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2003年5月30日和12月13日,有兩位小屯礦的工人在事故中永遠地走了,這成為高武心中永遠無法忘卻的傷痛。他常常告誡自己:“高武,這兩位礦工兄弟是在你當礦長的時候丟掉了性命,你一輩子都對不起他們的妻兒老小啊!”
小屯礦沒有多少人知道,兩起事故發生後的第一個春節前,高武從自己的積蓄中悄悄地拿出7000元,托人送給兩位遇難礦工的家屬。然而,遇難礦工肖保富的妻子已經回到娘家,3500元錢無法及時送去。春節剛過,高武帶人趕往肖保富的老家河南湯陰,委托肖保富的大哥把3500元錢轉交給肖保富的妻子。
從此,高武每個春節都自己拿出2000元錢,分別送給兩個遇難礦工的家庭。
一采區礦工張忠忠的弟弟張四海是在“12·13”事故中遇難的。每年這一天,高武都會親自給張忠忠送上路費:“忠忠,你回家去給弟弟上上墳。我對不起他,對不起他的愛人和孩子,你替我盡盡心吧。”
每次和工友們說起這件事,張忠忠總是感動的熱淚盈眶:“礦長每年都能這樣,我們全家心服到底了。”高武卻這樣對大家說:“對於兩個生命的離去,我將終身自責,這一輩子都要對得起這兩個家庭。”
“職工為天,生產為地”,這是高武積澱於心的“礦工情結”。5年前那兩起事故的發生,讓高武的安全弦時刻繃得緊緊的。他說:“隻要我當礦長一天,就要讓礦工兄弟們每天都掙上‘安全錢’。”
在小屯礦,中層幹部們不怕高武的批評,就怕和他一起下井。高武每月下井一般在10次以上,時間大多選在淩晨,因為“這是礦工最容易精力不集中的時候,也是事故多發時段。”每次下井,高武至少要轉上4個小時,至少巡看3個不同的作業區,每個作業區至少檢查3名至5名工人的操作是否規範。
劉振夫是掘進區14252掘進頭的把鉤工,他至今還清晰地記得礦長考問自己的那一幕。那次在井下,高武突然出現在他的麵前,請他回答把鉤工的工作關鍵點和危險點是什麼?工作中如何處理安全隱患?在礦長麵前,劉振夫緊張地說了一遍又一遍,不是前後順序顛倒,就是遺漏內容。高武沒有生氣,耐心地為他親自演練了一個流程,內容分毫不差,動作個個到位,劉振夫從此就按照礦長的動作做,絲毫沒有出現任何差錯。
下井的過程中,高武時常會給礦工們出一個“險情題”,14253工作麵的刮板運輸機司機李誌軍就被難住過。當時,李誌軍把原本應當掛在運輸機外側的滅火器擺放到裏側,被細心的高武發現了。於是,高武突然發出指令:“失火了,快救火!”命令一下,李誌軍跨過溜子道去取滅火器的同時,一下子明白了礦長的良苦用心,他從此再也沒有出現這樣的失誤。
“對於一家煤礦而言,一年實現安全生產,靠的是運氣;兩年至三年連續安全生產,靠的是管理;實現5年以上安全生產,就得靠企業的文化建設。”這是高武的理念。
閑暇之餘,高武喜歡靜下心來琢磨安全生產警句,並且用自己的這個“習慣”逐漸影響著每一位礦工。
如今在小屯礦的企業安全文化長廊裏,礦工自己編寫的安全警句隨處可見——“為了不讓你的愛人流淚,不讓你的親人痛苦,請您珍惜自己的生命;幸福是安全開出的花,悲劇是違章結出的果。”……讓安全深入人心,讓黑金不再帶血,這正是一個勞模礦長“礦工情結”的根結所在。
4.做好本職工作的胡小梅
胡小梅先後獲得公司勞動模範、新餘市勞動模範、江西省勞動模範和全國勞動模範等殊榮。滿載榮譽的她,始終在布機旁忙碌著。
1992年,胡小梅作為學徒工來到了紡織廠,然而這個學徒工並不簡單,由於她虛心好學、勤學苦練,不久便脫穎而出,學徒期未滿就單獨頂崗了。頂崗後的第一個月胡小梅就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當年被評為優秀學徒工。兩年後,胡小梅在公司操作運動會上嶄露頭角,成為公司操作能手。此後數年的操運會胡小梅屆屆捧獎而歸。特別是在公司第二十二屆操運會上,已有7個月身孕的胡小梅憑著精湛的操作技術,力挫群雄,以優異的成績打破一項曆屆紀錄、一項上屆紀錄,一舉奪得布機擋車工全項第一及單項第一,榮獲公司操作能手、特等獎稱號,令所有的職工驚歎不已。
胡小梅不僅在技術上拔尖,在組織上也要求進步,她在自己的入黨誌願書上這樣寫道:我自願加入中國共產黨,願意為黨的事業努力工作,為企業的發展多作貢獻。胡小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在獲得諸多榮譽後,有人對胡小梅說,企業裏許多標兵勞模提拔的提拔,加薪的加薪,你作出了那麼多的成績,這回領導該照顧你了,你也該輕鬆一下了吧。胡小梅笑道:我可沒有這麼想過,隻要企業需要,我寧願一輩子工作在布機擋車崗位上。胡小梅在這個崗位上,先後帶了五個學徒,如今這五個學徒,個個都是擋車好手、生產骨幹。
為了提高自身各方麵素養,胡小梅在工作之餘自費報考了新餘黨校大專班,學習企業管理知識,以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水平。雖然她上運轉班,孩子也還小,但不論是刮風下雨,還是剛下晚班,胡小梅從不缺課,她還把所學的知識運用於生產中,極大地提高了工作質量。
