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做同事歡迎的員工(3 / 3)

同事之間有了矛盾,仍然可以來往。第一,任何同事之間的意見往往都是起源於一些具體的事件,而並不涉及個人的其他方麵。事情過去之後,這種衝突和矛盾可能會由於人們思維的慣性而延續一段時間,但時間長了也會逐漸淡忘。所以,不要因為過去的小意見而耿耿於懷。隻要你大大方方,不把過去的事當一回事,對方也會以同樣豁達的態度對待你。

在同事之間的來往中,我們所追求的不是朋友之間的那種友誼和感情,而僅僅是工作。彼此之間有矛盾沒關係,隻求雙方在工作中能合作就行了。由於工作本身涉及雙方的共同利益,彼此間合作如何,事情成功與否,都與雙方有關。如果對方是一個聰明人,他自然會想到這一點,這樣,他也會努力與你合作。如果對方執迷不悟,你不妨在合作中或共事中向他點明一點,以利於相互之間的合作。

同事之間有了矛盾並不可怕,隻要我們能夠麵對現實,積極采取措施去化解矛盾,同事之間仍會和好如初,甚至比以前的關係更好。

要化解同事之間的矛盾,你應該采取主動態度,你不妨嚐試著拋開過去的成見,更積極地對待這些人,至少要像對等待其他人一樣地對待他們。一開始,他們會心存戒意,而且會認為這是個圈套而不予理會。耐心些,沒有問題的,將過去的積怨平息的確是件費功夫的事兒。你要堅持善待他們,一點點地改進,過了一段時間後,你們之間的問題就如同陽光下的水一樣蒸發消失了。

如果同事的年齡資格比你老,你不要在事情正發生的時候與他對質,除非你肯定你的理由十分充分。更好的辦法是在你們雙方都冷靜下來後解決,即使在這種情況下,直接地挑明問題和解決問題都不太可能奏效。你可以談一些相關的問題,當然,你可以用你的方式提出問題。如果你確實做了一些錯事並遭到指責,那麼要重新審視那個問題並要真誠地道歉。類似“這是我的錯”這種話是可能創造奇跡的。

你做出以上努力以後,基本可以化解同事之間的矛盾。如果遇上一些頑固不化的人,在你作出努力後,他仍然不願意和你和解,這你也不要難過,遇上這樣的人,誰也沒辦法,問題並不在你,你隻管放心地去工作,別理會這類人就是了。

10.升職後與同事的相處

升職之前與同事友好相處,升職以後如何麵對曾經是平等關係的下屬呢?是否應該拿出領導的架勢,與同事保持一定距離呢?

這是一個很典型的“部門內升職綜合征”的顯現,這種情況在一般的企業組織內經常會發生。從組織行為學的角度來看,這是再自然不過的現象,它一定會造成人們心態上或處理具體事情上的困難。

晉升造成所處“角色”和“人際關係”的不同

在你與原先的同事間,晉升會造成你與他們在職位、角色和應負職責等方麵的落差。為了能完成新的工作使命,你必須從過去單純的共事提升到你必須下達指令、分配工作、提供輔導、排憂解難的角色上。在短期間,如果你與他們之間會有調適的困難,應當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經過短時間的磨合和調適,往往都會本能地或摸索式地去與下屬建立起新的工作關係。

你所在的公司好像並沒有專為新晉升的基層主管提供任何的“管理訓練”。晉升容易造成“接班人”心態的改變,在組織管理發展上,往往把部門裏原來最有晉升希望的人,稱為“接班人”。如果部門裏自認為是“接班人”的不止一人,那麼沒有被提升的同事常會因此產生不滿、忌妒、不合作等現象。嚴重的時候會因此造成屬下員工的辭職和流動。

晉升是個人信心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因個人管理能力(或經驗)不足,可能造成信心的動搖;也可能你與你下屬間一點心結都沒有,隻是因為自己心理上不能平衡,所以總是覺得有些不對勁。這個時候應該盡快地了解你自己的角色和職責,相對地也幫你的屬下來了解,不管是以個別或團體的方式;向自己領導或其他有管理經驗的親友尊長請教管理的心得,至少看一兩本相關的組織和管理方麵的書籍;未來的三到六個月,你應當盡量去學習補足你在管理經驗方麵的不足。

如何與昔日同事們相處呢?首先,晉升者可以學美國人的坦誠,和昔日同事開誠布公地談談,征求對此次人事變動的意見,讓他們把心中所有的感受全部講清,即使雙方不能達成共識,不能徹底消除他心中的不愉快,但至少他宣泄了情緒,不會總在背後嘀嘀咕咕。這種公開、坦誠的態度能為進一步溝通奠定基礎,就是他不講心裏話,起碼他知道了新主管的友好態度和對他的尊重。著名管理專家帕金森說:“一個被提升的管理者必須想盡辦法表現出謙遜和不盛氣淩人的良好儀態,他一定不要忘記以前的共事者。”

美國著名的英特爾公司總裁葛魯夫先生,在被任命為總裁後,和過去的同事們分別會談,坦率地問他們對他的升遷有何看法,有的人表示充分合作;有的人聳聳肩,表示無所謂;有一位經理幹脆地說感到很不愉快,很難合作。葛魯夫本人也隻能困窘地表示“希望合作愉快”,盡管這次談話不太愉快,但畢竟打開了雙方心靈的窗戶,這位經理雖然開始和他偶爾有摩擦,但以後就越來越融洽了。

