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四章 現代創傷急救技術(四)(3 / 3)

術中可能損傷頸總動脈,若誤刺應立即拔針並壓迫5~10分鍾。

十五、股動、靜脈穿刺術

(一)適應證

股動脈穿刺術適用於作血氣分析、血液培養送檢或造影。

股靜脈穿刺術適用於作加壓輸液、輸血或采集血標本,作下腔靜脈確定梗阻。

測中心靜脈壓。

(二)禁忌證

1)有凝血機製障礙者。

2)穿刺局部有感染灶。

3)碘過敏者禁作造影術。

(三)器材采血或注射藥物時,可用普通針頭;插管時則用帶針芯的動脈穿刺針、口徑相當的金屬導絲和不透X線的血管導管。並備靜脈切開包、測壓裝置和消毒用品。

(四)操作方法

股動脈穿術

1)髖關節外展外旋,充分暴露穿刺部位,觸診股動脈搏動部位。

2)常規皮膚消毒,鋪巾、局部浸潤麻醉。

3)左手食、中指固定股動脈,右手持注射器在兩指間垂直刺入或按照血流的下行方向45度刺入,如見鮮血直入注射器則表明穿刺成功,但仍需固定右手,左手抽取預定動脈血量,

在腹股溝韌帶下方摸清股動脈並用手指予以固定,在腹股溝韌帶下方2~3度饑處股動脈內側,針尖呈垂直方向或稍斜向上方仔細刺入皮膚及股靜脈,如抽得暗紅色回血即表明穿刺成功。

如需插管造影則應先作股靜脈處的皮膚切口,直視股靜脈後再行穿刺,待證實進入股靜脈後拔出穿刺針芯,再插入導絲至下腔靜詠,退出針頭,再順導絲插入導管至所需部位。拔除導絲後即可注藥造影。如作中心靜脈壓測走,則需將導管頂端推至膈肌以上或達右心房高度,再外接測壓裝置。

拔管後用無菌棉球或紗布壓迫穿刺點止血。如需長期輸液或測壓,則應縫合皮膚,固定導管,以防滑脫。

(五)注意事項

1)穿刺部位鄰近會陰,消毒必須嚴格。

2)穿刺深度要適中,不宜過深或過淺。

3)避免在同一部位反複穿刺。

4)視回血情況鑒別動、靜脈血。

5)如需向股靜脈內注射液體或藥物時,宜采用45。角斜行刺入,或針尖垂直進入靜脈後,針體傾斜45。並向前推進,固定針頭。

十六、中心靜脈壓測定

中心靜脈壓是指右心房或胸腔段上下腔靜脈的壓力,能反映測定當時患者血容暈、心功能及血管阻力等血流動力學因素的綜合狀況。動態觀察的變化,並結合動脈血壓之間的關係,是了解血容量、心排血能力的參考指標,用以指導補液,給強心劑等治療。

(一)適應證

1)嚴重休克,原因判斷困難者。

2)嚴重水電解質紊亂,難以保持平衡者。

3)少尿或無尿時,鑒別腎衰與血容量不足性少尿。

大量補液或輸血時,用於監測,既有利於迅速補足血容量,又能避免發生循環負荷過重的危險。

5)體外循環心髒直視手術時應用。

(二)禁忌證

1)凝血機製障礙者。

2)穿刺局部感染者。

3)大麵積肺梗塞者。

4)嚴重的血栓性靜脈炎者。

(五)注意事項

因可測得負值,測壓管的起點應在腋中線水平以下為宜。I、縮血管藥物可致假性上升,故測壓前應暫停;正壓輔助呼吸也可影響。靜脈導管之尖端必須插至胸腔內靜脈,不宜太深,如進入右心室內則可有波動性靜脈壓升高,必須將導管稍向外退出一點。

如果導管阻塞無血液流出時,可應用輸液瓶中液體衝洗導管或變動其位置,若仍不通,可用肝素或枸櫞酸鈉衝洗。

測壓導管置留時間不應超過5天;時間太長易招致靜脈炎或血栓性靜脈炎,導管留置3天以上時,常用抗凝劑衝洗,防止血栓形成。大量腹水、巨大腹塊及腹部膨隆明顯者,多不宜用大隱靜脈插管。7肺部疾病可影響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