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神話傳奇(3)(3 / 3)

盤古開天辟地後,驚奇地發現,自己的情緒變化居然左右著天地的變化。如果他心裏高興,天氣就晴朗;如果他因為難過而哭泣,天空就下雨,落到地上形成大江大河……盤古死後,他的頭部隆起,成為東方的泰山,他的腳朝天,變成西方的華山。他的頭發和汗毛,則變成了樹木和花草,承受著大地的滋養。

盤古死後,遠古帝王——三皇出現了,三皇才能出眾,成為人類的統治者。他們是:天皇、地皇和人皇。

成語釋義

原意指天地的開始。後用來表示有史以來的第一次。

故事出處

徐整《三五曆紀》:“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

出處譯文

天地被開辟以前,混沌一團,像一個雞蛋,盤古就生在這當中,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地分開了,輕而清的陽氣上升為天,重而濁的陰氣下沉為地。盤古在天地中間。

029生花妙筆

李白是唐朝傑出的大詩人,人稱詩仙。

據傳說,他少年時代,有一次做了一個非常奇異的夢。他夢見自己用過的毛筆的筆頭上,突然有漂亮的鮮花綻放。正在他目瞪口呆之時,一張張白紙忽然飛到他眼前,擺放得整整齊齊。

李白大喜,將開滿花的妙筆緊緊抓住,飛快地寫了起來。於是,一朵朵美麗的鮮花落到了紙上。人們看了,都覺得賞心悅目,並從心中產生讚賞之情。

自從做了這個奇怪的夢後,李白對寫作越來越喜愛,讀了許多著作,並到祖國名山大川去遊覽,開闊了自己的眼界。他寫了不少詩作,熱情歌頌祖國的大好河山,表現出豪邁的氣派。他的詩篇流傳千古,為人們所傳唱。另一位大詩人杜甫對李白崇拜不已,甚至稱讚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當然,李白之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就,絕非是奇夢所致,而是依靠個人的勤學苦練。要想在文學上有所成就,一要靠讀書,二要靠多寫,三要靠自己的人生境界。

成語釋義

比喻寫作技巧非常高超。

故事出處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出處譯文

李白小的時候,夢見自己用過的毛筆的筆頭上,突然有鮮花綻放。後來果然才華橫溢,名滿天下。

030狼狽為奸

有兩種野獸分別叫狼和狽,它們長得非常相似,而且有著相近的習性。它們之間所不同的是:狼的兩條前腿長,兩條後腿短;而狽正好相反,它的兩條前腿短,而兩條後腿長。這兩種野獸經常合起夥來幹壞事,一起偷吃人類飼養的家畜。所以人對狼和狽非常痛恨。

據說有一次,一隻狼和一隻狽結伴同行,它們路過一家農民的羊圈時,便動起吃羊肉的壞腦筋來。但是,這家農民很勤奮,把羊圈築得很高,又非常堅固,它們既跳不過去,也撞不開門。狼和狽起初沒有主意,但當它們看到對方的腿,便想出了個巧妙盜羊的主意。

那就是,先由狽用兩條長長的後腿站立著把狼舉起來,狼則用它的長長的前腿攀住羊圈,然後叼走肥羊。於是,那狽將身蹲下,讓狼爬到它的身上,它再用前腳抓住羊圈的竹籬,使身子盡量站直。然後狼再將兩隻後腿站在狽的脖頸上,前腿攀著竹籬一點點地站直,接著把兩隻長長的前腿伸進竹籬,將一隻在竹籬旁傻睡的羊捕獲。

在這次偷羊的過程中,如果狼和狽單獨行動,都沒有辦法吃到羊肉。但是,它們卻會利用彼此的長處來幹壞事,並且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成語釋義

原意是狼和狽常合夥傷害牲畜。常用來比喻兩個或幾個人聚集在一塊,相互勾結幹壞事。狼狽:兩種獸名。

故事出處

《博物典彙》:“狼前二足長,後二足短;狽前二足短,後二足長;狼無狽不立,狽無狼不行。”

出處譯文

狼前麵兩足長,後麵兩足短;狽前麵兩足短,後麵兩足長;沒有狽,狼不能立起來,沒有狼,狽也不行。

031雙管齊下

唐朝時,有一位名叫張璪的畫家,善於畫山水鬆石,人們都很喜歡他的畫。他作畫時,總是要屏息靜坐一會兒,等到靈感出現,他便快速揮筆,很快就畫成了。另一位畫家畢宏聽說他的畫很傳神,就請求張璪當場作畫,讓他長長見識。

經過畢宏的一再要求,張璪終於答應了。他作畫時不怕人多,願意當眾揮毫。隻見他雙手各握住一支筆,左右開弓,同時落墨,一支筆畫新枝,另外一支筆則畫起枯幹來。他畫的新枝如含春露,含苞待放,他畫的枯幹似凝秋霜,遒勁滄桑。新枝、枯幹絕無雷同之弊,各有各的妙處。在場眾人見到如此絕技,沒有不拍手稱絕的。

更令人歎服的是,張璪所用的作畫工具,竟然是兩支禿筆。

其實,靈感勃發時他還能夠用手指代筆,蘸墨在紙上縱橫摩按,卻能畫出鬆樹的蒼勁、山石的凝重、泉水的流動。他的畫栩栩如生,耐人玩味。

且說張璪畫完,將筆放下。畢宏佩服得不得了,上前請教張璪的老師是誰,張璪謙虛地答道:“我是以大自然為老師,通過對自然萬物的長期觀察,使萬事萬物都生長在自己心中,畫起畫來才能得心應手!”

畢宏聽後,長歎一聲,說道:“張先生畫鬆,沒有人能夠相比。有您在,我從此可以擱筆,不向丹青中討生活了!”

成語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