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釋義
說起話來像瀑布一樣滔滔不絕。形容能言善辯,講起話來滔滔不絕。若:好像。懸河:瀑布。
故事出處
《晉書·郭象傳》:“聽象語,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出處譯文
聽郭象談話,就好像看到瀑布一樣,滔滔不絕地往下流,談了很久也沒有枯竭之時。
026模棱兩可
唐朝時期,有一個大臣叫蘇味道,才學滿腹。武則天見他很有學問,覺得朝廷需要這樣的人,就對他非常寵信,甚至一度任命他為宰相,統率百官。他這個人非常圓滑,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隻要保住官位就成,決不與人爭執。
有一次,蘇味道受一個案子的牽連,被貶到別的地方任職。但因為朝廷離不開他,後來又恢複了他原來的官職。可是沒過幾年,他又失了寵,被捕入獄。他所在的監獄被人們稱為“三品院”,裏麵關押的都是三品以上的大官。因為“三品院”裏的人都有可能重新掌權,所以裏麵的生活還不錯,許多人在監獄裏仍是大吃大喝,繼續過著奢華的日子。
可是蘇味道在獄中卻處處謹慎,每日隻吃些粗茶淡飯,睡覺時就睡在地上。他這種人,給人的感覺是坐牢也有個坐牢的樣子。武則天了解了這些情況,認為他謙樸可用,再次將他官複原職。
蘇味道雖然屢次獲罪,但沒過多久又能官複原職,重新掌權。這個現象讓大家感到很不明白,就向他請教為官之道。他想了想,說:“處理所有事情,不要決斷得太明確。不然的話,一旦犯了錯誤,必定要獲罪受罰。可以像用手摸棱角一樣,這一端可以,那一端也行。這樣做,就能保證自己官運亨通。”
因為他說了這樣的話,人們就送了他“蘇模棱”的雅號。
後來,武則天病危,中宗李顯重新掌權,重用了一班自己信得過的臣子。蘇味道在朝中不吃香,就被貶到外地為官,沒過多長時間就死在任上。看來,蘇味道這種“模棱兩可”的處世方法,也並不能夠保證他始終走紅運。
成語釋義
指對事情的態度很模糊,不表態,認為這樣也行,那樣也可以。後來常形容人缺乏主見。模棱:對事情的態度很模糊。
故事出處
《舊唐書·蘇味道傳》:“嚐謂人曰:‘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模棱以持兩端可矣。’”
出處譯文
(蘇味道)曾經對人說:“處理所有事情,不要決斷得太明確。不然的話,一旦犯了錯誤,必定要獲罪受罰。可以像用手摸棱角一樣,這一端可以,那一端也行。”
027名落孫山
宋朝時候,有一個讀書人名叫孫山,他和鄉裏一位老人的兒子結伴而行,要去省城參加科舉考試,也好謀個功名富貴。
到了省城,兩人很順利地找到考場,然後參加考試。考完後,兩人都不知道自己考沒考中,就耐心地等待發榜。過了幾天,榜文張貼出來。孫山非常焦急,擠在人群中看來看去,卻總是看不到自己的名字。
他心中懊惱到了極點,想不到這幾年下的苦功算白搭了。正當他心灰意冷之時,突然在末行看到自己的名字,原來是考取之人的最後一名。但是不管怎麼說,他被錄取了,成為舉人了。
可是與他一起來應試的同鄉卻沒有考取。他回去對那人說明了情況,對方立刻低下頭來,表現出一副難過的樣子,並提出在省城待幾天。孫山看他這副樣子,覺得讓他在省城散散心也好,於是一個人回到了家中。全鄉人知道他考中了,都到他家來祝賀。
同鄉的老人聽說孫山回來,卻不見兒子返家,就向孫山打聽他兒子考沒考中。孫山是個詼諧才子,幽默地吟了兩句詩:
解名盡處是孫山,
賢郎更在孫山外。
這裏的“解名”指的是榜上舉人的名字。意思是,我孫山是舉人中的最後一名,你兒子的大名還排在我的後麵呢。言外之意,自然是說他兒子沒有考中。
老人向來知道兒子的水平遠遠不如孫山。聽孫山一說,覺得孫山都考到最後一名,自己的兒子榜上無名當然不足為奇,便平心靜氣地離開了孫家。
成語釋義
名次排在孫山之後,表示投考或選拔時沒有被錄取。
故事出處
宋代範公偁《過庭錄》:“鄉人問其子得失,山曰:‘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
028冥頑不靈
唐朝中期,韓愈的文章天下知名,為世所稱頌。
他早年父母去世,全賴嫂子細心照料,十九歲前就已經看了不少書,三十五歲進入仕途,進京擔任國子監博士之職,後來官越做越大,還當了刑部侍郎,主持一部的政務。但是,他的一篇《諫迎佛骨表》的文章,令唐憲宗非常生氣,要把他開刀問斬。
幸虧宰相裴度是個賢明的人,知道韓愈是個正直之人,一再為他說好話。唐憲宗看在裴度的麵子上,才將死罪判輕,將韓愈貶到潮州做刺史,讓他受些苦難。
韓愈來到潮州後,聽當地的老百姓講,潮州惡溪的鱷魚屢傷人命,是潮州的禍害,百姓為此非常恐懼。韓愈決定要為百姓除去此害。於是,他寫了一篇《祭鱷魚文》,命令下屬到溪邊宣讀一番,以便驚走鱷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