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培養對職業的責任心
我做的事不管成功或是失敗,最後都由我自己來負責。
——〔澳大利亞〕魯伯特·梅鐸
1.職業精神的源頭是責任
工作的意義是什麼?
我們為什麼要工作?
我們在為誰工作?
這麼辛苦地工作,究竟值不值得?
……
這些涉及人生哲學層麵的追問和思索,不時會深入浮現在員工、管理人員和企業經營者的腦海裏,它們也是所有職場人士都無法回避的問題。
那麼究竟什麼是工作,工作的意義又在哪裏呢?
曾經在美國費城的大樓上豎起第一根避雷針、有著“第二個普羅米修斯”之稱的富蘭克林,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讀書多,騎馬少,做別人的事多,做自己的事少。最終的時刻終將來臨,到那時我但願聽到這樣的話,‘他活著對大家有益’,而不是‘他死時很富有’。”
活著對大家有益,這就是工作賦予我們的意義——它們為我們指明方向,指引我們排除生活中的種種引誘和幹擾,朝著恒定的目標前進。如果我們能夠明確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對於他人的價值,我們就會從中發現無窮的樂趣。
工作對很多人來說,隻是謀生和養家糊口的手段,或者僅僅是出於一種非做不可的理由:因為職責的需要,因為製度的約束,因為習慣成自然。但是,我們自己從來沒想過,工作是“眼睛能看見的愛”,是對生命的一份感恩與責任。如果,每個人都認識到了工作也是一種愛,是愛自己、愛他人,是出於對生命的愛,那麼,還會有誰對自己的生命不負責任呢?
愛是創造力和一切生命的源頭,真正能夠成就大事、青史留名的人無不是內心充盈著愛和責任,對生命滿懷感恩與熱愛。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中,我們無不感受到愛與責任的光輝。
工作是生命的饋贈,是天職,是使命。如果能夠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工作,去幫助他人,為他人創造價值,那麼我們不僅能夠感受到工作帶給我們的價值和成就,還能夠體會到工作帶給我們的內在幸福與和諧。
大愛無聲,責任無言。在高度分工的現代社會,在效率至上和業績為主的時代,在日趨功利和浮躁的社會風氣中,讓我們牢記,感恩與責任是職業精神的源頭,讓我們的智慧和汗水在愛的奉獻和責任的付出中閃光吧!
2.職業責任心是一種使命感
愛默生說:“責任具有至高無上的價值,它是一種偉大的品格,在所有價值中它處於最高的位置。”科爾頓說:“人生中隻有一種追求,一種至高無上的追求——就是對責任的追求。”
無論你所從事的是什麼樣的職業,隻要你能認真地、勇敢地擔負起責任,你所做的就是有價值的,你就會獲得別人的尊重和敬意。有的責任擔當起來很難,有的卻很容易,無論難還是易,不在於工作的類別,而在於做事的人。隻要你想、你願意,你就會做得很好。因為職業責任心是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
下麵的這個故事,能夠告訴我們,責任賦予我們的使命是何其的偉大。
在斯特拉特福子爵為克裏米亞戰爭舉辦的晚宴上,人們做了一個遊戲,軍官們被要求在各自的紙片上秘密地寫下一個人的名字,這個人要與那場戰爭有關,並且要他認為此人是這場戰爭中最有可能流芳百世的人。結果每一張紙上都寫著同一個名字:“南丁格爾。”她是那場戰爭中贏得最高名聲的婦女。下麵是一段關於南丁格爾的故事。
南丁格爾帶著護士小分隊來到了這裏,在幾個小時內,成百上千的傷員從巴拉克戰役上被運了回來,而南丁格爾的任務就是要在這個痛苦嘈雜的環境中把事情做得井井有條。不一會兒,又有更多的傷員從印克曼戰場上被運了回來。什麼事情也沒有準備好,一切都需要從頭安排。而當各種事務都在有序地進行著時,她自己就去處理其他更危險、更嚴重的事情。在她負責的第一個星期,有時她要連續站立二十多個小時來分派任務。
