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詞】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①,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②,樓高不見章台路③。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④。
【注釋】
①楊柳堆煙:輕煙淡霧籠罩枝葉繁茂的楊柳。
②玉勒雕鞍:鑲玉的馬籠頭和雕花的馬鞍。指華貴的車馬。遊冶處:歌樓的妓館。
③章台:街名。漢代長安有章台街,是遊冶之地,後人用作遊冶處的代稱。
④亂紅:紛紛揚揚的落花。
【譯文】
庭院深得不知有多深,煙霧籠罩著楊柳,簾幕重重數不清。他坐著華貴的車馬去尋歡,望斷高樓也看不到遊樂處。
暮春三月雨急風狂,黃昏掩門獨守,無法把春天留住。含淚問花花無言,亂紛紛飄過秋千而去。
采桑子
——歐陽修
【原詞】
群芳過後西湖好①,狼藉殘紅。飛絮濛濛②,垂柳闌幹盡日風。
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注釋】
①西湖:此處西湖在潁州(今安徽阜陽)城西北,穎河與泉河彙流處。
②此二句意:百花凋殘,柳絮飛舞。
【譯文】
百花凋謝西湖依然很好,落英繽紛,飄飛的柳絮迷迷濛濛,垂柳傍著欄杆終日隨風起舞。
笙歌隨離去的遊人散盡,才覺得春天已是落寞,放下窗簾,細雨中,燕兒雙雙歸來。
訴衷情
——歐陽修
【原詞】
清辰簾幕卷輕霜,嗬手試梅妝①。都緣自有離恨,故畫作遠山長。
思往事,惜流芳②,易成傷。擬歌先斂,欲笑還顰③,最斷人腸。
【注釋】
①梅妝:《太平禦覽》卷三十《時序部》引《雜五行書》:“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正月
初七)臥含章殿簷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後留之,看得幾時,經三
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競效之,今梅妝是也。”
②流芳:一作流光,都是指年華。
③顰:皺眉。
【譯文】
清晨卷起簾幕,凝結著薄薄的白霜,嗬著熱氣暖手指,強打精神試作梅花妝。總因本有離恨怨壓心房,故意將雙眉畫得像遠山一樣細長。
追思往日的青春風華,可惜如花歲月像春水流淌,觸景觀物,處處都容易引起感傷。準備唱歌卻先斂容含悲,想要歡笑卻蹙眉凝愁,這情態最是令人斷腸。
朝中措
——歐陽修
平山堂
【原詞】
平山欄檻倚晴空①,山色有無中②。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③?
文章太守④,揮毫萬字,一飲千鍾⑤。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⑥。
【注釋】
①欄檻:欄杆。倚晴空:形容平山堂淩空矗立,其高無比。倚:靠,此為接近之意。
②謂山色縹緲,忽隱忽現,似有似無。
③此二句指:歐陽修修建了平山堂,並在堂前種下楊柳,然不到一年,便離開揚州、移任潁
州,又是幾年時光過去了。
④文章太守:作者自稱。
⑤此二句指:追憶當年任楊州太守時風華正當年,平山堂前賦詩、填詞、寫文章才思敏捷,下筆如泉湧
,喝酒千杯方休。
⑥直:當。“直須”連用表示加重語氣。尊:同樽。衰翁:時作者年已五十,故稱衰翁。
【譯文】
平山堂的欄檻挺立於晴空之中,江南的山色若隱若現。曾親手在堂前種植了楊柳,如今已離開那兒好幾年了。
太守文思不凡,揮筆就能寫下洋洋萬言,一飲酒就能喝上一千鍾。人生行樂應趁年少,酒杯前看我則已是衰老的人了。
木蘭花
——歐陽修
【原詞】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淒涼多少悶①!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②?
夜深風竹敲秋韻③,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④。
【注釋】
①“別後不知君遠近”:是恨的緣由。因不知親人影蹤,故觸景生出不知有多少淒涼、鬱悶
。
②水闊句:雁絕魚沉、音訊杳無、天涯何處覓蹤影。魚沉:魚不傳書。
③秋韻:秋聲。前著一“敲”,可謂淒切入骨。
④燼:燈燭燭燃後剩下的部分,俗稱燈花。燈又燼:一語雙關,燈燃成灰燼、熄滅了;與親
人的相會也不能實現,破滅了。
【譯文】
分別之後不知你的遠近,滿目淒涼之景,心中無比煩悶。越行越遠越不見書信,像魚兒沉入深水何處去打聽?
