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雨霖鈴
——柳永
【原詞】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①,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②,留戀處,蘭舟催發③。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④。念去去⑤,千裏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⑥。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⑦!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⑧,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⑨,更與何人說!
【注釋】
①長亭:古代設在交通大道旁供行人休歇的亭舍,也是送別的處所。
②都門:指京城門外。帳飲:設帳幕宴飲餞別。無緒:沒有興致。一說心神不定。
③留戀處:正留戀之時。處:時,表示時間。蘭舟:相傳魯班刻木蘭樹為舟,後用作船
的美稱。
④凝噎:一作“凝咽”,哽咽。
⑤去去:不斷前行,越走越遠的意思。
⑥暮靄:傍晚的霧氣。沉沉:層層迷漫的樣子。楚天:指長江中下遊的天空。古時
長江中下遊地區屬楚國,稱其天空為楚天。
⑦那堪:“兼”的意思。王建《涼州行》:“養蠶作繭成匹帛,那堪繞帳作旌旗”是說養蠶
成帛,兼之帛可繞帳作旌旗(見張相《詩詞曲語彙釋》卷二)。
⑧經年:過了一年,或若幹年。
⑨便:同“縱”。風情:男女相愛的情懷。
【譯文】
寒蟬在淒厲地鳴叫,傍晚時你我在長亭分別,一陣急雨剛剛停住。在京郊設帳宴飲情緒低落
,正在留戀不舍時,客船已在催著出發。手拉著手淚眼相對,竟然心酸得說不出話來。想到
這一去,將在千裏之外暮靄沉沉的南方生活,心裏格外難受。
多情的人自古都傷感離別,更
何況,又是在這冷落的深秋時節。今晚酒醒後,我將在哪裏?大概會停泊在楊柳岸邊,殘月
猶在,曉風輕拂。這一去就是幾年,雖有良辰美景也沒有意義。縱使有萬般柔情,又能向誰
傾吐呢?
蝶戀花
——柳永
【原詞】
佇倚危樓風細細①,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②。草色煙光殘照裏,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③,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④,為伊消得人憔悴⑤。
【注釋】
①佇倚危樓:久立高樓。佇:久立。
②望極二句:意謂遠望天邊,傷春惜別的愁淒然湧上心頭。黯黯:愁悶,惆悵貌。
③擬把疏狂:打算放縱一回。擬把:打算。疏狂:生活狂放散漫,不受禮法約束。
④衣帶漸寬:謂人逐漸消瘦。《古詩》:“相去日已遠,衣帶日以緩。”
⑤消得:值得。
【譯文】
倚著高樓久久站立,微風輕拂,極目遠望充滿春愁,傷感的心情仿佛來自天際。斜陽下草色籠著煙靄,默默無言誰能領會我憑欄時的心情呢?
打算放縱地大醉一場,卻覺得喝酒聽歌,勉強作樂,沒有滋味。衣帶逐漸寬鬆終生不悔,為了她消瘦憔悴也值得。
夜半樂
——柳永
【原詞】
凍雲黯淡天氣①,扁舟一葉,乘興離江渚。渡萬壑千岩,越溪深處②。怒濤漸息,樵風乍起③,更聞商旅相呼。片帆高舉,泛畫鷁,翩翩過南浦④。
望中酒旆閃閃,一簇煙村,數行霜樹。殘日下,漁人鳴榔歸去⑤。敗荷零落,衰楊掩映,岸邊兩兩三三,浣紗遊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語。
到此因念,繡閣輕拋,浪萍難駐⑥。歎後約丁寧竟何據⑦?慘離懷、空恨歲晚歸期阻。凝淚眼、杳杳神京路⑧,斷鴻聲遠長天暮⑨。
【注釋】
①凍雲:雲層凝結不開。
②越溪:南國美女西施浣紗的若耶溪,在浙江紹興市南。此係泛指。
③樵風:山風。乍起:指山風突然吹起來。
④畫鷁:鷁,水鳥,善飛,不
怕風,古時畫於船頭圖吉利。故稱船為畫鷁。翩翩:船行輕
快貌。
⑤鳴榔:用榔(長木條)敲打船邊作響,使魚驚恐而入網,有時用它敲船以為唱歌的節拍,這
裏指魚人唱著魚歌回家。
⑥浪萍難駐:萍隨浪轉,飄浮不定。比喻流浪生活。
⑦後約:別時相約的後會之期。
⑧神京:京城。指汴京(今河南開封)。
⑨斷鴻聲遠:指音信斷絕。相傳鴻雁能傳書信。斷鴻:孤雁。
【譯文】
冷雲陰沉天氣寒,駕小舟一葉翩翩,乘著遊興離開了沙洲江岸。越過了萬道深壑千道高岩,若耶溪幽深的水灣。狂濤漸漸平息,山風突然刮起,還聽到南賈旅客互相呼喚。一片征帆高懸,航船浮遊,輕悠悠駛過南岸。
眼望中一麵酒旆飄飄閃閃,一座煙霧團簇的村落,幾行樹霜花斑斑。夕陽殘照下,歸家的漁人揮棒敲響船舷。枯敗的荷花零落了,晚霞透過衰殘的楊柳忽掩忽現。岸邊兩兩三三,洗洗衣物的姑娘,躲避著遊客的窺探,含羞帶笑悄語嬌憨。
到此境引起我思念,竟將繡閣閨房輕易地拋閃,像浪遊的浮萍難尋立身的家園。可歎將來約會的誓言怎能為據,叮嚀再三竟不知能否實現?慘淡啊離別的情懷,這一年又將歲暮,歸期受阻,徒然恨歎。淚眼凝神遠看,迢迢的大路通向京都,離群的孤雁傳來遠遠的呼喚,遼闊的長空暮色黯淡。
八聲甘州
——柳永
【原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①,一番洗清秋②。漸霜風淒緊③,關河冷落④,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⑤,苒苒物華休⑥。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⑦,歸思難收。歎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⑧?想佳人妝樓顒⑨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幹處,正恁凝愁!
