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敬業才能立業(3 / 3)

鯉魚跳龍門

陳福獅的那些同事一聽說陳福獅沒有把雞飼料推銷給自己的客戶,卻反而從自己客戶手裏買來一些雞養,都覺得陳福獅是不是腦子出了問題。如果每一位推銷員都像他那樣,那世界豈不是亂套了,打鐵賣糖,各有一行,哪有為了知道糖怎麼來的,就自己去種甘蔗!有些同事幹脆笑著問陳福獅:“陳先生,你現在吃肉是不是家裏也養了一隻豬,不養的話,你怎麼知道肉怎麼來的?”

陳福獅管不了別人對自己的冷嘲熱諷,他一心一意撲在自己租來的養雞場裏,白天他繼續自己的雞飼料推銷工作,晚上他就待在雞場裏麵,現在陳福獅唯一的想法就是先要弄清楚自己的雞飼料是如何為小雞的成長產生幫助,並且每天多少分量的雞飼料才最有利於小雞的生長。

陳福獅整整養了三年的雞,這三年中,陳福獅學到了許多書本當中所沒有的知識,他再和自己的客戶說起養雞和雞飼料來,就頭頭是道,並且和那些養雞專業戶之間再沒有了距離,他隻要隨口一說都是養雞中最實在的問題。就這樣,陳福獅成了台灣推銷雞飼料中的佼佼者,隻要他出馬,沒有養雞戶會說不需要他提供的雞飼料的,因為每一位養雞戶都喜歡和他交流養雞的經驗,並且對他說,我們從一位懂得養雞的人手裏購買飼料,我們的心裏尤其踏實,陳福獅也從一名普通的員工變成了部門管理者、公司的經理。

如今陳福獅已經成為台灣大成東北亞集團執行副總裁,陳福獅掌管的公司,成了一家集雞飼料生產、生雞屠宰、雞肉深加工為一體的集團公司,如今在大陸就已經發展到了25家,並且大陸的公司每一年銷往國際市場的雞肉就達到2萬多噸,屠宰的生雞就達1億多隻。陳福獅成功了,但陳福獅說,如果沒有當初自己客戶的那一句“你養過雞嗎?”也許自己現在還和別的推銷員一樣,隻會推銷自己手中的雞飼料,而不能夠實實在在地了解雞的養殖和深加工,並且最終發展壯大自己的產業。所以正是這句“你養過雞嗎?”讓不甘心失敗的陳福獅一頭紮進了養雞行業,並且獲得今天的成功。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會遇到這樣的事,這樣的話,如果我們也能夠像陳福獅那樣深究其中的為什麼,並且一頭紮進去,那麼我們也許就離成功不遠了。

戴著麵具挑戰自己——朱家良

被自己的家人稱作“妹子”

他被自己的家人稱作“妹子”,原因是他那羞羞答答的像女人一樣的性格。的確,除了和自己家人說話他不臉紅,一旦遇到一個陌生人和他說話,他立馬就手足無措,兩眼死死盯著自己的腳,一動也不敢動,而且從臉一直紅到脖子。

每每他的父親看到他這副樣子,就會搖著頭輕聲歎息,完了,這個孩子以後可怎麼去和人相處,怎樣尋找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錢?更讓他父親擔心的是他的學習,他接連考了三次大學,都沒有考上,到了第四次,父親再也不想他再次落榜,天天鼓勵他。

可惜命運卻沒有眷顧上他,他再一次落榜。為了他的將來,父親徹夜難眠,沒幾日頭發就白了一半。看著父親為自己的將來而日夜憂鬱,他也覺得難過,他知道如果不改變自己,讓父親安心,那麼父親這個樣子,自己一生也無法安心。

