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培養對團隊的責任心(2 / 3)

下麵我們通過一個故事來講述這個道理。

江某是一家營銷企業的一名優秀營銷員,他所在的部門,因為團隊工作非常出眾,而使每一個人的業務成績都特別突出。

後來,這種和諧融洽的合作氛圍被江某破壞了。前一段時間,企業的高層把一項非常重要的項目安排給江某所在的部門,江某的主管反複斟酌,猶豫不決,最終沒有拿出一個可行的工作方案。而江某則認為自己對這個項目有非常周詳而又容易操作的方案。為了表現自己,他沒有與主管磋商,更沒有向他貢獻出自己的方案。而是越過他,直接向總經理說明自己願意承擔這項任務,並向他提出了可行性方案。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江某的這種做法嚴重地傷害了部門經理的自尊心,破壞了團隊的正常工作秩序。結果,當總經理安排他與部門經理共同操作這個項目時,兩個人在工作上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產生了很大的分歧,導致了團隊內部出現了分裂,團隊精神渙散了下來。項目最終也在他們手中流產了。

一個員工隻有從團隊的整體角度去考慮問題,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也隻有兼顧團隊的利益,才能獲得團隊與個人的雙贏結果。

8.以管理者心態對待團隊

有人曾說過,一個人應該永遠同時從事兩件工作:一件是目前所從事的工作;另一件則是真正想做的工作。如果你能將該做的工作做得和想做的工作一樣認真,那麼你一定會成功,因為你在為未來做準備,你正在學習一些足以超越目前職位,甚至成為領導的技巧。這樣,當時機成熟,你就可以大展宏圖。

當你精熟了某一項工作,不要隻陶醉於一時的成就,而是應該趕快想一想未來,想一想現在所做的事有沒有改進的餘地?這些都能使你在未來取得更長足的進步。盡管有些問題屬於領導考慮的範疇,但是如果你考慮了,說明你正朝領導的位置邁進。

如果你是領導,你對自己今天所做的工作完全滿意嗎?別人對你的看法也許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對自己的看法。回顧一天的工作,捫心自問一下:“我是否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智慧?”

如果你是領導,一定會希望員工能和自己一樣,將企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更加努力,更加勤奮,更積極主動。因此,當你的領導向你提出這樣的要求時,請不要拒絕他。

以領導的心態對待企業,你就會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一個領導樂於雇用的人,一個可能成為領導得力助手的人。更重要的是,你若全力以赴,完成自己的工作,一定會心安理得。

一個將企業視為己有並盡職盡責完成工作的人,終將會擁有自己的事業。許多管理製度健全的企業,正在創造機會使員工成為企業的股東。因為人們發現,當員工成為企業所有者時,他們表現得更加忠誠,更具創造力,也會更加努力工作。有一條永遠不變的真理:當你像領導一樣思考時,你就成為了一名領導。

以管理者的心態對待企業,為企業節省花費,企業也會按比例給你報酬。獎勵可能不是今天、下星期甚至明年就會兌現,但它一定會來,隻不過表現的方式不同而已。當你養成習慣,將企業的資產視為自己的資產一樣愛護,你的領導和同事都會看在眼裏。

然而,在今天這種狂熱而高度競爭的經濟環境下,你可能感慨自己的付出與受到的肯定和獲得的報酬並不成比例。下一次,當你感到工作過度卻得不到理想工資、未能獲得領導賞識時,記得提醒自己:你是在自己的企業裏為自己做事,你的產品就是你自己。

假設你是領導,試想一想你自己是那種你喜歡雇用的員工嗎?當你正考慮一項困難的決策,或者你正思考著如何避免一份討厭的差事時反問自己:如果這是我自己的企業,我會如何處理?當你所采取的行動與你身為員工時所做的完全相同的話,你已經具有處理更重要事物的能力了,那麼你很快就會成為領導。

為了自己的利益,每個領導隻保留那些最佳的職員。同樣,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每個員工都應該意識到自己與企業的利益是一致的,並且全力以赴努力去工作。隻有這樣,才能獲得領導的信任,才能在自己獨立創業時,保持長盛不衰的勢頭。

