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分方案:寫大姐時,若是多寫寫她的懶,會更加貼合小標題一些哦。
花農
浙江熊敏宇
得分亮點:前後對比語言描寫
我們學校有一個專門管理花草的人,大家都叫他“花農”。他眉毛粗黑,黑生生的臉上布滿了皺紋,身上的衣服很破舊。他平時要麼挑著一擔尿桶,要麼背著一個噴霧器,身上總散發著一股臭味。我可討厭他了。
一天放學後,我經過一個花圃時,聞到了一股濃鬱的桂花的香味。我看四周沒人,跳進花圃裏就去摘桂花。這小小的桂花是那麼地香,我一連摘了十幾朵放進口袋裏,全身心都沉浸在花香之中了。
“不準摘花!”突然從身後傳來一聲吆喝。我扭頭一看,原來是花農。他手裏正拿著一把大鐵剪子,肯定是剛才蹲在不遠的花溝裏修剪花枝我沒看見。我想:這下可糟了,他肯定要狠狠地批評我一頓,甚至抓我到校長那裏受罰,說不定還會用大鐵剪敲我幾下……我真是恨死他了,心裏不停地在罵:“臭花農,臭花農……”誰知他走到我跟前,心平氣和地對我說:“這位同學,你看,這些花長得多好,散發出香味,能讓所有經過的人都聞到,而你把它摘進自己的口袋裏,隻香你一個人,這樣做不是太自私了嗎?我們應該多為別人著想,自己不香不要緊,也要把芬芳留給別人啊!”
我的臉一下子紅得像花圃裏的大紅花。我羞愧地想:花農身為校園花草的培育者,最有資格把所有的花據為己有,但他從來不摘一朵花,長年累月地栽花育苗、剪枝除草、打藥施肥,寧願自己一身臭味,也要換來滿校園的花香。對比之下,我摘花的行為是多麼可恥啊!我忽然覺得從花農身上飄來的不再是臭味,而是沁人心脾的芬芳。我連忙掏出花交給了花農,並向他承認了錯誤。從此以後,我再也沒有摘過一次花。
花農啊,感謝您教會了我怎樣去辨別香和臭!
點評:寫人作文如何把人寫活是和很值得人們思考的問題,本文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花農”惹人生厭的外表和他那顆純潔高尚的心靈在文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是圍繞“我”摘花事件,先後對花農進行外貌和語言描寫而獲得的。文中一前一後兩次不同角度的描寫,生動地刻畫出了“花農”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提分方案:第一段寫道:“我可討厭他了。”為什麼呢?若是寫清楚些,與下文進行對應,會更好哦。比如:他將學校裏的花照管得非常嚴,任誰也別想折走一枝花或一片葉。
她真“傻”
劉東明
得分亮點:語言樸實特征鮮明。
我們班有個好學生,她很聰明,也很好學。圓圓的小臉上鑲嵌著一雙亮閃閃的大眼睛,顯得很機敏。可她卻做了一件“傻”事。
一次,語文考試卷發下來了,同學們都很緊張。她也很緊張,隻見她兩手緊握,嘴也抿得緊緊的,可見這次考試對她是多麼的重要。當她看到有的同學拿到卷子後的那種失落,她便更加緊張。她終於拿到卷子了,從她的表情當中,我可以看出她得的是優。這時,她的同桌一邊看她的卷子,一邊和自己的對照。她的同桌突然對她說:“不對呀,你這道題怎麼就判對了,我這道題跟你寫得一樣怎麼就錯了,真是的。”說罷,便轉過頭去想看看她到底要怎麼辦。這時,我看到她眉頭緊皺,好像在思考著什麼……“丁零零……”下課了,隻見她忽然清醒過來,一下子站了起來,拿著試卷走到老師麵前,冷靜地說:“老師,這道題您給我判錯了!”老師聽了,欣慰地笑了一下,便……她拿著被改成“良”的卷子回到位子上。她的同桌一看她改了分,便湊過去諷刺地對她說:“哎呀!真可惜,得良啦!”說後半句的時候她還故意把聲音放大了。周圍同學聽了都很替她生氣,可她卻坐著不動,時不時嘴角還露出幾絲微笑。
我覺得她很“傻”很“傻”,“傻”得是那樣可愛,那樣實在。
點評:
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小作者正話反說,抓住“傻”字,通過對人物神態表情的刻畫,寫出了該同學的誠實美德及____________的特點。此文無論是人物外貌,還是性格特征都描寫得生動具體,語言簡煉,敘事清楚,中心明確。“機靈”和“傻”對比鮮明,開篇引人入勝,結尾以內心表白揭示中心,結構完整。
提分方案:
如能在寫“傻”事前,講講她曾經的機靈故事,且不是對比更鮮明,人物形象更生動,主題更突出,中心更明確嗎?