戴上麵具看自己

他開始走出去尋找工作,可是找來找去,也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父親看見他每天一大清早就出去,到了深夜才回來,終於有一天,父親忍不住了,生氣地對他說:“你想找什麼樣的工作?其實抓起來每一樣工作都適合你,問題是你自己願意用什麼樣的心態去做。”聽完父親的話,他很落寞,回到自己房間裏,看到姐姐的孩子戴的一個麵具丟在他的床鋪上,他就拿了起來,戴在自己的臉上,然後對著鏡子裏麵的自己齜牙咧嘴地做一些怪怪的動作,在做這些動作的時候,他忽然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他感覺到戴著麵具的自己比原來的自己生動了許多,而且自己會無所顧忌地大聲地說,大聲地笑,他忽然發現自己原來還有那麼生動活潑的一麵,他為這個發現而高興。

第二天,他來到一家招收推銷員的公司,他明明清楚自己表達能力不是很好,而且個性十分內向,但麵對經理的時候,他對自己說:“你就隻當你戴著麵具在臉上。”所以當經理對他說如果三個月之內你還推銷不了一台機器的話,你就準備走人時,這一次他沒有手腳失措,而是微笑著對經理說:“好的。”

他開始一家家公司地推銷,每到一家公司的門口,他就對自己說戴上麵具吧。他還專門找一些如何推銷之類的書來看,並且像書中所描寫的那樣,準備碰完了九十九個釘子後,第一百個就有可能成功。

從每一家公司進去,他是麵帶微笑,出來的時候他還是麵帶微笑,因為他發現自己像真把麵具戴在臉上一樣,所以自己也就必須以鮮活的微笑來配合這個活潑的卡通麵具。讓他自己也沒有想到的是,一個半月之後,他居然賣出了四台機器,他的這個成績在他們公司還絕沒有第二個人能夠做到。

就這樣做推銷工作增長了他的信心,他決定離職,自己創辦公司,沒有幾年,他的公司就由一年不足10萬收入的小公司變成現在年收入超過10億的大公司,他就是台灣商人朱家良,每當他說起自己是如何獲得成功的時候,他都會提到這一句話:“我是戴著麵具挑戰自己,走向成功的。”許多人聽完這句話都不相信,於是他向聽過他說這句話的人建議,建議他們回家,找一個麵具戴上看一看,看是否戴上麵具之後,就發現一個完全不同的自己,這個自己是不是真的給自己驚喜與力量,而這種驚喜與力量是能夠改變自己一生的。百萬富姐原來隻是個下崗女幼師——孫秋蘋

孫秋蘋高中畢業後,就到了一家國有企業的幼兒園做幼教工作。但是1996年末,這家幼兒園解散了,她下崗了。不久之後丈夫也下崗了,家裏頓時沒有了經濟來源,而孩子還在上學,為了生活,怎麼辦?她隻好到處找工作。孫秋蘋說:“那個時候,感覺自己做了一場噩夢。但現在回想起那一段生活同樣也心存感激,正是在洗碗中,給自己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因為勤奮,被老板看中

1997年,孫秋蘋在別人的幫助下在長春一家賓館的日本料理店開始了她的打工生涯。廚師長金田三郎是一位日本人,一次他用日語對孫秋蘋說了句話,孫秋蘋根本不明白是什麼意思,金田三郎又用日語連續說了幾次,但她仍沒有聽懂,這讓金田三郎非常惱火,隨手就把一個炒菜的勺子扔進了洗手池中,非常生氣地走了。事後,廚房中的同事告訴她,廚師長隻是讓她把盤子拿過來。通過這件事,她充分意識到了在這樣的環境中不懂日語就無法工作下去,就在當天的下午,她學會了一句簡單的日語:“下班了,您慢走。”在當日下班的時候,當她用這句生硬的日語與廚師長道別時,廚師長顯得非常吃驚,隨後就十分高興地也用同樣生硬的漢語告訴她:“你是一個很努力的人,一定會有發展的。”隨後,她便很努力地學習日語。廚師長知道後,便開始培養她,並將一部分日本料理的技術傳授給她。短短的一個月後,她憑借著自己的勤奮和對日本料理的敏感,被調入後廚。在後廚近一年的工作中,她基本上掌握了日本料理的做法。同時她的勤奮也被日本老板看中,並在1998年提拔她為料理店的前廳經理。

