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是你發展積極心態的時候。要為任何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做好準備,要有一個人生目標。記住,當你有了人生目標時,下意識心理就能把強大的激勵因素加到你的有意識心理上,使得你在緊急情況中能夠生存下去。
珍愛自己的生命
劉婷剛滿20歲,卻因失戀幾次而割腕自殺,幸虧發現及時,才挽回了生命。她問朋友有什麼理由再活下去時,朋友隻是給她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曾經有一個女囚犯,因為參與販毒,一審判為死刑,她懷著對生命的渴望進行上訴;二審時改判為死刑緩期執行。當記者問她,從死刑到死緩,有什麼感受時,她輕輕地吐出兩個字:希——望!
一個女囚犯麵對死亡時仍能看到生命的希望,仍能為了生存而努力爭取機會,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珍惜生命,有什麼理由放棄一切呢?死是逃避生活的一種怯懦行為,是推卸社會責任與義務的可惡舉動,是自己把自己拋棄了。
經過一番開導後,劉婷終於走出了自殺的陰影。
近年來,全世界每年因自殺而死亡的人約有幾百萬;在我國城鄉居民死亡原因中,以自殺為主要成分的“意外事故”已占了相當一部分。
我們在對此感到觸目驚心的同時,有沒有去深刻地反思呢?
其實,人的一生充滿了許多坎坷,許多遺憾,許多迷惘,許多無奈。你失去的已經定格在記憶深處,故而不必怨天尤人、唉聲歎氣。
當你高考落榜時,不要悲觀、沮喪,要知道愛迪生和飛機之父萊特兄弟都沒有上過大學,靠自學也能成才。何況,這一次名落孫山了,還有下一次,隻要你不放棄,成功就在前方。
當你失戀時,不要有生不如死的感覺。也許,愛你的人和你所愛的人還沒有真正來到你身邊。
當你仕途失意時,不要自暴自棄。金錢、名譽難道比生命還要珍貴嗎?
當你怎麼也解不開心中的疙瘩時,你要想想,還有那麼多人愛你、關心你,你又怎能舍他們而去呢?難道父母把你帶到世間來,卻注定要忍受失去你的痛苦嗎?如果你承受不了這麼多苦悶,不妨向你所信任的人敞開心扉,或利用情感熱線谘詢電話宣泄一番。
總之,人生苦短,不必計較太多,成敗得失,順其自然。無論在何種境況下,你都要珍愛自己。因為生命沒有輪回。
生是死的序曲,死是生的終結。生死是生命過程的始終,沒有生就無所謂死。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隻有一次。出生是生命的第一站,給人帶來欣慰和喜悅;死亡是生命的最後一站,給人帶來的卻是痛苦和悲傷。自古以來,人們詛咒死亡,恐懼死亡,逃避死亡,然而最終都無一幸免地投入死亡的懷抱。因此,死亡是一種客觀的必然的不可回避的現實。
有花開就有花謝,有樹榮就有樹枯。既然走向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我們就應正視死亡,把它與自己的生命融合起來,走完人生的最後一個裏程,這樣才能理解生命的全部意義。
生命是極其脆弱的,因此,我們要好好嗬護它,哪怕是在死亡麵前,我們都不應輕易放棄生命。那麼多人經曆了世間的滄桑,因曾經曆或正在經曆的生命深處的困惑而變得堅強和果斷,因曾擁有那段銘心刻骨的痛苦而自豪。
我們在麵對生命的磨難時學會了自省,在與逆境搏鬥中學會了自勵,這就是我們能夠真正麵對現實的緣故。
信念是一支神奇的魔棒
一個人一旦擁有了信念,其心態的力量往往令人震驚。
一個朋友的父親,患肺血栓住進了醫院,幾次生命垂危。醫生們都認為他的生命已無法挽回,兒女們也都開始準備起後事來,然而,他卻奇跡般地活了過來。當他身體恢複之後,朋友曾問父親當時的感受。他說:“我從來就沒想到我會死。我心中有一個強烈的信念:我一定能活下來!”
古人說:“哀莫大於心死。”意思是說,一個人最大的悲哀就在於失去了希望和信念,而一個人隻要心不死,隻要他還擁有積極的心態,那麼,任何人間奇跡都有可能創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