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培養對工作的責任心(3 / 3)

不能腳踏實地者首要的失誤在於不切實際,既脫離現實,又脫離自身。或者以為周圍的一切都與他為難,或者不屑於周圍的一切,不能正視自身,沒有自知之明。你該掂量自己有多大的本事,有多少能耐,要知道自己有什麼缺陷,不要以己之所長去比人之所短。

脫離了現實便隻能生活在虛幻之中,脫離了自身便隻能見到一個無限誇大的變形金剛。不能腳踏實地,隻能在空中飄著,那所有的遠大目標也隻不過是海市蜃樓。

事業成功與工作態度,就像車身與車輪一樣,如果你不讓車輪著地,汽車就永遠不可能駛向遠方。

12.激發自身的工作熱情

愛默生說:“缺乏熱情,難以成大事。”熱情是一把火,它可燃燒起成功的希望。要想獲得這個世界上的最大獎賞,你必須擁有將夢想轉化為全部有價值的獻身熱情,來發展和推銷自己的才能。

很難想象,一個對工作沒有絲毫熱情的人能夠將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並且創造出好的工作業績。熱情會讓你挖掘出自身潛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工作離不開熱情。培養工作熱情是把工作做得更好的動力。

人的情緒常處於變化之中,有時心情會變得很鬱悶壓抑,但這隻是暫時的。而工作熱情是一種長期穩定的積極心態,其中融入了你對工作的穩定的感情和態度,即使偶爾有不良情緒幹擾,但這種對工作的熱情不會因此而減退。

使熱情發生減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工作能力和工作難度差距較大。如果工作太簡單了,沒有挑戰性,則激發不起熱情;工作太難,能力不夠,這種差距容易使人自信心受挫,喪失工作熱情。因此,選擇與自己能力相符的工作是很重要的。

(2)工作隻是為了完成任務。認識不到工作的真正目的,認為工作隻是為完成任務,自然會少了一份激情,多了一份懈怠。用目標激發熱情,可以讓工作更富活力。

(3)懈怠的工作態度。本來是比較感興趣的工作,也會因你隨便、懶散、懈怠的工作態度而失去熱情。消極心態是積極心態的克星,消極情緒滋生,積極情緒則會衰減,這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關係。

培養對工作的熱情,需要有一種輕鬆的心情。如果壓力太大,幹擾太多,情緒會受到影響,從而影響熱情的激發。

長期的熱情來源於對工作本身的熱愛,所以你應該了解工作本身,了解它的過去、現在,預測它的將來,拓寬你的視野。你發現得越多越深,你對工作的熱情就越高。一位作家曾說過:“對祖國的熱愛,源於你對祖國的了解。”同樣,你對工作的熱情,源於你對工作的了解。

13.以最佳的精神狀態工作

精神狀態是如何影響工作的,不是任何人都清楚,但是我們都知道,沒有人願意跟一個整天提不起精神的人打交道,沒有哪一個領導願意提拔一個精神萎靡不振,牢騷滿腹的員工。

微軟的招聘官員曾說:“從人力資源的角度講,我們願意招的‘微軟人’,他首先應是一個非常有激情的人:對企業有激情、對技術有激情、對工作有激情。”可能在一個具體的工作崗位上,你也會覺得奇怪,怎麼會招這麼一個人,他在這個行業涉獵不深,年紀也不大,但是他有激情,和他談完之後,你會受到感染,願意給他一個機會。

以最佳的精神狀態工作不但可以提升你的工作業績,而且還可以給你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成果。

剛剛進入企業的員工,自覺工作經驗缺乏,為了彌補不足,常常早來晚走,鬥誌昂揚,就算是忙得沒時間吃中飯,依然很開心,因為工作有挑戰性,感受也是全新的。

這種工作時激情四射的狀態,幾乎每個人在初入職場時都經曆過。可是,這份激情來自對工作的新鮮感,以及對工作中不可預見問題的征服感,一旦新鮮感消失,工作駕輕就熟,激情也往往隨之湮滅。一切開始平平淡淡,昔日充滿創意的想法消失了,每天的工作隻是應付完了即可。既厭倦又無奈,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裏,也不清楚究竟怎樣才能找回曾經讓自己心跳的激情。在領導眼中你也由一個前途無量的員工變成了一個比較稱職的員工。

