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中國版的最高參謀部(1 / 2)

(第二更到,這一更碼了四個小時,對晚清新式陸軍的編製提前說明一下,最高的建製是軍,下轄若幹個鎮,一個鎮人數大約12500人,相當於現代一個師,以此類推,協(旅),標(團)、營(營)、隊(連)、排(排)、棚(班),共八級。)

袁世凱突然解職的消息,在諭旨歸檔軍機處後正式公開,出人意料的,大清國的官場對此保持了罕見的沉默,平靜的甚至可以用寂寥無聲來形容,仿佛隻是一位無足輕重的官員的正常調度,隻有少數了解內情的人知道,這個結果是經過了一場怎麼樣的政治角力,對於始作俑者葉開來說,袁世凱事件是他靠近權力中心的第一塊墊腳石,盡管十分清楚即使沒有自己的參與,袁世凱也會成為宣統元年的政壇上第一個失意人,但說句赤裸裸的話,利用袁世凱這柄政治放大鏡炒作自己,這麼好的曝光機會擺在麵前,葉開不用白不用。

與官場內部集體沉默形成鮮明對比,在充斥在京城上下的社會輿論,這次罷直風波幾乎如颶風一般,橫掃整個報紙圈的各個角落,幾乎達到了沸騰不止的地步,令後現代人大跌眼鏡和極為諷刺的是,不少的民辦報紙都發表社論,對袁世凱的離職大歎惋惜,感歎國家少了一個能力出眾的漢族大臣,甚至有些頗具煽動性的小報,利用這次機會,大炒***,言外之意,矛頭直指那位坐在紫禁城大清攝政王。

政治層的換血,成就了一次庶民的狂歡,為迎接那個即將到來了立憲時刻,當下微妙寬鬆的社會環境,讓私人報紙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然而,這些年失控了的輿論熱潮一度讓大清官方顏麵盡失,不得不緊急頒布《大清報律》加以規範和限製,但似乎效果並不那麼的立竿見影。

縱觀全局,這次的風波,唯有泰晤士報中國版麵的文章還算是比較中肯客觀,在用整整三個版麵連篇累牘地敘述了這位權臣跌宕的人生軌跡後,文章的末尾,泰晤士報給出了這樣的總結語:袁是繼李鴻章之後中國最有政治潛力的官員,他精通軍事和外交,在他的治下,現代化的軍事設施和民用施舍在這個稱為“直隸”的省份已經隨處可觀,但也正因為如此,有軍隊的支持,或許是袁下台的一大原因,這個由少數族裔統治下的龐大國度,忠誠問題,或者更為直接地說對滿洲上層貴族的忠心,清朝的統治者似乎對此更為關心。

不管這些評價的傾向性如何,隨著冬季的結束,新年的到來,所有這些都將通通淹沒在辭舊迎新的喜悅氛圍中,仿佛中場休息般給了各方勢力一個緩和的空間,正如泰晤士報文章預測的那樣,既然最高統治者對於忠心問題耿耿於懷,那也就意味著更多心懷鬼胎的人會成為政治的犧牲品,不過,接下來的曆史現實證明泰晤士報的猜測還是太過於保守,一場涉及皇族各派,北洋官僚,立憲新黨的政治大亂鬥,正在這個看似風平浪靜的特殊氣氛中無聲孕育著...

乾清宮,弘德殿。

一場高級軍官的任命儀式按部就班地進行著,載濤,毓朗,鐵良,良弼,以及部分軍隊係統的高級將領,正接受著來自軍方最高層的特殊任命,毫無疑問,在這次任命過後,在場的所有人將會獲得更大的話語權。

大殿內的所有人都是一身戎裝,半正式的儀式要求並不嚴格,但仿德式的呢絨軍服還是和大殿內古樸厚重的擺設不相容洽,帽子還是清朝冬官帽的款式,在不久的將來,會被更合西方樣式的窄簷軍帽所取代,唯一不同的是上麵會鑲上金屬材質的帝國團龍徽。

用詞古雅考究的任命詔書清晰地傳達出攝政王的意誌,多羅貝勒載濤,步兵統領毓朗,陸軍部尚書鐵良為專司禁衛軍大臣,而在此前為倒袁立下汗馬功勞的良弼,也精準的按照曆史發展的那樣,成為皇家禁衛軍最為重要的第一步兵協統製。

在這次軍隊係統的任命儀式上,還有一些額外的布告,載濤和毓朗被正式授予郡王的頭銜,胸膛帶上了龍紋浮雕的郡王爵章,與此同時,良弼也被委任為鑲白旗漢軍副都統,雖然這個一度實權在握的頭銜,已經隨著曆史的變遷變的猶如雞肋般華而不實,象征性意義遠大於實際,但作為履曆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攝政王的特殊用意不言而喻。

太監的宣讀聲在大殿上空盤旋著,禁衛軍的人事任命還在繼續,但葉開卻早已扭轉了槍口。

他對這份任命書本身並沒有什麼異議,宣布的僅僅是幾個主要官員這樣的頂棚安排,涉及到具體的職務以及軍種編製葉開有足夠的選擇空間。但在這份任命書上,一個人的名字讓微微有些不大稱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