、工作質量、工作效率啦,好像與他們沾不著邊。這些人在單位非但不會有出息,而且隨時都有下崗、被辭退的可能。一個人一旦在工作上,形成做事偷懶耍滑不認真的習慣,這個人就不可能有一個好的品格,他會在一切事上都不忠實起來。做事不認真的人,就是拿自己品格開玩笑的人,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的人。試想,哪個領導肯把這些人安排到重要的崗位上呢?一個人一旦形成這種不良的習慣,改起來就會是一件非常費力的事情。習慣構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哪!一定要努力養成認真做事的習慣。這種習慣是一筆無形的財富,會使我們終生受益。我們在工作中應該主動找活幹,不要讓工作等人幹。有一本很暢銷的書叫《致加西亞的信》對這個問題闡述得非常深刻:“世界會給你以厚報,既有金錢也有榮譽,隻要你具備這樣一種品質,那就是主動。”“什麼是主動?主動就是不用別人告訴他,他就能出色地完成工作;差一點的,就是別人告訴他一次,他就能去做;再差一點的,就是別人告訴他兩次,才會去做;更差的,就是在形勢所迫時,才能把事情做好;最等而下之的,就是即使有人追著他,告訴他怎麼樣做,並且盯著他做,他也不會把事情做好。這種人,就隻能失業了。”分析分析自己屬於哪種人。

做事不認真、不主動、不負責任的人,都是職業或多或少有問題的,都是不會有大出息的人。這種人不管是什麼社會,也不管在什麼單位,都是被人瞧不起、不受歡迎的。

在新形勢下,我們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充分認識到市場競爭形勢的嚴峻,優勝劣汰的競爭機製不會為某個人而改變。隻有擁有正確的思想認識,全麵的業務知識和熟練的業務技術,才能有所作為,才能走向成功之路。

6.怎樣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

提高身體素質是每一個人的願望,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工作和拚搏的本錢,隻有具備了這樣的素質,才能成就我們的職業夢想。那麼,如何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呢?

(1)常唱健康8字歌。日行八千步,夜眠八小時,三餐八分飽,一天八杯水,養心八珍湯,健體八段錦,米壽八十八,茶齡百零八。顧名思義,日行八千步,就是多鍛煉身體,常運動;夜眠八小時,就是每天要保證8小時的睡眠;三餐八分飽,就是早要吃好、午要吃飽和晚要吃少;一天八杯水,就是每天要保證充足的水分攝入,才能保證身體各器官之間的物質的循環流動;養心八珍湯,就是用西紅柿、木耳等做的一道湯!健體八段錦,就是經常性的做一些全身的按摩,鬆弛自己!

(2)要有一個樂觀的生活態度,一個人心情開朗、樂觀向上,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個好的身體!有好心加上有好情,就能夠健康!

(3)勤開窗,多換氣,養成勤洗手少摸臉的好習慣,減少病毒在手上停留的時間,避免感染。

(4)多飲水,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

(5)及時補充維生素C,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抵禦感冒病毒侵入。

(6)保持良好的睡眠。睡眠與人體免疫力密切相關。著名免疫學家通過“自我睡眠”試驗發現,良好的睡眠可使體內的兩種淋巴細胞數量明顯上升。而醫學專家的研究表明,睡眠時人體會產生一種稱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此因子促使白血球增多,巨噬細胞活躍,肝髒解毒功能增強,從而將侵入的細菌和病毒消滅。

(7)限製飲酒。每天飲低度白酒不要超過100毫升,黃酒不要超過250毫升,啤酒不要超過1瓶,因為酒精對人體的每一部分都會產生消極影響。即使喝葡萄酒可以降低膽固醇,也應該限製每天一杯,過量飲用會給血液與心髒等器官造成很大破壞。

(8)經常參加有氧運動,如騎車、快走、爬山、遊泳等,增強自身的免疫力。每天運動30到45分鍾,每周5天,持續12周後,免疫細胞數目會增加,抵抗力也相對增加。運動隻要心跳加速即可,晚餐後散步就很適合。

(9)補充維生素。每天適當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專家指出,身體抵抗外來侵害的武器,包括幹擾素及各類免疫細胞的數量與活力都和維生素與礦物質有關。

(10)改善體內生態環境。用微生態製劑提高免疫力的研究和使用由來已久。研究表明,以腸道雙歧杆菌、乳酸杆菌為代表的有益菌群具有廣譜的免疫原性,能刺激負責人體免疫的淋巴細胞分裂繁殖,同時還能調動非特異性免疫係統,去“吃”掉包括病毒、細菌、衣原體等在內的各種可致病的外來微生物,產生多種抗體,提高人體免疫能力。對於健康人來說,不妨“食療”,多吃些乳酸菌飲料;而健康邊緣人群,可以用微生態製劑來調節體內微生態平衡。

7.如何培養自我的心理素質

增強自我修養,提高心理素質

培養自我的心理素質,必須要適應環境與改造自我。適應是個體為滿足生存需要而與環境之間發生的調節作用。為了適應,可以改造環境以適應個體的需要,也可以改造個體自身以適應環境的要求。心理健康要求主體同客體現實保持良好的接觸。對生活中的問題,不能退縮和回避,而要麵對現實,並做出適當的、有效的反應。企業職工在進入工作崗位之後,由於同時麵臨著地域環境、學習生活方式、社會人群的較大變異,大約有50%的人會產生心理壓力,一般表現為情感的焦慮、憂鬱,行為的猶豫、退縮。但其中大部分人能始終保持良好的心境,並不會影響工作、生活和人際交往。也有人由於個性的缺陷或個體的適應不良,出現恐懼、退縮、軟弱以及多愁善感的狀態,產生心理上的消極防衛,甚至影響工作。所以企業職工要盡可能擴大生活領域、積累生活經驗,在生活中不斷進行自我了解、自我認識、自我實現,逐步使心理活動與外部環境達到和諧統一。

要有自知之明與自愛之心

自知來自於自我觀察、自我認識、自我判斷和自我評價。有了自知,才能量力而行,不會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壓力。自知是心理健康的基礎。自愛是接受自己,悅納自己,愛惜和保護自己,珍惜自己的品德和榮譽,力爭事業的進展和自身充分的發展。自愛包括自尊、自信、自製等。企業職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相互進行著競爭和對比,會對自身產生新的認識。他們會因為自己的優點而感到滿足,也會由於意識到自己的缺點、短處而感到自卑。由於理想自我和現實自我的矛盾而產生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的衝突,進而增強挫折感。因此,企業職工要敢於麵對現實,在自尊自愛的基礎上,確立理想而又現實的目標,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使自己達到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