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 / 3)

第四章

滿庭芳

——蘇軾

元豐七年四月一日,餘將去黃移汝,留別雪堂鄰裏二三君子①。會李仲覽自江東

來別,遂書以遺之②。

【原詞】

歸去來兮③,吾歸何處?萬裏家在岷峨。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④。坐見黃州再閏,兒童盡、楚語吳歌⑤。山中友,雞豚社酒,相勸老東坡⑥。

雲何。當此去,人生底事⑦,來往如梭。待閑看,秋風洛水清波⑧。好在堂前細柳,應念我、莫剪柔柯⑨。仍傳語,江南父老,時與曬漁蓑。

【注釋】

①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作者從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改任汝洲(今河南臨汝)團練副使

。雪堂:作者在黃州時所築。因在大雪中建成,故在房壁上繪雪景並命名為雪堂。

②李仲覽:名翔,當時奉楊元素之命來看蘇軾。

③歸去來兮:出自陶淵明《歸去來辭》:“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岷峨:岷山和峨

嵋山,均在作者家鄉四川。

④“百年”兩句:出自韓愈《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嶽李大夫》:“年皆過半百,來日苦又多

”。又白居易《冬夜對酒寄皇甫十》:“十月苦長夜,百年強半時”。強半:近半,時年蘇

軾四十九歲。苦:極,甚之意。

⑤坐見:但見,隻見。黃州再閏:作者自元豐三年(1080)二月被貶至黃州,到這時已四年

多,其間元豐三年九月,六年(1083)閏六月,故稱。

⑥豚:特指小豬,也泛指豬肉。社酒:春秋兩次祭祀社神時社日所用的酒。老東坡:終老

於東坡。東坡:這裏指蘇軾在黃州所開墾的那塊荒地,東坡這個別號也因此而得。

⑦底事:何事,什麼事。

⑧洛水:即洛河,黃河的支流。蘇軾遷移汝州,距洛河不遠。

⑨柔柯:細枝、指柳條。

江南:指武昌一帶,黃岡在長江以北,與武昌隔江相望,蘇軾常過江去武昌遊玩。

【譯文】

啊,人們都說“歸去來兮”,我回歸到哪裏呢?我的家在萬裏之外的四川呀。人生百年過了

近半,剩下的時光已不多了。元豐三年閏九月六年閏六月期間隻見兒童們隻說楚語唱吳歌。山

中友擺下雞豚社酒來勸慰我。

說什麼呢?人生在世到底為了什麼呢?往來如梭過得很快。等到

閑時來看秋風中洛水的清波。我會懷念堂前那沒有修剪的細枝的細柳。還記得江南的父老此

時可能正曬著漁蓑。

蝶戀花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①,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②,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裏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③。

