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1956年版本也就原版本中某些不太符合黨的政策和組織原則的地方進行了調整。上卷第八節中因鬥爭韓老六失敗,小王和劉勝產生了悲觀情緒,1956年版增加了開會批評的情節,十一節中白大嫂子將豆角、黃瓜、雞蛋送給蕭隊長,增加“根據工作隊規矩,蕭隊長婉言謝絕了”(1956年版,123頁),強調了工作隊的嚴格紀律。十三節中老孫頭到工作隊來找蕭隊長,他走了之後蕭隊長召集隊員開會,總結鬥爭失敗的經驗教訓,1956年版本則改為老孫頭來時蕭隊長正在開會,這樣就成為工作隊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不是被動地由群眾反映問題後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對於趙玉林入黨時的手續進行了補充,這樣在入黨的組織程序上顯得更加嚴謹正式。在趙玉林犧牲後追認為中共黨員的敘述中,增加了蕭隊長開會討論的細節,由領導個人的現場處理改換為經組織許可後的正式宣布。
土改中出現的打人、殺人現象是一個很敏感的問題。金人指出:“打人問題,書裏寫到了……作為工作經驗來介紹,拿到新地區去,這點也是值得考慮的。”在1947年《土地法大綱》頒布後,北方土改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左”的傾向,1948年後開始逐步糾正。毛主席在《關於目前黨的政策中的幾個重要問題》中指出:“必須堅持少殺,嚴禁亂殺。主張多殺亂殺的意見是完全錯誤的,它隻會使我黨喪失同情,脫離群眾,陷入孤立。”為了使作品更加符合政策的要求,作者對其中打人的細節進行了修改,原來的版本為群情激憤中大夥已經動手,而修改後則是蕭隊長及時製止打人行為,凸顯了在群眾運動中黨的領導的重要作用。
文中也對花永喜在打胡子時的行為進行了必要的改動。初版中花永喜是借了旁邊小戰士的槍擊退胡子,帶有幾分炫耀本事的色彩。在戰鬥中是不允許隨便把槍借給別人的,花永喜當時隻是普通群眾。1956年版本中則改為花永喜是替一位受傷的戰士守住崗位,這樣他得到戰鬥機會變得合情合理。
最後,作者對有些敘述細節進行了調整。1956年版本豐富了“美人計”這一帶有喜劇色彩的場景描寫,增加了閱讀的趣味性。在端來的吃飯用具中增加了“醋瓶”(1956年版,158頁),為敘述下文的鬧劇做好了鋪墊。炕桌上的菜增加了“糖醋鯽魚、紅燒麅肉”(1956年版,164頁),兩人打翻了炕桌,沾滿了菜湯汁水,原文中“真是又鹹又熱,又酸又辣”(1952年版,229頁),修改為“真是又鹹又熱,又甜又酸,又香又辣”(1956年版,164頁),在味覺上更加豐富,以多種混合的刺激性味道來比擬這場鬧劇的諸多意味,韓故意勾引楊而當楊上鉤後自己又擺出正經的樣子,可謂酸中帶甜,楊不知不覺邁入陷阱,偷雞不成反蝕把米,真是先甜後苦。作者以饒有意味的豐富細節不僅給讀者強烈的視覺效果,而且充分調動讀者的味蕾,感受到作者描寫的言外之意,味外之旨。
一些不合時宜的詞語也進行了必要的改動。“老毛子”改為“蘇聯紅軍戰士”, 以示對蘇聯老大哥的尊重;“娘們”改為“婦女”,修正了原來版本對女性的漠視和鄙夷之感;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改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以便與現實保持一致。同時也相應地刪去了一些民間口語中的粗話,這些帶有鄉土氣息的粗鄙村話不利於文本的傳播與語言規範的建立,刪去後語言的淨化有利於農民形象的塑造。
二