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埃莉諾是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夫人,她在年輕的時候曾希望能夠躋身電訊行業中,其父親為了幫助她找到中意的工作特地拜訪了薩爾洛夫將軍,當時的薩爾洛夫正擔任美國無線電公司董事長一職。安娜·埃莉諾受到了熱情的接待,但當薩爾洛夫問道“你想在這裏做哪份工作呢?你能夠為公司做些什麼”的時候,安娜·埃莉諾卻給出了一個輕率的答複:“隨便哪份工作都無所謂,我能幹任何事情!”薩爾洛夫對這樣的答案甚為不滿,他嚴肅地告訴眼前這個狂妄的年輕人:“任何行業的工作都不能用‘隨便’和‘無所謂’來形容,巔峰的成功是由一級一級的目標做台階鋪就而成的!”
人的一生倘若沒有奮鬥目標和合理定位,就會在渾渾噩噩的循環中徘徊,隻有找準目標及早規劃才能夠邁出通向成功的步伐。人生需要規劃,職業和事業同樣如此。
職業,通俗來講就是指我們為謀生存而從事的某種工作,而事業則是指在有目標、有規劃的前提下做出對社會發展有益的活動。從性質上而言,職業具有階段性的特點,是在一種對工作倫理規範認同的基礎上進行的勞作行為。我們從事某種工作以此來獲取報酬,職業道德會約束我們報以盡心盡力的態度,如此才能順理成章地來換取我們應得的報酬。所以,本源上來說職業是一個人的謀生手段。
相比職業而言,事業則是終生的、自覺的,是依賴奮鬥目標和進取心而發展的,是需要付出畢生的精力來經營的。正是因為職業和事業的差異性,人們視工作為謀生手段還是終生目標其結果也會有著天壤之別。將工作當成事業來做,那麼在無形中就會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熱情,規劃後的事業會經曆“想幹事、會幹事、幹成事”的層層階梯。然而任何大的成就都是從點滴小事做起的,正所謂“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事業心能夠讓一個人在困難險阻麵前敢於爭先。三百六十行,無論你現在處於哪個崗位上,隻要能認真做規劃,將該做的事情做完,把會做的事情做好,視工作為終生奮鬥的事業,那麼自我的潛力也會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進而做到推陳出新、自我提升。
從職業到事業都是需要有明確規劃的,否則職業將很難實現向事業的轉化。所謂職業生涯規劃實際上就是將我們所處的現實環境和自身條件相結合來製定自己的職業目標,必要的時候可以進行相應培訓和教育,有步驟地循序漸進地來通過具體行動達成最終目標。從邁入職場的那一刻起職業生涯規劃將一直伴隨我們,我們常說的規劃說白了就是捋順自己要幹什麼、在哪裏幹、怎麼樣幹、拿何種心態來幹,不妨歸納成“定向”、“定點”、“定位”和“定心”這四個關鍵詞。以下對這四個規劃的關鍵詞來做分析。
職業規劃四要素
1.定向。明確自己的職業方向對職場新人尤為重要,職業方向的範圍要大於職業目標,後者是製定自己的就職理想,而前者則是為實現理想而鋪就的一條路徑。對職場新人來說職業定向前需要足夠的思考和敢於嚐試的勇氣,一方麵需要結合自己的所學專業,另一方麵也要考慮自身興趣和理想,不要貿然去涉足自己此前毫無所知的行業。當然,定向的時候所選職業和所學專業不一定要完全對口,最好結合具體的情況和手中當下拿捏的機會來全麵規劃。
2.定點。古人作戰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明確職業發展的地點其實就是滿足“地利”條件,現實環境對職業人士來說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目前我國各地的經濟發展狀況和前景不盡相同,甚至可以說是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將自己的就業地點選在經濟發達地區的人們不在少數,然而這些地區往往競爭激烈,尤其是對於外來求職者來說還需要克服自然環境、人文觀念以及語言文化等差異,相比來說那些正在處於發展中的城市和地區對職場新人則具有較大的發展和晉升的機會。當然,職業定點還是要結合自身能力和事業理想來有針對性地選擇。
3.定位。正所謂“人貴有自知之明”,就是說一個人一定要明確自己在職業人群中以及工作崗位上的位置和重要性。恰當準確的定位能夠幫助我們在職業生涯中較快地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大化。定位過高往往帶來較大壓力,覺得一些目標難以企及,不但有損自信心,而且容易導致工作興趣的喪失;定位過低則會在一定程度上折損自己的能力價值,造成千裏馬“駢死於槽櫪之間”的悲劇。一些職場新人忽略了定位的重要性最終導致一種“高不成低不就”狀態的產生,這些都無益於自己日後在職場上的進步。因此,隻有盡快標定自己的位置,把握好對職位、薪資和工作內容的各種事項,做一個真正的不卑不亢不傲的職場人才能夠得到真正的發展。
4.定心。哲學上講,“外因對事物的發展有影響,但真正能夠引起事物性質變化的卻是內因”。而定心就是從內因上來輔助自己職業的整體規劃。一份工作,你視其為職業也好,事業也罷,想要做好它都需要用穩定的心態做前提。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高低起伏和成敗對錯,因此保持一顆平常心就顯得格外重要,在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要敢於直視,積極解決,抱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公正心態來擬定自己的計劃。當然,定心還涉及自信心、耐心、細心等各種積極向上的心態,我們在做職業規劃的時候應當著重培養自己的正麵心態。
努力做好“定向”、“定點”、“定位”和“定心”,單純以獲取報酬為目的的職業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向有規劃有藍圖的事業轉變。在這條轉變的道路上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情,每一種環境都是一種曆練,每一次困難都是一個機會,挫折和失敗也有其長遠價值,我們將會在探索和改變中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