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禁忌證
有凝血機製障礙者。局部有感染者。重症肺氣腫及呼吸急促者。病人不合作,如兒童及興奮躁動者。
(三)操作方法
1.用品深靜脈穿刺包及消毒用具。
2.體位病人仰臥,兩肩胛骨之間墊一薄枕,使兩肩後垂,頭轉向對側。使鎖骨下靜脈壓力增高,便於穿刺及防止空氣進入。
穿刺部位一般選用右側,在鎖骨中點內側鎖骨中點下一橫指、常規皮膚消毒,鋪巾,局部浸潤麻醉。
囑病人於呼氣之末屏氣,鎖骨下靜脈充盈,迅速拔離注射器筒並用手指按壓針尾,防止空氣吸入,把選好的矽膠管注滿高滲鹽水後,經穿刺針緩緩送入鎖骨下靜脈直至上腔靜脈,,當有回血時,固定針芯,將外套管左右撚轉送入靜脈內,在穿刺點處將矽化膠管暫時夾閉,退出穿刺計,導管連上輸液裝置即可。固定在穿刺點旁用1~2針絲線將矽膠管固定於皮膚上,無菌紗布密封穿刺點固定,用雙層寬膠布將體外段桂膠管固定於胸壁皮膚上。
(四)注意事項
由於胸部左側有胸導管通過,胸膜頂位置較高,穿刺時易損傷附近器官及組織,故一般不選用左側穿刺,否則應小心操作。
嚴格無菌技術,防止感染。
矽管固定要可靠,防止滑脫或隨血流進入胸腔,接頭要緊密,輸液不可流空,更換接頭時必須夾閉之,嚴防空氣進入,同時要注意矽管內回血,防止形成血栓進入靜脈。輸液時應使一段輸液管低於心髒水平。
選好穿刺點,掌握進針方向,進針角度要恰當,否則易損傷胸膜造成氣胸和血胸。如誤入鎖骨下動脈應立即拔針,局部緊壓數分鍾,防止出血,近期不得在此進行穿刺。
輸液過程中如因故調整矽管時,隻能轉動或向外拔出一小段,或用注射器向外抽吸,絕不可將矽管向內送或用注射器向內高壓注入液體,以免導致感染或栓塞。
置管後若需後拔切忌不退針而將導管生硬外拔,以免針尖切斷導管形成栓子。如留置導管困難,應作X線檢查,若管子不透X線可直接攝片明確位置是否在上腔靜脈根部,否則注入靜脈造影劑攝片。
(五)並發症
感染為無菌操作不嚴引起。2敗血症由於長期留置導管汙染。
氣胸和血胸穿刺損傷胸膜或肺尖,損傷淋巴導管或胸導管可引起乳糜胸。氣栓為穿刺時因病人中心靜脈壓較低及吸氣時造成大量空氣進入,穿刺時抬高床尾可減少危險,置導管時動作應敏捷。
出血或血腫針尖撕裂靜脈或刺入動脈。臂叢、迷走及喉返神經損傷均係誤傷。
液體輸入胸腔由於針尖穿破胸膜或將導管置入胸腔。
鎖骨卞靜脈血栓性靜脈炎為長期輸注刺激性較大的液體所致,尤以置管過淺或在血管中盤繞曲折更易發生。
導管插入過深進入心髒由於心髒不斷收縮,可致刺破心髒引起心包填塞而死亡。
置入導管末端形成一層纖維套袖狀物體,乃因時間過長引起。
十四、頸內靜脈穿刺術
(一)適應證同鎖骨下靜脈穿刺術。
(二)禁忌證除肺氣腫外,餘同鎖骨下靜脈穿刺術
(三)操作方法
1.體位取仰臥位,床尾抬高15~20度,肩下墊一小枕,頭偏向對側。頸部及上胸部皮膚嚴格消毒。
穿刺部位共有肌、中、後等18種方法,在此介紹肌後法:穿刺點在以鎖骨上緣、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與鎖骨頭構成三角的中心部,局部浸潤麻醉。
方法術者站於患者頭頂側,穿刺針與病人身體水平麵呈30度斜麵,將針尖刺入皮膚,穿過胸鎖乳突肌,當頸深筋膜被穿透時有突破感。接著針尖刺入頸內靜脈時也有一突破感,同時注射器回抽有血。如應用套管穿刺針穿刺時,當針頭進入頸內靜脈後,即可將針芯拔出,緊接著將導管送入靜脈內,在導管的外端包紮固定,穿刺完成後針頭或導管可外接高營養輸液瓶或深靜脈測壓管。
(四)注意事項
防止發生氣胸、血胸、氣栓或神經損傷。
頸內靜脈壓力較低,吸氣時可呈負壓,有吸入空氣之可能,故更換接頭,送入導管時,均應囑病人於呼氣末屏氣,操作快準,各接頭連接應緊密,輸液時應使一段液管低於心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