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積累工作經驗(2 / 3)

留給自己思考的時間

少看、多想,思考的思路要及時寫到記事本或者電子文檔中,記錄在手機裏也是不錯的選擇,因為一些思想的火花可能會稍縱即逝,因此要將其記錄下來,以便日後整理。

關掉即時通訊軟件

所有的即時通訊軟件都是影響人專注思考的禍端,要避免被人打擾,隱身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忘記垃圾郵件

每天都會收到兩封“您被攔截的郵件明細”,不必浪費時間在被過濾的數百個郵件中尋找少見的“非垃圾”郵件,如果別人的郵件確實重要,那麼他肯定會聯係你的,所以不必再浪費時間去看垃圾郵件。

5.營造高效率的辦公環境

優雅的辦公環境,對於提高辦公效率非常重要。以下幾點可以幫助職場人士營造出高效率的辦公環境。

將不常用的東西轉移到其他的地方

隨便看看你就會發現,辦公室裏很少使用的東西數量驚人。過期的文件、不用的信箋、從來不開的台燈……不一而足。最好在伸手可及的範圍內隻保留最為常用的東西,將那些不是每天都要用的東西移出視線之外。

將過期的文件加以清理存放

沒有必要將辦公室的文件櫃都塞得滿滿的。給文件櫃“瘦身”——對過期文件加以清理存放。如果一個文件你在過去12個月裏都沒有找來看過,那麼它就在此列。這項工作耗時不多,但可謂一舉兩得:既節約了時間又騰出了空間。

注意你的電腦顯示器

在電腦顯示器占據你的桌麵時,要釋放更多的空間是比較困難的。一個選擇是使用顯示器架,可以將文件和其他東西放到它下麵;另一選擇是選用LCD顯示器,它占用的空間隻有CRT顯示器的三分之一。

充分利用辦公空間

如果辦公場所狹小,就要想辦法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間。可以將架子安到牆上,桌子下麵可以用來放文件或電腦主機。如果桌上要擺傳真機、複印機和打印機等多種辦公設備,可以考慮購買一台多功能一體機。

扔掉舊的閱讀材料

你可能保存著不少不再需要的過期的出版物,那麼請在清理辦公室雜物時將它們扔掉。如果擔心會丟掉重要的文章,在扔掉它們之前瀏覽一下目錄,將真正需要的文章剪下來。不要用太多的空間來存放出版物,這樣能夠縮短你的閱讀和清理的周期。

6.把最簡單的事堅持做最好

什麼是不簡單?能夠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千百遍地都做對,就是不簡單;什麼叫不容易?能夠把大家公認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高標準地認真做好,就是不容易。

無論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都有很多事情,雖然很簡單,但我們不能采用簡單的做法。我們要把它們看作是一件需要付出全部熱忱、精力和耐心的偉大事業。當你能夠把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得非常好時,你就變得很不簡單,也就是不平凡。

世界上沒有簡單的事,隻有把事情簡單化了的人。我們總是想急功近利地做一些不簡單的事,而忽視一些看似簡單的事。其實“把簡單的招式練到極致就是不簡單”。一個優秀的人不見得就能做出不簡單的事情,一個平凡的人通過點點滴滴的努力和堅持不懈地做好每一個細節,反而可能成就不簡單的事情。

簡單必須先經過複雜的過程,就像讀書一樣,要先把書讀厚,再把書讀薄。簡單是在複雜之上,跳出複雜才能簡單,將簡單管理真正落實到企業組織流程上,真正形成自覺的行為,更需要有一個過程。必須先複雜、精細,然後簡單。

簡單的事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做對的,但能把簡單的事做對並不難,難的是持續地做對。我們每個人都會做卻又不屑於做的事情,貫穿於整個日常生活中。其實,簡單不等於淺薄、簡陋、粗放,簡單是深刻、豐富、精細,豐富才能簡單,精細才能簡約。

7.工作分清輕重緩急的方法

一個優秀的員工懂得如何把重要而緊急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控製自己,防止自己變成一位“工作狂”,他們懂得如何授權他人,如何減少幹擾,如何集中注意力,利用好精力充沛的時間,因為他們養成了一個良好的思考習慣:做事分清輕重緩急。

把事情按照重要程度和緊急程度分為四個層次,即重要且緊急的事,重要但不緊急的事,緊急但不重要的事,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

重要且緊急的事情

這類事情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且是當務之急,有的是實現你的事業和目標的關鍵環節,有的則和你的生活息息相關,隻有合理高效地解決完,你才有可能順利地進行別的工作。這種事情緊急而重要,你必須盡快把它們處理好,不能再拖延。

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

這類事情不是最重要的,但是關係到你的長遠發展。

對這些事情的處理好壞,從一定角度反映了一個人對人生目標和進程的判斷能力。因為這些事情是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重要而又不是必須立即完成的事情。