胡小梅後來擔任了織布分廠團總支書記,工作擔子一下子更重了。由於工作時間走不開,團總支方麵的工作隻能放在下班後做,但她毫無怨言。別人看了不理解,問她圖什麼?胡小梅說:“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服從組織安排,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做好本職工作,是我的職責,為的是企業的良好發展。隻有企業發展好了,我們員工才會有依靠。”
5.承擔起民營企業家責任的周強
周強是江西省德興市百勤異VC鈉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他勇於探索高新技術,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在短短的人生履曆上書寫了一段又一段動人的篇章——2000年被評為江西省勞動模範,2001年被評為江西省十大傑出青年,2002年獲上饒市科技進步突出貢獻獎,2004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審定為第七批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2005年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的稱號。
周強所在的公司是一家生產食品抗氧保鮮產品的國家中型一級企業,產品廣泛用於肉製品、乳製品、食品飲料、酒類和水果蔬菜的抗氧保鮮。企業成立之初,由於投入大、產出小和引進的工藝技術不成熟,加上設備不配套,產品質量遲遲難以穩定,企業虧損達上百萬元。
在困境當中,年輕的大學畢業生周強出任總經理和總工程師,他以科技創新為突破口,日以繼夜進行設備改造和工藝流程改進,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後來在國內異VC鈉行業隻剩下的3家企業中,周強的公司不但生存了下來,並且開始扭虧為盈。他們先後完成省級和國家級重點火炬計劃、國家科技創新基金項目等10多個科研課題。
無論企業是困境求生還是快速發展,周強始終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他埋頭於車間工藝改造和設備技術更新,從生產工藝到生產設備的每一項內容,他都做到了然於胸。
辛勤的汗水換來豐厚的成果。在持續的技術進步中,周強帶領企業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在全球同行業中產量第一,銷售量第一,銷售收入第一,市場擁有量第一,產品質量最優。
百勤異VC納有限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以大米為原料生產異VC鈉的生產企業。其實,國際上通常用於生產異VC鈉的原料是玉米。周強帶領科技人員通過科技攻關,成功將原料改為江南早米,為江西早稻創出了一條提升附加值的新路子。根據周強的設計,25噸大米經過精深加工以後,可以生產出1噸異VC鈉或08噸異VC酸,每噸大米附加值足足提升了6000元。
在產品持續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周強加大了大米原料基地建設力度,選定山青水秀、沒有汙染的鄉鎮地區,與3萬多戶農民簽訂了專用稻種植協議,建起了總麵積為79萬畝的大米原料生產基地。公司不僅指導農民按綠色大米的宗旨標準規範化種植,還上門以保護價收購,免去了農戶運輸之憂,確保了農民的利益。
作為上饒市政協委員,周強還特別關注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他選擇了一些人民群眾普遍關心、黨政部門急需解決的問題開展專題調研和研討。
有一段時間,當地聯通公司與移動公司之間的手機相互打不通,給百姓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周強獲悉這一情況後,立即撰寫調查報告向有關部門進行反映,很快使這一問題得以圓滿解決。
看到工業園區最初招商較為盲目的情況,周強及時提出招商要有選擇地吸收接納,防止低水平建設或圈地現象發生;當地方政府為招商引資企業提供很多本地企業無法享受的優惠政策時,周強又適時提醒不要招了“女婿”忘了“兒子”。
除了為政策製定出謀劃策以外,周強更把幫貧助困視為自己義不容辭的義務。他優先解決公司周邊困難群眾的就業問題,陸續接收了20餘名殘疾人員進入企業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周強還決定企業每年拿出20萬元以上的錢物,為困難群眾送去溫暖,讓更多寒門學子順利完成學業。
6.把社會責任視為己任的王國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