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鳥語花香、風和日麗的日子,我們來到了上海市盲童學校。這所學校的牆上,雕刻著一個雙目失明的女孩,仿佛要推開黑暗,走向光明。在醒目的校名下,有幾個小圓點,這就是盲文,幸好下麵注有拚音,原來上麵寫的是:“我們熱愛生活。”
……一位笑容可掬的老師,帶著我們來到了大禮堂。這個大禮堂並不豪華,連擴音器也沒有,但很整潔,那位沈老師介紹說:“我們學校是全國數一數二的盲童學校。這裏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學生們在這裏生活得十分愉快。”
我們離開這所學校,當走到校門口時,那條令人深思的小標語“我們熱愛生活”再次映入我的眼簾。走在路上,我想:盲童們身殘誌不殘。他們有一顆火一樣紅的心,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他們心靈深處,是光明的!
我是一個彝族小女孩,跟媽媽離開家鄉一美姑,已經三年了。
那是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北風刺骨,寒氣逼人。舉目四望,好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大概是我多年沒回去的緣故吧。一到那裏,大家都拉著我的手問長問短。我們大家圍坐在一起喝麥子酒,講新鮮事。大家高興極了。
酒足飯飽,人們乘興集中在大曬場上,燒著熊熊篝火,唱歌,跳舞,摔跤,我也心癢癢的,情不自禁地加入了他們的行列,跳起舞來。
夜深了,大家又拿著象征光明的火把四處奔走,互相拜年。每個人都要討上幾句吉利的話以後才心滿意足地回家,盼望著新的一年萬事如意。
現在我已回到學校,每當想起彝族過年的情景,就使我更加想念家鄉,想念家鄉的親人。
我非常怕蛇,一見到蛇就躲得遠遠的。可是我越怕蛇,越經常夢見蛇。
一天我剛入睡,就見許多蛇圍著我在“嗚嗚”地“哭”。我嚇了一跳。其中有一條蛇邊哭邊說:“你不要怕,我們蛇類雖然長得使人討厭,但是對人類非常有好處。”另一條比較大的蛇接著說:“我們蛇類能保護生態平衡,主要是消滅人類的天敵——老鼠。我一天吃好幾隻老鼠,拿一隻老鼠一天糟踏二兩糧食計,我一天也要為人類保護一斤半糧食,那十天、百天呢?我們蛇類對人類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可是……”“求求你!請你向人類發出呼籲,趕快製止捕殺我們!”
我驚叫了一聲,媽媽把我從夢中叫醒。噢!原來我是在做夢,可是我再也不能入睡了。
有人喜愛豐滿嬌美的牡丹,有人喜愛色豔幽香的玫瑰;而我卻喜歡那默默無聞的野菊花。
秋天,野菊花開了。在山坡上,在竹林邊,在籬色下,在大路旁,野菊花隨處可見。它們大都是一叢叢,一束束地生長在一起,可合群了。它們全身金黃,許多細長的花瓣簇擁著花心,從不分開。野菊花的葉子碧綠碧綠的。綠葉襯著黃花,黃花映著綠葉。野菊花可香了,每當花苞開放,一股濃鬱的香味頓時散發出來。
我喜愛野菊花,不僅因為我喜愛它鮮黃的顏色,也不僅因為野菊花有多種用途,更為重要的,是因為我喜愛野菊花的品格。野菊花不像牡丹、玫瑰那樣受人寵愛,被封予許多動聽的名字,被擺放在顯耀的地方;野菊花隻是默默的開在野外,任憑風吹雨打。隻是當人們需要的時候,它才又來到萬戶千家,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野菊花多麼像千千萬萬個普通勞動者。
啊,我愛你,野菊花。
瓦大爺是一個撿垃圾的老頭兒,家裏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隻有一張木板床和一個床不是床、桌不是桌子的台子。平時他穿得破破爛爛的,身上帶著一股垃圾臭味。我總覺得他髒,一看見他就捂著鼻子跑得遠遠的。巷子裏的小孩都叫他瓦大爺,我則稱他為瓦公。
暑假裏的一天下午,我在大伯家裏玩,和堂妹、堂哥到門前池塘裏捉魚給貓吃。不一會兒,捉了好多小魚,我高興極了連忙往屋裏跑卻跟迎麵走來的瓦公撞了個滿懷。一抬頭,咦?我奇怪了,瓦公今天怎麼啦?頭發理好了,往日圍在頭上的黑圍巾也不見了,還笑嗬嗬地對我說:“晶晶,今天陪公公上街去吧!”我本不想去,可是……他不去商場,也不去百貨大樓,卻拉著我走進一家新華書店。……瓦公不識字,要書幹什麼?瓦公好像看出了我的心事,就對我說:“我的家鄉很偏僻,學校分布稀少,孩子們上學難,我想在這兒買幾本,寄給老家的孩子們看。”……
走在路上,我想:瓦公平時省吃儉用,原來就是為了這呀!我又一次抬起頭端詳著瓦公,望著他那補丁遍身而又十分幹淨的衣服,不禁感慨萬分。不知怎的,這時的瓦公,他在我心裏是一位多麼可親可敬的老爺爺呀!