深夜裏風兒敲打著竹子奏著秋的歌韻,一枝一葉都是離恨。斜靠著單枕想在夢中尋覓,卻總不能入夢,而燈芯又燒成灰燼。
蝶戀花
——歐陽修
【原詞】
誰道閑情拋棄久①?每到春來,惆悵還舊。日日花前常病酒②,不辭鏡裏朱顏瘦③。
河畔青蕪堤上柳④,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注釋】
①閑情:兒女柔情。
②日日句:每天對著春花舉杯澆愁。
③不辭:不稱心之意。朱顏:年青人豐腴紅潤的麵容。
④青蕪:青草叢生。源自古詩:“青青河畔草”。
【譯文】
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閑愁,總想把它拋棄,可它卻總縈繞我的心頭。每到新春來臨之時,那種惆悵憂傷一如故舊。為了消除這種閑愁,我天天在花前月下痛飲美酒,寧可酩酊大醉,不惜身體日漸消瘦。
河邊上青草萋萋,河堤上又綠新柳。見到如此美景,我痛苦地暗問自己,為何年年都有一段新愁?我思緒萬端,獨立在小橋的橋頭。清風徐來,吹拂著衣袖。新月從東方升起,彎彎如鉤,隻有遠處那一排排樹木與我為伴,在暗淡的月光下影影綽綽。
西江月
——司馬光
【原詞】
寶髻鬆鬆挽就①,鉛粉淡淡妝成②。青煙翠霧罩輕盈③,飛絮遊絲無定④。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⑤。笙歌散後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
【注釋】
①寶髻:古時對婦女發式的美稱。
②鉛粉:搽臉的粉。
③青煙翠霧:形容舞妓身上的羅衣。罩輕盈:籠罩著輕盈的體態。
④此句:形容舞姿像柳絮遊絲那樣柔和纖麗而飄忽不定。
⑤相見二句:上句謂見後反而相思,不如當時不見;下句謂人還是無情的好,無情即不會為
愛憎分明而痛苦。
【譯文】
頭發鬆鬆挽起,臉上塗著淡淡的粉。身上的羅衣,籠罩著輕盈的體態,舞姿像柳絮遊絲那樣柔和纖麗而飄忽不定。
這樣見後反而相思,不如當時不見。人還是無情的好,無情不會為愛憎分明而痛苦。歌舞散了才從那種陶醉的狀態中清醒過來。那時在深深的院子裏隻有斜月,人聲早已經消逝了。
桂枝香
——王安石
【原詞】
登臨送目①,正故國晚秋②,天氣初肅③。千裏澄江似練④,翠峰如簇⑤。征帆去棹殘陽裏⑥,背西風酒旗斜矗⑦。彩舟雲淡⑧,星河鷺起⑨,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歎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注釋】
①登臨送目:登高臨遠,縱目觀覽的形象。
②故國:指所在地的金陵,這兒是六朝國都。
③肅:是秋氣,就是肅殺之氣。初肅:萬物剛開始凋落消殘。
④千裏:言長江之長。澄江:江水清澈。練:白色綢帛。
⑤此句:指山峰清翠擁簇,曆曆在目。
⑥征帆去棹:指來往船隻。棹:劃船的槳板。
⑦酒旗:酒店門前掛的布標識,俗稱酒簾。斜矗:斜斜地豎著。此句意:酒旗斜斜高掛著,
隨西風飄蕩。
⑧彩舟:是遊艇畫船。雲淡:天晴雲薄。指彩船仿佛從薄雲中駛過。
⑨星河鷺起:星河即銀河。此指長江,江上有白鴛州。李白《登金陵鳳凰台》詩:“三山半
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州”。此處活用,意謂星輝滿江,白鷺起舞,靜景寫出了動感。
畫圖難足:用圖畫難以充分表達出來。這比“江山如畫”更進一步讚揚故國山河之
美了。
此句:指過去的統治者競相追逐人事的豪華,不去欣賞自然之美。
門外樓頭:杜牧《台城曲》:“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這兩句詩故事大意指
:陳後主沉溺酒色,不理朝政。隋朝大將韓擒虎領兵迫臨南京城門時,後主陳叔寶和寵妃張
麗華卻在賦詩作樂。結果城破被俘,國家滅亡。這是以陳後主為代表的過去幾個朝代,都因
競逐豪華而亡了國。悲恨相續:是連續滅亡的情感的形象說法。
這二句意:站在高處憑吊這古代的遺跡,麵對古老的都城,都會惋惜這興衰榮辱的
曆史。
這二句意:“六朝舊事”隨著滔滔江水,已成過去。他們豪華的舊址,現在隻見傍
晚的寒煙(炊煙),晚秋的衰草,春來的凝綠。凝綠:蒼黯的綠色。
後三句:直到如今,那班歌女還時常在唱那亡國之音的歌曲。商女:賣唱的歌女。
後庭遺曲:指陳後主所作豔曲《玉樹後庭花》。
【譯文】
登高遠望,正是金陵深秋時節,天高氣爽。千裏長江如一匹白絹,遠處蒼翠的山峰聳立。斜陽照著江上往來的船隻,酒簾在秋風中歪斜飄舞。華美的船隻遠去,像是進入淡薄的雲中,長江好似銀河,白鷺飛翔江上。圖畫也難體現眼前美景。
想當初,六朝古都豪華奢侈,可歎隋軍已到門外,陳後主還在樓頭作樂,亡國的悲恨接連不斷。曆來人們登高懷古,隻知空歎世事的興衰榮辱。六朝的舊事都隨著流水逝去,隻留下淒碧的衰草在寒煙中發抖。至今還有歌女,時時唱著,陳後主遺留的《玉樹後庭花》。
浣溪沙
——王安石
【原詞】
百畝中庭半是苔①,門前白道水縈回②。愛閑能有幾人來?
小院回廊春寂寂③,山桃溪杏兩三載,為誰零落為誰開?
【注釋】
①中庭:庭院之中。
②白道:潔淨的小路。
③回廊:曲折的走廊。
【譯文】
庭院之中有一半長滿了青苔,門前的小路旁邊有小溪迂回潺潺地流淌,能有多少喜歡閑適的人來呢?
隻有小院曲折的長廊獨享春色罷了,山邊的桃樹,溪邊的杏花已經兩三年了,它們是為誰而零落,為誰而盛開呢?
浪淘沙令
——王安石
【原詞】
伊呂兩衰翁①,曆遍窮通②。一為釣叟一耕傭③。若使當時身不遇,老了英雄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