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士林雅趣(6)(3 / 3)

出處譯文

放眼望去哪有古賢人的蹤影,回頭看看也不見一個效法古賢的今人。想到那天悠悠而高遠、地悠悠而廣袤的天地之間,唯獨我一人登台感懷,更覺得淒愴心酸,禁不住淚流滿麵沾濕了衣襟!

054下筆成章

三國時期,魏王曹操的第四子名叫曹植。這個曹植,從小就很聰明,十幾歲時就讀了很多名著,文章也寫得相當好,人們非常佩服他。

曹操見曹植有這樣大的本事,心裏總是懷疑他未必這樣有才。一天,曹操把曹植叫到身邊,將他的文章認真地看了一遍,覺得文章寫得挺好,但懷疑他寫的文章是抄襲他人之作。於是曹操走到曹植麵前,對他說:“你的文章寫得很有水平,但這篇文章到底是不是你自己寫的呀?”

曹植看到父親不相信自己,就跪在了父親麵前,說道:“這篇文章真是我寫的,我確實能夠出口成文,下筆成章;您如果有所懷疑,可以當麵考考我。”曹操看著曹植一副天真的樣子,不由得笑了起來,說道:“你起來吧,我相信你真會寫文章。”

過了一段時間,曹操命人建造的銅雀台竣工了。他叫上幾個兒子一起去那裏視察,就趁這個機會,讓兒子們每人寫一篇賦。曹植提筆就寫,一會兒就寫完了,而且文章相當出色,人人看了都說好。曹操覺得這孩子真是有才,就想把王位傳給他。

後來,曹植雖然沒有繼承魏王之位,卻寫了二百多篇作品,而且篇篇都很精彩。特別是詩歌《贈白馬王彪》、辭賦《洛神賦》等,經過一千多年,人們讀起來還津津有味。

成語釋義

一動筆,文章就寫成了。形容人的思維敏捷,寫文章快。

故事出處

《三國誌·魏書·陳思王植傳》:“太祖嚐視其文,謂植曰:‘汝倩人邪?’植跪回:‘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麵試,奈何倩人?’”

出處譯文

太祖(曹操)看見文章,對曹植說:“這篇文章是不是別人代筆的呀?”曹植跪著回答說:“我能出口成文,下筆成章;您可以當麵考考我。我何必要請人代筆呢?”

055天真爛漫

南宋末期,出了一位很有名氣的畫家,名叫鄭思肖。他曾參加過南宋博學參詞科的考試,有心報效國家。後來蒙古人派兵侵略南宋,他給朝廷上了一道奏章,主張對蒙古人的進攻進行堅決抵抗,但朝廷沒有采納他的意見,隻是一心求和。

南宋被滅之後,他把自己的名字改為“思肖”。宋朝的皇帝姓趙,而“肖”是“趙”字的偏旁,思肖就是思趙之意,他通過名字的改動,來表明對南宋王朝的懷念之情。

後來,他一直住在蘇州的一所寺廟裏,過著思念故國的隱居生活。他在自己的屋裏懸掛了一塊大匾,匾上題有“本穴世界”四個大字,“本穴”指的就是大宋。他用這四個字,來表明自己仍生活在“大宋”的國土之內。

鄭思肖最拿手的技藝就是畫蘭花,可他所畫的蘭花不帶一絲泥土,來表達國土淪亡帶來的痛苦。有一次他畫了一株墨蘭,高五寸、長一丈。畫上的墨蘭當然不帶絲毫泥土。他在畫上題了八個字,那就是“純是君子,絕無小人”。

別人看到這幅畫,個個都稱讚起來,說它不但技藝高妙,而且純真自然,一點也不做作,顯得生機盎然。

成語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