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做團隊歡迎的員工(1 / 3)

第二章做團隊歡迎的員工

強烈的欲望也是非常重要的,人需要有強大的動力才能在好的職業中獲得成功。你必須在心中有非分之想,你必須盡力抓住那個機會。

——〔美〕比爾·蓋茨

1.做團隊歡迎的員工

信任是合作的基礎和前提,它能夠提高團隊合作力,讓大家把焦點集中在工作而不是其他議題上。如果一個企業中的員工之間缺乏信任,那麼人們的注意力已經不可能放在目標上,而會轉移到做人方麵:怎樣平息個人間的矛盾,怎樣做完這個事以後不會得罪其他人,防衛心理增加,導致小團隊利益和個人利益代替了團隊利益。

互信能夠促進溝通和協調,缺乏信任、績效平平的團隊員工在描述問題的時候言辭比較含混,難以理解,而且表現出很強的防衛心理,也不會很明確的告訴你存在的問題。互信能夠提升合作的品質,但是要創造合作氣氛必須遵守兩項規則:坦誠地分享信息,包括負麵信息;鼓勵團隊成員冒險,允許犯錯誤,要對錯誤總結。互信能產生相互支持的功能,而這正是很多團隊成功的關鍵,這種情形下團隊成員會激發出一種平時沒有的能量,麵對各種障礙的時候也能跨越障礙。

要想贏得別人的信任,就要誠實、正直、廉潔、不欺騙、不誇大,要願意跟別人分享信息,個人的一貫表現都要一致,要以一種有尊嚴、光明正大的態度待人。這涉及做人的道理,真正成功的人不單是靠技巧成功,更重要的是靠內在的品德修養成功。

每個人都有受人尊重的願望,希望能有更多的自我表現機會,以實現自身的價值,如果這種願望能充分地得到滿足,就會產生一種新的鼓舞力量。

1914年,托馬斯·沃森創辦了聞名於世的IBM公司。他看到當時有些企業內部風氣不良,許多資曆老的員工欺壓新來者,新老員工之間結下仇怨,職工內部很不團結。為了避免由於內部不團結而造成生產損失的情況在IBM公司裏發生,托馬斯·沃森提出了“必須尊重每一個人”的宗旨。

另一方麵IBM公司的管理人員對公司裏任何員工都必須尊重,同時也希望每一位員工尊重顧客,即使對待同行競爭對象也應同等對待。在IBM公司裏,每間辦公室、每張桌子上都沒有任何頭銜字樣,洗手間也沒有寫著什麼使用,停車場也沒有為高官預留位置,也沒有主管專用餐廳。IBM公司有這樣一個非常民主的環境,每個人都同樣受人尊敬。

2.要有團隊的凝聚精神

一個組織有凝聚力,才有戰鬥力。團隊的成員聚在一起,就應該有團隊意識。融入團隊,服從團隊的最終利益,不用督促,不怕犧牲,為了團隊的勝利發揮自己的力量,這樣的團隊是戰無不勝的團隊,這樣的員工是最有活力的員工。

試想一下,一個足球隊為了提高整體的戰鬥力,應在人員搭配與選擇上下很大的工夫。他們利用的就是“團隊產生凝聚力”這一原理。同一位置上會選擇不同技術特點的球員進行搭配,例如前鋒的組合,可以有“快——高”組合,“速度——技術”組合等。組合中的每一個人都必須全力以赴,以整體的團結來抵抗對手。為了實現這個團結的最大力量,教練可能會為每個角色配備一個替補隊員,當前一種組合不適應時,就要重新調整,但是一般不會讓具有相同技術特點的球員同時上場。

有的人說1+1>2,團隊有那麼大的力量嗎?讓我們看看“蟻團效應”。

螞蟻是自然界最團結的動物,這種團結在遇到危機的時候,表現得最充分。當螞蟻的巢穴麵臨洪水的威脅,它們的生命係於一線時,它們會牢牢地聚在一起,形成一個巨大的蟻團。當洪水襲來,蟻團外圍的螞蟻被洪水無情地卷走了,這些蟻團被一層層地掀下來,但是仍有部分螞蟻幸存下來。同樣,當大火襲來,它們也是采取這種方法,雖然外圍螞蟻一個個地犧牲了,但是這個蟻團並不會散開。這就是著名的“蟻團效應”!一個團隊裏的每一個成員要部有這種蟻團精神,凝聚在一起,那麼就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因為團結就是凝聚力,就是戰鬥力,所以很多企業都是以團結意識作為衡量員工的標準。微軟(中國)公司副總裁李開複博士在講到團隊問題時說:“團隊精神是微軟用人的最基本原則。像Windows2000產品的研發,微軟公司有超過3000名開發工程師和測試人員參與,寫出了5000萬行代碼。如果沒有高度統一的團隊精神,這項浩大的工程根本不可能完成。”

