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李達:中國共產黨的發起和第一次代表大會經過的回憶(2 / 2)

濟南——王盡美,鄧恩銘。

廣州——陳公博。

東京——周佛海。

李大釗同誌和陳獨秀均未參加。

到會的代表們,除原住在上海的人以外,都住在嵩山路一個三樓三底的博文女校裏,因為當時正放暑假(現在該校已改為革命紀念館)。

黨的第一次會議是7月1日下午8時在上海貝勒路樹德裏李漢俊的寓所舉行的。代表十二人全體出席,第三國際的代表馬林和尼科爾斯基也到了。會場的布置很簡單,隻有一個大菜台,周圍可坐十餘人,各代表席上隻放了幾張油印的文件,也沒有張貼什麼標語。當時開會,大家沒有一點經驗,連怎麼開法都不知道。會上有兩個問題爭論不休,一個問題是:共產黨人要不要加入資產階級國會,另一個問題是南北政府有什麼不同。

關於第一個問題,李漢俊主張參加,劉仁靜反對參加。

關於第二個問題,有的說,北京政府不好,南方政府也不好,都是一丘之貉;有的說,我們的領袖(指陳獨秀)還在廣州做教育廳長,由此可見南方政府比北方政府進步些。代表們交換了一些意見之後,馬林即席講話,大意是說,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在世界上有很重大的意義,第三國際添了一個東方支部,蘇俄布黨添了一個東方的朋友。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了。他在演說中強調著要致電第三國際,報告中共的成立,並希望中國共產黨的同誌努力革命工作,接受第三國際的指導。他講話的時間約十多分鍾,聲音宏大,馬路上的人都可聽到。他致詞後正在開始做報告之時,忽有一個不速之客闖進會場來,張目四看,我們問他“找誰”?他隨便說了一個名字,匆忙的下樓去了。馬林很機警,他說:“此人可疑,我們趕快轉移。”我們離開會場不過一刻多鍾,法租界巡捕房開了兩輛卡車,載了十多個巡捕,擁進那個會場,結果撲了一個空,連片紙隻字都沒有得到。這房子的主人是李漢俊,能說法國話,他和那些巡捕說他家裏並無人開會,那些巡捕隻好走了。這真危險,假設沒有馬林的機警,我們就會被一網打盡。這是因為馬林用英文大聲演說,夾雜著說了好幾次中國共產黨,被法國巡捕聽去了,所以才有那一場風波。

7月2日,代表們在住所裏互相交換意見,報告各地工作的經驗,當時黨的工作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宣傳與工人運動兩項。北京小組在長辛店做了一些工人運動。武漢方麵,京漢鐵路工人運動及其他各工廠的工人運動也是剛才開始。長沙小組,宣傳與工運都有了初步成績。看當時各地小組的情形,長沙的組織是比較統一而整齊的,其他各地小組的組織卻比較散漫些。當時成為爭論的一個問題是議會政策問題。

……

為了開會的安全起見,我們在嘉興布置了一個會場,這會場是在南湖中遊湖的大畫舫上。時間是7月6日上午10時到下午6時。當天上午7時,大家從上海北站乘車出發,10時許在大遊艇上聚齊。馬林和尼科爾斯基因為是外國人,容易引人注目,未去參加。討論的議題主要是黨章和工作方向。在黨的組織方麵分中央與地方。中央設書記、宣傳主任與組織主任。地方組織也分這三部分。宣傳方麵仍舊以《新青年》為公開宣傳刊物,以《共產黨》月刊為秘密宣傳刊物。組織方麵重在工運,以上海、武漢和京漢、隴海兩鐵路為中心。其次討論發展黨員的辦法,並決定各地都成立社會主義青年團,從團員中提拔進步分子入黨。其次討論對於資產階級議會的態度,有人主張應該利用這樣的議會,宣傳黨的政見,有人反對參加這樣的議會,以免陷於改良主義的傾向。當時因為這樣的問題還沒有到列入日程的時機,對此未作決定。

接著大會討論“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宣言”草案,這宣言有千把個字,前半大體抄襲《共產黨宣言》的詞句……

大會最後討論黨的組織問題,通過了一個簡單的黨章(這個黨章和那個宣言一樣都沒有印行),並決議成立一個中央工作部,設一個書記,一個宣傳主任,一個組織主任。工作部地址設在上海,兼負責上海支部。各地支部各設書記一人。中央工作部的書記推陳獨秀擔任,宣傳主任推李達擔任,組織主任推張國燾擔任,共組成了中央工作部。於是大會宣告閉幕。次日各地代表陸續離開了上海。沈玄廬、李漢俊,陳望道在第一次代表大會後退出了組織。陳公博也退出,去美國留學去了。

第一次代表大會開過以後,黨的組織陣容相當整齊了。中央與各地立即行動起來,分別進行宣傳與工運工作,逐步取得了成績。

——摘自《一大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