9.服從團隊的整體目標

想獲得成功,做一名優秀的團隊成員,首先必須服從團隊的整體目標。所謂服從目標,換句話說,就是行動要服從於目標。為什麼要提出這個問題呢?因為行動若與目標背離,不依目標的要求行事,是一種十分常見的錯誤,也是許多人最後目標落空,陷於失敗的常有教訓。

美國學者莫利斯博士從成功學的角度指出:一般人的行為,經常與他的夢想或目標不一致,這種現象十分普遍,達到了令人吃驚的程度。其實,每個人都會犯這個毛病,隻是程度不同罷了。而常犯這種毛病,無疑是在自己前進的道路上放置障礙物,阻礙自己邁向成功。

不服從於目標的主要表現,就是行動與目標的要求不相一致,莫利斯博士舉例說:售貨員的目標是步步高升,行動卻是對顧客蠻橫無理;做丈夫的希望家庭美滿,卻對自己的妻子漠不關心;有人急於找到工作,卻對電視節目十分鍾情,把寶貴的時間大量耗在電視機前,或者整日與朋友廝混,有的公司希望與客戶和供應商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提高自己的信譽,行動卻是三天兩頭耍花招,欺詐不斷;某個隱君子發誓戒煙,卻在家裏和車上私藏香煙……諸如此類的事情,在我們的生活中確實經常見到。有的出於本能,有的出於愛好,有的出於習慣,總之,所有這一切,均出於對目標的不服從。

很多人因為這種心不在焉的狀況失敗甚至造成悲劇。例如,想在政界出人頭地的大有人在,不少人把自己成功的目標定於此。可是,很多人的失敗就在於對目標的不服從。美國總統布什在任總統期間,白宮辦公廳主任蘇努努,就是這樣一個失敗的例子。他本來與布什交情甚篤,可以說把成功的目標定為輔佐布什,以求步步高升。而他的行動呢,卻是盡給布什總統惹麻煩,迫使布什免了他的職。

據說,約翰·蘇努努在美國政界可謂平步青雲,最後毀於挪用公款等腐敗行為。這種行動就是他不服從於自己從政目標的核心所在。

一個深得總統器重、自己也想步步高升的人,就因為貪圖公家的便宜而中途落馬。從目標與行為的關係角度來分析,蘇努努問題的症結就在於,他的行動與自己的目標不相吻合,行動沒有服從於目標,這就導致了他最後的失敗。

員工可以從這件事情當中得到啟發:本來可以成功的事情,就因為與最初的目標不相符合而功敗垂成。

為什麼服從目標有時顯得那樣難呢?一個重要原因,是服從目標需要付出較大的努力,需要克服許多人性的弱點,需要對自己的欲望嚴加約束。蘇努努貪圖公家的便宜,這對他來說,就是一個欲望,任其泛濫,雖然表麵風光,卻誤了大事。反之,有些業有所成的人,之所以取得了成功,實現了目標,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善於節製自己的欲望。從這個意義上說,能否服從於自己的成功目標,關鍵在於有沒有毅力節製自己的欲望。

實際上,服從目標,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人人有這樣那樣的欲望,節製欲望需要付出極大的毅力,從更高的層次說,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強大的精神支柱。

10.保證實現團隊的目標

一旦加入某個團隊,那些成功的職場人士會像在其他項目中一樣完成好自己的那份工作:他們會準時按照計劃在預算支出範圍內完成任務。

另一個引人注目的地方是他們會運用其他的精英工作策略,比如創新能力、多方麵分析問題以及自我管理。

比如說,他們會按時完成工作,如果遇到問題的話,會請求延期,會提早通知負責人和其他成員。在完成工作以後,他們還會聽取小組其他成員的看法,在提交工作前征詢他們的意見。

另外,他們還關心小組的動作是否合理。比如,他們會注意任務的分配是否平均。這並不是說每個人要做同等程度的工作。他們真正關注的是要“公平分配”。所有的髒活累活都是一個人在做嗎?有沒有人在逃避枯燥乏味的工作?