雪中的天使
北京李明倫
得分亮點:取材平實想象合理。
教室內安靜極了,同學們頭也不抬地“刷刷”地記著筆記。
屋外冷極了,透過玻璃窗戶,仿佛看到了另一個世界:到處銀裝素裹,從天空中源源不斷地飄下鵝毛般的雪花。
“丁零零——”下課了,同學們各自收拾好自己的東西,匆忙走出教室。是啊!下這麼大的雪,誰不願意早點回家呢?
我也急忙走出教室,來到車棚,打開車鎖,跨上車座,“哢嚓”一聲,紋絲不動,一看:壞了,車鏈子掉了。我心裏一陣急:什麼破車呀,怕什麼來什麼,黃鼠狼單咬病鴨子!雪越下越大,上哪兒去修呀?我又沒帶錢,該怎麼辦呀?不知不覺我就流下了眼淚。
正在我百般焦急,宛如熱鍋上的螞蟻時,“你怎麼了,小朋友,怎麼這麼晚還不回家?”一個蒼老而又溫柔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
我回頭一看,哦!原來是那位新來的看車的老奶奶。
我哭喪著臉說:“奶奶,車鏈子壞了,我回不了家了。”
“別哭別哭,奶奶看看。”奶奶慈祥地笑著,快步走過來,彎下腰,用手拿住車鏈子,卡在輪盤上,另一隻手一搖腳蹬,“嘩”的一聲,鏈子掛上了,“奶奶,真神了!”我破涕為笑。
“好了,修好了。”奶奶抬起沾著油汙的手說,“趕快回家吧!媽媽會不放心的,路上小心!”“謝……謝謝奶奶!”我一激動就有點口吃。
“不客氣!”奶奶用手拍拍車後架,自豪地說:“車出毛病找我,我年輕時當過修車師傅呢!”
我對奶奶的敬意油然而生。我騎上車高喊:“奶奶再見,奶奶再見!”
不知怎的,我又停下來回頭看奶奶。呼嘯的北風淹沒了我的聲音,老奶奶仿佛聽見了我的話,微笑著向我點了點頭,轉身離去。茫茫白雪中,我望著老奶奶的背影,仿佛看見了她背上長出了一對天使般潔白的翅膀,我感到了春天般的溫暖……
點評:《雪中的天使》一文講述的是作者親身經曆的一件小事——看車老奶奶冒著嚴寒“雪中送炭”,讓他感到溫暖。文章作者取材平凡,但刻畫卻細致入微,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表情等,把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人樸實而平凡的優秀品質表現得淋漓盡致。想象力也很豐富,把她比作天使的翅膀,足見小作者的感激之情了。
提分方案:作者可以適當的描寫一下老奶奶的外貌特征,從而突出她的形象。
敘事連貫簡潔
花漾課堂
能力達標敘事作文又稱記事作文,在作文類別裏因為貼近生活實際,而被是認為是較簡單的一種作文體裁,小學生要學會簡潔連貫地傾吐——能夠把自己的情感、感受真切具體地傾吐出來,再現當時的情景。
首先,就是作文時不說廢話,即不說與中心思想、主要內容無關的話。這一點,前麵在講“依據中心裁剪材料”時已提到。
第二,就是作文時不說囉嗦話,即不說沒有必要重複的話。語言囉嗦,不但會“淹沒”中心思想,而且會引起讀者厭煩。
