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工會主席自身合法權益維護
1.基層工會主席的保護機製
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過程中,企業勞動關係日趨複雜,勞動爭議日漸增多。企業工會主席在協調勞動關係、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過程中應該發揮積極作用。但是,企業工會主席在履行職責中,為完成工會的任務,為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必須與企業行政方麵就各種爭議或者矛盾進行交涉、協商。特別是對企業行政不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任意克扣職工工資、隨意延長勞動時間、缺乏必要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等嚴重侵犯職工勞動權益的,工會主席有責任代表職工與企業行政交涉,要求企業單位采取措施予以糾正。這樣就使得企業工會主席處在矛盾的焦點上,自身權益難以得到保障。
為了更好地保障工會主席履行好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職能,使他們能夠大膽工作,《工會法》和《企業工會工作條例》對工會合法權益的保障作出了規定:
保障兼職工會主席從事工會工作的時間
《工會法》規定:“基層工會的非專職委員占用生產或者工作時間參加會議或者從事工會工作,每月不超過三個工作日,其工資照發,其他待遇不受影響。”這樣規定,解決了兼職工會幹部占用生產時間從事工會活動的問題,保證了兼職工會幹部的工資和福利待遇不因占用生產時間而受到影響。按照國外和國內工會以往的通常做法,每個工會委員從事工會工作的時間可以在年內累計使用,也可以把多個工會委員從事工會工作的累計時間集中給工會主席使用,以保證兼職工會主席從事工會工作的時間。
保障工會主席的合法權益
在保障工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同時,也迫切需要保護工會幹部的合法權益。《工會法》和《企業工會工作條例》規定:基層工會專職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員自任職之日起,其勞動合同期限自動延長,延長期限相當於其任職期限;非專職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員自任職之日起,其尚未履行的勞動合同期限短於任期的,勞動合同期限自動延長至任期期滿。但是,任職期間個人嚴重過失或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除外。針對有的單位不經民主程序任意撤換工會主席,或是罷免工會主席,《工會法》和《企業工會工作條例》規定:罷免工會主席、副主席必須召開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討論,非經會員大會全體會員或者會員代表大會全體代表過半數通過,不得罷免。針對有的工會主席、副主席被隨意調動,而事先也不征求該工會組織及其上級工會組織同意的情況,《企業工會工作條例》規定:“按照法律規定,企業工會主席、副主席任期未滿時,不得隨意調動其工作。因工作需要調動時,應當征得本級工會委員會和上一級工會的同意。”這些規定,從法律上為工會主席完成任期內的工作任務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專職工會幹部工資福利待遇的保障
《工會法》規定:“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工會委員會的專職工作人員的工資、獎勵、補貼,由所在單位支付。社會保險和其他福利待遇等,享受本單位職工同等待遇。”這一規定,明確了工會基層專職工會幹部工資的開支渠道,也明確了社會保險和其他福利待遇相應的開支渠道和支付標準。
保護工會幹部免受侵害
近年來,各地對工會主席進行打擊報複和人身傷害的事件屢有發生。為此,《工會法》對依法履行職責的工會幹部,作出了保護性規定,對“無正當理由調動工作崗位,進行打擊報複的”以及“進行侮辱、誹謗或者進行人身傷害,構成犯罪的”分別作出了行政和司法處罰規定。全國總工會在《關於進一步加強基層工會工作的決定》中還強調要探索建立基層工會幹部的保護機製。對基層工會幹部因履行職責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上級工會要堅決維護其合法權益。要積極探索改變非公有製企業工會主席受勞資關係製約難以維權狀況的有效辦法和途徑。這是對建立工會幹部保護機製的進一步強調和有力推進。
2.企業工會主席的知識要求和工作方法
企業工會主席的知識要求
隨著新科學、新技術和新知識的不斷湧現,企業工會主席需要學習和重新學習的東西很多。從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看,企業工會主席要重點掌握現代科技知識、法律知識和相關專業知識。
