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工作是一件幸福的事(2)(1 / 2)

由此可見,要想工作不覺得苦,要想獲得成功和幸福,我們就不要把“職業”和“事業”截然分開。那些能夠取得巨大成功的人,都是能夠把自己的才幹、興趣、個性、處世風格與卓越的人生價值追求有機地融為一體的人。

熱愛你的工作

工作是一種權利,可以帶來比維持生存更有意義的樂趣;工作是事業的基礎,是未來幸福生活的源泉;工作是增添生命滋味的食鹽,是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環境和機會。但你必須先愛它,工作才能給予你最大的恩惠,獲得最大的成果。

一個簡單的尋求幸福的方式就是:從心裏真正熱愛自己的工作。

一個人對工作的態度將決定他的心情。把你的工作看成一種享受,這樣做才有利於發揮你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也是一個人走向幸福、成功的秘訣。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寫給兒子的一封信中告誡他:“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樂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義務,人生就是地獄。”

在日本,有一項國家級的獎項,叫“終生成就獎”。這是一項人人都夢寐以求,卻又高不可攀的至高榮譽。但曾有一屆的“終生成就獎”,卻在舉國上下的期盼和矚目中,出人意料地頒發給了一位名叫清水龜之助的小人物。

清水龜之助是東京一位地位卑微的郵差,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將各式各樣的郵件,快速而準確地投送到每一個相關的家庭。與那些長期從事能夠推動人類曆史快速改革的高尖端科技研究的專家們相比,清水龜之助所從事的這項工作,簡直就是不值一提的。然而,就是這位長期從事如此平淡無奇的郵差工作的清水龜之助,卻無可爭議地獲得了這項殊榮。

這是因為在他從事郵差工作的整整25年中,清水龜之助的工作態度始終和他到職第一天的那種認真和投入沒有什麼兩樣。在不算短暫的25年中,他從未有過請假、遲到、早退、脫崗等任何缺勤記錄。而且他所經手投遞的數以億計的郵件,從未出現過任何差錯。不論是狂風暴雨,還是地凍天寒,甚至在大地震的災難當中,他總是能夠及時而準確地把郵件投送到收件人的手中。

是什麼力量支撐著清水龜之助得以幾十年如一日地把一件極為普通的工作,鑄成了一項偉大無比的成就呢?

清水龜之助對此不無感慨地說:“是快樂,我從工作中感受到了無窮的幸福和快樂。”

愚人向遠方尋找幸福,智者則在自己身旁培養幸福。從工作中尋找幸福,幸福地從事你的工作,幸福就會時時刻刻在你身旁。

但是,工作的樂趣也要來自對工作的勝任、工作中付出的代價以及工作產生的實效。而這三點可以用三項基本經濟原則來說明。

(1)比較利益原則

正如一個國家選擇經濟發展策略一樣,一個人要選擇自己最擅長的工作——也就是在與別人相比較時,自己的專長是最有比較利益的。要詩人改行變成會計師,或者要會計師變成詩人,都是違反這一原則的。

如果選擇了自己的比較利益,就會減少羨慕他人的痛苦,因為別人的專長不一定就是自己的專長。做自己所擅長的事,才會在工作中勝任、愉快。

(2)機會成本原則

選擇能夠為我們帶來高價值的工作,在最關鍵的工作上付出最大的努力。當自己選擇某項工作時,就不得不放棄其他工作。兩者之間的取舍就反映出從事這一工作的機會成本。

了解到從事這一工作的機會成本,就容易減少對工作的厭倦和散漫,增加對工作的專注與認真。

(3)效率原則

工作有無成果不在於自己工作時間有多長,而在於自己工作是否有效率,附加價值有多高。你應該懂得:用最少的工作換得最多的價值;工作的質比量重要;切不可在錯誤的事上認真。

做你感興趣的事情

在某些工作裏,為了爭取幸福,我們可以對工作進行適當調整。比如,即使工作沒有特別的要求,我們也可以為自己設定一些明確的目標,從平凡中尋求挑戰,體會成功的快樂。

我們可以主動承擔更多的責任,更多地參與我們感興趣的工作,或調換到另外的部門或者加入新的項目。但是,如果無論我們怎麼努力,目前的工作都無法讓我們感興趣或者投入,那麼就應當考慮轉換自己的工作了。因為,隻有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你才會獲得一種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