與此相反,也有一些吞吞吐吐不敢坦誠相見的教訓。如有人在某單位被提升後,一位同事非常不服氣,認為自己水平更高。可被提升者不敢坦誠地請他談談看法,怕他說出叫人下不來台的話,控製不住吵鬧起來。這位同事就在背後詆毀說他是靠“拍馬屁”上去的,兩人關係越來越僵,很長時間都難以和解。現在想來,當初若坦誠相見,讓他宣泄一下心中的苦悶,或許不至於走到那一步。總之,無論如何,坦誠相見總比將苦惱鬱悶放在心裏強。

其次,淡化“官”的觀念。這主要指處處不擺官架子,“當官不像官”,以求取得昔日同事的認同。具體地講,就是和部下仍然保持以前那種親密無間的關係,一起吃飯,一起遊戲,一些打水、掃地、取送文件的雜活搶著幹。這些事雖小卻會使同事很敏感,以前你不打水,頂多說你懶、不自覺,現在則是擺官架子、要人侍候了。工作中,盡量幹些難度大、工作量大、沒人愛幹的活兒;分派別人時,盡量用商量的語氣:“你有時間嗎?有空你去一趟”;如部屬拒絕接受指派的工作,用平和的語氣詢問他們理由何在,不必煞有介事地大叫大嚷;如果批評,也要注意場合、分寸,措辭不可太激烈。以前你說什麼無所謂,現在的話分量就重多了,需謹言慎行。隻要部屬們感到你當官後仍是他們之中的一員,你就算成功了。這不是委曲求全、姑息遷就。因為上任之初,同事們並不接受你,為了減少抵觸情緒,暫時“委屈”一下是為了團結大局,當你站穩腳跟後,就可以大膽管理了,因為那時員工們已服膺於你了。

第三,胸襟開闊,以德報怨,以誠待人。不管昔日同事表現得多不友好,新主管都要一笑了之,不追根究底,用你的熱情和誠懇去感化同事們的心。俗話說“宰相肚裏能撐船”,退一步海闊天空,何必意氣用事呢?有些人是很難改變的,甚至可稱鐵石心腸,但大多數人是通情達理的,會逐漸被你的大度感化。要相信心誠則靈。另外,你剛上任,潛意識裏對這份工作也有恐懼感,部屬無意識的言行可能造成你的過分敏感,所以更要注意胸襟開闊。

11.切忌在同事麵前炫耀自己

在同事麵前炫耀你的知識有多深厚,學曆有多高,這樣做常常會使你陷入被動和孤立之中。因為你這樣做與你在工作中踏踏實實地幹出實績的性質並不一樣。新職員往往會因不熟悉情況而東碰西撞,處處受挫,這時最需要有經驗的同事對你進行幫助。如果你過分賣弄自己的才能,隻會讓大家疏遠你,這樣的話,你獨自一人是很難在單位裏立足。

隻要你工作有成績,同事們都會看在眼裏,工作還沒有半分成果便開始張揚顯示自己,那樣,大家就會認為你是一個驕傲自大的人。

況且,不管你有多大的本事,多麼胸懷大誌,也不要一進單位就立即顯露出來,因為過分表現自己的才幹,會使單位裏的其他同事產生一種危機感,就會引起他們的仇視。於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就會利用你的這種冒失,發動大家一起向你發起攻擊,使你在單位裏待不下去。

12.不要對同事的工作妄加評說

作為職員,最好不要對同事工作的是非妄加評說。即使是調查清楚的事情,大家都認為某位同事在某項工作中犯了巨大的錯誤,你也不必加以批評,因為這樣做沒有什麼意義。領導對同事犯的錯誤比你看得要清楚,他自會作出適當處理,而不需要你指指點點,並且,如果你經常當著一位同事的麵說另一位同事的壞話,那麼,這位同事就會對你產生戒備心理。最後,同事們就會漸漸地疏遠你。

如果某位同事當著別人的麵說你的壞話,而你對這位同事耿耿於懷,總想尋找機會報複他,這種做法是不明智的,也不利於你的工作,這時你需要具備寬宏大度的氣量,對一些流言蜚語,要學會坦然視之,必要時找那位同事私下裏談談,以消除他對你的成見。對於詆毀你的話,你可以適當作出辯解,但不可喋喋不休地為自己表白,否則,這些詆毀的話往往就會被人們信以為真。

同事之間的關係,你不能希望它能像兄弟之間的關係那樣親密。今天某位同事對你笑臉相迎,明天說不定就會對你麵露險惡,這往往是很常見的。你要能夠適應這些,以不變應萬變,不要整天為好友對自己的背叛、同事對自己的欺騙而抱怨感歎。

13.對同事不能有高低貴賤之分

對同事應該一視同仁。有時候,一個很不起眼的人,說不定會對你的事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個本來默默無聞的小人物,很可能一夜之間成為你所在企業的主管。所以說,單位裏的同事,你誰都怠慢不得,即便是用不著他們,也要換取一個好人緣。

當然,你不必求全責備,誰都不敢去得罪半點。在同事向你提出無理的要求時,你要堅決地加以拒絕,而不要感到不好意思。如果你的拒絕是正當的,你大可不必瞻前顧後,為此而擔心。對同事的幫助要盡心盡力,如果你根本幫不了同事,還不如幹脆拒絕。如果你覺得拒絕同事的要求會使對方難堪,不妨采取迂回曲折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