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烹飪知識(三)(1 / 1)

第一章 烹飪知識(三)

汙染魚巧鑒別

魚形:受到嚴重汙染的魚多為畸形,如頭大尾細、脊椎彎曲、鱗色改變。

魚眼:未受汙染的魚,魚眼微突,富有光澤;受汙染的魚,魚眼渾濁,失去光澤,向外鼓出。

魚鰓:未汙染的魚,鰓色鮮紅,排列整齊;受汙染的魚,鰓較粗糙,不光滑,暗紅色或褐色。

魚味:未受汙染的魚有一種新鮮濕潤的腥味;受汙染的魚往往有股異味,如大蒜味、氨味、煤油味、火藥味等。

鮮魚巧選購眼睛:鮮魚的眼睛凸起,澄清有光澤;不新鮮的魚眼睛凹陷,表麵附有一層灰色汙物,用手觸摸時粘手,眼睛渾濁不清,並呈微藍色。

魚鰓:鮮魚鰓蓋緊閉,鰓片呈鮮紅色,無黏液;不新鮮的魚,鰓發暗,呈紅、灰色,有汙垢。

魚鱗:新鮮魚體表有清潔透明的黏液層,鱗片整齊,沒有脫落現象,排列緊密,有黏液和光澤,輪層明顯;不新鮮的魚鱗片鬆弛,沒有光澤,輪層不明顯;腐敗的魚有鱗片鬆落現象。

肛門:鮮魚的肛門發白,並向腹內緊縮;不新鮮的魚肛門發紫,外凸。

氣味:鮮魚有特有的鮮腥味;不新鮮的魚腥味較淡,並稍有臭味;腐敗的魚有腐臭味。

體形:鮮魚體形直,魚腹充實完整,頭尾不彎曲;不新鮮的魚,體形彎曲、魚腹膨脹、有黏液,摁後下陷,有破皮和裂口現象。

肉質:鮮魚肉質堅實,有彈性,骨肉不分離,故放在水中不沉;不新鮮的魚肉質鬆軟,沒有彈性,骨肉脫離。

凍魚巧選購眼睛:好的凍魚眼睛突起,黑白分明,潔淨無汙物。如眼睛下陷,黑眼珠上有白者為次品。

體表:質量好的凍魚,色澤鮮亮,體表清潔無汙物,肛門緊縮。質量差的凍魚,皮色灰暗無光澤,體表有汙物,肛門突起。

硬度:好的凍魚,魚體凍得緊實,以硬物敲擊能發出清晰的聲音。

內部:好的凍魚用刀切開後,刺不離肉,脊骨處無紅線,膽囊完整無破裂,否則為次品。另外,凍淡水魚質次者腹部變綠。

保存活魚的竅門

巧貼魚眼:魚眼內的視神經後麵有一條“死亡線”,死亡線離開水便會斷裂,而活魚也因此而死亡。為防死亡線斷裂,可取浸濕的軟紙貼在活魚眼睛上,可使存活時間延長三四個小時。

白酒“醉”活魚:清晨,當您從農貿市場買回活魚,又想留到傍晚全家人一起嚐鮮時,可向活魚嘴中滴灌幾滴白酒。當活魚“醉”後,便可將其放回水中,再將盛水的容器放在陰涼通風、黑暗潮濕的地方,讓活魚“小睡”一會兒。這樣,傍晚食用時,魚還活著呢。

巧用細鐵絲:取一根細鐵絲,從魚肛門處穿入並拴住,另一頭穿透魚唇,使活魚變成一個半月形。然後放入水中,可有效地限製活魚在少量水中的掙紮程度,延長活魚的生存時間。

保存鮮魚的竅門

除內髒鹽水浸泡法:魚體的腐敗變質往往從魚肋和內髒開始,即使在低溫下微生物的分解也可以使其變得不夠新鮮。因此,買回鮮魚後如不想立即食用,又不想放入冰箱冷凍,那麼可以在不水洗、不刮鱗的情況下,將魚的內髒淘空,放在濃度約10%的食鹽水中浸泡,可保存數日不變質。

芥末保鮮法:芥菜是1年或2年生草本植物,其種子呈黃色,有辣味,如磨成細末,便是平日常用的調味品—芥末。取芥末適量塗於魚體表麵和內髒部位(已開膛),或均勻地撒在盛魚的容器周圍,然後將魚和芥末置於封閉容器內,可保存3天不變質。

熱水處理法:將鮮魚去除內髒,放入將開未開的熱水(80℃~90℃)中,稍燙便撈出,此時,鮮魚的外表已經變白。用這種方法除去魚體表麵細菌和雜質後放在冰箱中貯藏,可比未經熱水處理過的鮮魚保存時間延長1倍,而且味道鮮美如初。

蒸氣處理法:鮮魚洗淨,切成適宜烹飪的塊狀,再裝入具有透氣性的塑料袋內,然後將整袋魚塊放在熱蒸氣中殺菌消毒,可保鮮2~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