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人的一生的修煉,就是不斷增加膽識的過程。麵對挫折和失敗,麵對困難和危險,很多人都會產生恐懼心理,然而,越是逃避,越是退縮,這種恐懼心理越會與日俱增,長此以往,人們就會逐漸喪失銳氣,喪失生命的剛性,在懦弱中過活。這樣的話,人們做事情就會得過且過,失去了原有的初衷。所以,人的成長過程中,最大的悲哀就是膽識的喪失!沒有膽識,生命也就失去了拚勁,而這樣的人生,不管是學習和事業,都是很難有所發展的。
一個園藝師向一個日本企業家請教說:“社長先生,您的事業如日中天,而我就像一隻蝗蟻,在地裏爬來爬去的,一點沒有出息,什麼時候我才能賺大錢,能夠成功呢?”
企業家對他和氣地說:“這樣吧,我看你很精通園藝方麵的事情,我工廠旁邊有2萬平方米空地,我們就種樹苗吧!一棵樹苗多少錢?”
“40元”。
企業家又說:“那麼以1平方米地種兩棵樹苗計算,扣除道路,2萬平方米地大約可以種2.5萬棵,樹苗成本剛好100萬元。你算算,3年後,一棵樹苗可以賣多少錢?”
“大約3000元。”
“這樣,100萬元的樹苗成本與肥料費都由我來支付。你就負責澆水、除草和施肥工作。3年後,我們就有600萬的利潤,那時我們一人一半。”企業家認真地說。
不料園藝師卻拒絕說:“哇!我可不敢做那麼大的生意,我看還是算了吧。”聽了企業家的話,園藝師不僅沒有感到興奮和愉悅,反而沒有膽量去做,最後使這樣好的一個發財致富的機會從自己的身邊溜走了。
一句“算了吧”就把到手的成功機會輕輕地放棄了。沒有膽識,成功就會這樣輕易地離我們而去。即使你每天都夢想著成功,可是機遇到來的時候,卻不敢去嚐試,隻有對失敗的顧慮和恐懼,那麼,最後隻能品嚐失敗的滋味。
成功是需要膽識,要敢於嚐試,要無懼無畏。能夠做到這一點,需要我們擁有很高的情商,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能夠堅守自己的內心的追求,做出心無旁騖,這樣才會集中精力,勇往直前,克服一切困難和阻礙,以及誘惑和逼迫,最終順利到達勝利的頂峰,否則,就會受到幹擾,就會分心,就會改變方向,走向失敗。
在空曠的山野中,橫空出現一道陡峭的天塹。中間有一座不知道何時架起的鐵鏈橋,從天塹的這邊連到了那一邊。鐵鏈橋下麵,是萬丈深淵,水流湍急,令人寒栗。
有一天,來了三位過橋的人:一個年輕健壯的小夥子、一位盲人,另一個是位又聾又瞎的老者。他們想要到橋的那邊去。
第一個過橋的是小夥子,隻見他雙手緊抓兩邊的鐵鏈,雙腳交叉扣住鐵鏈,朝橋的一方一步一步騰挪。原本十分自信的他,一踏上鐵鏈橋,就完全失去了勇氣,手腳不聽自己使喚,不停地發抖,還沒有走幾步,就因為鐵鏈的顫動,而失手掉下深淵去了。
第二個過橋的是盲人,他很謹慎,他知道他麵臨的挑戰。和小夥子一樣,朝前方一點一點的騰挪,當過了一半多的行程後,他不經意聽到了那洶湧澎湃的湍流,心中一慌,也失手掉進了萬丈深淵。
最後過橋的是那位老者,和前兩位一樣,他朝前方步步騰挪,累了,他就雙手雙腳扣住鐵鏈休息一兩分鍾,一切都那麼平靜,好象什麼都沒發生一樣,沒過多久,他就到達了鐵鏈橋的另一端,他竟然成功地通過了大橋。
為什麼年輕健壯的小夥子和那個盲人都無法成功地通過鐵鏈橋,而又聾又瞎的老者卻可以,這故事所揭示的哲理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塵世間,芸芸眾生中的我們都需要“過河”,那麼我們應該怎樣通過人生的天塹呢?三種人的不用遭遇告訴我們,過分的注意外界,過分地考慮自己,往往會成為我們做事的阻礙,心無旁騖,內心篤定,才能夠激發出自身的潛力,因此,我們在做事的時候,既要有“膽”,敢於拚搶,敢於付出,還要有“識”,有良好的心態,有穩定的情商,不盲目,要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