(1)現代科技知識。當今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和數字化時代。這一時代的主要特點是,經濟一體化、生產科學化、信息社會化。在今天,科學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教育和文化等各個領域、一切方麵,並正在深刻地影響和改變著人類的物質生活、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任何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現代化。科學技術是整個國家現代化的關鍵,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大小的標誌。同時科學技術發展也促進了人們思想觀念不斷更新,有助於樹立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樹立追求真理、勇於創新的精神,改變過去保守封閉、安於現狀、墨守成規的思想習慣以及封建宗法思想殘餘。因此,企業工會主席要從事關國家富強、發展振興的高度來認識學習科技知識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學習的自覺性,牢固樹立科教興國的觀念,潛下心來,排除幹擾,認真學習各類科技知識。
(2)法律知識。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的重大發展,是新時期黨和國家重要的治國方針。要依法治國,自然離開不學習法律知識,掌握法律知識。為此,企業工會主席要提高對學法、知法、用法、依法辦事重要性的認識,提高法律意識,自覺學習法律知識,要深入學習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關的法律知識。結合本職工作,係統地學好與工會工作相關的法律知識,特別是《工會法》、《勞動法》、《公司法》。
(3)工會專業知識。工會專業知識包括工人運動和工會工作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由於工會主席的活動範圍大多在企業,工會工作是組織職工參與民主管理,協調勞動關係,調動職工積極性,提高效率,發展生產力等,故需要熟悉和掌握除工會民管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外,還應具有勞動法律、市場經濟、企業管理等方麵的專業知識,其中主要有:
①企業民主管理的規定,如《職工代表大會條例》、《關於推行廠務公開製度的通知》、《關於在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及其控股企業深入實行廠務公開製度的通知》、《關於職工代表大會民主評議企業領導幹部的實施意見》等。
②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的規定,如《集體合同規定》、《工資集體協商試行辦法》等。
③社會保障的規定,如《企業保險條例》、《工傷保險條例》等。
④職業安全衛生的規定,如《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等。
⑤其他民事、經濟法律方麵的規定,如《合同法》、《專利法》、《產品質量法》及稅收等方麵的法律、法規、政策。
工會主席還應具備群眾文化專業知識。群眾文化專業知識是組織職工開展各種寓教於樂的群眾文體活動所需的基本常識。具備這類知識有助於培養與職工群眾共同的興趣和愛好,增加交往機會,拓寬溝通渠道,增強人際吸引力,擴大交友麵,為開展工會民管工作創造寬鬆的人際環境。
另外,計算機應用知識是現代社會一般成員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企業工會主席同樣應達到熟練的程度。
企業工會主席的工作方法
工會主席講究工作方法十分重要。企業工會主席要勝任職務所賦予的使命,除了要有良好的素質外,還應當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工作方法,尋找成功之道。有人說工會主席是在夾縫中生存:職工群眾不滿意不選你;黨政領導不滿意不提(候選人)你。隻有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講究工作方法,才能將良好的願望轉化成預期的效果。
企業工會主席在探索工作方法時,第一,對自身的特點要有個基本的判斷,把握自身職業和崗位的特殊性。企業工會主席在處理與企業工會組織以外的各種交往中,他是以企業工會組織的負責人身份出現;在企業工會組織內部,在與各類人員交往中,則是以領導者的身份出現;在企業工會所從事的各類活動和工作中,則屬於組織者和指揮者的地位。第二,運用唯物辯證法去分析、解決問題,探索工作的規律性。第三,學會借鑒前人、他人的工作經驗,豐富自己的實踐。第四,從現代科學知識中汲取營養,大膽探索和掌握新的工作方法。
工會主席常用的工作方法主要有:
(1)處理上下級關係的工作方法。人際關係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它包括在工作單位裏與上下左右的關係,也包括群體(如黨團行政)關係和非正式群體(如各種興趣小組)等的關係,人際關係古往今來受到人們的重視,就因為如何正確處理頗具難度,工會主席在處理這些關係時,應遵循“尊重、諒解、支持、坦率、關心”的原則。尊重,就是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無論自己的心情多麼不好,不能拿同誌出氣。諒解,就是體諒人,理解人,在與別人發生矛盾時,善於用換位法,設身處地地替人家想想,從而架起人與人之間的理解之橋。支持,就是補台不拆台,助人為樂,對別人采取幫助合作的態度,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別人解脫困境,提倡雪中送炭,當別人發生困難時,工會主席在他們麵前伸出支援之手,這是最有凝聚力的。坦率,就是坦白直率,心底無私,胸襟寬廣,對上不阿諛奉承,對下不頤指氣使,不拉幫結派,不為謀私利而見風使舵,隨波逐流。關心,就是時時刻刻關心別人,善於體察民情,尤其是覺察到別人有困難時,設法幫助,問寒問暖,盡力予以解決。隻要以誠待人,以情感人,以事教育人,以理服人,就能增強群體的向心力,得到領導和群眾的支持、擁護。
