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婦科疾病的飲食療法(1 / 3)

第八章婦科疾病的飲食療法

1.經前期綜合症食療方法是什麼

育齡婦女在月經前7~14天(即月經周期的黃體期),反複出現一係列精神、行為及體質等方麵的症狀,月經來潮後症狀迅即消失。這一周期性改變有很大的個體差異,也是育齡婦女的普遍現象。由於本病的精神、情緒障礙更為突出,以往曾命名為“經前緊張症”、“經前期緊張綜合症”,近年認為本病症狀波及範圍廣泛,除精神神經症狀外還涉及幾個互不相聯的器官、係統,包括多種多樣的器質性和功能性症狀,故總稱“經前期綜合症”。

本病主要症狀為煩躁、易怒、失眠、頭痛、乳房脹痛、腹脹、浮腫等,生育年齡的婦女常有這些症狀中的一種或數種,但比較輕微,如症狀嚴重,影響到生活和工作,則應考慮患有本病。經前期綜合症食療方法如下:

金橘蘿卜飲

【原料】金橘5個,蘿卜半個,蜂蜜適量。

【製法】將金橘5個洗淨後去子,搗爛;蘿卜半個洗淨,切絲,榨汁;金橘泥、蘿卜汁混勻,放入蜂蜜適量,調勻即成。上、下午分服,宜溫服。經前連服7天。

【功效】疏肝理氣,解鬱消脹,適於肝鬱氣滯引起的經前乳脹。

玫瑰金橘飲

【原料】玫瑰花瓣6克,金橘餅半塊。

【製法】將玫瑰花瓣6克洗淨,控幹,與切碎的金橘餅半塊同放入有蓋杯中,用剛煮沸的水衝泡,擰緊杯蓋,燜放15分鍾即成。可當茶飲,頻頻飲用。一般可衝泡3~5次,當日吃完。玫瑰花瓣,金橘餅也可一並嚼服。

【功效】疏肝理氣,解鬱消脹,適於肝鬱氣滯引起的經前乳脹。

生地黃鮮藕汁

【原料】生地黃50克,鮮藕250克。

【製法】將生地黃50克洗淨,切片,放入沙鍋,加水濃煎兩次,每次30分鍾,合並2次濾液,待用;將鮮藕250克洗淨,切碎,放入果汁機中,快速搗攪成鮮藕汁,盛入杯中,加入生地黃濾液及30毫升,拌和均勻即成。上、下午分服。

【功效】滋陰降火,適於陰虛火旺引起的經行口瘡。

女貞子旱蓮草蜂蜜飲

【原料】女貞子50克,旱蓮草50克,蜂蜜50毫升。

【製法】將女貞子、旱蓮草分別揀去雜質,洗淨,晾幹或烘幹,女貞子拍碎,旱蓮草切成碎小段,同放入鍋中,加水浸泡透,濃煎2次,每次40分鍾,合並兩次濾汁,放入容器,待其溫熱時,調入蜂蜜50毫升,拌勻即成。上、下午分服。

【功效】滋陰降火,適於陰虛火旺引起的經行口瘡。

女貞子天麻飲

【原料】女貞子15克,天麻9克,川芎6克,白芷6克,石楠葉15克。

【製法】上述原料加水煎湯,去渣取汁。每日1劑,分次代茶飲,經前連服7天。

【功效】主治經前期綜合症。

2.痛經的食療方法有哪些

凡於月經前或行經前後,發生下腹疼痛,甚至痛引腰骶,以致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者,稱為痛經,本病為婦科臨床常見病,以青年婦女較多見,其主要特點是經行小腹疼痛,伴隨月經周期而作,一般無腹肌緊張或反跳痛,經血排出通暢時,疼痛常可緩解。

中醫認為,本病多為肝腎虧虛、氣血不足、寒邪凝滯、氣滯血瘀所致,當以益氣養血,補益肝腎,活血散寒,理氣化瘀為治,在中藥治療的同時,還可配合下列食療,以提高療效:

當歸益母草蛋

【原料】當歸10克,益母草30克,雞蛋3個。

【製法】將當歸、益母草、雞蛋加清水煮至雞蛋熟後,去殼再煮片刻,去渣取汁,飲湯食蛋,每次1個,每日3次,連續5~7天。

【功效】可活血行氣,化瘀止痛,適用於血瘀痛經,經色紫黯有塊,血排出後疼痛減輕者。

血藤燉河蟹

【原料】雞血藤30克,河蟹250克,米酒、清水適量。

【製法】將二者洗淨後,加清水適量,置瓦罐中,文火燉沸後,調入米酒適量,燉至河蟹熟後,趁熱飲服,每日1劑,連續5~7天。

【功效】活血化瘀,通經止痛,適用於經前或經行小腹脹痛,按壓痛甚或伴胸脅乳脹者。

元胡益母草雞蛋湯

【原料】元胡10克,益母草30克,大棗10枚,雞蛋3個。

【製法】將元胡、益母草、大棗、雞蛋加清水適量煮至雞蛋熟後,去殼再煮片刻,去渣取汁,飲湯食蛋,每次1個,每日3次。

【功效】可活血理氣,化瘀止痛,適用於經行量少,血瘀作痛,舌質紫暗有瘀點或瘀斑者。

薑棗紅糖湯

【原料】幹薑5克,大棗10枚,紅糖30克。

【製法】將三者加水同煎飲服,每日2次,連續5~7天。可暖宮散寒,適用於寒凝痛經。

【功效】主治痛經。

桂枝大棗湯

【原料】桂枝10克,大棗10枚,山楂15克,紅糖30克。

【製法】將桂枝、大棗、山楂水煎取汁,加紅糖煮沸後趁熟飲服,每日2次。

【功效】可溫經散寒,活血止痛,適用於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得熱痛減,經行量少等。

薑棗花椒湯

【原料】生薑30克,大棗10枚,花椒20克,紅糖適量。

【製法】將薑、棗、椒水煎取汁,加紅糖烊化飲服,每日2次。

【功效】可溫經散寒止痛,適用於寒凝氣滯,經行不暢,色黯有塊,畏寒肢冷之痛經。

3.月經過多的食療方法是什麼

月經量較正常明顯增多,月經周期基本正常者,稱為月經過多,也稱經水過多。一般認為月經量以30~80毫升為適宜,超過100毫升為月經過多。本病應根據月經的色、質,結合脈證,辨別虛、熱、瘀。一般月經量多、色淡、質稀,氣虛脈證者,為氣虛;量多,色紫或深紅者,多屬血熱;量多、色紫暗有塊,伴有腹痛者,多為血瘀。治療時著重辨證止血,目的在於盡量減少出血,防止失血過多。宜用安衝固衝,調經治本之法,慎用溫燥走而不守之品,以免動血耗血。月經過多的食療方法如下:

歸地燒羊肉

【原料】羊肉500克,當歸、生地各15克,幹薑10克。

【製法】羊肉洗淨,切塊,放砂鍋中,並入洗淨之藥及醬油、鹽、糖、黃酒,加清水適量,紅燒至肉爛,可常服。

【功效】溫中補虛,益氣攝血;適用於氣虛所致月經量多,色淡質虛,麵色無華,神疲氣短,懶言,舌質淡,脈弱無力。

母雞艾葉湯

【原料】老母雞1隻,艾葉15克。

【製法】將老母雞洗淨,切塊,同艾葉一起煮湯,分2~3次食用。月經期連服2~3劑。

【功效】補氣攝血,健脾寧心;適用於體虛不能攝血而致月經過多,心悸怔仲,失眠多夢,少腹冷痛,舌淡脈細。

地黃煮酒

【原料】生地黃6克,益母草10克,黃酒200毫升。

【製法】將黃酒倒入瓷瓶(或杯)中,加生地、益母草,隔水蒸約20分鍾,每次服50毫升,日服2次。

【功效】活血止血;適用於血瘀所致之月經過多,色紫黑,有血塊或伴小腹疼痛拒按,舌質紫暗或有瘀點,脈細澀。

兩地膏

【原料】生地、地骨皮各30克,玄參、麥冬、白芍各15克,阿膠30克,白蜜40毫升,白開水60毫升。

【製法】前五味煎取濃汁300毫升,另用60毫升白開水將阿膠烊化,兌入藥汁內,加白蜜,置文火上調,候涼,裝瓶。每服20毫升,每日3次。

【功效】滋陰養血;適用於肝腎陰虛,虛熱內擾所致的月經過多,色紅,頭暈,心煩口渴,舌質紅,脈細弦。

4.月經過少的食療方法有哪些

月經周期基本正常,經量明顯減少,甚或點滴即淨,或經期縮短不足兩天,經量也少者,稱為月經過少,又稱經水澀少。一般認為經量少於30毫升,相當於西醫月經不調中的月經稀少。月經過少應用下列食療方調養:

烏骨雞湯

【原料】烏骨雞1隻,當歸、黃芪、茯苓各9克。

【製法】將雞洗淨,去髒雜,把藥放入雞腹內用線縫合,放砂鍋內煮熟,去藥渣,加入調味品後食肉喝湯,分2~3次服完。月經前每天1劑,連服3~5次。

【功效】健脾養心,益氣養血;適用於氣血不足而致月經過少,經色稀淡,頭暈眼花,心悸怔仲,麵色萎黃,少腹空墜,舌質淡紅,脈細。

生化蜜膏

【原料】當歸、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泡薑5克,白蜜50毫升,水500毫升。

【製法】前七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蜜收膏,每服30毫升,日服3次。

【功效】活血化瘀,溫經調經;適用於瘀血停滯所致月經過少,色紫黑,有血塊,小腹脹痛拒按,舌正常或紫黯,或有瘀點,脈細弦澀。

枸杞燉羊肉

【原料】羊腿肉1000克,枸杞50克,清湯2000毫升,蔥、薑、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羊肉整塊用開水煮透,放冷水中洗淨血沫,切塊;鍋中油熱時,下羊肉整塊,用開水煮,薑片煸炒,烹入料酒熗鍋,翻炒後倒入枸杞子、清湯(2000毫升)、鹽、蔥,燒開,去浮沫,文火燉約1~15小時,待羊肉熟爛,去蔥、薑,入味精,食肉喝湯。

【功效】補腎養血;適用於腎陽虧虛而致月經少或點滴不淨,色淡紅或黯紅,質稀,腰膝酸軟,頭暈耳鳴,或少腹冷,夜尿多,舌質淡,脈沉遲。

5.白帶異常的食療方法是什麼

白帶是婦女陰道的分泌物。在正常情況下,白帶量不多,顏色透明如雞蛋清,略有臭味。如果白帶量明顯增多,顏色、性狀、氣味發生變化,便屬於病態,稱為白帶異常或帶下病。本病多因陰道炎症、子宮頸或子宮體病變、盆腔炎等引起,是多種疾病中的一種異常表現。

白帶異常的防治,首先在飲食上要少食辛辣和油膩生冷之品,應多食用一些益脾補腎和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蓮子、大棗、山藥、薏苡仁、冬瓜仁等。

如為脾虛和腎虛所致的白帶質稀、量多,可選用扁豆、白果、蠶豆、綠豆、豇豆、黑木耳、胡桃肉、淡菜、龜肉、芹菜、芡實、薺菜、烏雞、石榴皮、烏賊骨、雞冠花、馬齒莧、石榴、桂魚、赤小豆等進行食療。

