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如何使用媒介(2 / 3)

4.為我所用。主動利用新聞媒體,有利於抓住先機、掌握主動權,同時也要注意及時回應媒體的失實報道。這樣我們就能夠掌握宣傳的主動權,占領媒體的宣傳空間。

(二)接受媒體采訪的注意事項

1.明確記者的采訪目的。采訪開展的前提是要明確采訪的目的,了解媒體要就何事進行何種形式的采訪,為什麼你會被選為采訪對象,采訪後被采訪者的觀點將以何種形式發表等。

2.保持主動地位。在采訪過程中,誰掌握了主動權,誰將控製采訪活動前進的方向。對於記者來說,采訪中會力爭牢牢控製采訪進行的節奏、談論話題和談話的氛圍等。對於被采訪者,采訪過程也不能隻扮演一個被控製者的地位,被動地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如何在僵持之中尋找到一種平衡狀態,對於被采訪者來說也應保持主動性,在話語的碰撞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記者的提問有時是很尖銳的,麵對咄咄逼人的問題,被采訪者可以采取什麼樣的方式予以回擊,進而保持主動性呢?如果問題令人難以回答,或者被采訪者不願回答而又不好拒絕回答,可以采用反問之態,把問題重新拋給記者。也可以用事實的陳述來代替個人意見的發表。白岩鬆在采訪原四川省省長肖秧的時候,他的一個問題是:以888票當選是否是一個非常吉祥的數字?肖秧聽完後給記者講了一件事:1988年8月8日他原定乘1218次航班從成都回重慶,當時他是重慶市長。後因急事沒上飛機,結果當晚8點多鍾飛機墜毀。他說那麼多8在一塊,不也是一場悲劇嗎?采訪過後,白岩鬆也承認這樣的回答很精彩,在不願對事實陳述肯否的情況下,講述事實是不被記者牽著走路的最好回答。

3.客觀陳述事實。媒體采訪活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更加全麵地了解事實真相,所以被采訪者在接受采訪時要客觀地陳述自己了解的情況。不要以個人意誌為轉移,故意隱瞞事件的某些過程或者某個方麵,要將事件的全貌呈現在媒體麵前。更不要為了某些目的編造事件,提供給媒體一些虛假的情況。這種行為不光是對自己不負責任、對媒體不負責任的行為,一旦事件得以傳播更是對所有受眾不負責任的行為。

白岩鬆在政府新聞發言人培訓課上曾經說過一句話:“絕不是要把大家培訓成江姐,上級的電話知道,下級的也知道,但就是不說,而是恰恰相反,要透明、公開、主動並有主見。”在如今開放的格局中,市場化、娛樂化、多元化,媒體無處不在、全民皆記者的時代早已開始,我們應該要學會更坦誠更真實更有水準地和媒體打交道。針對突發的一些事件,甚至負麵事件,不是被動地躲避,而是主動地麵對,主動永遠是第一選擇;同時,也要避免用謊言等第二個錯誤去掩飾第一個錯誤,因為第二個錯誤才是真正更大的錯誤。

4.突出關鍵點。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盡量做到條理清楚,詳略得當,不要讓人聽了一段後仍是一頭霧水,摸不到頭緒。對於接受采訪中欲重點表達的內容,要采取一些方法突出處理。可以采取在采訪開始時首先陳述,在采訪進行過程中反複陳述,具體解釋關鍵內容,運用事例論證關鍵信息等辦法。

5.有權保持沉默。並不是記者提出的任何一個問題,被采訪者都要無條件地回答。記者有采訪的權利,被采訪者也有保持沉默的權利。對於某些不願對媒體公開表達的內容,比如說個人隱私性問題或者是涉及商業秘密等問題,被采訪可以不回答記者的提問。被采訪者可以保持沉默,並不是說可以無禮地拒絕采訪,而要給予媒體和記者充分的尊重,對於正常的采訪活動應該積極地配合其完成。