不僅僅是微軟把團隊合作作為用人的基本原則,隨意打開一個大型企業的招聘廣告,幾乎在任何一個職位當中都會有團隊精神的要求。由此可見,團隊合作已經越來越成為職業人士所必須具備的一種素質。

但是,仍然有很多公司裏人際關係太冷淡,缺乏團隊意識。張某剛參加工作時,他所在的公司就是一個人情冷漠的公司。上班頂多打個招呼後,就開始各幹各的,從早上九點加班到晚上七八點,大家都懶得說句話,簡直沒有人際交流。有的人新來到公司,也不與大家打招呼,進門就工作,過幾天又跳槽了,大家連他是誰都不知道。在他進入公司的第三個月,公司就因為人員之間缺乏溝通,在工作中出現大的失誤,公司因此一蹶不振。當然,這有公司領導失誤的原因,但是根本原因還是那些沒有團隊意識的員工。

團結就是力量,這話說得一點都不錯。一群螞蟻可以抬起相當於自己體重幾百倍的東西。企業是一個集體,你作為其中的一隻“小螞蟻”,是微不足道的,隻有和“一群螞蟻”聯合起來,才能有所作為。不要隻關心自己的工作,也應該知道同事在哪裏工作,觀察他們怎樣工作。

我們應該向螞蟻學習。在螞蟻的世界裏,有嚴格的組織分工和由此形成的組織框架。螞蟻集結的時候能自我組織,不需要任何領導人監督便能夠根據環境變動,迅速調整,找出解決問題的答案,有條不紊地完成工作任務。

為了團隊目標,團隊的成員應該團結在一起,以便調動主觀能動性、挖掘成員的個人潛能,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最終推動團隊業績的整體提高。

3.要與團隊成員和諧相處

職工與團隊和諧相處就是要達成一個寬鬆融洽、人和氣順、運轉有序、蓬勃發展的良好氛圍。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的內容:

和諧、融洽、健康向上的人際關係

團隊活動的主體是人,和諧的團隊首先必須要有一個和諧的人際關係。這種關係主要表現在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既有個人自由發展空間、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發揮自己的創造力的平台,又有全員之間的相互配合、團結友愛、互守誠信、相互促進的團隊精神。這是評價一個團隊是否和諧的首要標準。和諧團隊就是要人和,人和出凝聚力、出戰鬥力、出生產力,人和出感情、出健康、出效率。

(1)體現相互尊重,創造和諧環境。一是加強自己的思想道德教育。積極傳承中華文明,做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先進模範,帶頭落實“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做到以德服人,以德感人,以德聚合人心。二是正確對待同事與同事之間、職工與領導之間、領導與領導之間的交往,做到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相互協作,相互學習,和睦相處,共同進步。三是遵紀守法。做到依法辦事,遵守各項規章製度。隻有這樣,才能使人際關係更加純潔,更加和諧,更加長久。

(2)平等競爭,營造良好氛圍。在工作上做到“三分三合”,即職能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標上合;責任上分,決策上合。要加強團結,相互尊重,形成上下齊心協力幹事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良好局麵。一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把握正確的發展方向。二是不斷激發自己的創造力,搭建適合個人施展才華、激發創造性思維的工作平台,通過自己的創造和奉獻贏得社會的認同,獲得人生價值。三是在業務上錘煉自己。使自己的業務能力不斷增強,工作成績更加突出,整體工作水平登上一個新台階。

高效、規範、運轉有序的工作機製

和諧的團隊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工作秩序,這是衡量團隊和諧的另一個重要標準。良好的工作秩序包括:一是規章製度科學實用。通過各項製度的落實,達到做好工作的目的。而製度務必要實用、有效,否則,形同虛設。二是激勵機製科學到位。設定的激勵機製真正能激活單位職工的內驅力,在單位職工中能真正形成一個人人比貢獻、個個創佳績、你追我趕、奮發向上的良好工作氛圍,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自由,又有紀律,既有統一意誌,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的生動活潑的局麵。三是工作成效明顯突出。這是一個單位最終的價值取向。工作不完成,工作完成的不好,一切都無從談起。

和諧、優美、舒心的工作環境

要處理好各種關係,要多請示、多彙報、多協調、多溝通,努力營造一種關心、重視和部門支持配合的和諧外部環境。

4.能夠服從團隊的整體目標

想獲得成功,做一名優秀的團隊成員,首先必須服從團隊的整體目標。所謂服從目標,換句話說,就是行動要服從於目標。為什麼要提出這個問題呢?因為行動若與目標背離,不依目標的要求行事,是一種十分常見的錯誤,也是許多人最後目標落空,陷於失敗的常有教訓。

美國學者莫利斯博士從成功學的角度指出:一般人的行為,經常與他的夢想或目標不一致,這種現象十分普遍,達到了令人吃驚的程度。其實,每個人都會犯這個毛病,隻是程度不同罷了。而常犯這種毛病,無疑是在自己前進道路上放置障礙物,阻礙自己邁向成功。