此外,白帶異常的預防,首先應節製房事,注意月經期、妊娠期和產褥期的衛生。平時應保持陰部的清潔,不洗公共盆浴,患有足癬的婦女,洗腳與洗外陰的毛巾、盆要分開使用。

白帶異常食療方如下:

黑木耳湯

【原料】黑木耳、紅糖各適量。

【製法】將黑木耳焙幹,研末,用糖水送服。每日2次,每次2克。

【功效】適用於赤白帶下。

豬肉墨魚飲

【原料】墨魚100克,瘦豬肉200克,淮山藥10克,蓮子4克。

【製法】將墨魚,豬肉切碎,與山藥、蓮子同燉。食肉飲湯。

【功效】適用於白帶過多。

蛋清馬齒莧飲

【原料】鮮馬齒莧200克,生雞蛋2個。

【製法】將馬齒莧搗爛濾汁,生雞蛋去黃,用蛋白和入馬齒莧汁攪勻,開水衝服,每日1次。

【功效】適用於白帶過多。

冬瓜子冰糖飲

【原料】冬瓜子90克,冰糖90克。

【製法】將冬瓜子搗爛,加入冰糖,開水燉服,早晚各1次。

【功效】適用於白帶過多。

雞冠花藕汁

【原料】藕汁半碗,紅雞冠花3朵。

【製法】水煎,調入紅糖服,每日2次。

【功效】適用於白帶過多。

韭菜根雞蛋飲

【原料】韭菜根適量,雞蛋1個,紅糖10克。

【製法】將韭菜根洗淨,水煎,調紅糖煮熟後共食用。每日1劑,連服7天。

【功效】適用於白帶過多。

6.子宮脫垂的食療方法有哪些

子宮脫垂病因多與更年期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有關。年老體弱,維持子宮正常位置的組織鬆弛,慢性咳嗽、習慣性便秘、慢性腹瀉、久站久蹲、搬舉重物使腹內壓力增加,也會促使子宮脫垂發生。臨床表現為,初起腰酸和陰道下墜,在走路和勞動時加重。病情較重時,久站、咳嗽、排便時子宮脫出陰道外。

另外,子宮脫垂使膀胱移位,尿道受壓,病人常伴尿頻、排尿困難、尿瀦留或尿失禁。

中醫認為,本病主要由於氣虛下陷及腎虛不固致胞絡損傷,不能提攝子宮所致。臨床常見有氣虛型和腎虛型,可采用下列飲食療法調理:

黃芪粥

【原料】黃芪30克,大米適量。

【製法】兩者煮粥服食。

【功效】主治氣虛型子宮脫垂。

升麻雞蛋

【原料】雞蛋1個,升麻3克。

【製法】將升麻研末,雞蛋開頂放入升麻末,開口處向上,隔水蒸熟後食蛋。

【功效】主治氣虛型子宮脫垂。

金櫻黃芪瘦肉湯

【原料】金櫻子30克,黃芪30克,杞子15克,升麻12克,豬瘦肉適量。

【製法】共煎湯,吃肉飲湯。

【功效】主治腎虛型子宮脫垂。

雞蛋煲首烏萸肉湯

【原料】雞蛋3個,何首烏30克,山萸肉9克。

【製法】先用水煎後兩種藥取汁,入雞蛋煮熟服食。

【功效】主治腎虛型子宮脫垂。

芡實核桃紅棗粥

【原料】芡實、核桃肉各20克,紅棗肉15克,白糖適量。

【製法】煮粥加糖調味服食。

【功效】主治腎虛型子宮脫垂。

雄雞燉首烏

【原料】雄雞1隻(去毛及內髒),何首烏30克(布包)。

【製法】將何首烏放入雞腹內,隔水文火燉熟,調味後吃肉飲湯。

【功效】主治腎虛型子宮脫垂。

7.功能性子宮出血的食療方法是什麼

功能性子宮出血(宮血)常分為排卵型功血和無排卵型功血兩大類。排卵型功血育齡期婦女常見,無排卵型功血則多見於青春期或更年期女性。排卵型功血又有黃體發育不健和黃體萎縮不全之分。前者因孕激素分泌不足,子宮內膜不能產生正常的分泌反應,基礎體溫雖呈雙相,但上升緩慢,黃體期較短,臨床表現為月經周期短,常伴有不孕或早期流產。後者孕激素持續分泌,分泌期子宮內膜於行經第5天尚未完全消除,基礎體溫呈不典型雙相,體溫下降延遲或逐漸下降。臨床主要表現為經期延長,出血量不等,但周期尚準。無排卵型功血者卵巢內可有不等量的不同發育時期的卵泡。但此類卵泡均不能成熟,致使有些卵泡生長萎縮,雌激素水平也隨之增減,子宮內膜發生不同程度的增生改變,基礎體溫呈單相型。臨床表現為不規則子宮出血,出血量時多時少,經期長短不一,周期紊亂。

功血患者在出血期間應避免精神緊張、過度勞累或劇烈運動後,應保證充分休息和睡眠。病情嚴重者需臥床,減少起立和行走。選用富於營養又易於消化的食物,多食些菠菜、豬肝等含鐵豐富的菜肴,忌食辛熱助陽的食品和藥物,如辣椒、酒等。陽虛患者也應慎用,不可長期服食。在食療過程中,若病情長期不見好轉或僅有進展者,應及時會診,以防發生其他病變。功能性子宮出血的食療方法如下:

木耳紅棗湯

【原料】黑木耳200克,紅棗100克,冰糖250克,水2000克。

【製法】黑木耳、紅棗洗淨後放於大砂鍋內,加水2000克煮沸,加入冰糖250克,小火燉爛;每劑可食用7天,每天2次,5天為1個療程。

【功效】可治療腎陰虛類子宮出血。

阿膠糯米粥

【原料】糯米100克,阿膠末30克,水1000克。

【製法】糯米淘淨置於鍋內,加水1000克,煮沸後投入阿膠末30克,小火熬粥;每天1劑,7天為1個療程。

【功效】可治療腎陰虛類子宮出血。

韭菜炒羊肝

【原料】羊肝150克,韭菜100克,生油30克。

【製法】羊肝洗淨切片,韭菜洗淨切成段;生油倒入炒鍋用旺火熬熟;先下羊肝炒至半熟,再倒入韭菜共炒,熟後略加調味,即可食用。每天1劑,5天為1個療程。

【功效】可治療腎陽虛類子宮出血。

豬肚燉蓮子

【原料】豬肚1個,蓮子500克,糖或鹽適量。

【製法】豬肚洗淨,蓮子浸泡後,去皮及心;把蓮子塞入豬肚,並將兩端紮緊,然後放入鍋中煮熟,食時鹹甜隨意。

【功效】主治脾虛類子宮出血。

烏賊骨燉雞

【原料】雞肉100克,烏賊骨30克,水500克,調味品適量。

【製法】將雞肉洗淨,切成小塊,烏賊骨打碎如蠶豆大;然後將雞肉、烏賊骨裝入陶罐內,加水500毫升後,調味適量,隔水蒸熟。服時將烏賊骨揀淨,每天1劑,5天為1個療程。

【功效】主治脾虛類子宮出血。

桂圓紅棗湯

【原料】桂圓肉30克,紅棗15克,砂糖50克,加水500克。

【製法】桂圓肉與紅棗洗淨後置鍋內加水500克,煮沸後投入砂糖50克,小火煮熟,分2~3次服用,每天1劑,7天為1個療程。

【功效】主治脾虛類子宮出血。

芹菜藕片湯

【原料】鮮芹菜150克,鮮藕150克,生油25克,水500克。

【製法】鮮芹菜洗淨段,鮮藕洗淨切片,然後將生油倒入炒鍋內,複將芹菜、藕片倒入鍋內煸炒片刻,並加調味適量;再加水500克,煮熟後分2~3次服用,每天1劑,7天為1個療程。