【注釋】

①花褪殘紅青杏小:紅色花瓣枯萎脫落了,小小的青杏長了出來。

②柳綿:柳絮。

③多情:指牆外行人。無情:指牆內佳人。惱:弄得煩惱。

【譯文】

百花凋謝,春杏還很小。燕子飛來時,綠水環繞人家房舍。枝上柳絮隨風飛散,天邊何處沒有芳草。

牆內有秋千,牆外是道路。牆外行人駐足,聽牆內美人笑語。笑聲漸漸聽不到了,行人自作多情卻被無情引起煩惱。

青玉案

——蘇軾

送伯固歸吳中①

【原詞】

三年枕上吳中路,遣黃耳②、隨君去。若到鬆江呼小渡,莫驚鷗鷺,四橋盡是、老子經行處③。

《輞川圖》上看春暮④,常記高人右丞句。作個歸期天定許,春衫猶是,小蠻⑤針線,曾潤西湖雨。

【注釋】

①伯固:蘇堅,字伯固,蘇州人,博學工詩,與蘇軾交厚,此時蘇堅從蘇軾任杭州臨稅官,至此已三年。

②黃耳:晉陸機有犬名黃耳,陸機在洛陽時,曾係書其頸,致鬆江家中,並得報還洛。

③四橋:蘇州有四橋,為名勝。老子:蘇軾自稱。

④《輞川圖》:唐王維官尚書右丞,有別墅在輞川,並在藍田清涼寺壁上嚐畫《輞川圖》。

地在今陝西藍田境內。

⑤小蠻:唐白居易有家妓樊素善歌,小蠻善舞。有詩雲: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

【譯文】

三年間臥枕上夢魂總飛向吳中故園路。我送隻傳信的黃犬,隨你返回故土。若到鬆江呼喚小舟擺渡,切莫驚嚇了鷗鳥白鷺。吳中四橋的河灣渡口,當年都是我常遊的去處。

品鑒、研摩輞川圖,仿佛看到吳中暮春景物,常常記高士王右丞的詩句。定個還鄉的歸期天公已應許,身上春衫還是小蠻的細針密線,曾浸濕了西湖依依的淚雨。

西江月

——蘇軾

頃在黃州①,春夜行蘄水②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

休③。及覺已曉,亂山攢擁④,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原詞】

照野彌彌淺浪⑤,橫空隱隱層霄⑥。障泥未解玉驄驕⑦,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⑧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⑨。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注釋】

①頃:近來。黃州: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作者謫居黃州(今湖北黃岡縣)。

②蘄水:在今湖北浠水縣黃岡東。

③解鞍、曲肱:解下馬鞍,彎曲手臂,以臂為枕睡。

④攢擁:密集、簇擁。

⑤照野彌彌淺浪:月光照耀著流過原野、水波彌漫的小河。

⑥橫空隱隱層霄:廣闊的天空雲層若隱若現。

⑦障泥:用錦或布製作的馬鞍,墊在馬鞍下,垂在馬腹兩旁,用來遮塵土。玉驄:馬名。“

玉花驄”是唐玄宗豢養的名馬,這裏指良馬。

⑧可惜:可愛的意思。

⑨瓊瑤:美玉。這裏用來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杜宇:杜鵑鳥。它常在春天的夜裏啼叫。

【譯文】

月亮照著曠野,小河微波蕩漾,層層雲霧隱隱約約橫亙在天空。鞍韉還沒解下,白色駿馬顯得很活躍。我醉意朦朧想在芳草上睡覺。

溪中的清風明月多麼可愛,不要讓馬兒踏碎水中的月影。解下馬鞍側臥在綠楊掩映的橋上,杜鵑一聲啼叫春晨已來到。

念奴嬌

中秋

——蘇軾

【原詞】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裏,雲無留跡。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①。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②。江山如畫,望中煙村曆曆③。

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形成三客④。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⑤。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⑥?水晶宮裏,一聲吹斷橫笛⑦。

【注釋】

①桂魄:月亮的別稱。古時稱月亮為魄,傳說月中有桂樹,故稱月亮為“桂魄”。《周易參

同契》卷下:“陽神曰魂,陰神曰魂。秋碧:秋日晴朗的天空。

②玉宇瓊樓:傳說中月宮裏神仙居住的樓宇。王嘉《拾遺記》載:瞿乾佑與弟子在江邊賞月

,有人問月中何有,瞿讓弟子順著他手指方向看去,隻見月中“瓊樓玉宇爛然”。鸞:傳

說中鳳凰一類的鳥。清涼國:指月宮。

③煙樹:煙霧籠罩的樹木。曆曆:清楚可數。

④“舉杯”二句:李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⑤“今夕”句:《詩經·唐風·綢繆》:“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⑥翻然:回飛的樣子。鵬翼:鵬鳥的翅膀。鵬,傳說中的大鳥。《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⑦水晶宮:指清徹、明淨的月宮。

【譯文】

站在高處,極目遠眺,隻見萬裏長空遼闊無邊,一絲雲彩也沒有。皎潔的月光從高空照射

下來,使得整個秋天的碧空都沉浸在一派清冷之中。不覺幻想到天上的月宮,那裏有瓊樓玉

宇,仙女們在裏邊乘著仙鳥飛鸞自由自在地來來往往,愉快地生活在這清靜涼爽的仙境裏。

從月宮往下界觀望,雄偉秀麗的大好江山就像一幅精雕細刻的圖畫一樣美,清晰可辨的如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