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的升華——書評
39.什麼是書評
讀書筆記的升華,就是真正讓你的讀書筆記派上用場,使它的作用發揮到最大程度,從而,你的讀書筆記不再是停留在筆記本上,而是離開了筆記本,變成了更有價值的文章,也就是書評。
書評是指對書籍內容和形式進行的評論,以幫助讀者理解和欣賞的文章。它與文學批評不同的部分是書評側重於介紹,目的在於向讀者推薦讀物。
書評的種類雖多,但寫法還是基本一致的。可以根據自己所要闡述的問題、掌握的材料以及自己的知識水平等等選擇相應的某一種類。可深可淺,可詳可略,可長可短,還是比較自由靈活的。
書評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下麵介紹幾種最常見的書評形式:
□讀後感、劄記
這是一種心得體會式的讀書筆記,常用於品評文藝作品。其內容多種多樣,篇幅可長可短。有的是就一篇作品、一部著作所寫的專題劄記,有的是就許多文藝作品所寫的綜合劄記。這種劄記不同於一般談思想感受的讀後感,而是針對文藝理解作解釋、發揮、考證、歸納、比較,帶有很強的學術性。
□隨筆
隨筆的表現形式靈活自由,活潑輕鬆,常通過談天說地、追古論今的散漫筆致,表達文藝思想,寓理論於知識和故事之中,富有娛樂性和趣味性。從內容上看,文藝隨筆很講究知識性,在生動具體的知識講授中,聯想或引申出一種觀點,讓人樂於接受、易於領悟。從語言上看,它注意行文的情趣和筆調的優美,避免了過於嚴肅和呆板的說教,縮短了作者與讀者的距離。從表現技巧上看,它的突出特點是運用比喻手法,要求作者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巧妙的綜合能力。
□論文
這是一種比較係統地闡述某種文藝觀點或評論分析某些文藝現象的文章。它內容全麵、係統,中心突出,材料充分,思想深刻,論證周密,理論性、學術性強。從結構上看,無論是專論還是短論,大體上都包括序論、本論、結論三個部分。
□序言
這是一種對一本書或一個集子所作的評介文章。它不僅評介文藝作品本身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而且有時每每涉及作者“本人”的評介。序言的寫法不拘一格,多種多樣,極為靈活。有主要評論文藝作品的,也有主要評論作者本人的,還有聯係評論有關社會問題和文藝問題的,更有借為他人作序而言自己心曲的,可謂五花八門。
40.書評的寫作技巧
□書評寫作要求
1.掌握標準,講究方法
任何一篇書評,都不能對某一作品隨便地作出判斷。必須要有理論指導和評判的標準。
書評的標準有兩個,一個是思想標準,一個是藝術標準。寫書評,應該嚴格按照兩個標準開展評論。其原則是思想和藝術的統一,內容和形式的統一,盡可能好的內容和盡可能完美的藝術形式的統一。
但事實上,一部具體的作品有其側重點,有以思想深邃取勝,有以辭采、技巧取勝,有以內容開闊取勝等等。
和標準緊密聯係著的是方法問題。書評的方法多種多樣,主要有一般研究方法、專向研究方法和橫向研究方法。不同的評論家由於風格不同,評論方向不同,因而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同。這裏,就不再贅述。
2.實事求是,公正確當
書評的目的是揭示作品的美和缺點。因此,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公允又確當。公允,是指把握尺度,客觀公正;所謂確當,就是“壞處說壞,好處說好”。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須從作品的實際情況出發,深入研究、理解作品,並加強自己的文化積澱。
3.注重技巧,富於文采
技巧,是文章寫作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書評的寫作,與一般文章有不少共同的地方。但是,除了一般文章寫作的通用技巧外,它還有自己的特有的技巧,如引述、分析、評論以及引證等。
富於文采,主要指語言運用方麵,要講究生動活潑,有強烈的感染力。好的書評,說理精辟,文采動人。曆史上有許多的書評,無不是以其透徹的說理和華美的文采而曆久不衰的。
□書評寫作過程
書評寫作過程,一般包括如下三步:
(一)寫作準備、書評寫作準備,主要是:
1.研究評論對象
這是書評寫作的第一步。評論對象的研究,包括閱讀作品和了解作家兩個方麵。
●閱讀作品
閱讀作品,是寫書評的基礎。從書評寫作角度看,對閱讀有很高要求。即對作品要多讀、精讀,深入理解,讀出作品的“動人之處”和“敗筆之處”,讀出評論對象的全貌和實質,從而得出真知灼見。閱讀的方法很多,主要有:
①點麵結合法
點和麵,是相對而言的。
如評論某個作家的某篇作品,這篇作品就是點,這個作家的其他作品就是麵。如評論某個作家的小說創作,那這個點就該包括這個作家的所有小說了。若就某一篇作品來說,一般就將這篇作品認真地通讀一篇,獲得一個完整、總括的印象。為此,應盡可能保持閱讀的連貫性,力求“進入”作品,從而獲得盡可能充分的藝術欣賞。然後在此基礎上,再對作品的各個方麵進行研讀。閱讀中,要力求做到抓重點,思索難點,把握特點。
點麵結合的閱讀,好處很多。讀麵,可以了解作品的背景,熟悉作家的經曆和創作道路,對評論對象和問題能獲得一個整體印象,這樣可使評論站得高一點,避免片麵性。讀點,能使自己對評論對象獲得深刻的獨特見解,切中評論對象的要害,真正評到點子上,這是獲得評論權的最重要依據。
②深淺結合法
這一方法是在點麵結合的基礎上進行的一個閱讀方法。一般說,對點應多讀幾遍,讀得深一點,深得能產生真知灼見。對麵可以淺一點,瀏覽一下,能粗知即可。
●了解作家
魯迅說:“我們想研究某一時代的文學,至少要知道作者的環境、經曆和著作。”(《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他所說“環境”,指作家所生活、所反映的那個時代廣闊的社會背景;“經曆”,指作家的遭遇和命運;“著作”,指的是現實生活與作家的主觀感受發生撞擊而使作家的心靈受到震撼時的文字記錄。
作家的每一篇作品,都滲透著作家對生活的看法和評價,表現著作家的藝術特色和藝術修養程度。因此,研究某一作家的某一作品時,必須對作家的環境、性格、思想、立場,對他的全部著作,對他的技巧、風格、藝術修養,對他與同時期其他作家的相互影響的關係,以及他在同一藝術流派中的作用和地位等,有比較全麵、係統的了解。這樣,書評才能中肯,才能利於作家進行創作。
2.掌握文藝動態
文藝動態指文藝的基本方針和政策,有關重要文獻,當前的文藝思潮,文藝發展趨勢,創作狀況,當前文藝批評中爭鳴的主要問題等。充分掌握了這些動態,能夠增強書評的現實性,切實解決文藝創作和文藝批評中出現的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