第三,合理安排語序。句子總是有一定的順序的,或按時間或按空間或按邏輯聯係等,對於記事作文來說,要按事情的來龍去脈安排語序。
第四,恰當使用過渡詞句,總結性的句子與段落,使語言顯得連貫,恰當使用關聯詞語變單句為複句,使句意緊湊,使語言簡潔。
提分計囊NO1:列寫提綱促簡潔。“綱”原指網上的總繩;“提綱”,就是提住網上的總繩。古人認為:隻有整張漁網都連在總繩上,漁網才會有條理而不零亂。設計好文章各部分的內容,明確各段內容,盡量每段敘一件事,或敘事情的一個環節,圍繞段意組織句子,使各段段意突出,段落完整。
提分計囊NO2:借用代詞更連貫。學會運用“他(她)”或“它”這些人稱代詞,使句子連貫。在幾個句子裏,如果寫的隻是一個人物(或事物),後麵再指這個人物(或事物)時,就可以用“他(她)”或“它”來代替。比如下麵這幾句話:
媽媽的衣袖破了。媽媽趕忙從抽屜裏拿出一個小布包。媽媽先從布包裏拿出一根針,一條青線,用牙咬了咬線頭兒,把線頭兒穿過針眼兒。媽媽又從布包裏找出一小塊布,貼在破了的地方,然後一針一線地縫起來。
這四句話的開頭重複出現“媽媽”一詞,讀起來顯得很拗口。如果把後麵三句開頭中的“媽媽”改成“她”字,這幾句話就連貫多了。
花漾範文
玩泡泡
吳珂
得分亮點:活用修辭巧營氣氛
我的童年是無拘無束的,童年的趣事像天上的星星一樣美麗,又如小鳥的羽毛絢麗多彩,不妨采擷一兩羽亮亮。
那是我四歲的時候。有一天,媽媽在洗衣裳,先往水裏倒了些白色的粉,搓揉了幾下,盆裏便冒出了一層厚厚的白泡泡。我也試著把手伸進盆裏,不停地拍打著,泡泡在手上一泡串一泡,宛如無數顆小白氣球堆在了一起,還在輕柔柔地搖動。我用力兩手一拍,“啪”的一聲,白沫濺得哪兒都是,有的碰在地上撞碎了,有的還飛起來,帶著色彩,我便滿屋子追著泡泡跑。跑累了,我就蹲在地上靜靜地看著水盆裏的白泡泡從媽媽手裏冒出來,像葡萄串一樣像,一會兒破碎,一會兒又冒出來,盆裏開滿了泡泡花。真是有趣極了。
幾天後,媽媽不在家,我突然又懷念起那天玩泡泡的情景,可我不會製造泡泡,該怎麼辦呢?於是我模範媽媽製造泡泡的過程,拿起一塊花絹布放進了水盆裏使勁搓,可是沒泡泡,再搓搓還沒泡泡。噢,我忘了像媽媽一樣往水盆裏撒些白粉。於是,我到處找那白粉,從衛生間尋到廚房,從廚房尋到床下,翻箱倒櫃,最後終於在冰箱的木桶裏發現了滿袋子的白粉。我高興地抓了一把放在了水盆的花絹布上,這下心想:一定有泡泡了。咦,不知為什麼任憑我怎麼搓,水裏冒就是不出泡泡來,手裏倒是黏糊糊的,白粉麵和花絹布粘在了一起,連手指縫也快全被粘住了。不知咋的又粘到了臉上,我嚇得哭了起來。
“寶貝,怎麼了?”門開了,媽媽回來了,看見了我的樣子,用手指捏了捏黏糊在一起的東西,便走到我剛才抓白粉的地方,指著那袋子問:“你是不是用了這裏的白麵粉?”“嗯”,我低聲說。“小淘氣,這是媽媽蒸饅頭用的麵粉。洗衣裳得用這個——”媽媽從旁邊的衣架板上取下了一個花白色的袋子,“洗衣裳要用這洗衣粉,洗衣粉才能冒出你愛玩的白泡泡來呢!”