第二節 如何應用媒介

在大眾傳媒迅猛發展的當代社會,關注和設法提高公眾的主動信息消費能力,讓他們懂得如何利用媒介滿足自己在學習、生活、工作中的多方麵需要,已成為眼下非常緊迫的任務。受眾不再是被動地接受媒介內容,而是根據自己的需要和特征來確定、詮釋媒介信息的涵義,並對媒介施以影響。如何才能主動選擇和自己相關的消息,並有效加以利用呢?這就要通過廣泛的參與大眾傳媒和使用大眾傳媒,逐步掌握與媒介交往的能力,從而實現合理地運用媒介完善自我、服務自我目的。

一、維護百姓話語權

(一)電視

2003年5月19日,湖南都市頻道的《都市一時間》大幅改版,戶外大型廣告牌打出“民生視角,本色表達”的告示。欄目嚴格定位為以長沙市為主的市民新聞,鏡頭對準老百姓而不是會議和領導活動。子欄目《百姓說話》是其中一檔不同尋常的欄目,長沙的老百姓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外界一般都知道湖南電視靠娛樂節目火,不知道湖南還有這麼一檔輿論監督欄目這麼叫座。電視媒體為了搶奪觀眾眼球正在竭力商業化,但是作為一檔純粹的輿論監督欄目,卻能夠維持較高的收視率,收視份額一度超過熱門電視連續劇,不能不提老百姓的深度參與。

《百姓說話》欄目的主創動機,是源於很多人經常跑到湖南廣電大樓找記者反映情況。一線記者都非常清楚,老百姓投訴不能說無門,但由於相關單位踢皮球,確實投訴很困難。能不能給這些上訪的人開個專欄,作為弱勢群體和政府間溝通的橋梁?不是過問一下,而是要他們一個答複。這種想法使得《百姓說話》應運而生。從外包裝到內容,欄目走的是十足的“群眾路線”。欄目的子標題被製成《我氣憤》《我投訴》式的格式,就像胡同裏扛竹竿,直來直去反映群眾呼聲。不管衣食住行還是柴米油鹽,或是對職能部門和服務對象有什麼意見,盡可以竹筒倒豆子,打電話反映到欄目中。

在節目中,記者被要求不再像傳統工作方式中的“溫良恭儉讓”,而要做一做“愣頭青”,天不怕地不怕,敢為老百姓說話。長沙中巴出城後,公交車的運力沒有跟上來,老百姓坐車難。因為是長沙市政府出台的政策,開始大部分媒體保持沉默,但是《百姓說話》欄目當天就開始推出《中巴出城之後》的連續報道:《我難受:公交車還是悶罐車?》、《我投訴:公交車甩客:公交司機疲於奔命 服務質量大打折扣》、《我投訴:公交線路盲點多:這裏沒有工交線出門全靠搭摩的》、《我提醒:公交公司要反思:中巴出城早成定局 公交公司為何不提前做準備》。這組報道還在評論中讓老百姓提出了“公交不應搞壟斷”的觀點,老百姓拍手叫好,督促了管理部門改進服務質量。

欄目中互動性最強的子欄目《百姓語錄》每天會選擇社會上的焦點問題,在街頭隨機采訪十來位市民播出他們的不同看法。頭一天播出的時候,預告第二天的主題、地點。地點一般是長沙人去得多的平和堂商廈、五一廣場等地方。《百姓語錄》人氣很旺,有一天因為天氣原因,記者沒有到現場去,一個專程趕來的老婆婆,通過撥打110找到了欄目記者。

欄目大量使用同期聲,老百姓語言特有的率直、幽默、尖銳,很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長沙某社區有個違章商業鋪麵,十多年曆經多次違章建築拆遷,就它一個“不倒翁”。欄目播出了與此相關的一條新聞,其中一位居民就擲地有聲地問:“老百姓的違章喊拆就拆,居委會的違章為什麼十幾年都拆不了?”老百姓多是用長沙方言說話,原汁原味,欄目為所有的同期聲配上了字幕。

《百姓說話》欄目現在在長沙名氣大得很。說有名,因為老百姓信賴,有事就想到這個欄目。剛開始,反映情況的熱線電話一天隻有幾個,人還閑著,現在一天上百個電話,提供了豐富的新聞資源。根據央視索福瑞繪製的湖南廣電各頻道收視率曲線圖來看,湖南都市頻道的曲線在晚七時左右陡然冒起高峰,在眾多頻道收視曲線中特別搶眼,而這一段時間正是《都市一時間》的播出時間。