這些事情的最大特點是沒有規定的限期,如果沒有被其他人催促或有現實因素的刺激,可能將被永遠拖延下去。

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

可以說,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的事情。這一類事情表麵上看起來是極需要的,而且要立刻采取行動,但是如果客觀地來審視這些問題,我們就應把它列入次優先的事項中去。

大凡低效能的員工,他們每天80%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緊迫的事”上。也就是說,人們慣常的習慣是按照事情的“緩急程度”決定行事的優先次序,而不是首先衡量事情的“重要程度”。

按照這種思維,他們經常把每日待處理的事區分為如下的幾個層次:

今天“必須”做的事(即最為緊迫的事)。

今天“應該”做的事(即有點緊迫的事)。

今天“可以”做的事(即不緊迫的事)。

但在多數情況下,重要的事卻不緊迫。比如長遠目標的規劃等,往往因其不緊迫而被那些“必須”做的事無限期地延遲了。而優秀員工懂得做要事而不是做急事。

既不緊急又不重要的事情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這樣的事情——不需要即時處理,甚至不需要處理的事情。如果把精力放在這些事情上麵,純粹是浪費時間。

但在實際生活中,所有的工作都既有緊急程度的不同,同時也有重要程度的不同。現實中,可以用下麵的乘式來解決做事的優先順序:用重要性乘以緊迫性。即:

優先順序=重要性×緊迫性

根據這兩個維度,我們可以將工作分成四類。

第一類:緊急、重要的事情(位於第Ⅰ象限)

第二類:不緊急、重要的事情(位於第Ⅱ象限)

第三類:緊急、不重要的事情(位於第Ⅲ象限)

第四類:不緊急、不重要的事情(位於第Ⅳ象限)

緊急不緊急重要Ⅰ事情:危急緊迫的問題,限期完成的會議或工作。

Ⅱ事情:準備工作,預防措施、計劃建立、維持人際關係,尋找新機會。不重要Ⅲ事情:造成幹擾的訪問,臨時插入的事,電話、信件、郵件、報告、會議,直接而緊迫的問題,許多迫在眉睫的急事。Ⅳ事情:瑣碎而忙碌的工作,某些電話,消磨時間,娛樂活動。

在現實生活中,你能分清每件事情所處的方格嗎?你把大部分時間花費在哪個方格了呢?

如果是Ⅰ,說明你總是忙於應付那些無窮無盡的緊急事。被一個又一個的像大浪一樣向你湧來的問題弄得焦頭爛額、狼狽不堪。你始終忙忙碌碌卻效率低下。要是總這樣,遲早有一天你會被擊倒、壓垮。

如果是Ⅱ,說明你有著“做要事而不是急事的良好習慣,這正是優秀員工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模式——把大量的時間用在重要的事情上。這些事情雖不緊急,但它卻決定了我們的生活質量、受教育程度、工作業績等。有了這個良好的習慣,你會凡事製定計劃,按時工作學習,堅持鍛煉身體,這樣你就能避免不必要的緊張和慌亂,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

如果是Ⅲ,說明你的工作自主性與效率都不高。你盲目地追隨繁雜的事務,而不考慮它對你是否有益。你會發現自己的時間根本是不自由的,你已經被緊緊束縛在別人的議事日程上。如果不努力改變做事風格,你的生活和工作都將陷入被動局麵。

如果是Ⅳ,說明你是一個很情緒化的人,既沒有工作效率,也沒有工作效能。你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毫無價值的事情上麵,長此以往,你將一事無成。

工作是要有章法的,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一步一步地把事情做得有節奏、有條理,才能達到良好結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優秀員工在處理一年、一個月或一天的事情之前,總是按分清主次的辦法來安排自己的時間。

8.將工作和興趣合二為一

快樂工作是一個職工工作的最高境界。一個對於工作感到不滿的人,不管他如何努力,絕不會有優越的表現。許多事實說明:大多數人的失敗,都是由於工作的不適宜。快樂工作有如下標準:

興趣與職業合二為一

興趣是一個人力求認識、掌握某種事物,並經常參與該種活動的心理傾向。

人們對某種職業感興趣,就會對該種職業活動表現出肯定的態度,在工作中調動整個心理活動的積極性,開拓進取,努力工作,從而有助於事業的成功。反之,強迫做自己不願意做的工作,對精力、才能都是一種浪費。

個人的興趣愛好有很多,一般說來,興趣愛好廣泛的人,選擇職業時的自由度就大一些,他們更能適應各種不同崗位的工作。廣泛的興趣可以促使人注意和接觸多方麵的事物,為自己選擇職業創造更多有利特長與職業合二為一的條件。在職業選擇時,還要特別注意想清楚,你最想做、最有希望做好的是什麼工作。所以,要想獲得事業成功,還要注意發現你的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