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班師凱旋,回來之後,眼疾也逐漸痊愈了。人逢喜事精神爽,嶽飛計劃醞釀著一場更大規模的戰役。在他的設想中,這一次要把金兵趕到極北之地,讓他們根本無法在中原立足。這樣一場北伐至少需要十萬精兵,十萬精兵的糧草和軍餉將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再加上軍人的家屬也都主要是靠軍人的糧餉吃飯,那數目就更加龐大了。雖然朝廷會解決這個問題,但是上了戰場之後,糧草可能就不會有那麼及時了。
在生活方麵嶽飛是非常簡樸的。以他當時的權勢和地位完全可以過一種非常奢侈的生活,他的俸祿比丞相還要高,每年有巨額的獎金不說,皇上還賞賜了大量的財物。但這些錢他都沒有用來享受,甚至妻子李娃穿一件絲綢衣服,他都不滿。在飲食這塊,嶽飛喜歡吃素食,最多添點豬肉,再多一個葷菜都不允許。
當時嶽飛已經封為郡國公了,食邑六千戶。如果他想積財的話,甚至可以成為一個陶朱公。但嶽飛並沒有,他把錢用在軍事上,用在將士們的身上。他懂得一將功成萬骨枯的道理,自己雖然封侯富貴,但千千萬萬的士兵們,他們的日子並不富裕。當時的幾大節度使都過著奢侈放縱的生活,連會打仗的韓世忠和吳玠也不例外,他們認為自己出生入死打勝仗,自然應該好好享受,隻有嶽飛與士兵們同甘共苦。
宋朝官僚階級非常喜歡享受,張俊、劉光世、韓世忠、吳玠等人家中無一不是妻妾滿堂,吃飯喝酒時都有歌伎做伴。吳玠也是一個會打仗的人,可惜這個人不是死於疆場,而是死在女人的床上,縱欲過度而死,實在可歎。韓世忠雖然也是大家心目中的抗金英雄,但私生活方麵也不是那麼完美,他妻妾眾多不說,竟然占有自己部將的妻子,最後逼得部將自殺。
在當時,所有將領中恐怕隻有嶽飛一個人始終能自我約束,始終遵循著一夫一妻,與李娃相親相愛。
後人把嶽飛看成是神是一點都不奇怪的,當然這在有些人眼中可能有些愚蠢,因為他心中隻有國家,沒有私心私利,這讓一般人無法理解。自古以來,像嶽飛這樣的人非常罕見。在戰場上勇冠三軍、威猛無敵的人有很多,比如項羽,但項羽燒殺搶掠,軍紀根本無法跟嶽飛比。會用兵的大元帥也有,比如韓信、霍去病、徐達、常遇春等人,但這些人都沒有嶽飛這種赤膽忠心。至於說與士兵同甘共苦,很多人更做不到,嶽飛幾乎是集一切優秀的軍事統帥的優點於一身。
紹興七年,高宗升嶽飛為正二品的太尉,武將做到太尉的分上差不多到頂了,再往上就是丞相了,雖然武將也可以做,但主要還是文官擔任。這一年發生最大的事情還是朝廷高層人事的變動,秦檜自歸來後販賣投降政策,後來這項買賣破產,高宗冷落了他。直到這一年,秦檜才重新冒出頭來。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秦檜能出頭呢?原來右丞相張俊為了排擠左丞相趙鼎,故意拉攏秦檜。排擠走趙鼎之後,秦檜當上了樞密使,地位僅次於張俊。張俊這時候還沒有完全變成一個大奸臣,直到引進秦檜後,他才一步步淪為禍國大奸臣。
秦檜就像一包毒藥一樣,一旦他在朝廷中得勢,毒性就會慢慢散發出來,毒害整個朝廷,甚至是整個國家。
也是在這一年,宋徽宗死了,消息傳到南宋朝廷,大家心裏也不知道是啥滋味,各人的想法都不同。高宗則是鬆了半口氣,心想如果連欽宗一起死了才好,這樣也就不用背負迎回二聖的心理壓力。
三月,丞相張俊一手導演了遷都建康的“壯舉”。遷都建康後,宋高宗單獨召見了嶽飛。
高宗也看出嶽飛是一個可以委以重任的人,對他說:“沒有愛卿,朕今日也不能遷都建康。愛卿是朕的社稷重臣,我大宋中興之事就寄托在愛卿的身上了,除了張俊和韓世忠之外,其他所有人的軍隊都歸你節製。”
高宗為何突然這麼開明大方?真實的原因是嶽飛的北伐讓他嚐到了好處,現在不僅不用擔心金兵,還可以遷回建康,讓他風風光光地做皇帝。而與嶽飛交往這麼長時間,他也發現這個人並不是一個有二心的人,雖然之前他懷疑猜忌嶽飛,但真正跟嶽飛見麵交流之後,他憑著直覺,非常相信這個人不可能會背叛自己。不過這種直覺也會改變,尤其是當嶽飛不在麵前,而奸臣又不停在耳邊吹風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