而且,他們在完成自己工作的過程中並不是自顧自的。實際上,當有的人小孩生病時,是他們接替了那個人的工作,當有人不能按期完成工作時,是他們施與了援手。但是卻從來不隻顧炫耀自己的成就,大多數人都勤勤懇懇的工作。這是他們總能成為大家效仿的榜樣的原因之一。

而且他們很高興別人對自己提出批評,並會很快改正自己的錯誤。他們在開會前都做了充分地準備,但是如果有意想不到的問題出現也會靈活應變。

這些成功人士對那些花大量時間討論無關緊要的問題的會議進行製止。他們靠著豐富的經驗和良好的溝通能力及時地糾正這些錯誤,並將討論引導正確的軌道上來。

11.沒有任何借口

借口往往與責任相關,高度的責任心產生出色的工作成果。要做一個優秀員工,就要做到沒有借口,勇於負責。

我們要勇於承擔責任,承擔與麵對是一對姐妹,麵對是敢於正視問題,而承擔意味著解決問題的責任,讓自己擔當起來。

沒有麵對問題的勇氣,承擔就沒有基礎;沒有承擔責任的能力,麵對就沒有價值。

放棄承擔,就是放棄一切。假如一個人除為自己承擔之外,還能為他人承擔,他就會無往而不勝。

人們必須付出巨大的心力才能夠成為卓越的人,但是如果隻是找個借口搪塞為什麼自己不全力以赴的理由,那真是不用費什麼力氣。某個企業的一個被下屬的“借口”搞得不勝其煩的經理在辦公室裏貼上了這樣的標語:“這裏是‘無借口區’。”

他宣布,8月份是“無借口月”,並告訴所有人:“在本月,我們隻解決問題,我們不找借口。”

這時,一個顧客打來電話抱怨該送的貨遲到了,物流經理說:“的確如此,貨遲了。下次再也不會發生了。”

隨後他安撫顧客,並承諾補償。掛斷電話後,他說自己本來準備向顧客解釋遲到的原因,但想到8月是“無借口月”,也就沒有找理由。

後來這位顧客向企業總裁寫了一封信,評價了在解決問題時他得到的出色服務。

他說:沒有聽到千篇一律的托詞,令他感到意外和新鮮,他讚賞企業的“無借口運動”是一項偉大的運動。

許多員工都習慣於等候和按照主管的吩咐做事,似乎這樣就可以不負責任,即使出了錯也不會受到指責。這樣的心態隻能讓人覺得你目光短淺,而且上司永遠不會將你列為升遷的人選。

勇於負責,表麵上是為工作負責、為領導負責,實際上是為自己負責。

勇於負責就要徹底摒棄借口,借口對我們有百害而無一利。建議那些愛找借口的員工像上麵例子中的經理一樣,為自己設立一個“無借口月”。

很多人遇到困難不知道努力解決,而隻是想到找借口推卸責任,這樣的人很難成為優秀的員工。

其實借口是可以克服的,隻有勤奮努力地工作,才能讓你找到成就感,這樣在工作中幾乎就沒有什麼事情需要你找借口了。

“拒絕借口”應該成為所有企業奉行的最重要的行為準則,它強調的是每一位員工想盡辦法去完成任何一項任務,而不是為沒有完成任務去尋找任何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其目的是為了讓員工學會適應壓力,培養他們不達目的永不罷休的毅力。它讓每一個員工懂得:工作中是沒有任何借口的,失敗是沒有任何借口的,人生也沒有任何借口。

12.創造快樂工作的團隊環境

快樂工作有什麼意義呢?什麼是快樂?快樂是人們孜孜以求的終極目標,建立在真正良好的社會關係和社會秩序之上的快樂,應該是自覺的、自發的、無所不在的,但絕對不是孤立的。人們不可能脫離現實社會,尋得烏托邦似的精神上的解放和簡單慰藉,更多的時候,人們總在互相給予和互相激勵的狀態下獲得快樂,在形形色色的各種複雜關係裏獲得依存,因而,家庭、至親好友,師長同事、生意夥伴等等,不一而足,都以一定的紐帶維係在一起,形成大大小小的團隊。在這些團隊關係裏,有親情,有友情,也有工作上建立起來的協作,快樂每時每刻都能彰顯,快樂也寓於無窮的矛盾之間,隻要你認真地相處、認真地尋找,並加以細心體會,快樂還是可以一覓芳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