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燙傷要注意創麵清潔和幹燥,冷水衝洗後應避免再浸水。一般2~3天後創麵即可幹燥,此時就不必塗藥。10天左右時間就可脫痂愈合,否則應請醫生看看是否因燙傷較深或有感染。燙傷後一般不用抗生素,如創麵1~2天後還是紅腫、疼痛加劇,則有感染之嫌,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以免增加不必要的痛苦。

(六)狗、貓咬抓傷

隨著人們生活觀念的改變,狗已成為許多人的寵物,殊不知狗可傳播一種極其可怕的疾病——狂犬病。這是人被瘋狗咬傷後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存在於瘋狗涎液中的一種稱為彈子的病毒進入人體,並沿神經纖維傳達到中樞神經,從而導致神經紊亂發生典型的痙攣,一旦發病則無法生還。危險的是有些瘋狗還處於疾病潛伏期,還沒有出現症狀,可是涎液中已存在這種可致命的病毒,一旦被這種狗咬後不及時求醫,則預後凶險。

1.主要症狀

人被瘋狗咬傷後,有3~4個星期的潛伏期,有的可達數年。該病有一種特殊的症狀,即病人看到水或想到水就會引起咽喉肌肉痙攣,發生下咽困難,醫學上稱恐水症。隨之出現反射亢進,四肢及軀幹肌肉痙攣,甚至強直,最後陷入麻痹而死亡。

因此,人一旦被狗咬傷後,應當按瘋狗咬傷處理,切勿麻痹大意。

2.急救方法

(1)被貓、狗抓傷或咬傷後,立即用潔淨水清洗傷口,時間要超過5分鍾。最好用流動水,但如果水源有限,可將受傷部位浸泡在經常更換的水中。這能確保從傷口完全衝洗掉貓或狗的唾液,以防止感染。

(2)用幹淨的布直接壓迫止住小的咬傷和抓傷的出血。可能的話,將受傷部位抬高至心髒以上,這樣會有助於止血。

(3)用無菌紗布包紮傷口。

(4)盡快去醫院就診。

(七)失血

血液中攜帶生命活動所必需的氧,呼吸暫停時如果伴隨著出血,應分別同時采取救護措施。既要使病人盡快恢複呼吸,又要能夠盡快止血。

1.動脈失血

動脈管壁厚,血液流速快,血壓高。一旦動脈破裂失血,將是很危險的。必須及時止血。動脈血管常伴隨骨骼延伸,選擇合適位點施壓,能暫時控製住流血。

(1)施壓位點:在動脈靠近皮膚表層的部位施加壓力可以切斷血流。特定體位的動脈出血應采取相應的施壓位點。觀察傷口,如果流血沒有明顯減少,移動施壓手指,直至產生明顯效果。

太陽穴或頭頂出血:耳前上部;眼下麵部出血:下頜邊;肩部或上臂出血:鎖骨上方:肘部:上臂內側;前臂:肘部彎曲;手部:腕前部;大腿:股動脈上部腹股溝中部;小腿:膝部內側;足部:踝前。

在傷口特殊、無法施展壓迫法止血(比如嚴重截肢)時,可以找出斷裂的動脈,加以捆紮。

未受過訓練的救助者從事這項工作,可能會給病人帶來傷害——動脈常伴隨著神經,夾住或捆紮了神經會引起永久性損傷,比如肢體喪失正常功能等。

臨時性止血帶可以幫助止血——但是要每間隔一段時間鬆開一下,以便及時找到動脈。

釣魚線、棉線或細繩沸煮或者浸泡在酒精中消毒。清洗是必須的,有機會要沸煮所有的繃帶和包紮布。手先要洗幹淨。

(2)清洗傷口:用無菌水(沸煮後的水)清洗傷口,幹淨的指頭輕輕找出深層的動脈,用消毒線小心紮住。

如果動脈斷裂很徹底,末端可能會萎縮,尋找會很困難。當你確信動脈在某小塊組織中時,可以用大號針將整個組織區縫紮起來。

檢查手術是否成功的同時,盡快鬆開止血繃帶,弄清流血的是否僅是包紮完畢的一條血管。如果發現仍會流血,應立即重紮止血帶,繼續尋找破裂的血管。組織中其他的小血管會提供肢體維持生理代謝所必需的血液,維持循環。

