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六章(2 / 2)

這部小說,它的內容並不新鮮,不過是講一個婚外戀的愛情故事,其新穎之處,就是他采用了一種極端的敘述方式——手機短信體,小說結構是由一條又一條的手機短信組成,它與傳統小說的敘述方式截然不同。文中對於主人公大智慧和小妻子並沒有任何的肖像描寫,也沒有提及他們的性格特征,而是一開始就寫他們通過短信的方式來交流。這部小說故事性不強,接近散文,甚至可以說是具有詩性的一個小說,情節較為平淡。這部小說在個性方麵是很有創新的,但他的思想是很分散的。

小說內容具有充分交流性,在交流中講述了一段婚外戀的故事,語言貼近時代生活,文中除了有兩個人的愛戀的情話,還談及了很多其他話題,如職場,養生,人生等。其中有很多富有哲理性的話語,例如“發現了我們的生活並沒有與理想中的激情一起燃燒,年輕時內心的波瀾壯闊在事後看來,其實與其他人一樣顯得如此普通與平凡。既沒有悲壯的愛情,也沒有轟轟烈烈的事業。曾經以為獨一無二的驕傲的青春其實與所有人一樣隻是我們一廂情願的賦予了‘不朽’的紗籠。”

2009年1月,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了《中國式燃燒》,同年,即2009年12月,廣東人民出版社又再次出版了《中國式燃燒》。這充分反映了謝望新或本書的出版者追逐時代前行的腳步,又反映了一個作家進行文體創新得到的認可。有了這種緊迫感和危機感,有這種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是令人敬重的。作品的創新性還表現為多種文學藝術形式的綜合集成,小說裏的大量短信,大量對話,大量日常行為的記錄——日誌或日記。更為重要的是,小說實際上是對短信文學、戲劇文學、敘事文學、日記文學等顯性和隱性功能的一次全麵調動。它為多媒體時代的小說走向提供了一個開放的,革命性的,具有開創意義的範本。這是評論家梁鴻鷹對這部信息體長篇價值的一個發現。這部作品不像短信小說那樣以短信的篇幅和形式講述一個大體完整的有一定長度的故事,也不像日記小說那樣單純的去記下生活中的點滴小事,更不似戲劇劇本那樣以對話結構故事,但是,作品本體部分卻以一個個短信為主幹,具有日記文學那樣的生活的具體的親在性,也時時處處煥發著戲劇對話的光彩。但是小說篇幅過長,這有點不符合短信的簡短的特點。

《中國式燃燒》在表現人的社會感受、精神感受的過程中,對於社會人生的理解,對於婚姻愛情的見識,對於友誼和感情的堅守,乃至對於自然、文化、道德的感悟等內容的表達,都是具有個性和深度的。為讀者提供了某些有益的思考。評論家李炳銀認為:雖然作家在表現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努力地避免“短信”你來我往可能帶來的敘述零亂、僵硬呆板的局麵,但是對於用手機體來敘述故事的方式,還是顯得不夠深入和充分的刻畫其中的人物形象。另外在閱讀這部小說的過程中,作家和讀者都時時感覺到形式對於自己的幹擾和左右,長篇小說曆來都是承擔厚重宏大的社會曆史敘事平台,用手機體這樣的方式來進行小說創作,還是需要不斷的實踐加以證明,應該說用來寫詩歌或散文更適宜。雖然說謝望新的新作《中國式燃燒》有很多爭議,但是總的來說,謝望新,作為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他對廣東省文壇的貢獻是比較大的,不管是他的文學評論,散文或是小說。雖然說他在小說創作方麵還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但是他那種敢於在不同文學領域的嚐試創新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期待著謝望新有更多的佳作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