作為《都市一時間》欄目的三大板塊當中收視率最高的一個板塊,《百姓說話》為《都市一時間》打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可謂功勳卓著。《百姓說話》欄目還原老百姓的話語權,探索平民新聞的表現手法,走在了國內電視媒體的前沿。

媒體是社會的公器,大眾的良心,這句話激勵了很多人投身這個行業,但置身其中後就會體會到,媒體要百分之百為百姓“說話”,不是一件輕鬆事。

老百姓最大的財產就是房產,比較集中的投訴也就是房子問題,但是讓人感到奇怪的是,一些紙質媒體對房地產的批評報道幾乎沒有。據了解,有的大報房產廣告占了其廣告的1/3以上。從某種程度來說,這些媒體和房產老板成了利益共同體,對待老百姓的房產投訴怎麼不會“失語”呢?當然,除了業內人士,一般的老百姓並不清楚其中的貓膩。

《百姓說話》欄目1/3說的是房產投訴,周六周日的“家夜周報”版塊,主要報道房車投訴。欄目報道得多的問題是房產證拿不到、新買的房子漏水、房地產商加蓋房子損害采光權、小區餐館的油煙汙染問題等等。《百姓說話》批評房地產商並非沒有壓力。這種敢於說話的動力,很大程度來自老百姓。老百姓的反應是非常快的,媒介幫老百姓說了話,他們感謝你,為你叫好;采訪了如果當天不播出來,群眾意見大,第二天就會接到責罵的電話,質問記者是不是收了紅包。有一次,一位現役軍人開車撞了中學生,還要打他,被很多氣憤的群眾圍了起來。欄目還是堅持報道了。如果不報道,失去公信力,以後怎麼出去采訪?

堅持為老百姓說話不僅僅因為社會責任感,還因為自身的生存需要。以商業化為取向的電視競爭是非常殘酷的,收視率低必須淘汰出局。如果這個欄目說假話,失去了公信力,也就失去了收視率,同時也就失去了市場份額,失去了生存價值。反過來,正是因為《百姓說話》敢於為百姓說話,所以贏得了較高的收視率,我們看到,很難磨合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這裏奇妙地得到了統一。

(二)網絡

新浪網最吸引人眼球的是與《中國質量萬裏行》雜誌社聯合主辦的“尊敬的力量——首屆網絡3·15消費維權活動”。該活動集合了網民的投訴、維權事例和觀點看法等,使網絡成為消費者傳統維權渠道的重要補充。一度紅遍各個網站的博客“三月電話”在專題中也得到了重點推薦,由於其陸續曝光各大行業潛規則,掀起了一場網上揭黑打假的熱潮,成為近期新浪網人氣上升最快的博客之一。

搜狐的3·15專題則勝在專業和全麵,其“危機時代的安全消費”網上報道平台與中國消費者協會合作,對當下的熱門消費品包括食品、旅遊、汽車、母嬰用品、數碼產品等可能存在的消費陷阱進行了詳細分析報道,並邀請專家從選購技巧、行業內幕、售後維權等各個方麵進行了詳細說明,既全麵又實用。搜狐還通過大量的網上調查、在線投訴、有獎征文等活動,使專題在提供了龐大信息量的同時不失活潑,避免了臃腫死板。

騰訊與3·15有關的內容分散在各個不同的頻道中,力度顯得弱一些,總的信息量和傳播範圍卻更勝一籌。一方麵,騰訊邀請網友點亮3·15維權圖標,活動的鏈接在各個頻道發布。另一方麵,各個頻道均結合各自所報道領域的內容推出維權專題,如:騰訊財經、騰訊科技、騰訊數碼、騰訊手機,甚至娛樂頻道也應景做了一個“娛樂3·15”,整理了娛樂圈40個炒作造假事件。雖然未必每個都與消費者維權有關,但也讓網友在休閑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增強了維權意識。