(3)止血帶:需用止血帶的隻有兩處:前臂和大腿。選擇寬至少5厘米的布帶。如果被迫用更窄的線,必須墊上折疊多層的布料,以減少不適感,避免損傷神經或肌肉。

將止血帶沿肢體捆繞3圈,係成半結,在結上放一根輕便短棍,再捆成雙結。

止血帶必須捆緊,以阻止血液供應,但應有間隔地鬆開,上述捆紮方法可以方便鬆開。

血管捆紮好後,應完全解開止血帶。

2.輕微出血

(1)靜脈破裂:靜脈出血沒有動脈明顯。暗褐色靜脈血流速也相對較慢。你有時間選擇合適的包紮材料。如果傷口很深,止血鉗難以找到適合位點,可使用大塊布墊,在較大範圍內施壓,以達到止血目的。大約不會超過10分鍾,你會找到確切的位置——用鞋帶或布條紮緊傷肢,布帶越寬越好,不至於勒緊肌肉。

(2)毛細血管破裂:毛細血管是靜脈末端細微的分支,般可以自行止血。不需要緊張,先處理其他急待解決的事情。

3.內出血

身體受到劇烈撞擊、骨折或體內傷時,可能會發生內出血。開始時內傷症狀並不很明顯,也許僅是皮下微微青腫。病人逐漸感到頭暈目眩,皮膚變涼,臉色蒼白,對觸摸的反應不再敏感。脈搏跳動頻率加快,強度變弱。

骨折會導致組織內部淤血。

(1)主要症狀:各類組織器官內出血症狀如下。

①腎或膀胱出血:尿液變紅色,或呈紅葡萄酒狀。

②小大腸出血:糞便帶血。

③大腸出血:血液被部分消化,糞便變黑。

④胃出血:病人吐血。若呈咖啡色,說明胃出血已有一段時間。鮮紅色則表明剛剛出血。

⑤肺出血:病人咯血,呈紅色泡沫狀。

(2)治療措施:病人腿部曲起,平躺於地上。血液可以更容易沿主動脈從心室輸出,經頸動脈,上流至頭部。注意給病人保溫,但不要過熱——否則會導致血液流積於表皮組織之下。內髒器官(如腎、肝或脾)受損,會導致嚴重的內出血。惟一能做的救助是及時護理。希望淤血及早疏散。

(八)異物入五官

1.誤吞異物的處理

(1)吞咽海帶絲:如果有人不慎將硬幣、金屬紐扣之類的金屬物質誤吞入消化道後,隻要再多吞咽一些用豬油炒熟的海帶絲即可把硬幣排出。

(2)食老韭菜:取韭菜適量,洗淨,不切斷,用滾水氽熟,拌以麻油服下。因韭菜有大量纖維性物質,又不易為腸胃吸收消化,可將異物裹住,並能保護腸壁,使異物順利排出。

2.異物入耳的處理

(1)引飛蟲出耳:夏天傍晚,小飛蟲特別多,一不小心,小蟲就會飛進耳朵裏。對此,可馬上到暗處,用燈光把小蟲引誘出來;或滴進3滴或5滴甘油,過2~3分鍾,把頭歪向患耳一側,小蟲會隨油淌出來;如不見效,可將溫水灌入耳內,隨即歪頭倒出,小蟲會隨水流出,然後用棉球輕輕把耳內的水擦淨。

(2)耳中取豆:如不小心把豆子塞入外耳道,可用95%的酒精滴點異物,使豆子收縮或變小後滾出;也可用直徑與耳孔一樣大小的細管子,輕輕插入耳道,然後嘴對著管子,用力吸氣,豆子就會被吸出來。

