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蒼茫 第五章 禦筆
大清皇帝中乾隆算是最喜歡遊山玩水的,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可謂是傑出的旅行家。乾隆尤愛到江南來玩,其中究竟是種什麼情結,現已無從查考。按一般老百姓的說法,因為江南有京城所沒有的好山好水好女子。乾隆每次下江南,總給民間留下許許多多風流倜儻的香豔故事,以致人們津津樂道流傳到了今天,可我最近聽到的這個故事,卻令我不寒而栗。
那是不久前的一個雙休日,我一個人閑著無聊,便駕車一口氣開了兩百公裏。見不遠處有一座山,山上樹木蒼翠,山腰霧氣繚繞,便決定上去看看。往山上走了大約一個多小時,眼前出現一座寺院,雖然我從來不拜佛,可見了寺院總會認真地進去看一看。我非常欣賞寺院裏的文化和曆史。
走進寺院,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塊黑底金字的匾,上書“昭覺寺”三字。應該說這三個字寫得很見功力,但不知為何卻給我一種不舒服的感覺,究竟不舒服在哪裏,又偏偏說不出來。這昭覺寺與別的寺院也沒什麼兩樣,照例是前殿供奉彌勒佛,兩旁分列四大天王,正殿大雄寶殿上邊是釋迦牟尼端坐蓮花座上。釋迦牟尼像前亦和別的寺院一樣放著一隻功德箱,供善男信女們捐款行善。我雖然不信佛,可也掏了五元錢放進了功德箱,於是坐在邊上的一位老和尚便使勁地敲響了鍾。也許是好久沒有人進香的緣故,老和尚竟特別來勁,將鍾敲得極響亮。等鍾聲停了,我問老和尚,師父,這寺裏燒香的人為何特別少呢?老和尚聽後臉色陰沉,口念“阿彌陀佛”。我見老和尚不願講,便又一次追問,老和尚終於開口了。
這要怪就怪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我大吃一驚:這乾隆不是離我們現在都兩百多年了嘛!
施主你可知道,這兩百多年來寺院就沒有興旺過。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您一定要說給我聽聽。
施主,你容我慢慢說來。這昭覺寺建於北宋政和年間,當時香火一直非常旺盛,到了清朝乾隆十二年,有一天接到聖旨,說是乾隆要來寺裏拜佛,智明住持立刻率眾僧人出山門迎候聖駕。
等了兩個時辰,山下果然來了一群人馬,前麵是手執刀、槍、劍、戟的禦林軍,後麵是三頂紫金黃羅傘蓋,每頂傘蓋下都有一個身穿黃龍袍、頭戴紫金冠的“皇上”,而且三個“皇上”竟一般高矮,臉也長得一模一樣。這下大家都傻眼了,怎麼一下跑來了三個乾隆皇帝?隻有智明住持不慌不忙,他徑直走到第三個皇帝跟前說,昭覺寺住持智明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乾隆的臉上頓時尷尬得很,他想發作又不好發作,於是問智明住持,法師,你如何知道朕便是皇上?
智明住持說,貧僧隻是遵照天意也。
乾隆的臉上有了一絲笑容:法師真是慧眼,朕這次下江南,一路上不知騙過多少地方官員、黑白兩道人物,可最終還是沒有躲過法師的眼睛呀!
智明住持說,皇上一路勞累辛苦,是否進寺歇息片刻?
乾隆說,正是,朕還要向法師請教一二。於是智明住持將乾隆引進自己的禪房,兩人在禪房裏談了半天才出來,臨走時,乾隆對智明住持說,朕要親手為法師題寫寺名。智明住持立刻叫人拿來筆墨,乾隆從智明住持手中接過筆來,漫不經心地朝鋪在桌上的宣紙看了一眼,然後隨手寫了“昭覺寺”三字。寫畢乾隆對智明住持說,三天之內,你將朕題寫的寺名製成匾懸掛起來,朕會派人來驗看。乾隆走後,智明住持將乾隆的禦筆拿回房裏,整整看了一夜。
三天後,乾隆果真派人來驗看,當他看見禦筆已掛在寺院大門上,便說要見見智明住持,寺裏有人便去通報。當他走進智明住持的禪房時,見智明住持神態安詳地坐在蒲團上——法師圓寂了!
聽完老和尚的故事,我的心情是非常壓抑的,當我離開昭覺寺時,不由得又回過頭來看了一眼乾隆的禦筆,突然,我感覺有一股寒氣從腳底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