命運的捉弄

2002年10月5日,經過充分的準備,孫秋蘋開設了一家規模約160平方米的日本料理店。憑借著自己的管理經驗和對行業的了解,在開業僅僅一個月後,就把小店經營成了長春市比較有名的日本料理店。按照她的設想,用不了一年的時間就可以把銀行貸款還清。但也許是命運故意在考驗她,開業剛剛幾個月後,她就遇到了最大的危機——“非典”。“在那個時候,每天的顧客寥寥無幾,即使周末的時候店裏顧客也很少,一個月最少要賠3萬多元。”當時很多飯店都處於慘淡經營的狀況中,為了迅速扭轉這種狀況,她開始籌劃為各個學校以及醫院送日本盒飯,以這種辦法增加一些營業額。

服務細節所帶來的益處

2003年6月,店裏來了一位日本老人,之前,這位老人曾去過長春市的幾家料理店,但都覺得不甚理想。而當別人把孫秋蘋的店介紹給這位日本老人的時候,老人剛開始也沒把這個小店放在眼裏,這次他一來就給孫秋蘋來了一個下馬威。老人說:“我給你出一道題,如果你能答上,我就在你這裏用餐。請問日本的清酒多少溫度最為適宜?”在日本,是以清酒來衡量料理店是否正宗的。孫秋蘋答:“清酒最適合37攝氏度,因為它和人體的溫度一樣。”這位日本老人聽到這個回答非常興奮,因為在他曾經到過的長春的其他幾家日本料理店的負責人都沒有能夠正確地回答出這個問題。而在品嚐過她做的料理後,老人給了她一個最高也是最親切的評價:“這是我們家鄉(日本)的味道。”此後,老人每次來到長春都要到她的店裏來品嚐,並不斷把她的料理店介紹給自己的朋友。有了這次經曆,孫秋蘋更是看到了服務細節所帶來的益處,更是以服務細節來提升整個料理店的水平。在她的料理店中,細節也是無處不在。牆壁上的木質窗欞被擦得幾乎沒有一絲灰塵,孫秋蘋每天都要戴上白手套對每個窗欞進行檢查以確保清潔。也就是通過這種努力,她的料理店迎來了更多的顧客。現在,孫秋蘋當年創業時欠銀行的20萬貸款已經完全還清,並已經有了100多萬元的個人資產。而她更大的目標,是要把自己的店鋪在現有的規模上再擴大一倍,並爭取把店開到日本去。

一個普通貨車司機成就的商戰神話——斯梯爾

1921年,斯梯爾出生在美國華盛頓州。他的父母是農民,沒什麼靠山的他,當過工人,做過士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從戰場上回來的他就到了百事可樂公司,謀得了一個貨車司機的職位。就是從這樣一個最底層的職位上踏踏實實做起,憑著他的出色才能,經過20年的奮鬥,他從一個普通員工一直幹到了百事可樂公司總裁。

大獲成功的市場測試法

接手百事可樂,斯梯爾麵臨的問題很多,當時百事可樂的處境幾乎已經可以說是慘淡到了苟延殘喘的地步了——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有一種風靡全球的飲料,那就是美國的可口可樂。可口可樂一直是全球軟飲料行業中的龍頭老大,曾經有很多人試圖仿製出可口可樂那樣的飲料,但是結果毫無例外,全讓正牌的可口可樂擊敗了。而百事可樂公司自1898年開始創辦,曾經可以勉強成為可口可樂的競爭對手,但是該公司一直經營不善,隻是一路苦撐,直到斯梯爾接任新掌門。

