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場(1 / 3)

愈黑色愈好看

選擇生命、選擇工作、選擇終身職業、選擇家庭、選擇他媽的大電視、選擇洗衣機、選擇汽車、選擇CD機、選擇健康……

選擇低膽固醇和牙醫保險、選擇樓宇按揭、選擇買第一間房子、選擇你的朋友、選擇分期付款的三件頭西裝、星期天傻乎乎收看無聊電視,邊看邊吃零食、選擇苟延殘喘、選擇在老人院尿床、在像你一樣的狗男女們麵前丟臉、選擇將來、選擇生命…

我為什麼要這樣?!

所以,我選擇不選擇生命,我選擇其他東西,理由?

理由就是沒有理由!

——選自《猜火車》片頭獨白

黑色幽默在小說那裏已不算新鮮,但是電影中也玩黑色就有新意了,如《美國麗人》就是一部具有黑色寓意的影片。“黑色”是這幾年出現的新名詞,如果一定要釋其義可能很難,不過沿用小說的習慣,那該是一種反主流反文化的傾向。而主流和文化當然也是人家西方的主流和文化,因此也就是反那個資產階級的主流文化。這方麵的經典作品是英國的《猜火車》。注意,英國這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它那裏出的搖滾樂的分量就是不一樣,如很著名的音樂片《牆》。在這方麵美國倒顯得年輕而正統。所謂黑色電影的主人公一般都是青年,他們跟暴力、毒品和性連在一起。他們掛領帶穿靴子,滿口政治術語(不僅僅是髒話),但是當舉槍射擊時,眼睛眨都不眨的。他們倒下死了就死了,不像香港的槍戰警匪片那樣,還要搖搖晃晃地英雄一番。這些黑色電影中的人物,活著的快感就在於暴力、性和毒品,他們之間沒有俠義可講,一切都很簡單,交易的方式要麼是錢要麼是命。所以看慣了那種很英雄主義或無厘頭電影的觀眾,可能會很不適應。但是你就把它當毒藥吃下去,既可增強免疫力,又可批判資本主義的腐朽沒落。一舉兩得,一箭雙雕,不亦樂乎?

我給“黑色電影”下的概念如下:

一、它是黑的,有時就是警匪片槍戰片的代名詞,有著一些黑色黑暗的特征;

二、它要黑就黑到底,沒有妥脅,沒有中庸;

三、黑是一種風格一種形式更是一種觀念;

四、黑是對一種價值觀的顛覆;

五、黑的音樂很棒,鏡頭裏有一種錯亂迷惘;

六、黑是屬於城市的,但是它反城市;

七、黑也是一種快節奏,包括走路包括說話包括人的死去或活著;

八、黑是一種放縱,黑是一種放蕩,黑還是一種極致。如果你能做到極致,為什麼不呢?

九、最最關鍵的,像文前引語那樣,黑還是一種選擇。

以下這些電影,應該屬於黑色片的範疇:

《玩轉墮落街》:愈玩愈墮落

它的導演是格勒亞拉基,有文章說這是一位另類導演。另類,在今天是一種標簽,實際上是指此導演是個獨立製片人。獨立,起碼有兩層含義,一是經濟的獨立,二是人格(藝術觀)的獨立。

看此片讓人想到斯通的《天生殺人狂》,那是一對戀人在路上的狂歡與痛殺。對殺人的處理,可以看出導演的傾向性。早些年伊斯特伍德的《殺無赦》還是西部片的套路,還有一種義和俠在。而《低俗小說》中的殺人,則要背一段聖經上的文字,意在救贖。而此片的殺人,就是屬於無緣無故的愛和恨。影片表現的是一批群像,圍繞去參加一次派對展開情節。他們中有的迷戀於毒品,有的與人亂交,鬥毆殺人更是家常便飯。

這裏有三組鏡頭略有印象,一是主人公達奇討厭此種生活,想跟女友去清淨之地,但女友仍向往群歡;一個女孩子迷戀一外號叫“萬人迷”的明星,結果遭其強奸;一男孩硬說自己被外星人抓去過了。一個說教的人在電視上演講,以拯救那些受毒品毒害之人的靈魂,這又讓不少人上當。影片中眾人皆醉,惟達奇獨醒,他喜歡用家用攝影機抓拍人物和街景,這就為片子增加了一種真實感和片斷性,因為達奇是拍著玩的,所以會出現非專業的鏡頭,變形扭曲、支離破碎,這也是這些年輕人青春的真實寫照。但達奇也不得已介入那種群歡和鬥毆之中。因為這是無法擺脫的一種吸引,不管你喜歡也好討厭也罷。

整部片子的風格有點怪異,屬於旁門左道式的恐怖,筆息,兩名開遊戲機房的年輕人殺了三名小學生,還焚屍滅跡,原因僅僅是其中一個小學生欠了2元5角錢。

電影永遠比不上現實生活,不管你黑色也好,荒誕也好,生活的黑色才是真正的黑色,你不看電影不聽碟你永遠也躲不開逃不掉。

《落水狗》:爬起來還要咬一口

看過周潤發的槍戰片和周星馳劉德華的賭片,再去看同類題材的一些西片,就會有一種失望,因為隨著史泰龍和斯瓦辛格的漸漸淡去,我們已經很少能看到一些過癮的片子,除了公路片中的槍戰。現在有一些被稱為另類的片子,似乎是對此類題材的一種解構。《落水狗》就是這樣一部片子。

片子一開頭幾個大男人在談麥當娜的歌曲《宛若處女》,那種絮絮叨叨的腔調,很別具一格。關鍵是幾個大男人,有的已很老了,他們分別化名為若幹種顏色——金、白、橙等等,其中在《煙》中扮演奧吉的演員很是出彩,他在片中演一劫犯。故事圍繞這批劫犯展開。他們要去珠寶店搶劫鑽石。可是車到路上就發生了意外,這批劫犯死的死傷的傷——於是大家都懷疑,劫犯中也有了“臥底”——那麼誰是奸細呢?一個個人物排查過去,故事也是以一個人物為單元的,每個人講自己“搶劫”的經曆。這中間有暴力的渲染,血淋淋的東西,比如一個劫徒割下了一名警察的耳朵等。誰都懷疑別人是臥底,誰都不肯承認。最後是一名“警察”終於暴露,而這批劫徒也是自相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