與近年來互聯網在輿論監督等方麵顯示出來的巨大力量呼應,此次各大網站的3·15報道都充分利用網絡互動性強的特點,有意識地調動網民參與的積極性,為網民維權提供更為自由和低成本的表達空間。門戶網站的集體行動引發了網友大規模實際參與,以消費者權益保障為核心的話題,最終形成社會熱點。

各大網站普遍通過網上調查、在線投訴、案例征集、博客活動等方式吸引網友參與,並將網友提供的內容選擇加工後予以推薦,騰訊甚至推出了一個小型Flash遊戲。網民的反應再次顯示出巨大的能量。搜狐博客推出的“博客時代的3·15”專題集中了搜狐博客在日常消費中遇到的問題,網友曝光的範圍非常廣泛,快速消費品、耐用品、服務類甚至虛擬消費品都涵蓋其中,一些網友的調查能力和專業知識令人歎服。比如一則名為《驚心動魄!燒雞製作全過程》的博文,博主用圖片記錄了黑心商人收購大量病死雞,然後在衛生條件極其惡劣的環境下用色素熏蒸加工成熟食的過程,大量網友回帖表示憤怒:“以後可不敢吃了。”

網民還自發辦起了3·15晚會。湖南知名維權人士張洪峰提前一個多月開始策劃辦一場“山寨3·15”晚會,不過,在熱心網友的建議下,晚會名稱最後改成了“博客3·15”。張洪峰表示,名字不影響晚會的效果和初衷,平民舉辦“晚會”的意義更多在於“真正體現民間維權者參與的精神”。

二、搜索信息,發布信息

(一)電視

1998年,湖南衛視率先在內地推出電視相親節目《玫瑰之約》,風頭之勁,一時萬人空巷。《玫瑰之約》一火,各大電視台跟著開了30多檔婚戀節目,掀起了盛況空前的中國電視“紅娘風”。2010年伊始,《我們約會吧》、《非誠勿擾》、《愛情來敲門》、《相親才會贏》等電視婚戀交友節目如一夜春風,席卷數大衛視,不斷爆出新話題、不斷跳出爭議人物,掀起一輪婚戀節目熱潮。其中,湖南衛視的《我們約會吧》和江蘇衛視《非誠勿擾》以全新的呈現形式“搶”得高收視率,《非誠勿擾》以2.6%的收視率穩坐全國衛視所有綜藝節目冠軍的寶座。

湖南衛視與戰略合作夥伴英國Fremantle公司進行模式版權合作,正式引進購買了其國際經典電視交友節目《TAKE ME OUT》中國地區的獨家專有版權,經改造後成為目前的《我們約會吧》。節目立足當下社會交友時尚、交友需求,以“單身族群”為核心,在快樂的氛圍、開放式結局中,搭建一個電視交友平台。內容設置比較簡單,參與節目的男嘉賓需連闖三道“美人關”,每一關必須回答編導或女嘉賓提出的各種問題,女嘉賓根據他的回答決定是否讓男嘉賓過關。男嘉賓如順利闖過三關,就有機會通過互動選擇的方式邀請一名女嘉賓共進晚餐。節目采用單個嘉賓闖關模式,一輪結束後,再由下一個男嘉賓闖關。

“真實”是《我們約會吧》的最大看點,節目具有不可預測的配對結果。在節目中,嘉賓沒有任何劇本,他們通過這個交友平台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訴求。所以錄製過程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最後配對成功多少,結果沒有人知道。如此一來,節目的懸念性層出,引人入勝。主持人何炅在節目中也不斷地強調《我們約會吧》隻是給年輕人提供一個約會的機會,是一個單身族群交友party,並非解決男女婚戀的“正道”,主要目的還是在觀賞。

《我們約會吧》一如既往地秉承了湖南衛視大手筆、大氣魄的節目風格,並十分契合湖南衛視日趨國際化的努力方向,主持人何炅在節目中的善解人意讓人感到非常親切,當男生遭遇女生集體熄燈“約會”遭拒,尷尬無語時,何炅恰到好處的語言令人倍感溫馨。同時,何炅主持中的娛樂化元素,也給節目帶來了活潑的氣氛,讓整個節目呈現更加輕鬆的氛圍,更使這一引進品牌中完美地融合進了本土化的標識。