不服從於目標的主要表現,就是行動與目標的要求不相一致,莫利斯博士舉例說:售貨員的目標是步步高升,行動卻是對顧客蠻橫無理;做丈夫的希望家庭美滿,卻對自己的妻子漠不關心;有人急於找到工作,卻對電視節目十分鍾情,把寶貴的時間大量耗在電視機前,或者整日與朋友廝混,有的企業希望與客戶和供應商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提高自己的信譽,行動卻是三天兩頭耍花招,欺詐不斷;某個癮君子發誓戒煙,卻在家裏和車上私藏香煙……諸如此類的事情,在我們的生活中確實經常見到。有的出於本能,有的出於愛好,有的出於習慣,總之,所有這一切,均出於對目標的不服從。

很多人因為這種心不在焉的狀況失敗甚至造成悲劇。例如,想在政界出人頭地的大有人在,不少人把自己成功的目標定於此。可是,很多人的失敗就在於對目標的不服從。美國布什任總統期間,白宮辦公廳主任蘇努努,就是這樣一個失敗的例子。他本來與布什交情甚篤,可以說把成功的目標定為輔佐布什,以求步步高升。而他的行動呢,卻是盡給布什總統惹麻煩,迫使布什免了他的職。

一個深得總統器重、自己也想步步高升的人,就因為貪圖公家的便宜而中途落馬。從目標與行為的關係角度來分析,蘇努努問題的症結就在於,他的行動與自己的從政目標不相吻合,行動沒有服從於目標,這就導致了他最後的失敗。

員工可以從這件事情當中得到啟發:本來可以成功的事情,就因為與最初的目標不相符合而功敗垂成。

為什麼服從目標有時顯得那樣難呢?一個重要原因,是服從目標需要付出較大的努力,需要克服許多人性的弱點,需要對自己的欲望嚴加約束。蘇努努貪圖公家的便宜,這對他來說,就是一個欲望,任其泛濫,雖然表麵風光,卻誤了大事。反之,有些業有所成的人,之所以取得了成功,實現了目標,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善於節製自己的欲望。從這個意義上說,能否服從於自己的成功目標,關鍵在於有沒有毅力節製自己的欲望。在工作當中,有許多這樣那樣的誘惑,對實現目標是嚴重的障礙,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你決心戒煙時,有人給你遞上一支“煙”,這就是誘感,許多戒煙不成的人,敗就敗在經受不住這種誘惑;而許多戒煙成功的人,就是因為經受住了這種誘惑。再進一步說,許多把成功目標定為在“政界”上發展的人,之所以中途落馬,就在於經受不住金錢、美色的誘惑,明知不對,卻身不由己地幹起與目標不相符的事來。

所以,服從目標,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人人有這樣那樣的欲望,節製欲望需要付出極大的毅力,從更高的層次說,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強大的精神支柱。

5.積極與團隊成員進行溝通

良好的合作關係來源於良好的溝通。溝通是一個雙向的過程——理解他人與尋求被人理解。每一位能獲得999%以上成功的人都具備這樣一種很好的習慣,他們善於理解他人,並樂於與人合作。

做一個有洞察力的傾聽者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在聽別人講話時總是聯係自己的經曆,因此我們往往以四種方式中的一種做出反應。

評估——我們同意還是不同意;

探究——我們按照自己的看法提出問題;

勸告——我們根據自己的經驗提出建議;

解釋——我們試圖根據自己的動機和行為來猜度別人、解釋他們的動機和行為。

我們做出這些反應是自然而然的,在我們的頭腦裏根深蒂固。

一個有洞察力的傾聽者能很快看到內在的問題,並且能夠表現出使對方毫無顧忌地敞開思想的這樣一種認可和理解,使他們一層層地開放,直到真正發現問題柔軟的內核。終有一天,你會發現,通過傾聽解決問題所投入的時間要比你貿然行動所投入的精力劃算的多。

主動尋求被人理解

尋求理解需要有體諒之心,尋求被人理解需要有勇氣。

不管怎樣,你總是可以先去尋求理解,這個主動權在你自己手裏,如果這樣,你可以把注意力集中於自己的影響圈內,就能真正地、深刻地理解另一個人,從而獲得所需要的準確情況,能夠很快觸及問題的要害,建起感情存款賬戶,這樣,你們就能有效地進行合作。

在企業裏,作為員工就要定期向領導反映情況,提供信息;作為領導,可以通過這些信息在你的企業中建立一個人力資源賬目,或者股東信息體係,以求得到來自各個方麵——客戶、供應商和雇員的真實準確的反饋,要把人的因素看作同財政因素或技術因素同等重要。如果你能發掘企業中所有各方麵的人力資源,你就能節省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你聽別人的講話就是在學習。同時,你也給了為你工作和同你共事的人以心理空氣,你所造成的忠誠遠遠超過了那種8點上班5點下班的有形的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