所以保持對工作的新鮮感是保證你工作激情的有效方法。可是這談何容易,不管什麼工作都有從開始接觸到全麵熟悉的過程。要想保持對工作恒久的新鮮感,首先必須改變工作隻是一種謀生手段的認識。把自己的事業、成功和目前的工作連接起來;其次,保持長久激情的秘訣,就是給自己不斷樹立新的目標,挖掘新鮮感;把曾經的夢想撿起來,找機會實現它;審視自己的工作,看看有哪些事情一直拖著沒有處理,然後把它做完……在你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後,自然就產生了一些小小的成就感,這種新鮮的感覺就是讓激情每天都陪伴自己的最佳良藥。

總之,每天精神飽滿地去迎接工作的挑戰,以最佳的精神狀態去發揮自己的才能,就能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你的內心同時也會變化,變得越發有信心,別人也會越發認識你的價值。

良好的精神狀態不是財富,但它會帶給你財富,也會讓你得到更多的成功機會。

14.培養主動熱忱的工作態度

無論做什麼工作,都應熱忱對待。

凡事都顯得漠不關心,就連對自己的人生難關也會漠不關心,如果以如此消極的態度來對待人生,這是絕對不能寬恕的。企業職工應該有非同尋常的誌趣,有比別人更突出、更堅韌的意誌,凡事要靈活、敏捷、主動。

熱忱是一種工作的精神特質,代表一種積極工作的精神力量,這種力量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穩定的。不同的員工,熱忱程度與表達方式不一樣;同一個員工,在不同情況下,熱忱程度與表達方式也不一樣。但總的來說,熱忱是人人具有的,善加利用,可以使之轉化為巨大的能量。

在工作中,要想比別的員工更突出,必須保持一股工作的熱忱,隻有當熱忱發自內心,又表現成為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時,才能征服自身與環境,創造出日新月異的工作業績,使你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你要時刻告訴自己,你做的事情正是你最喜歡的,然後積極主動地去做,使自己感到對現在的職業已很滿足。而且你要表現熱忱,告訴別人你的工作狀況,讓他們知道你為什麼對這項職業感興趣。

再熟悉的工作,再簡單的工作,你都不可掉以輕心,都不可沒有熱忱。如果一時沒有煥發出熱忱,那麼就強迫自己采取一些行動,久而久之,你就會逐漸變得熱忱而主動。

15.堅持不懈地努力工作

在你獲得成功之前,你必須經曆無以計數的失敗。你要抱定堅持不懈的決心,不斷地鼓足熱情和勇氣告訴自己“再來一次”。越是困難時期,越要堅持不懈,成功往往就在於比別人多堅持一會兒。困境是成功和失敗的分水嶺。大多數人在麵對困難時會很容易地放棄自己的目標和意願,而成功者卻在困境中一如既往地堅持著自己的目標,他們獲得了豐厚的回報,既有金錢也有榮譽。

堅持不懈地付出努力,是取得成就的不二法寶。

一群年輕人去拜訪蘇格拉底,詢問怎樣才能擁有他那般博大精深的學問和智慧。蘇格拉底沒有正麵回答,而是對他們說,你們先回去,每天堅持做100個俯臥撐,一個月後再說。這些年輕人都笑了,這還不簡單嗎?一個月後,這些年輕人又一起來到了蘇格拉底麵前,蘇格拉底詢問有多少人做到了每天堅持做100個俯臥撐,有一大半的年輕人說做到了。好,堅持下去,過一個月再說。這時,隻有不到一半的年輕人做到了。一年後,蘇格拉底問大家:“請告訴我,這個簡單的動作,有哪幾位一直做到了?”這時,隻有一個人回答說自己做到了,這個人就是柏拉圖,許多年後,他成為了古希臘最著名的哲學家。

16.想方設法做好工作

成功人士的經驗揭示了這樣一個真理:如果工作時全力以赴,不敷衍了事,不偷懶混日子,即使現在薪水微薄,未來也一定有所獲。那些工作中盡職盡責、堅持不懈的人,終會有獲得晉升的一天,薪水自然會隨之提高。不要擔心自己的努力會被忽視,當你全心全意工作時,相信你的領導同樣也注意到了。在你擔心該如何多賺一些錢之前,試著想想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這樣一來,你就根本不需要為錢而擔憂了。別絞盡腦汁說服領導,讓你的領導接受你加薪的理由。

聰明而睿智的領導在鼓勵員工時並不會說:“好好幹,我會給你加薪的。”而是說:“好好幹吧,將你的全部本領展現出來,有更多的重擔在等著你呢”,與重擔而來的自然是薪水的提高。那些職位低下、薪水微薄的人,忽然間被提升到一個重要的位置上,看起來似乎有些莫名其妙,常常遭受人們的質疑。但實際上,當他們拿著微薄的薪水時,始終沒有放棄努力,始終保持一種盡善盡美的工作態度,滿懷希望和熱情地朝著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因而獲得了豐富的經驗,而這些正是他們晉升的真正原因。