新一輪的電視交友節目以對話直言不諱、表現出位、參與者養眼亮麗、主持氣氛活躍吸引觀眾眼球。這類節目抓住了新一代人的需求和狀態,這個方式更適合80後、90後受眾群的文化狀況,所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吸引受眾的廣泛參與。同時,對互聯網和網民參與的重視也是產生聯動效應的因素之一。在百度貼吧,每到節目播出周期,都有“置頂帖”供網友拍磚討論。目標受眾群體習慣了一邊看電視一邊上網,節目的每一個噱頭都會成為他們議論的焦點。貼吧裏經常還會爆出一些“幕後花絮”或者“獨家消息”,這些真真假假的信息迅速被轉載到互聯網的每一個角落,持續刺激著網友的神經。截至目前,“我們約會吧”吧已有近104136個帖子,在貼吧熱門目錄的電視節目分類中排名第一。

除了簡單地討論、吸收建議等方式,節目與網民的互動更加深入細致。據了解,該節目安排的每一個有爭議話題的背後或是某一位參與者的背後往往都有網民推波助瀾的影子,網民的爭論能夠直接影響節目組接下來的策略和部署。可以說,互聯網和貼吧平台已經被《我們約會吧》完美地調動起來,既成為與粉絲溝通互動的平台,又成為節目創意靈感的源泉。以開放的思維辦開放的節目,實現傳統媒體與互聯網的有機結合,將有越來越多的火花持續迸發。

(二)網絡

“媒婆駕到……”熱情的媒婆們自信滿滿地高調出場,“什麼樣的?說!”

千裏挑一?萬裏挑一?還是十萬百萬裏挑一?這些都不能滿足男主角的要求:“我要千萬裏挑一!”當廣告中帥氣的白領男說出這句話時,本來興致勃勃的媒婆們立即像泄了氣的皮球,當場崩潰,四散倒地……

誰能滿足嚴肅征婚者“千萬裏挑一”的要求?

答案揭曉:找對象上世紀佳緣網,千萬會員任你選!

這段輕鬆幽默的視頻來自一家國內知名的婚戀網站——世紀佳緣的電視版廣告。作為國內最大的嚴肅婚戀網站,世紀佳緣注冊會員超過2300萬,已經成功幫助超過440萬名網友找到了自己幸福的另一半,如今的世紀佳緣網真真切切成為能為會員提供“千萬裏挑一”的嚴肅網絡婚戀平台。

2010年伊始,一直堅持做“最嚴肅婚戀網站”的世紀佳緣,走出了自身發展的關鍵性一步:電視媒體廣告投放。從2010年3月下旬起,世紀佳緣曆時好幾個月拍攝製作的極具創意的電視廣告在中央電視台高調亮相,“找對象,上世紀佳緣”的口號正式從網絡媒體向電視、平麵及戶外公交媒體上全方位擴展。

2010年春節期間至今,世紀佳緣也積極與電視媒體深度合作,在中國第一電視娛樂平台——湖南衛視綜合娛樂節目《天天向上》中兩度亮相,其時尚的品牌個性與該節目青春時尚的主題相得益彰,各具特點的高知白領會員們的不俗表現也在年輕一族心目中賺足了印象分,為世紀佳緣帶來了不斷增長的網絡訪問量。作為新型的互聯網企業,世紀佳緣在多年發展、實力積聚之後,成為少數在央視投放的互聯網企業之一,這與極速成長的中國婚戀產業大環境息息相關。這不僅標誌著國內網絡婚戀企業的發展成熟,也意味著互聯網與電視媒體的深度聯姻,必將推動中國互聯網婚戀產業的進一步發展。通過深度拓展營銷手段,互聯網不僅可以借助傳統媒體的品牌影響力深化品牌凝聚力,還可以從一個單純的媒介傳播平台,演變成為一個可以輸出整合傳播策略以及整合媒介資源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