“啊……可是都是白色的,很像哦!”我傻了眼,一會便哈哈大笑起來。
哦,童年趣事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會常常在我心頭閃爍。
花漾評點:小作者把玩泡泡這樣看似簡單的事情敘述得跌宕起伏,看後讓人捧腹,充滿著童真童趣,真是功底不淺。文章巧妙地使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把泡泡刻畫得相當細致生動,也使得全文幽默動人。開篇和結尾的呼應更是突顯了童年的美好和純真,讓人回味無窮。
提分方案:如能說說玩泡泡後得到的心得體會拔高立意會不會是一個不錯的提分方法呢?
捅馬蜂窩
得分亮點:過程逼真語言詼諧
聽大人們說,公園裏有馬蜂,遊人常常被蟄,我很生氣,該死的馬蜂,哪天我非把你的窩桶了不可!
放假了,一天,小夥伴們約我去公園玩,我想起馬蜂的事,就拿了準備好的竹竿和網子,決心把馬蜂窩捅下來。一進公園,果然看見了梧桐樹上的那個馬蜂窩,碗口那麼大,金黃色的馬蜂在窩前窩後飛來飛去,一片嗡嗡聲。
我右手拿著竹竿,左手拿著網罩子,小心翼翼的一步一步朝梧桐樹走去。小夥伴們都遠遠的躲在樹後看。到了樹前,我瞄準馬蜂窩,右手舉起竹竿用力一捅,左手忙舉起網罩子,由於害怕和緊張,捅掉的馬蜂窩沒罩住,馬蜂一下子都飛了出來。我慌了,扔下竹竿和網罩子撒腿就跑,邊跑邊回頭看,“我的媽呀!”馬蜂象一團會動的火緊緊的追著我。我拚命的跑呀跑,我邊跑邊想:“我若長上一雙翅膀多好呀!”我正做著美夢的時候,就覺得臉頰和脖後一陣針紮似的火辣辣的疼。
我再也跑不動了,一屁股跌坐在地上。用手捂著臉脖子哭了起來。
小夥伴們一起跑了過來,用脫下的衣服使勁的轟打著馬蜂們,圍著我蟄的馬蜂們飛上天空逃跑了。我得救了。
小夥伴們見我滿腦袋大包,也都哭了起來,問我:“疼不?”
我望著逃飛的馬蜂,望著哭唧唧的夥伴們,一陣好笑,大聲回答:“不疼。”
這之後,再沒聽說遊人被馬蜂蟄了,我為自己做了件好事,好高興呢!
你們說,我能不高嗎?
點評:公園裏有馬蜂,並不多見,本文可能是個特殊,這為“我”做好事打下伏筆。“我”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是捅馬蜂窩的動力。馬蜂窩捅掉了,“我”鬧了個滿頭大包;遊客不再被蟄,我好高興。文章內容很積極。捅馬蜂窩的過程寫得很細,很逼真。一些動詞用得好,尤其“馬蜂象一團會動的火緊緊的追著我”這一句,更是形象生動。
提分方案:文章結尾不簡潔,建議刪去。
我學會了遊泳
冒笑豐
亮點:感受真實,啟發深刻]
炎熱的夏天去遊泳可真好!一進遊泳館,哇,人可真多!大家穿著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泳衣,像魚一樣在水裏遊來遊去,真讓我羨慕。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學會遊泳。
遊泳課開始了,教練先帶著我們做運動,這樣可以預防腿抽筋,然後又讓我們趴在池子邊練習蛙泳的基本動作。接下來,教練讓我們帶著救身衣從深水區跳下去。有些小朋友非常害怕,不敢動,直往後退縮,教練就毫不客氣地把他們一個個推下去。我雖然很膽小,卻不想被硬生生地推下去,隻好乖乖地自己跳下去了。沒想到才跳到水裏,一個浪就打了過來,我沒有任何防備,被灌了一大口水。
有時候遊累了,小朋友想爬上岸,教練都會拿竹竿把他們趕下去。有一次,我遊得筋疲力盡,也想爬上岸休息一下,就抱著僥幸心理遊到岸邊,想試試運氣。隻見教練笑眯眯地向我走來,“友好”地伸出他的大手。我欣喜地抓住他的手,教練一下就把我輕輕地提了上來。我非常高興,心想,教練真好!沒想到,教練用力一拋,我就像一條無助的小魚被扔進池子,重重地落進水裏。我委屈極了,心裏好恨教練騙了我,隻能含著眼淚,繼續往前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