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微媒體輿論事件的形成(2 / 3)

1.傳播環境的變化

隨著我國網絡的快速發展,傳播環境隨之變化,成為微媒體輿論事件傳播的有效載體。從微媒體的發展曆程中可以看出,網絡對公眾生活的影響與日俱增,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更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習慣。微媒體作為上傳下達的對話渠道,彙聚社會公眾意見、形成輿論並影響社會生活,最終成為輿論生成平台。正如人們常常會由網絡空間聯想到哈貝馬斯提出的“公共領域”,希望網絡最終能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公共領域”。可見,網絡的快速發展,為微媒體輿論事件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2.網民隊伍的壯大

網民數量的增加,網民隊伍的壯大,是網絡輿論事件形成並產生影響力的必要因素,如果沒有網民關注,沒有網民傳播,任何重大的新聞事件隻能是被冷落。從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持續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來看,近年來我國網民的數量呈幾何級上升趨勢。1997我國網民人數隻有62萬人,到2005年躍至11100萬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國網民規模已達到5.91億。

隨著我國網民數量的不斷增多,使網絡特別是微媒體成為一個新的輿論場。廣大網民,尤其年輕網民成為網絡的主力軍,他們成為微博、微信的忠實支持者。他們熱愛網絡,喜歡新鮮事物,在微博活動中參與積極性比較高,並且喜愛在網絡裏發出自己的聲音,這都促進網絡輿論事件的快速形成與傳播。

3.互動形式的增加

目前,網民可以通過網絡論壇、新聞跟帖、網絡調查、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社會化網絡服務等途徑介入社會事務和公共事件,從而形成網絡輿論。

(1)網絡論壇

網絡論壇是指不同的門戶網站建立的供用戶交流與互動的平台,是一個信息聚集的自由交流的平台。在論壇上網民可以就自己關心的問題進行討論,論壇成為網民與網民、網民與論壇管理者之間交流的平台,通過論壇可以了解一些最新的資訊,還可以結識更多有相同看法、愛好的朋友。

(2)新聞跟帖

新聞跟帖是隨著網絡新聞的產生而產生的,是網絡新聞的附屬品。當一條新的網絡新聞發布後,不同的網民在看過新聞後會發布不同的觀點,這些觀點就是新聞跟帖。新聞跟帖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其中體現出網民在看到新聞之後的各種情緒。跟帖數量的多少直接反映了這條新聞的被關注程度,跟帖越多則受到的關注越多,影響力也就越大。

(3)博客

博客在微媒體出現之前對網絡輿論的產生有重要影響。借助博客這個平台,任何人可以發布自己喜歡的信息,可以關注他人的博客,可以與其他的博客進行互動,自由地交流。著名專欄作家“十年砍柴”曾分析:“有了博客之後,BBS的質量急劇下降,有思想、有才華、有名氣的網絡寫手,不論是寫時評還是寫小說的,他們通常會通過博客進行發布。在博客時代,任何一個博客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媒體。”

(4)在線聊天

在線聊天是指通過文字、語音或視頻的方式實現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交流的交談過程。很多網站都有在線聊天室,網絡上也有很多可供在線聊天的工具軟件,為網友進行在線聊天提供良好的平台。

(5)微博

微博以其“短、靈、快”的特點,自出現後深受網民的喜愛,成為新媒體的焦點。借助微博,對於任何人,不論其文化水平,不論其電腦使用技術,隻要會打字,通過手機、網絡就可以輕鬆地記錄心情,可以將心中所想、所感通過簡短話語與他人分享,微博成為重要的網絡輿論形成平台。目前,微博已成為最重要的信息發布平台之一,助推輿論事件的產生。

(6)微信

微信作為最重要的移動互聯網新應用之一,建立在即時通訊功能之上,其“朋友圈”已經成為主要的信息傳播通道之一。特別是微信用戶一般來自於手機通訊錄和QQ好友,這種關係接近於“強關係”,在人們的潛意識中具有較高的可信度,往往在信息傳播過程中具有更大的影響力,傳播速度也更快。

(三)微媒體輿論事件的形成過程

同其他事物一樣,微媒體傳播中生成的網絡輿論也有產生、形成、發展和消亡的過程。隻有深入分析網絡輿論事件的形成過程,才能更好地認識、協調和引導網絡輿論。網絡輿論事件的形成通常會經曆“社會事件出現—輿論潛伏期—輿論形成期—輿論成熟期—輿論消散期”等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社會事件出現

網絡輿論事件是基於社會事件發展起來的,首先是由微媒體用戶或網站、論壇用戶對社會事件進行信息發布,從而形成特定的公共話題,吸引越來越多的網友參與其中,進行評論、轉發與傳播。經過越來越多的微博、微信用戶或論壇用戶參與話題討論,信息會不斷地顯示在關注者的主頁上或“圈子”裏,這些信息又再次被評論和轉發。隨著原始信息在用戶間的不斷流轉傳遞,實現了裂變式傳播。

第二階段:輿論潛伏期

微媒體在這個階段起到加大輿論事件曝光的作用,將信息輸送到最廣闊的網絡空間,引起更多網民的關注。當事人往往會通過一些方式來吸引關注率,如通過吸引眼球的標題、通過置頂、有圖有真相等方式引起人們的注意,而網民通過微博、微信等多個渠道發文或轉載,形成更大的輿論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