3.鼻塞異物的處理

有的小孩比較淘氣,往往喜歡把紐扣、豆子塞到鼻子中,若不及時取出,就會出問題。可用一張紙條或用雞毛,刺激另一個鼻孔,使之打噴嚏,鼻子裏的異物自然會被噴出來。

4.眼中異物的處理

(1)咳震眼中異物:當眼中有異物時,用同側手的拇指輕輕拉開上眼皮,頭微低,然後用力咳嗽幾下,眼內異物就會震出。

(2)糖水清除眼中灰塵:當石灰飛入眼中,熱辣難忍時,隻要滴入少許糖水,就可清除灰塵,解除痛苦。

(3)清水洗眼:細微灰粒進入眼中,最佳處理方法是:斟滿一碟清水,將落入灰粒的眼睛浸入水中,連續眨眼數次,效果甚佳,過後點上眼藥水進行保護。

(九)中風

中風可致人於死地,應快速製止和及時治療。

1.主要症狀

(1)身體癱倒。

(2)臉色極度蒼白。

(3)皮膚冷汗。

(4)脈搏虛弱而快速。

(5)躁動、恐懼。

中風初始時,心跳極其緩慢,血壓下降;嚴重時,心跳停止。主要是因為疼痛和過度的神經刺激。

在傷害發生後幾分鍾至幾個小時內可能發生延遲的中風現象,主要由下列損傷引起:失血、灼傷、腹部損傷;或由於嘔吐、腹瀉引起大量體液喪失。由於損傷和感染引起血液中毒會導致另。種中風。

2.急救方法

將病人平放,抬高腿部,鬆開病人頸、胸、腹等處的緊身衣服。不要給病人飲水,維持其體溫,但不可以加熱——體表過熱,會使急需血液的體內器官血液外流。

中風處理時,處理者的心態與行動也至關重要,如果顯得鎮定自若,應付自如,那麼病人也會有所指望與反應。盡可能與中風病人呆在一起,不可讓其孤身一人。握住病人一隻手,使其心情鎮定,沒有疑慮,偶爾用濕毛巾擦擦前額也有所裨益。

如果病人停止了呼吸或心跳,立即準備人工呼吸及按壓心髒。如有可能,使用藥品處理傷情,緩解疼痛,中風能夠持續很長的時間,所以別無故離開。

受汙染的空氣中的氣體受太陽能分解,變成有害煙霧,產生各種病症,稱為光化學煙霧症。症狀有眼睛及喉嚨疼痛、鼻塞、呼吸困難、四肢麻痹、雙目發呆等。

晴朗、無風的天氣易發生中風。發生過這種症狀的人,外出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是否有光化學煙霧預報、氣象、大氣汙染狀況等。

第九章體育活動及學校日常活動安全自救與應急避險指導

一、體育活動安全注意事項

(1)學校領導應督促體育教師在體育課、課間操、課外活動和運動競賽中,對學生進行思想、運動常識、心理知識和生理衛生知識教育,使學生明確體育運動的目的意義,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

(2)體育教師必須加強運動技術和安全保護工作。要使學生知道每一項運動動作的意義,懂得鍛煉和保護的方法以及可能發生的意外事故和應注意的事項。教師應耐心地指導學生練習,並多做示範動作。應根據學生健康、年齡、性別等不同情況,在自願的原則下把他們組成各種活動小組,互相幫助,形成群眾性的輔導與安全保護力量。

(3)體育教師要與醫務人員密切合作,建立學生健康檢查製度,對於有病與體弱的學生,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適當的體育活動。

(4)有以下情況者,不宜參加運動或劇烈的運動:①對患有各種疾病的危險期學生,應當遵照醫囑服藥和休息,停止參加體育活動;②患有先天性心髒病的學生,不能上體育課和參加體育競賽。課外活動也要在體育老師的指導下,參加運動量不大的體育活動;③患肝炎、-腎炎、肺結核等剛病愈的學生,不能參加劇烈體育活動;④感冒發燒的學生也不宜參加體育鍛煉;⑤飯後不宜立即參加劇烈運動。

(5)體育場地和器材等設施應當符合體育活動安全和體育衛生標準要求,與學生年齡特點相適應。體育教師和體育設備管理人員必須合理劃分運動場地和設置警戒標誌,並根據具體情況規定運動秩序和規則。對場地、設備應注意經常檢查,及時修理,消除隱患,並要有計劃地逐步改善場地、設備條件。

在學校體育活動場地條件差,利用其他公共場所進行活動時,更要注意周圍的環境,及時排除誘發傷害事故發生的不利因素。

(6)學生在參加體育課前要換上適合的運動服裝,衣服要寬鬆,身上不要佩帶金屬徽章、別針、小刀和其他尖利或硬質物件。有條件的,可要求穿著運動服和無跟軟底鞋。

(7)運動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運動或比賽前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以便將大腦皮層的興奮性調節到最適宜的狀態,使機體各部的機能活動加強,以承受即將開始的正式運動和比賽。

(8)體育課上的訓練內容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安全上要注意的事項也因訓練的內容、使用的器械不同而有所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