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的種類
瑜伽有多種流派,有的以修身養性為主,有的以鍛煉身體為目的,但總的說來可歸納為兩種:
哈塔瑜伽——又稱肌膚瑜伽或體位瑜伽,是嚐試以鳥獸蟲魚之姿勢,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配合緩和、規律的呼吸法,調整人體內髒器官的機能,改善體質,達到強身的效果,進而促使精神舒暢,一如回歸自然之境。
勝王瑜伽——又稱八部功法,它著重於呼吸及調息,在靜坐冥想中控製思想、情感、理智,進而擴展我們的心靈境界,培養高尚仁厚的品格,引導心靈能量的升華。瑜伽與其他運動的不同一般運動如球類、遊泳、賽跑、韻律操、有氧舞蹈等,是以體能的訓練及競賽為最終目的。從瑜伽柔軟與伸展、鬆弛與緊張的動作中,可以了解到瑜伽是一種全身性、平衡的運動,不像一般運動隻用到單方麵的力量,隻做局部身體和筋骨的活動,長時間下來,容易因運動的不協調造成身體的偏差。
瑜伽體位法是靠活化腺體產生能量,使身體充滿活力。一般的運動靠消耗能量,刺激腺體,使身體維持活力。瑜伽在舉手投足之間,配合規律的呼吸、集中的意識,調和體內的器官,來柔軟筋骨,活絡關節,增加平衡及耐力,平靜心靈,達到身心的充分調適。所以要使身、心都能平衡,瑜伽是最好的運動。它除了可以達到強身祛病的效果外,更可獲得心靈的和諧,而絲毫沒有競爭的意味。
瑜伽的三脈七輪
瑜伽認為,人體內有無數的、肉眼看不到的精細神經脈,亦稱經絡,是一種能量運輸的通道,數量多達幾十萬根,有粗鈍的,有精細的。這些神經中有14條較為重要,其中最重要的三條是中脈、左脈、右脈,這就是瑜伽的三脈。中脈位於脊柱中部,在脊髓內,由脊柱尾部海底輪直升至頂輪穴。在中脈的兩邊,有左脈及右脈,與中脈平行。
左、中、右三脈的最低交會點均在脊柱骨尾端海底輪處,它是宇宙能量或稱之為靈熱的儲存庫。此處能量隻有經修煉後被喚醒,並與頂輪會合後,才能稱之為大智慧。
左脈(又稱陰脈或月亮脈),相對於過去、昏沉、感性和超我(社會製約),掌管願望的力量。右脈(又稱陽脈或太陽脈),相對於將來、理性邏輯、宰製和自我,掌管行動的力量;中脈相對於現在、進化和靈性升進,此乃人類與宇宙靈力合一的唯一信道,為喜樂之源。修持者非經此不能得到大成就。
從生理解剖的觀點來看,三脈是看不見的。隻有在做靜定的功夫時,氣脈通了,自己才會見到它們。瑜伽還認為,人體內有強大的精神能量,潛伏於脊柱底端海底輪沉睡著,一般人並不知道這一秘密。修持者就是要喚醒這一沉睡的性靈,使之沿脊柱上升,經過脊柱中7個神經血管叢(即輪),並與腦部頂輪相結合,達到至高境界。這7個輪是人體的7個能量中心,它們分別是生殖輪、海底輪、臍輪、心輪、喉輪、眉間輪、頂輪,均位於中脈上,起於骨髓內。不同的輪控製人類不同的情緒和感覺,也是人體的不同腺體。
什麼人適合練習瑜伽
練習瑜伽沒有年齡限製。除了剛出生的嬰兒不適合練習瑜伽外,基本上瑜伽適合各個年齡層次的人。由於其溫和的特性,亦非常適合年紀大的人練習。練習瑜伽前應做好暖身運動,再由基礎呼吸法和簡單的體位法開始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