工會主席應注意絕對不要介入無原則的糾紛中去。在偶然聽到同誌之間的背後議論時,工會主席務必不要傳話。不負責任的背後議論是自由主義,不負責任的傳話也是無組織無紀律的表現。作為工會主席,對這種現象,在一定的場合下,要適時加以勸阻,因為“背後議論”和“傳話”隻能使組織渙散,加深隔閡,造成不團結的氣氛。
對於下級,工會主席應堅持表揚為主的工作方法。這並不意味著排斥批評,但批評要注意場合,講究方法。一是注意場合。可在會上批評亦可在會下批評的,堅決在會下批評,在大多數情況下可以通過個別談心解決。二是批評要因人而異。人的情況是不盡相同的,對平常相當自覺而偶有過失者,一般應進行安慰式的批評,以幫助他認識問題所在,吸取教訓;對探索新問題、摸索新經驗而出現的過失者,應進行鼓舞式的批評;對慣於抵賴者,應抓住真憑實據進行批評;對竭盡全力而終未能盡如人意者應采取激勵式的批評。工會主席切忌在出了問題後,不敢承擔應該承擔的責任,甚至把責任推給別人,這將會渙散人心,喪失自己的威信。三是批評要注意角色的轉換。一個人總要充當多種角色,企業工會主席和企業工會幹部是上下級關係,又是同誌式的朋友關係。批評和自我批評也是一種思想政治工作,以上下級的關係出現,倒不如以同誌、朋友的關係出現更好,這樣容易融洽氣氛,有助於被批評者心悅誠服地接受批評。
(2)密切聯係群眾的工作方法。說服吸引和誘導,是企業工會主席和企業最主要最經常的群眾工作方法,這是工會組織群眾性的特點所決定的。
說服、吸引和誘導並不意味著放任自流,而是給工會主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說服工作要更有吸引力和針對性。這就要求工會主席摸準職工群眾的思想脈搏,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法,開展切實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這種說服、吸引和誘導的方法,正是群眾自我教育的生動體現,是密切與群眾聯係的有效方法。
(3)以身作則的工作方法。以身作則,自己作表率是最好的工作方法,工會主席要想獲得職工長期的服從,就要報之以無私的服務,服務的喪失就是權力的喪失。工會主席應樹立以自然性影響力為主,強製性影響力為輔的觀念。自然性影響力又稱為非權力性影響力,它是以被領導者內推力的形式來發生作用的,它產生於領導者優秀的品質和素質,能喚起被領導者自然而又積極的行為動力。強製性影響力是外界賦予的與領導者素質沒有直接聯係的一種影響他人行為的能力,它是構成職權的主體然而又不等同於權力,它是以外推力的形式來發生作用的,是建立在服從和敬畏基礎上的一種影響能力。工會主席在其領導過程中,應樹立起自然性影響力為主、強製性影響力為輔的觀念,這不僅因為自然性影響力喚起的是被領導者一種內在的、能動的、強製性影響力所不能比擬的行為動力,而且還因為從客觀上講,工會領導者本身就不具備足以使人服從的、強製性的威懾權力。因此,作為工會主席,要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在工作中堅持以身作則,從而煥發出一種感召力,產生一種內在的服從。
(4)激勵群體的工作方法。激勵是用語言激發使之振作的意思。工會主席在日常工作中采取的激勵方法有:
①目標激勵。這要提高工會決策的透明度,使群眾都來出主意、想辦法。反複宣傳工會的長遠目標和近期目標,用目標來統一認識,用目標來激勵群體,以便群策群力。
②成績激勵。運用各種宣傳手段,諸如簡報、快訊、櫥窗、廣播、下情發布等,公布群眾的成績,激勵全體會員比先進、學先進、趕先進、超先進。
③責任激勵。建立健全崗位責任製,明確職責,給下級壓擔子,以調動下級的積極性。
④參與激勵。提高工作的透明度,重大決策前,廣泛征求意見;執行過程中,不斷反饋信息,及時修訂決策方案。參與激勵的過程也是培養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的過程,這是工會參與企業決策的自我鍛煉。
⑤獎勵激勵。獎勵激勵分為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可把評比先進與職工晉級調資掛鉤,與旅遊、療休養掛鉤,獎勵激勵用得公正得當,可以調動職工的積極性。
(5)談心的方法。這是工會主席開展群眾工作的重要工作方法。因為“一人一個模樣,一人一個秉性”,這就要求我們根據不同的談心對象的性格和接受別人勸說、批評的虛心程度,選擇適當的方法,以收到預期效果。
談心說話要講究分寸,講究方法。談心有時很成功,有時反而出現不好的作用,因此在談心前要先做好一些必要的準備,如知道人家在想些什麼?為什麼這樣想?是否有他的道理?造成這種想法的客觀環境是什麼?然後針對情況,進行談心。對有些事情比較複雜,就要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層層剖析,使之明確本末,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可以使之豁然開朗,達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目的。對於性格開朗、辦事利落的人,談心說話可以開門見山,幹脆利落,這樣往往能產生迅速的反映和效果;對於某些有錯不認錯的職工,事先了解真相,有確鑿的證據,讓其痛下決心,懸崖勒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