一個士兵說:“她和一個又一個的傷員說話,向更多的傷員點頭微笑,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看著她落在地麵上的那親切的影子,然後滿意地將自己的腦袋放回到枕頭上安睡。”另外一個士兵說:“在她到來之前,那裏總是亂糟糟的,但在她來過之後,那兒聖潔得如同一座教堂。”
“南丁格爾的感覺係統非常敏銳。”一位和她一起工作過的外科醫生說,“我曾經和她一起做過很多非常重大的手術,她可以在做事的過程中把事情做到非常準確的程度,特別是救護一個垂死的重傷員,我們常常可以看見她穿著製服出現在那個傷員麵前,俯下身子凝視著他,用盡她全部的力量,使用各種方法來減輕他的疼痛。”
南丁格爾被譽為“護理學之母”,她創立了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護理學,使護理工作成為婦女的一種受尊敬的正式社會職業。她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來到世上並不是為了享受,而是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正是在對她所熱愛的護理工作的強烈使命感的驅使下,在短短3個月的時間內,她使傷員的死亡率從42%迅速下降到2%,創造了當時的奇跡。
所以說,責任是做好你被賦予的任何有意義的事情。
3.職責就是一種義務
職責是每一個人應盡的義務,任何不願意敗壞自己的聲譽、不願意最終破產的人都必須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職責是一項不可推卸的義務——或者叫債務,每個人都應該終其一生地通過自覺的努力和決然的行動來履行自己的義務,或者說免除自己的債務。
職責貫穿於每一個人的一生。從我們來到人世間直到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我們每時每刻都要履行自己的職責和義務——對領導的職責和義務,對下屬的職責和義務以及對同事的職責和義務——對人的職責。凡是有人生存和活動的地方,都有我們人類應盡的職責,職責和義務與我們的生活是形影不離的。
持久而良好的職責觀念是每個人應具備的最起碼的品德,也是一個人的最高榮譽,因為每一個有責任感的人都必須靠這種持久的職責觀念來支撐。沒有持久的職責觀念,人們就會在逆境中倒下去,在各種各樣的引誘麵前把握不住自己;而一旦一個人真正具有了牢固而持久的職責觀念,最軟弱的人也會變得堅強,在逆境中會勇氣倍增,在引誘麵前不為所動。“職責”,一位哲人說,“是把整個道德大廈連接起來的黏合劑;如果沒有職責這種黏合劑,人們的能力、善良之心、智慧、正直之心、自愛之心和追求幸福之心都難以持久;這樣,人類的生存結構就會土崩瓦解,人們就隻能無可奈何地站在一片廢墟之中,獨自哀歎。”
職責感根源於人們的正義感,這種正義感源於人類的自愛,這種人之自愛之情是一切善良和仁慈之本。職責並非人們的一種思想感情,而是人的生命的主導原則,這一原則貫穿在人類的全部行為和活動之中,受製於每一個人的道德良心和自由意誌。
一個人的道德良心體現在他所履行的職責之中。如果沒有道德良心對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加以規範,那麼,才智過人的天才也完全可能誤入歧途,從而變得對社會毫無益處。隻有道德良心才能規範一個人的行為,隻有一個人自己的意誌才能使自己變得誠實和正直。因此,良心是心靈聖殿中的道德統治者——它使人們的行為端正、思想高尚、信仰正確、生活美好,隻有在良心的強烈影響之下,一個人崇高而正直的品德才能發揚光大。
人生就是一場勇敢的戰鬥。每一個人都必須有高昂的鬥誌和堅不可摧的決心,每一個人都必須堅守自己的崗位,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布賴頓的羅伯遜曾十分中肯地指出,一個人的真正偉大之處並不在於僅僅追求自己的幸福快樂、自己的名譽和進步——“一個人並不能夠隻為自己生活,也不能一門心思去沽名釣譽,而應該恪盡職守,盡職盡責。”
