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君臣之間的嫌隙(2 / 2)

嶽飛沒想到高宗終於答應了自己的請求,感激涕零。

高宗說:“也就是,全國的軍隊中,除了嶽家軍,你還可以節製大約二十萬人。”

宋高宗這個決定確實出乎眾人甚至是後人的意料,這與他後來殺死嶽飛形成巨大的反差,簡直讓人無法理解。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恰恰證明了與功臣之間的關係非常難處,好的時候可以榮華富貴,權傾一時,不好的時候則是性命堪憂。

也就是說,嶽飛一個人掌握的兵力可以達到全國的七分之五,這在整個宋朝甚至整個中國曆史中都是非常罕見的。一個皇帝把這麼重的兵權交給一個武將,隻能說明一件事情,這個武將非常出色,同時人品又是一流的。

宋高宗之所以同意嶽飛北伐可能跟劉豫有很大的關係,金兵幾次南侵都铩羽而歸,知道南宋有個嶽飛,自己又打不過,所以金兵實際上已經沒有滅宋的想法了。倒是劉豫非常迫切想要滅掉宋朝,他知道,宋朝不滅,自己遲早沒有好下場。劉豫希望燒起戰火,讓金兵不得不參與其中。為了對付宋高宗,劉豫無所不用其極,甚至找人挖宋高宗的醜聞穢跡,然後張榜昭告天下。

高宗好歹也是一個皇帝,居然被昔日的叛臣如此羞辱,所以無論如何都要爭一口氣。衝動之下,將兵權交給嶽飛,想讓嶽飛為自己雪恥,滅掉劉豫。所以也可以說,交兵權給嶽飛應該是高宗的衝動之舉,而不是理智的選擇,這也就難免埋下隱患。

高宗這個決定是私下裏單獨對嶽飛說的,其他人還不知道。張俊和秦檜知道之後,立即表示反對。為什麼反對?其實理由很簡單,他們不想讓嶽飛大權在握。張俊希望這個手握重兵的人是自己,而不是嶽飛。張俊本領沒有,權力欲倒是很大。

張俊和秦檜來到高宗的寢宮裏,帶著哭腔說:“皇上,您怎麼做作出這麼魯莽的決定啊!嶽飛已經功高震主了,你把這麼重的兵權交給一個武將,難道你忘了祖訓,武將不能不防啊!”

秦檜:“是啊,皇上,這嶽飛能征善戰,天下兵馬幾乎都在他手中,就算他攻下了偽齊政權,到頭來,他要造反還不是易如反掌,您怎麼能放心將天下的兵馬都集中到他一人的手中?”

張俊:“陛下,這等於是引火燒身啊,向來兵權應該分散開來,或者交給自己信任的人。”

兩人這麼一說,終於把宋高宗說動了,宋高宗連發了三份詔書,雖然沒有明確表示要收回成命,但意思很明顯,嶽飛能看得出來。嶽飛搞不懂皇上為什麼突然變卦,他是性情中人,心想高宗既然不信任自己,那自己還做這個統帥幹嗎,於是寫了一封辭呈,請求解甲歸田。

嶽飛不等高宗同意,就徑直離開軍隊,來到廬山母親墓前,為母親守孝,順便去東林寺聽聞佛法。

看到嶽飛擅自離職,張俊大怒,對高宗說:“嶽飛剛開始一心想兼並其他軍隊,現在居然不經過同意就離開軍隊上廬山,分明是在要挾皇上。”

秦檜:“是啊,這個嶽飛目無軍紀目無皇上,簡直該殺。”

張俊說道:“殺不殺他無所謂,反正他現在沒有軍權了,不如皇上將這支大軍交給微臣,微臣一樣可以領導北伐,消滅敵人的。”

張俊貪權貪得有些急躁,這番話也引起了高宗的警惕。高宗說道:“嶽飛不過一個粗人,何必跟他斤斤計較,找個借口勸他回來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