好好地奉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在每一份工作中竭盡所能,你的薪資報酬自然會提升。

17.運用高效的方法正確做事

“正確地做事”強調的是效率,其結果是讓我們更快地朝目標邁進;“做正確的事”強調的則是效能,其結果是確保我們的工作是在堅實地朝著自己的目標邁進。效率重視的是做一件工作的最好方法。如果我們有了明確的目標,確保自己是在“做正確的事”,接下來要“成事”,就是“方法”的問題了。

有人認為,優秀的員工一定是最忙碌的人,其實,優秀的員工並非是最忙碌的人,他們十分注重工作方法,張弛有度。他們非常清楚自己的生活方向,也善於安排時間、控製節奏,知道自己該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即便是忙,也極有規律。

事實上,最容易的不過忙碌,最難的不過有成效地工作。如今,在信息龐雜、速度加快的職場環境裏,我們必須在越來越少的時間內,完成越來越多的事情。

運用高效的工作方法是克服無為的忙碌,獲取成就的最佳途徑。

化繁為簡,把複雜的問題簡明化

在每做一件事情之前,應該先問幾個問題:

這項工作是必須做的嗎?是根據習慣而做的嗎?可不可以把這項工作全部省去或者省去一部分呢?

如果必須幹這件工作,那麼應該在哪裏幹?既然可以邊聽音樂邊輕鬆地完成,還用得著待在辦公桌旁冥思苦想嗎?

什麼時候幹這件工作好呢?是否要在效率高的寶貴時間裏幹最重要的工作?

這件工作的最好做法是什麼?是抓住主要矛盾使其迎刃而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是應采取最佳方法而提高效率?

區分先後與輕重,工作秩序條理化

工作秩序條理化是防止忙亂、獲得事半功倍之功效的重要法寶。

(1)保持辦公桌整潔。去掉與目前工作無關的東西,確保你現在所做的工作是此刻最重要的工作,所有的工作項目都在檔案中或抽屜裏占有一定的位置,並把有關的東西放到相應的位置上。

(2)懂得有所拒絕。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一個人做完,一個人要學會調整自己,要懂得拒絕。有些事情是不是值得為它去拚命,如果不值得,那麼就幹脆放掉它,去做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3)主動協助領導排定優先順序。也許你常有“手邊的工作都已經做不完了,又丟給我一堆工作,實在是沒道理”的煩惱。你該做的是與領導多溝通,主動地幫助主管排定工作的優先順序,這樣便可大幅減輕工作負擔。

靈活機動,工作方法多樣化

(1)找到最佳方法。原有的工作方法未必就是最好的工作方法。對原用的方法加以認真分析,找出那些不合理的地方,加以改進,使之與實現目標要求相適應。

也可在明確的目的基礎上,提出實現目的的各種設想,從中選擇最佳的手段和方法。

(2)重新排列做事順序。即考慮做工作時采取什麼樣的順序最合理,要善於打破自然的時間順序,采取電影導演的“分切”、“組合”式手法,重新進行排列。

(3)避免重複勞動。如果有兩項或幾項工作,它們既互不相同,又有類似之處,互有聯係,實質上又是服務於同一目的的,就可以把這兩項或幾項工作結合為一,利用其相同或相關的特點,一起研究解決。這樣自然就能夠省去重複勞動的時間。

(4)善於勞逸結合。盡可能把不同性質的工作內容互相穿插,避免打疲勞戰,如寫報告需要幾個小時,中間可以找人談談別的事情,讓大腦休息一下;又如上午在辦公室開會,下午到群眾中去搞調查研究。

(5)經常性問題標準化。即用相同的方法來安排那些必須時常進行的工作。比如,記錄時使用通用的記號,這樣一來就簡單了。對於經常性的詢問,事先即可以準備好標準答複。

18.把工作做到盡善盡美

如果我們做什麼事,都能做到盡善盡美,那你的發展及進步自然指日可待。

無論你的工作是什麼,你都應該為自己在某種程度上對這份工作的精通而感到自豪。而不能安於和別人一樣,一定要真正做到盡善盡美。

在工作中,事無大小,每做一事總要竭盡心力求其完美,這是成功者的一種標記。凡是有所作為的人,都是那些做事不肯安於“尚可”或“近似”而必求盡善盡美的人。

把自己的工作做到盡善盡美的精神,是一切成功者的特征。偉大、成功的人們之所以成功、之所以偉大,就在他們勤於鑽研,做事秋毫必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