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野合”(1 / 3)

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三天,乃是上元燈節,又名元夕節,這三天三夜正是月圓之時,臨安城的居民們盡情揮霍,爭相在各種裝飾和花燈上爭奇鬥巧。每座宅院的門廊皆懸掛起繡額、珠簾和彩燈,店鋪、廣場甚至最窄的小巷,都張燈結彩。

坐車燈、袞球燈、球燈、槊絹燈、日月燈、詩牌絹燈、鏡燈、字燈、馬騎燈、鳳燈、水燈、琉璃燈、影燈、諸般琉珊子燈、諸般巧作燈、平江玉珊燈、羅帛燈、沙戲燈、火鐵燈,進鎚(其實是食字旁,我不會打那個字,囧)架兒燈、像生魚燈、一把蓬燈、海鮮燈、人物滿堂紅燈……

還有那高達五丈的琉璃燈山,上有大彩樓,大彩樓中又有安著機關可以活動的小人兒。燈山上還有大殿,鋪連五色琉璃閣,閣上都是球文戲龍百花。殿閣梁棟之間的湧壁,諸色傳說故事描繪其上,其中龍鳳噀水,蜿蜒如生。小窗間垂吊著小水晶簾子、流蘇寶帶。設在中間的禦座,與五色玉柵簇成的“皇帝萬歲”四個大字,交相炫耀。燈山上還有伶官迭奏新樂,恍如天上廣寒宮殿……

程幕天生怕小圓真的嫌棄他老,把寶貝閨女丟給奶娘,隻緊緊抓住娘子的手不放,將那些燈一一指點給她瞧。小圓豈會不曉得他的心思,有意澄清幾句,又怕講開了,他反而鬆了手,於是隻忍著笑,將身子貼近了幾分。

孩子們不甘受冷落,吵著要吃應節的食物,程幕天隻好暫時鬆了小圓的手,尋到個小販,把那些乳糖圓子、水晶膾、韭餅、蜜煎、生熟灌藕、南北珍果等物各買了幾份,分給饞嘴的孩子們。

小圓照顧著小蕊娘,程幕天沒了事做,正好瞧見旁邊有個攤兒在賣應景兒頭飾,便走過去瞧,欲買幾個與娘子戴。有位大概二十才出頭的娘子,亦在那裏買頭飾,見著程幕天俊俏,便起了“野合”之心,將一支大如棗栗、好似珠茸的燈球插到頭上,嬌俏問他好不好看。

說起這“野合”,乃是上元燈節的“傳統”,有些男女雙方,初識便意濃,在巷陌又不能駐足調笑,便到市橋下麵“野合”尋歡,然後便道別分手。

這風俗,從小長在大宅院,成親後又自律的程幕天,卻是不曉得,但那燈球娘子是在調笑,這個他還是看得出來的,當即紅了臉,挪到了旁邊的攤子上。偏生燈球娘子就愛這樣的男子,竟跟了過去,將那攤兒上繒楮做成的玉梅、雪梅、雪柳、菩提葉、蛾蜂兒等飾物依次拿起來試,且試且向程幕天搭訕。程幕天被嚇得目瞪口呆,想要撒腿就跑,但周圍密密麻麻都是人,根本跑不開,他欲招程福來擋駕,偏程福不知帶著喜哥上哪裏去了,他火急火燎,燈球娘子卻不慌不忙,挑了個蛾蜂兒插到頭上,便邀他去橋下一聚。那攤主大概是見慣了這場麵,一臉羨慕地望了望程幕天,低聲嘀咕:“好福氣。”也不知是指程幕天,還是指那燈球娘子。

燈球娘子見程幕天低垂著頭,緊攥著荷包,雖不動身,但也未出聲拒絕,她哪裏曉得他是被嚇得動彈不得,還道這是默許,就趁著人多沒誰注意,將個軟綿綿的身子悄悄貼了過去,低聲道:“冤家,這裏人多,咱們去橋下。”

小圓喂蕊娘吃完乳糖圓子,奮力擠過人群來尋程幕天時,看到的便是這樣一幅場景。這若放在幾年前,或許她會誤解一二,但多年夫妻,官人稟性如何,她再清楚不過,當即裝了悍婦的模樣,上前揪住程幕天的耳朵,忍著笑罵道:“眼錯不見,就上這裏胡鬧來了?”

燈球娘子沒想到被正主兒撞個正著,羞愧難當,忙掩著麵躲開了。程幕天大鬆一口氣,背上已是汗津津一片,被冷風一吹,忍不住打了個噴嚏。小圓忙鬆了揪他耳朵的手,關切問詳細。程幕天不肯失了麵子,故意道:“你不是嫌我老,走在你旁邊丟人的麼,你瞧不上我,自有別的人覺著我好。”小圓也不氣惱,手搭了個涼棚四處張望:“咦,那戴燈球的娘子呢,我去與你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