【注釋】
①瀟瀟:形容雨聲急驟。
②一番洗清秋:經過暴雨的一番洗滌,秋氣變得更加淒清。
③淒緊:意思是說寒氣逼人。
④關河:山河。關:山關之區。
⑤是處:處處。紅衰翠減:指花木凋零。紅:指花。翠:指葉子。
⑥苒苒句:美好的景物逐漸凋殘。苒苒:同“荏苒”,指時光流逝。
⑦渺邈:形容遙遠之貌。
⑧淹留:久留。
⑨顒:頭不轉動的樣子。
爭:通“怎”,怎麼。
恁:這般。凝愁:愁思凝結不解。
【譯文】
佇立在江邊的樓頭,麵對著瀟瀟的暮雨,那暮雨仿佛在洗滌清冷的殘秋。漸漸地雨散雲收,秋風一陣緊似一陣,山河冷落,落日的餘輝映照江樓。滿目淒涼,到處是花殘葉凋,那些美好的景色都已歇休。一切仿佛都靜止了,隻有樓下的長江在流動,但仿佛也在暗自傷心,默默地無語東流。
實在不忍心登高遠眺,望到故鄉的方向雲煙渺茫,歸鄉的思緒便難以排遣束收。唉,真令人傷心。這幾年來四處奔波,究竟是為什麼才苦苦地到處滯留?思念中的那位佳人,一定天天登上江邊的畫樓,盼念眺望著我的歸舟。可是誤認了一舟又一舟,仍不見我的身影,心裏必然要充滿責怪和怨憂。可你哪裏知道我啊,在這裏正倚著欄幹眺望思鄉,也是這麼樣的深深憂愁。
點絳唇
——林逋
【原詞】
金穀年年①,亂生春色誰為主?金花落處,落地和煙雨。
又是離歌,一闋長亭暮。王孫去②,萋萋③無數,南北東西路。
【注釋】
①金穀:古地名,在今河南洛陽市東北。晉石崇築園於此,世稱金穀園,這裏泛指名園。
②王孫:古代貴族公子的通稱。《楚詞·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萎萎”。後
用以泛指遠遊之人。
③萋萋:草茂盛貌。
【譯文】
金穀園裏,一年一度,春草叢生,悄然無主。殘花飄落滿地,伴和著迷蒙的煙雨。
又唱起離別的歌曲,一曲歌罷,長亭已久暮。友人離去了,唯有茂密的春草,長滿了東西南北的道路。
蘇幕遮
——梅堯臣
【原詞】
露堤平,煙墅杳。亂碧萋萋,雨後江天曉。獨有庚郎年最少①。窣地春袍②,嫩色宜相照。
接長亭,迷遠道。堪怨王孫,不記歸期早。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③。
【注釋】
①庚郎:指庚信,早有文名,年十五即為梁東宮講讀。
②窣地:拂地。窣:窣窸的略語,本為象聲詞,形容輕微的摩擦聲,這裏作動詞用,即擦
地的意思。春袍:即表袍,古代讀書人和初入仕途者所穿之袍。
③末二句:夕陽殘照,暮靄沉沉,給碧草塗上一層暗色,使它顯得那般蒼老。
【譯文】
水滿堤岸,別墅在煙雨中隱約可見,到處是碧綠的芳草,又是一個雨後初晴的江邊景色。隻有庚信最早有文名,春袍拂地,與嫩綠的青草互相映照。
沿著長亭走了很遠以致迷失了回去的路,怎麼能埋怨別人呢?是自己不願回來罷了。隨著梨花的紛紛飄落春天漸漸遠去了,隻有殘陽滿地,暮靄沉沉,給碧草塗上了一層暗色,使它顯得那般蒼老。
踏莎行
——歐陽修
【原詞】
候館梅殘①,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③。平蕪盡處是春山④,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釋】
①候館:迎候賓客的館舍。《周禮·地官·遺人》:“五十裏有市,市有候館。”
②草薰句:意即在風暖草香中騎馬遠行。江淹《別賦》:“閨中風暖,陌上草薰”。轡:駕
馭牲口的嚼子和韁繩。
③危欄:高樓上的欄幹。
④平蕪:雜草繁茂的原野。
【譯文】
館舍庭院裏的梅花已經凋殘,小溪橋頭的柳樹,新生的枝條迎風招展。春草散發著清香,春風和煦而又溫暖。行人信馬由韁,轡頭輕輕搖晃,離家也漸漸遙遠。
我的愁緒越來越濃,如滔滔奔流的春水般無窮無盡,連綿不斷。柔腸寸寸,千繞百轉;晶瑩的淚珠流過粉妝的雙臉。畫樓太高,且不要憑倚高欄,因所見到的情景更令人難堪。在平坦開闊的草原的盡處,是充滿春意的遠山,而那位心上的人,還要在遠山的那一邊。
生查子
——歐陽修
【原詞】
去年元夜時①,花市燈如晝②。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注釋】
①元夜:即元宵。陰曆十五為上元節,是晚叫元宵,也叫元夜。
②花市:繁華的街市。
【譯文】
去年無宵之夜,花燈照得街市如同白晝。一彎明月高掛在柳樹梢頭,兩人在黃昏時刻悄悄約會。
今年元宵之夜,明月與花燈依舊,卻不見去年約會的情人,傷心的淚水沾濕了春衫的袖子。
蝶戀花
——歐陽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