其實,依當時美國的經濟發展勢態來說,雖然可口可樂雄霸天下,但和可口可力實力相差甚遠的百事可樂也仍然可以在市場的邊緣求得一點點生存空間。不過,斯梯爾上任後,卻什麼也不管,隻專心致誌,聚集所有力量來與可口可樂競爭。他先是把市場定位於戰後的年青一代,選用散發青春活力的俊男美女做廣告,通過龐大的廣告攻勢發出“百事可樂:新一代的選擇”的口號,宣揚“飲百事可樂,突出你的青春健康形象”。這個廣告含沙射影地諷刺百年產品的可口可樂是老古董,配不上美國年輕人激情四射的活力。

然後,百事可樂又別出心裁地推出不同分量的包裝,可適應不同的飲用量需求,既可以把一大瓶百事可樂放在家裏,全家一起飲用,也可以讓年輕人買小瓶的單獨享用,而當時的可口可樂始終隻有一種分量的包裝。

1972年的一天,人們突然在電視廣告時間裏看到了這樣的畫麵:百事可樂公司在一些公共場所邀請人們同時飲用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在品嚐之後,請他們評價兩者的味道。很多人都有喜歡吃甜食的心理,在沒有名牌效應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都比較欣賞百事可樂的味道,因為百事可樂比可口可樂略甜。於是那些參與測試者欣賞百事可樂的神情,都被拍攝下來,出現在電視上。斯梯爾采用的這種市場測試法大獲成功,最後推廣到世界各地的可樂市場上。

圈套

麵對百事可樂這種“挑釁”,可口可樂自然也做出了許多回應,但是試味道這一招卻把可口可樂打得開始警醒,使他們開始檢討在可樂的味道上是否已經不能符合公眾的喜好,因此做出了改變舊配方的決定,把可口可樂的甜味提高。

誰知可口可樂這一做法正中了斯梯爾的圈套。在可口可樂改變配方當天,斯梯爾馬上宣布給百事可樂員工一天臨時假期以示慶祝,並且還在美國各大城市的鬧市區免費派發百事可樂,搞得這一天像是百事可樂的大喜日子。不僅如此,斯梯爾還乘勝追擊,推出一則新廣告,在廣告片上,先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可口可樂要改變配方?”然後就是一位靚女在喝了一口百事可樂之後,恍然大悟,麵露喜色地說:“噢,現在我知道了!”

這一下,百事可樂把可口可樂打得狼狽不堪,可口可樂銷量暴跌,而百事可樂銷量暴升。而且其實很多可口可樂的支持者幾代人都習慣了可口可樂的味道,並不喜歡百事可樂的甜味,因此可口可樂改變了配方後,對他們來說不隻是改變了味道,還改變了他們的那種懷舊的情結。所以三個月不到,可口可樂公司又不得不改回老配方。僅此一戰,百事可樂對可口可樂的市場占有率一下子就從1960年的1∶2.5逼近到1∶1.5,如果可口可樂公司再不加把勁,就有可能被百事可樂淘汰出局。

商戰神話

除了比拚味道,斯梯爾還在市場路線上花了心思。趁著在美國市場上占絕對優勢,也早已經進軍國際市場的可口可樂公司輕敵自傲,斯梯爾瞅準了空子,進軍可口可樂忽視的另一市場,那一年,蘇共黨總書記赫魯曉夫在莫斯科的“美國商品博覽會”上飲百事可樂的情景,就成了經典的一幕。赫魯曉夫當時是蘇聯和東歐的偶像,他飲了好幾杯百事可樂,就證明了百事可樂的好味道,因此百事可樂成功地打入了蘇聯和東歐市場。

在斯梯爾的領導下,本來奄奄一息的百事可樂公司終於可以和可口可樂分庭抗禮,甚至幾乎壓倒可口可樂公司。

一個普通貨車司機,竟這樣成就了一場商戰神話。斯梯爾的成功之處在於他不隨遇而安,苟且偷生,而是始終把最強大的對手作為假想敵來比拚。就像中國古代的那句話:“取法乎上,得之其中;取法乎中,得之其下。”如果我們的目標隻是小山包,可能我們永遠也不會擁有能夠登頂的體魄。隻有把目標放到最高點,找一個高層次的敵人,才能使我們擁有一顆不斷挑戰自己、提升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