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女孩投簡曆過來應聘項目主管的職位,她在工作的7年當中跳槽3次,每次都是快速消費品行業,而且一直做銷售類的工作,職務分別做過銷售代表、銷售主管、地區經理,每跳一次都在晉升,而且相應的薪金也在增長。雖然跳槽頻繁一些,具體離職原因可能複雜,但她的簡曆說明她是個有職業計劃的人,有一些職業規劃意識。她下麵的職業方向應該是繼續在這個行業發展,當然這是首選,然後職位越做越高。根據“彼得原理”,到達最能夠發揮她個人能力的那個職位時,她就算成功了。
職業規劃關係到職業生涯的發展方向、速度和高度,對於個人家庭生活也有重大影響,所以人在職場需要有個切合實際的個人發展計劃。很多人有這個意識但沒行動,或是有戰略而沒戰術。看來需要補上這一課,除了請教有經驗的職場人士和自我學習外,也有專業的職業規劃師和機構可提供谘詢服務。可以使用人才測評工具,全麵分析、了解、評估自身的水準,然後按照一個現實合理的職業發展計劃執行,在求職的時候才能增加一投即中的概率,才能信步職場、創造價值、成就事業。
如何快樂地工作
誰都知道工作和娛樂是兩碼事。工作就是悶著頭幹活,枯燥無味;娛樂就是放鬆心情,開心玩耍。就不能把兩者糅合在一起嗎?一般大家都會認為在娛樂圈工作的人真好,既工作了又娛樂了。可是,就算是在娛樂圈混的,某一項特定工作崗位,也很可能是單調、重複的,幹長了恐怕也難免生厭。
成功四要素
1.把工作當娛樂
2001—2004年,我在西門子家電做銷售的時候,正是西門子家電在中國高速發展的時候,平均每年的銷售目標增長率都在30%左右,但工作壓力也比較大。我當時負責國美、大中這樣的大客戶,每天晚上看銷售報表、培訓促銷員、聯絡客戶,最後熬到很晚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倒頭便睡。第二天一早睜開眼,心想:我今天還去嗎?真想不幹了!最後還是硬著頭皮趕到公司,裝著一腦袋亂麻,開始銷售晨會。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確不懂調整心態,也不懂調節壓力。
越是放鬆心態,越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公司裏業績最好的員工,往往都是狀態輕鬆,情緒快樂的人。
所以做營銷的要做快樂營銷,做研發的要做快樂研發,同理,快樂客服、快樂財務,老板也要做快樂老板。這是個心態問題。
工作的最高境界是:在自己的工作中發掘快樂因素,然後把這種快樂視為娛樂,進而心開氣爽、業績斐然!所以我當時給團隊設計的口號就是:快樂地做出好成績!
2.把工作當遊戲
沒嚇著誰吧?我沒寫錯。我認為完全可以把工作看成一個多人集體遊戲,全體職員和老板都是這個集體遊戲裏的不同角色。
老板首先製定了遊戲規則,就是公司的規章製度,每人發一本《工作守則》,這個小本子可以看作是遊戲規則說明書。當然,職場和行業規則也要參照,遊戲的主要場所就是公司。
每個角色都有各自的目標和任務,同時有著不同級別的管理權限。
好,角色、規則、場地、任務、權限等都設置完了,Go!遊戲開始!
很多網遊產品是把現實生活內容虛擬成遊戲,我在這裏運用一下逆向思維,就是把遊戲理念反過來應用到職場中來指導工作。
好像有個遊戲叫《虛擬人生》,當玩家玩遊戲的時候,廢寢忘食,沉迷其中,一心想讓自己扮演的角色努力工作、拚命賺錢、升職、出人頭地,如果你自己投入現實工作中,也保持這種積極進取的心態和狀態,那老板得多喜歡你啊!所以,積極主動地去“玩”好你的工作吧,不要再當“水昆”族了。
3.把工作當藝術
藝術來源於生活,來源於工作。做任何工作都可以透過藝術的濾鏡,來仔細觀察。要學會設計和欣賞。設計是提高工作的創新性、細致性和完美性;欣賞是滿足工作目標要求、獲得成績後的欣慰和滿足感。市場人員,做一個精彩有效的策劃案,不是一件藝術品嗎?銷售人員,有效地完成一次客情公關並簽下大單,不需要高超的銷售藝術嗎?研發人員,設計出一款受消費者歡迎的新產品,那更不用說,產品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財務、行政人員,做出一張圖文並茂的報表和詳盡的數字分析,不值得好好欣賞和品味一番嗎?工作中絕不缺乏藝術的形式和內容,隻缺少藝術的心和發掘藝術的眼睛。
改變一下理念,生活可以變得更精彩!
4.提高職業化素質
上述觀點,能把工作看作娛樂、遊戲和藝術,它的本源是什麼?是來源於較高的職業化素質。隻有具備了較高的職業化素質,才能舉重若輕、遊刃有餘、輕車熟路,才能駕馭職責內容、控製工作節奏,而不被工作壓迫得氣喘籲籲。如果不提高職業化能力,恐怕鬱悶、壓抑還是難離你左右。職業生涯平均30年,怎麼度過好呢?學習—改變—提高,不要跑偏了,之後,工作中不快樂是不可能的。請注意,仔細觀察一下,你會發現認真工作的人是有魅力的,而你是否是一個有魅力的職業人?
從職業到事業,規劃永相伴
曾經有一個女同事在懷孕期間一直堅持上班,很多人都勸她不要這麼拚命,和掙錢比起來孩子才是真正的寶貝。她麵對大家的好意提醒隻是笑而不語,她在臨盆前一天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後來在一次談話中這位同事才吐露心跡:“我堅持上班並不僅僅是為了掙錢,錢哪裏能掙得完呢?我不過是不想讓這個崗位空缺,我不願意因為個人原因給公司帶來麻煩。再說了,孩子陪我一輩子,我的事業也得陪我一輩子呀!”
這短短的幾句話讓我對她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當然她堅守崗位的行為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則是因為她提到了兩個字—事業,她覺得自己在做一份事業,而不僅僅是職業。職業和事業僅有一字之差,其內在的含義卻相去甚遠。再來看看下麵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