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何種職業,隻要與你的誌趣相投,你就絕不至於輕易陷於失敗、沮喪、痛苦的境地。一旦你選擇了真正感興趣的職業,你就越能發揮自己的天賦,做這些事情既有意義又可以讓我們快樂,樂此不疲。我們通常會對感興趣的事——我們熱衷的事情更努力。沒有熱情,動機便會減弱;有了熱情,不但動機堅定,連效率也會提高。
那些有成就的人,無不喜愛自己所從事的職業。
凱西以前在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一年秋天在她去看望定居法國的哥哥,由於沒什麼事好做,她哥哥帶她去參觀附近的雕刻坊,那時候,雕刻對於凱西來說,還非常陌生,那一天卻改變了凱西的一生。
出於巨大的熱情,她開始頻繁地出入雕刻坊,學習所有和雕刻有關的事。在她返回美國後,她一邊從事日常工作,一邊利用業餘時間進行雕刻。漸漸地,雕刻在她生活中所占的位置越來越重要,各種各樣的材料和工具把她的房間擠得滿滿的,以至於她不得不在家裏開設工作室。
她的努力很快就得到了回報,她的作品不斷出現在最新的藝術展上,還有不少藝術館要求收藏。最後,她辭掉了事務所的工作以全力投入雕刻,現在,她已是一位很有影響的藝術家了。
舉世聞名的藝術家凡·高,生前窮困潦倒,逝世後,他的天才畫作激勵了無數的人,成為留給後世的最寶貴的精神遺產。可能你會想凡·高一定從小就開始學畫畫,其實不然。凡·高一開始是做畫商,然後做牧師,一直到他30多歲時才拿起畫筆學畫畫,最終他成功了。
如果凡·高一直做畫商,世上可能會多一個富翁;如果凡·高一直做牧師,世上可能會多一個主教;但是凡·高選擇了繪畫,因此,世上就有了《向日葵》、《星空》等不朽的畫作。
凡·高為什麼會選擇繪畫?很顯然,因為他對繪畫感興趣,他才能承受常人難以想象的經濟上的、精神上的壓力,這就是興趣使然。
有這樣的一句話:“有了愛好才能做得精巧。”因為選擇了感興趣的工作,所以你才能對自己的工作竭盡全力,能在工作中捕捉到幸福的影子。
當然,在有些情況下,離開我們當前的工作可能是個困難的選擇,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可以找到新的工作,不但可以解決我們的溫飽問題,還可以讓我們更幸福。
如果你還在為選擇什麼樣的工作發愁,那麼,弄清自己的興趣所在,然後從此下手,這是把你引向幸福的最簡單的辦法。
如果你決定更換工作,建議在你換工作的前幾個月裏寫寫日記,把自己目前的情況都記下來。第一,要客觀地記述你目前的工作,暫時不做評判。記述一下你的周圍環境,找到這份工作的途徑,幹了多長時間,公司的編製等。第二,做出你的評論和判斷,對你工作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做一個評估,看看這些因素對你造成了怎樣的影響。第三,問問自己怎樣才能將這些不利因素變得更能讓自己接受甚至產生吸引力。你可以把實際工作的時間記錄下來,包括用來加班的午餐時間,以及在家裏為工作著急擔憂、冥思苦想花掉的時間。問問自己,你的工作在哪些方麵給你帶來了自我肯定的感覺;如果明天失業了,你會有什麼感覺。
這樣的日記會幫助你進一步弄清自己在工作中究竟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還需要什麼。這是一種主動思維的人力運作辦法,它使你能夠後退一步,客觀地考慮一下自己的處境。這是更深入地了解內在的你,而不是外在的你,以確定什麼對於你是重要的途徑。
讓工作為你帶來使命感
人們有選擇工作的權利,但如果實際情況是他的選擇並不多,或是根本沒有選擇呢?
其實,在一些情況下,職業和職位本身就可以發揮員工潛力,並且為他們帶來意義和快樂。如果可以學會改變對工作的態度,我們不但會感到更幸福,也可以在學到更多東西的同時有更好的表現。每個人都可以在他的工作中去塑造使命感,而獲取更多的幸福感——讓工作變成我們的使命而不是簡單的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