【功效】主治血熱類子宮出血。

雞冠花雞蛋湯

【原料】白雞冠花30克,雞蛋2隻,清水400毫升。

【製法】白雞冠花洗淨加清水400毫升煮至300毫升,去渣再將雞蛋2隻去殼倒入沸汁中煮熟,分2次服用,每天1劑,5天為1個療程。

【功效】主治血熱類子宮出血。

荸薺汁

【原料】荸薺300克,酒少許。

【製法】荸薺洗淨去皮榨汁;分2次服用,服時用酒少許,每天1劑。或將荸薺烤焦研成粉末,按年齡計量,1歲1個,研成末分2次以少許米酒調服,連服5天。

【功效】主治血熱類子宮出血。

益母草薺菜

【原料】益母草30克,薺菜100克,生油適量。

【製法】取鮮嫩益母草30克洗淨切段,薺菜100克洗淨,將生油倒入炒鍋內熬熟,將益母草、薺菜倒入鍋內煸炒至熟,調味後進食。每天1次,五天為1個療程。

【功效】主治血淤類子宮出血。

8.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食療方法有哪些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指子宮內膜組織生長在子宮腔以外的身體其他部位的疾病。多見於生育年齡的婦女,是婦科常見病之一。近年來發病率有上升趨勢,成為導致年輕婦女不孕的一個重要病因。月經初潮早、周期短、經期長或經量多、原發性痛經、經期劇烈運動是發病的危險因素。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痛經、不孕、性交痛等。中醫學屬“痛經”、“月經不調”、“不孕”等範疇,認為多與血瘀有關。建議使用以下藥膳食療:

大米桂心粥

【原料】大米60克,桂心末5克,水600克。

【製法】大米加水600克煮粥,半熟時入桂心末5克煮至粥熟食。月經前2日開始,每日1劑,連服1周。

【功效】主治寒濕凝滯型子宮內膜異位症;症見經行腹痛,得溫痛減,麵色青白或紫暗。

丹參飲

【原料】丹參30克,紅糖30克,500克。

【製法】丹參加水煮沸後用微火煎30分鍾取汁,入紅糖30克代茶飲。於經前3日開始,連服10日。

【功效】主治血瘀型子宮內膜異位症。

烏雞湯

【原料】黃芪100克,雄烏骨雞1~15千克,調味料適量。

【製法】黃芪切段入雄烏骨雞之雞腹,加水沒過雞麵,煮沸後文火燉爛熟,調味食。經前3日開始服,5日服完,隔夜加熱。

【功效】主治氣血虛弱型子宮內膜異位症。

雙耳飲

【原料】銀耳、黑木耳各15克,紅糖適量。

【製法】銀耳、黑木耳泡發後,加水煮軟爛,入紅糖調服。每日1次,連服1個月。

【功效】主治瘀血阻滯型子宮內膜異位症。

木耳湯

【原料】黑木耳15克,水500克,紅糖適量。

【製法】黑木耳15克、紅糖適量共加水500克煮爛食。分2次服,每日1劑。

【功效】主治血瘀型子宮內膜異位症。

陽起石牛腎粥

【原料】陽起石30克,牛腎1個,大米50克,水1500克,油鹽及調料適量。

【製法】陽起石用紗布包裹,加水煎1小時,取澄清煎液,入牛腎1個,大米50克、適量水,如常法煮粥,粥熟後入油鹽及調料食。每日1次。

【功效】主治陽虛血瘀型子宮內膜異位症。

雞蛋川芎酒飲

【原料】雞蛋2個,川芎9克,水600克,黃酒適量。

【製法】雞蛋與川芎加水同煎,蛋熟後去殼略煮,酌加黃酒,食蛋飲湯。月經前3日開始服,每日1劑,連服5日為1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