朋友們,你們去過漳河水庫嗎?那裏有迷人的山,有迷人的水……這山山水水都凝集著荊門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暑假的一個夜晚,一輪明月升了上來,月光均勻地灑在大地上,像白花花的水。我拿著筆和墨,到一張大“紙”上去練書法。
這張“紙”有五平方丈大,就是我家平房的屋頂。最近我練字把幾百張紙用完了,苦於沒紙,最後才想到這張“大紙”。天氣雖然悶熱,但在這張“紙”上卻是涼爽的。
抬起頭看看月亮,月亮正向我點頭微笑。低下頭看看新寫的幾百個大字,個個透出虎虎的生氣。我的心哪,也像淙淙的流水,蕩起了甜蜜的漩渦……
人人都愛自己的家鄉,就像兒女愛自己的母親一樣。有的愛家鄉的美麗,有的愛家鄉的富饒我卻愛家鄉的淳樸。我的家鄉在一偏僻的山溝裏,四周是連綿起伏的群山,遠遠望去,這個小小的村莊就像鑲嵌在大山的縫.隙裏。我的家鄉處處是普普通通的。這裏沒有寬闊的馬路,隻有一些彎彎曲曲的小路通向各家;這裏沒有工廠、高樓,隻有平平常常的農村住宅;這裏很少有工人,也沒有商人,都是一些實實在在的農民;這裏也沒有特產,隻有一些平平常常的農產品。地裏是高粱、玉米、大豆、山上是山楂、山梨,果園裏是蘋果。我卻偏愛這普通淳樸的家鄉。
家的人都是一些樸實善良的人。他們就像生活在大家!中一樣,和睦相處。
每當我回鄉,聞到家鄉芬芳的泥土氣時,我便完全陶醉在淳厚樸實的家鄉風味中了。
天上的星星一閃一閃,田野的風一陣一陣,人們在門口、在樹下乘涼拉呱,多麼靜謐迷人的山村夏夜啊!
突然,村裏的廣播響起來了,“緊急通知,緊急通知!請各位村民注意,五組村民陳金花的七歲兒子小金傍晚突然不見了,請知情者立即通知村委會或金花本人……”乘涼的人騷動了,不少人往金花嫂家跑去。這時,金花嫂的鄰居黃四嫂趕來了,對猛山叔說:“我家淮山也不見了,嗚嗚……”
約半個鍾頭,大欽叔坐著摩托回來了,他大聲喊著:“孩子找到了!找到了!”
村裏的廣播又響起來了:“各位村民請注意,五組村民陳金花的兒子已找到,請大家停止尋找……”
天上的星星眨著眼,田野的風一陣陣吹,村裏又恢複了往日夜晚的平靜……
朋友,五星紅旗伴隨著國歌的激躍旋律升起來了。你看那星,是金黃的,黃得耀眼;你看那旗,是火紅的,紅得鮮豔。可你知道這火紅為什麼如此動人,如此美麗嗎?
從《革命烈士詩二首》中,我找到了答案。《囚歌》中寫道:“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人和狗,多麼鮮明的對比啊!把叛徒比作卑賤的狗,既寫出了叛徒的貪生怕死,奴顏卑膝,更突出了革命者的高風亮節,不畏強暴;既表現了對叛徒的憤怒與鄙視,又表現了自己對革命的忠貞不渝。他們是在新中國成立後的不久慘遭殺害的,在即將走上刑場的時候,寫下這首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因此讀來更使人激動不已……
我又一次站在五星紅旗下,仰起頭來。星,黃得耀眼;旗,紅得鮮豔。這紅色為什麼如此美麗動人?因為那上麵有烈士們的意誌和鮮血,奮鬥和追求!從這火紅的旗幟上,我看到了先烈們不屈的形象,看到了他們的鋼鐵的意誌,看到了他們血染的風采!
在皎潔的月光下,小夥伴正在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的輕輕議論著、等待著。原來是我們大院內的小家夥們正在進行一次連父母也不知道的,別開生麵的秘密行動——夜登會龍山。
到了山頂,我們站在頂峰向下俯視,啊,多美呀!隻見在黑天鵝絨一般的夜幕之下,益陽城就像座豔麗的珍珠城;又像透過墨藍色海水的一片珊瑚礁在閃光,真美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