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
大名鼎鼎的德國哲學家康德(1724—1804年)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東普魯士的首府哥尼斯堡,現屬俄羅斯,更名為加裏寧格勒。加裏寧格勒當時是德國普魯士王國的領域,在曆史上其歸屬發生過幾次變化。二戰結束後,根據雅爾塔和波茨坦協議,德國原東普魯士部分領土劃歸前蘇聯。康德的父母都是虔誠的宗教信徒,因此康德從小就受到嚴格的宗教熏陶。但康德所上的學校提倡人文主義教育,反對宗教帶給人們僵化的思想。學校的教育改變了康德的宗教態度,使他開始懷疑建立在感覺與感受上的宗教。
康德大學畢業後一直在附近的小城鎮做家庭教師,在此期間,他發表了第一本著作《關於生命力的真實估計之思考》,內容是關於笛卡兒、牛頓和萊布尼茨提出的哲學與科學命題。1755年康德再次進入大學攻讀碩士,著名的《自然通史和天體論》一文就是他的碩士論文。此後康德開始在大學任教,並發表了大量有影響的巨著。從自然科學、美學、神學,甚至到巫術應有盡有,但貫穿其中的問題隻有一個,那就是哲學研究應該如何進行:是從理性的觀點出發,從普遍真理中推導出有關事物的真理,還是從經驗出發。他的關於太陽係起源學說,
被恩格斯譽為“從哥白尼以來天文學取得的最大的進步”,“是在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觀念上打開了第一缺口”,“標誌著一切繼續進步的起點”。在哲學史上,他是第一個係統分析認識能動性的哲學家。他的“三大批判”是人類思想寶庫中不朽的瑰寶。1795年出版的《論永久和平》可以說是康德為人類貢獻的最後一部有深遠影響的著作,書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聯邦、不幹涉內政的主權國家原則等至今仍有現實意義的構想。哲學家康德在近現代科學思想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康德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個來源,是現代西方文化的精神支柱之一。
在談到康德一生時有不少文章寫到,康德深居簡出,終身未娶,一日一餐,一輩子過著單調刻板的學者生活,他把全部精力獻給了哲學,似乎根本就不懂得享受生活。
實際上康德是一個有著七情六欲的凡人。德國《世界報》的一篇文章介紹說,哥尼斯堡的年輕女士們眼光一直追逐著穿著雅致的康德碩士,他是社交場合的靈魂。他雖然個子不高,但眼睛炯炯有神,談話風趣、幽默。但他對女性總是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不管哪個女孩多麼狂熱地追求他,康德都不會越雷池一步。實際上康德心裏一直暗戀著凱塞林克伯爵夫人,而他自己則是伯爵兒子的私人教師,這位中年喪偶的伯爵夫人端莊美麗,氣質灑脫。康德每天都到凱塞林伯爵夫人家去上課,以便能看一眼他心中的情人。但由於世俗的禁錮,一個伯爵夫人怎可能下嫁一個平民?1763年,這位伯爵夫人又嫁給了另一個貴族,康德不得不悲傷地辭去了私人教師的工作。現在已無法證實他們之間是否產生過真正的愛情,但有一個事實是,伯爵夫人對康德起碼有愛慕之情,在伯爵夫人的私人沙龍場所,夫人在自己的座位旁邊一直為康德保留著一個空位子。在康德的心目中伯爵夫人的形象不能被任何人所取代,從此後康德沒有再與任何女性有過接觸。他的後半生沒有性生活,沒有緊張疲勞,沒有悲傷,但他有自己熱衷的哲學。