那些優秀、勇敢的人,會在意誌力的作用下,自覺地、不屈不撓地奮鬥,他會嚴格要求自己,經過人世間各種風雨的洗禮,形成高尚的品德。與此相反,那些行為敗壞,道德墮落的人總是不充分發揮道德良心的作用,而是聽之任之,放縱自己的情感和欲望。任憑存在於身心之中的激情和熱情像火一樣地熄滅掉,這樣年深月久,終於導致道德敗壞,良心泯滅。
一個人要行得正、立得穩,必須靠自己的努力;其他任何人的幫助都不可能使他挺立如鬆。每一個人都是自己行為的主人,在這一點上,沒有人能代替自己。
4.負責任的人是成熟的人
負責任、盡義務是成熟的標誌,負責任的人才是成熟的人。
不負責任的行為就是不成熟的行為。在有些企業,人們都習慣於用“發生了錯誤”這種被動語態來逃避譴責。對於責任,誰也沒有主動去承擔,而對於獲益頗豐的好事,邀功領賞者不乏其人,盡管許多從事公益事業的人們都熟知一句格言:隻要你並不關心誰將受賞,做好事將永無止境。歸根結底,我們要為塑造自我而負責。“我就是這種人!”不該成為冷漠或可恥行為的借口。這種說法其實也不夠準確,因為我們不可能永遠不變。亞裏士多德特別強調,我們怎樣定義自己,我們就成為怎樣的人。
英國哲學家瑪麗·麥金萊在《人與獸》中指出:“存在主義最精辟最核心的觀點就是把承擔責任作為自我塑造的主旨,拋棄虛偽的借口。”19世紀存在主義鼻祖之一索倫·克爾凱郭爾感歎芸芸眾生中責任感的喪失,在《作者本人對自己作品的看法》這本書中,他寫道:“群體的含義等同於偽善,因為它使個人徹底地頑固不化和不負責任,至少削弱了人的責任感,使之蕩然無存。”聖·奧古斯丁在他的《懺悔錄》中把這種屈服於同輩壓力的弱化的責任感作為對青年時代破壞行為進行反思的主要內容。“這全是因為當別人說‘來呀,一起幹吧!’的時候,我們羞於後退。”奧古斯丁和亞裏士多德及存在主義者都堅持認為人們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缺乏責任感並不能否認責任存在的事實。
負責任的人是成熟的人,他們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他們把握自己的行為,做自我的主宰。每一個成熟的企業,都應該教育自己的員工增強責任感,就像培養他們其他優良品質一樣。
5.承擔責任是職業的財富
你是不是經常環顧周圍的人,認為“隻要有機會讓我做任何他們的工作,我一定會比他們做得更好”,卻忽略了他們為了獲取這份工作,保有這樣的職位而承擔過多少責任?上帝是公平的,他總是把最大的獎賞歸屬於能盡職盡責的人。
而事實上,許多員工對責任有著恐懼心理,他們希望企業能給予一個寬鬆的環境,希望能從領導那裏得到對每一項工作的明確指標、也希望上級複查每一項工作,如果出現紕漏,那麼可以大家一起承擔責任。很明顯,這樣的員工充其量也就是領導的手臂延伸而已,沒有獨立的人格,不能開動自己的腦筋,隻能作別人的附屬物存在,對要求獨立自主地去思考的工作是無法勝任的。
現代企業管理的思路,是充分發揮每名員工的聰明才智,用崗位職責來管理員工的工作,重視結果輕視過程,這與傳統的命令式領導相比,就如同承包責任製與生產隊的工作方式一樣,它們有著本質的不同。在新的方式下,你所得到的指令僅僅是一個目標而已,而具體實施的程序與方法必須自己去尋找和積累,所以在工作中,養成負責任的精神,養成對目標壓力的敏感,養成積極主動的工作習慣,擅於動腦筋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將是你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享用不盡的財富。
承擔責任在不同的工作狀態下有不同的形式。但一個總的原則就是要熟悉自己的崗位職責,明確自己的權限。
有很多員工總會發出這樣的感慨:“我真的不是不想做好,實在是有些問題太棘手,處理起來很困難。”
其實這些並不是你無作為的理由。有些棘手的問題如果自己處理不了,要把這個情況向有關領導彙報,由領導去處理,但是你要記住,彙報是下屬對疑難問題的底線處理方法,如果連這也做不到,這樣的人在企業也就沒法生存了,因為他不僅想讓自己成為聾子瞎子,還想讓自己的領導成為聾子瞎子,讓大家一起糊裏糊塗地等待懲罰的到來,這樣的人對企業的害處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