康德的業餘生活也很豐富,他喜歡打牌,經常去看戲劇或聽音樂會。康德的生活十分有規律,他每天早上5點鍾準時起床,喝一杯茶,吸一袋煙。他每天都邀請各界朋友一起討論政治和哲學,午餐是他一天中最大的享受,他不願意一個人單獨用餐,認為一個人吃飯更消耗精力,因為孤單一人用膳,頭腦就得不到休息。而如果用餐時同朋友們邊吃邊聊可以使人不再想其他的事,使人身心快樂。康德生活中的每一項活動,如起床、喝茶、寫作、講學、進餐、散步,都是按照固定的時間完成的,如每天下午3點是他散步的時間,風雨無阻。據說一個又一個思想火花就是在他一成不變的散步中誕生的。
康德一生中幾乎沒有離開過哥尼斯堡,他的活動範圍最遠不超過100千米。有人提出疑問,一個既知天文地理,又掌握深奧哲學的偉人居然一生未離鄉土,這真令人不可思議。晚年的康德已變成了一位疲憊的老人,他經常沉浸在深思中,對客人很冷淡。他自己曾說過:“我現在越來越感到衰老和疲憊,你們最好把我當成一個孩子來看待。”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時,康德在家鄉哥尼斯堡去世,離他80壽辰隻差不到兩個月。康德去世時全身骨瘦如柴,遺體像一具存放了上百年的木乃伊。
康德逝世的消息傳出後,哥尼斯堡的居民排著長隊來與這個城市的最偉大的兒子告別。當時天氣寒冷,土地凍得無法挖掘,整整16天過去後康德的遺體才被下葬。在康德的墓前鮮花終年不斷,因為哥尼斯堡即加裏寧格勒的年輕人有一個約定俗成的習慣,結婚時都要帶上一束花放在康德墓前。人們經常能看到,紮著鮮花的彩車載著新娘新郎在去婚禮的路上繞道來看望康德。
康德墓碑銘文
有兩種東西,我們愈是時常反複地思索,它們就愈是給人的心靈灌注了時時翻新,有如無尚的讚歎和敬畏:
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則。
貝多芬
世界音樂大帥貝多芬於1770年12月16日出生於德國波恩。祖父和父親都是宮廷音樂家。貝多芬從小就具有十分敏銳的樂感,他的父親發現這一點後,決心把他培養成另一個莫紮特式的音樂神童,好以此作為他的搖錢樹。但貝多芬不具備莫紮特那樣的演奏天賦,他是在父親的棍棒下學會音樂的。當時年僅5歲的貝多芬經常被父親鎖在屋裏,從早到晚地彈奏鋼琴和拉小提琴。小貝多芬經常強忍著痛苦和委屈在鋼琴上一遍遍地練習,如果不是貝多芬具有非凡的音樂天才的話,他可能就會永遠厭惡音樂了。
貝多芬的音樂成長道路異常艱苦,但他憑借自己的刻苦,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他5歲開始學習鋼琴,8歲就公開舉行演奏會,10歲開始作曲。他的第一位老師聶費對他的幫助極大,聶費拓展了貝多芬的藝術視野並教會了他許多音樂技能,這為他後來的創作打下了深厚基礎。
1792年,貝多芬來到了“音樂之都”維也納。為了獲得更多的音樂知識與創作技能,他先後拜海頓、阿爾布雷希茨貝格、薩利埃裏等名師學習,他努力學習他們的音樂創作技藝與經驗,不斷豐富和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與此同時,他還廣泛閱讀各種文學和哲學書籍,從中汲取豐富的知識營養,終於使自己成為一個具有高度修養的藝術家。
貝多芬的音樂風格是鮮明獨特,他的作品中熱烈激昂、振奮人心的鬥爭音調十分突出,這與貝多芬堅強的個性及其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意識是緊密相連的。貝多芬所生活的時代,正是歐洲資產階級革命運動蓬勃發展的時期,革命思想深深地影響著他的創作,他追求“自由、平等、博愛”,渴望全人類的解放。貝多芬把這些思想與觀點作為音樂創作的基本內容,在作品中體現出革命的鬥爭精神與人民的願望。雨果說莫紮特的音樂是清澈的泉水,貝多芬的音樂就是熊熊烈火,迸發著熾熱的激情。
貝多芬一生創作了大量的作品。他一生的創作可分為三個時期:早期作品受海頓和莫紮特的影響,風格輕快流暢;中期作品則體現了他自己的特有的音樂風格,大部分作品都是在這一時期創作的;晚期作品技巧成熟、思想深刻複雜,同時出現了浪漫主義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